2022遗传性耳聋的产前诊断(全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遗传性耳聋的产前诊断(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遗传性耳聋的产前诊断(全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遗传性耳聋的产前诊断(全文)耳聋是常见致残性疾病,是我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2012年 的残疾人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因聋致残者多达2 054万人。新生儿耳 聋发生率为0.1%0.3% ,即每年新生23万例耳聋患儿1,这一数 字提示,我国的防聋治聋工作任务艰巨。一、与耳葺相关的基因突变全国性聋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耳聋群体中60%为遗传 性耳聋2。GJB2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致聋因素,我国耳聋患者中 21.6%携带GJB2基因突变,该基因编码缝隙连接蛋白26 ,突变可导 致先天性重、极重度聋。SLC26A4基因突变是第2大致聋因素,占 19.4%,可导致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性耳聋。此外,
2、由mtDNA12S rRNA A1 555G和C1494T突变、GJB3基因突变和 Waardenburg综合征 所导致的耳聋分别占1.87%、0.53%和0.98%3。耳聋是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的疾病,每例耳聋患儿的出生会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随着政府和社会对耳聋出生缺陷预 防的日益重视,北京等城市开展了新生儿耳聋基因大规模筛查工作。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和正常听力人群基因筛查结果显示,3.16%的正 常听力人群携带GJB2基因突变,2.75%携带SLC26A4基因突变,这些携带致病基因的高危人群如果有生育需求,迫切希望下一代听力正常。耳聋基因的产前诊(一)我国耳聋基因产前诊断的发展
3、产前诊断是预防耳聋患儿出生的可行方法。2005年,中南大学附 属湘雅医院首次在国内报道了产前诊断SLC26A4基因突变耳聋案例 4o解放军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中心自2006年起建立了耳聋的标准 化产前诊断流程,主要针对GJB2和SLC26A4这2个中国人群中最 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基因,其他罕见耳聋基因如果明确了 致病基因及位点,也可进行产前诊断。自2006年至2014年6月 共实施耳聋基因产前诊断763例次,其中绒毛膜穿刺145例次,羊膜 腔穿刺590例次,脐血穿刺28例次。190例次胎儿的基因型与先证 者相同,理论上会成为遗传性耳聋患儿,孕妇自愿选择终止妊娠。其 余573例次胎儿的基
4、因型与先证者不同,预测发生耳聋的风险等同于 正常人群,随访470例次已出生者,未发现听力异常。(二)耳聋基因产前诊工的注意事项耳聋基因的产前诊断必须严格遵循规范化流程,并有严格的质量控 制作为保障,否则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6。耳聋产前诊断涉及耳 鼻咽喉科、超声诊断科和妇产科等多科室合作,如果任何步骤环节出 现客观或主观上的偏差或疏忽,都可能影响最后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流程和实验室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临床检查 或检测是100%准确的。同时,由于存在环境致聋因素以及未知致聋 因素,应向受检者强调,耳聋基因产前诊断结果阴性时,不意味着 胎儿出生后听力一定正常,使其对结果有正确认识
5、,避免期望值过高。 对于耳聋基因产前诊断阳性结果,应向受检者说明胎儿有很大可能 是耳聋患者,但要避免给予明确的指向性意见,同时应让患者了解, 由于近年人工耳蜗等听觉辅助技术的发展,患儿可以达到良好的听力 康复效果。如果受检者选择放弃胎儿,应告知终止妊娠对孕妇的风险; 如果受检者选择继续妊娠,应在子代出生后尽早进行临床确诊,并采 取合适的听力康复手段。耳聋基因产前诊制实施实施遗传性耳聋的产前诊断,首先应对受检者家庭进行准确的遗传 学诊断,检出致病耳聋基因,分析该基因的遗传规律,并对该家庭进 行详尽的遗传学咨询。同时,必须要明确先证者与父母的基因型,以 及3者基因型间的对应关系,排除非亲生关系或新
6、生突变6-8。1 .常见耳聋基因的产前诊断:(1 )双方均为GJB2或SLC26A4基 因突变携带者的夫妇,绝大多数已经生育过先证者患儿,是产前诊断 的主要受众人群,占95.8% ,生育耳聋患儿的风险为25% ,生育基因 突变携带者的风险为50%。如果夫妇一方为GJB2或SLC26A4基因 突变患者,另一方是相同基因突变携带者,这种情况比较罕见,生育 耳聋患儿的风险为50%。与SLC26A4不同,GJB2基因除了 90余种 隐性遗传突变位点以外,还有9种显性遗传突变位点,在产前诊断时 需要加以甄别。另外,GJB2 109G A突变位点在中国人群中检出率 较高,其致病性尚不明确,一般不针对此位点
7、进行产前诊断。(2 ) mtDNAI 2S rRNA A1555G和C1494T突变携带者的遗传方式为母系 遗传,可导致药物性耳聋。如果携带者不使用耳毒性相关药物,能够 很好地保存听力9。因此这类基因突变携带者无需进行产前诊断,只 需严格掌握用药禁忌即可。(3 ) GJB3基因根据不同的突变位点,可 以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2种遗传方式,并且很多基因突变 携带者仅表现为轻中度语后聋或高频感音神经性聋,对患者的生存 质量影响有限。因此针对GJB3基因突变携带者,需具体情况具体分 析。2 .综合征性耳聋及罕见耳聋基因的产前诊断:理论上,只要能够明 确诊断基因突变位点,就能够进行产前诊断。近年
8、来,随着二代测序 和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的发展,MITF、PAX3、POU3F4. DFNA5、 C0CH.TMC1和MY01 5A等罕见基因突变的耳聋患者及家庭也能够 得到明确的遗传学诊断。解放军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中心已成功对1 个TMC1基因突变的耳聋家系进行了产前诊断。罕见耳聋基因的产前诊断需进行大量前期工作,对该基因的遗传方 式和特点进行分析,某些遗传规律尚不明确的基因突变要谨慎地进行 风险控制。例如Waardenburg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 性遗传综合征性耳聋。目前研究发现6个致病基因,其中MITF. PAX3 和SOX10基因突变是其主要病因10-12。基因的外显率不同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遗传性 耳聋 产前诊断 全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