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综合检测课时演练【含答案】.docx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综合检测课时演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综合检测课时演练【含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二单元综合检测一、选择题1. 凯恩斯认为,应该有这样一个体系,它“把地方性银行的原则扩大到国际领域 如果一个家伙想让自己的资源闲置,这些资源将并不因此撤出流通,而是对另一个准备使用 这些资源的家伙变得有用。这一观点在全球经济合作领域得以实现,开始于()A.罗斯福新政B.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C.欧共体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B根据材料“地方性银行的原则扩大到国际领域”可知,这与国际金融领域的合作有 关,而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是把各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 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开展合作,故B项正确。2. 1948年4月3日,杜鲁门签署了欧洲复兴计戈IJ,在随后的4年
2、中,西欧各国通过参 加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 130亿美元。这反映出,马歇尔计划()A.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B.化解了西欧国家冲突C,有利于西欧走向联合D.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C根据材料“西欧各国通过参加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可知,马歇尔计划推动西欧经济 合作,使欧洲走向联合,故C项正确。3. 1951年4月建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使西欧各国尝到了共同合作的好处,因而其一 诞生就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与示范效应。随后的一系列条约都将暂时的成果以制度的形式规 范下来,并对以后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这说明推动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因素是()A.相互依存
3、B.共同命运C.自我约束D.身份认同C材料反映了欧洲一体化的成果是通过制度规范起来的,成员国都遵守这些制度,从 而加强自我约束,推动欧洲一体化不断向前推进,故C项正确。4. 1971年,尼克松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黄金美 元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此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 这意味着()A.美国的霸主地位进一步加强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C.美国加大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金本位制利于经济发展B美元不再与黄金兑换,而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这 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黄金与美元挂钩的货币体系瓦解,故B项正确。5.
4、 西方经济学家常常把通货膨胀分为三类状态:爬行式(年上涨2%)、跑步式(年上涨 4%)、奔腾式(年上涨5%以上)。20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尚属爬行式,20世纪 60年代中期发展成跑步式,1973年以后发展成奔腾式。“发展成奔腾式”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B.阿拉伯国家提高油价C.凯恩斯主义的长期运用D.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C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扩大财政开支和发行货币来刺激经济发展,长期运用必然会造成市场上货币量的增长超过商品量的增长,从而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故C项正确;20世 纪70年代是美国经济“滞胀”时期,排除A项:阿拉伯国家提高油价造成企业经营成本增 加,导致生产萧条
5、,与通货膨胀无关,排除B项;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金融体系,与国内 通货膨胀没有必然关系,排除D项。6. 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工业品的出口翻了一番。1983年起,按商品数量计算 的世界贸易总额年递增率达到6船 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这说明()A.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自由化政策效果显著B.世界贸易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C.全球化缩小了国家间的经济差距D.发展中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B根据材料可知,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快,按商品数量计算的世界贸易总额年递增率 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这说明世界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故B项正确;当 时世界贸易组织尚未建立,排除A项;由材料
6、看不出差距缩小,排除C项;出口增长快不等 于发展中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排除D项。7 .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国际组织发展到1 000余个,1990年约为2. 7万个,21 世纪初接近6万个,且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教卫、体育、环境、气候、贫困、人口、 妇女儿童等众多领域。这反映了()A.国际竞争促成多边协调产生B.区域一体化是战后主要趋势C.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D.西方是全球发展的主导力量C国际组织在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快速发展,而且集中在政治、经济、社会、文 教卫、体育、环境、气候、贫困、人口、妇女儿童等众多领域,说明国家间的相互依赖程度 日益加深,故C项正确。8 .
7、作为传统的全球化推动力量的美国和英国背道而行,部分国家在民粹主义思潮的推 动下,一些持有反全球化立场的领导人上台,进而通过煽动、操纵选民,作出反全球化行为, 出台反全球化政策。这些现象说明()A.反全球化更有利于缓解困境B.反全球化会改变全球化趋势C.全球化已不符合时代的需要D,全球化趋势将在曲折中前行D材料“一些持有反全球化立场的领导人上台”“作出反全球化行为,出台反全球化 政策”体现了全球化进程受到阻碍,部分国家和民族作出反全球化行为,说明全球化趋势将 在曲折中前行,故D项正确。9 .当前,很多国家准许外国人入境进行某项经济活动,但从事的工作类型可能受到限制。获准临时入境的低技能迁移劳工通
8、常不得携带家属,高技能迁移劳工则有较大的可能获准携带家属入境,或随后让家属前来与自己同住。这反映出()A.国际分工深化恶化了国际经济秩序B.跨国公司垄断了全球劳动力市场C.经济全球化改变着劳动力市场结构D,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C当前,很多国家限制“低技能迁移劳工”,而鼓励重视“高技能迁移劳工”,这是 全球劳动力流动呈现出“精英迁移”趋势的表现,也是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劳动力市场结构发 生改变的结果,故C项正确;“精英迁移”趋势不等于国际经济秩序的恶化,故A项错误: 由材料无法得出跨国公司垄断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的结论,故B项错误;“精英迁移”趋势并 非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故D项错误。10.古巴
9、前领导人卡斯特罗认为,当今的全球化是新自由主义占据主导的全球化,基于 拉美的现实,他提出了替代方案一一社会主义全球化:能给整个人类带来福音的全球化,是 世界各国逐步共同富裕的全球化。据此可知()A.发展中国家反对大国主导全球化B.民族主义催生反全球化运动C.文化多样性阻碍全球化均衡发展D.经济全球化推动政治多极化A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基于拉美的现实,提出用社会主义全球化方案替代当今新自 由主义即欧美国家占据主导的全球化,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大国主导全球化,故A项正确。11 .有学者说,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之间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国家不论实 力强弱都不能不在相关领域进行合作,从而使中小国
10、家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参与到国际议事FI 程中来。该学者意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有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B.促进了国际新秩序建立C.实现了生产资源合理配置D.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D材料认为,经济全球化使越来越多的中小国家参与到国际议事口程中来,这表明经 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故D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拉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差距,排 除A项;国际新秩序迄今为止尚未建立,排除B项;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12 .洪千帆、林忠凡在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中提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20世纪70年代初的约30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核心的货币, 大多数国际贸易与金融都以美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含答案 2022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12 单元 世界经济 全球化 趋势 综合 检测 课时 演练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