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XXXX有限公司规章制度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二。二一年八月发布编制机构成立后应组织分层、分级专题培训,编制人员应掌握和 了解清单编制目的、原则、内容、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辨识与融入编制人员应辨识、获取与隐患排查有关的最新有效的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各级规章制度、规程等,并建立相应数据库及表单,确保 编制人员随时取阅。建立标准岗位清单公司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应提供本单位最新有效的岗位设置清单及 岗位说明书,编制人员根据岗位设置实际,确定建立本单位清单目录 及对应的清单编制责任人。4. 1. 2. 5编制标准模板编制人员应选择本单位3-5个典型岗位,编制本单位典型岗
2、位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清单,经编制机构组织专题讨论和评审后修 改完善,形成本单位清单标准模板。清单编制以班组为单位,发动全员,按照已确定的清单标准模板,启动清 单编制工作。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应实时跟踪各班组、部门工作进 度及清单质量,及时协调和解决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4. 1. 2. 7清单的评审清单的评审应采用逐级评审,集中评审的方式进行。(1)逐级评审:重点以文字审核和内容审核为主。按照班组、 部门、公司的层级,落实直线责任,由直管上级审核下级清单,审核 人对审核结果及清单质量全面负责。(2)集中评审:重点以形式审核和要素审核为主。编制单位可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外部专家等对已完
3、成逐级审核的清单以评审会、 征求意见等方式开展集中评审,重点审核清单的适应性、系统性、科 学性和实用性。4. 1.3清单的发布公司根据本单位文件管理要求,通过制度、通知、标准等形式将 评审后的清单由主要负责人批准发布。5. 1.4清单的回顾和更新Q)公司应每年组织清单的评估工作,重点评估清单与实际工作 的符合性、与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等。评估后不需修订的,重新发文确认有效版本。评估后需修订 的,应重新履行编制、审核、发布流程。4. 1. 5清单的应用公司发布清单后,应对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管理标准或规章 制度进行修订,将清单的编制、应用等管理要求纳入制度,建立“清单 式查隐患”的长效机
4、制。4. 2事故隐患排查的方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电力生产季节性特点,事故隐患排查分为定 期排查、专项排查、重点排查和其他方式进行。4. 2. 1定期排查1.1定期排查分为常规排查和季节性安全排查。常规排查包括: 每天(每班)、每月、每季、每年、特殊时期保电排查和上级要求其 它排查等;季节性安全排查内容主要有通用排查内容和专业排查内 容,包括:春季、夏季(包括迎峰度夏、防台防汛)、秋冬季(包括 防寒防冻)安全排查和安全生产月活动等。4.2. 1.2定期排查的组织、内容和频次由各部门、各项目公司根据地 域、产业特点、业务和职责范围、安全风险情况自行制定,并在制度 中明确。国家有相关规定的按照国家规
5、定执行。4.3. 1.3定期排查的频次按以下原则安排:(1)作业人员应在每次作业前对本岗位危险因素进行一次安全 确认,并在作业过程中随时排查预控事故隐患;(2)场站应每天安排相关人员巡检,对作业区域开展事故隐患 排查;(3)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定期开展覆 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原则上不少于每月一次。(4)公司安全监察主管部门和生产、工程等专业部门原则上每 季度不少于一次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年内实现对所管理范围内单位 (工程项目)全覆盖排查。专项排查4. 2. 2. 1专项排查指基于各自管理要求和风险特点,对某一专项管理 内容进行的排查,包括:安全尽职督查、安全投
6、入、资源保障等管理 类项目和消防、职业健康、危化品、外包工程、防人身事故、防交通 事故、脚手架、安全工器具、特种设备、反违章等。4. 2. 2. 2专项排查是根据国家、地方政府和部门以及上级要求,针对 产业特点、重点管理专业和重点环节组织进行。专项排查的组织、内 容和频次由各部门、各项目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重点排查根据国家、地方政府和部门以及上级要求,针对重点时段、重点 产业、重点管理对象组织进行。重点排查的组织、内容和频次由各部 门、各项目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确定。4. 2.4其它方式排查4. 2. 4. 1其它方式的事故隐患排查由各部门、各项目公司根据实际情 况组织进行。4.2. 4.2在完
7、成年度计划的基础上,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当及时组 织环境事件隐患排查:(1)出现不符合新颁布、修订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产业 政策等情况的;(2)企业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发生重大变化导致突发环境事 件风险等级发生变化的;(4)企业管理组织应急指挥体系机构、人员与职责发生重大变 化的;(5)企业生产废水系统、雨水系统、清净下水系统、事故排水 系统发生变化的;(6)企业废水总排口、雨水排口、清净下水排口与水环境风险 受体连接通道发生变化的;(7)企业周边大气和水环境风险受体发生变化的;(8)季节转换或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地质地震灾害预报的;(9)敏感时期、重大节
8、假日或重大活动前;(10)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或本地区其他同类企业发生突发环境10事件的;(1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自然灾害的;(12)企业停产后恢复生产前。4. 3事故隐患排查的内容4. 3.1事故隐患排查的内容包括两部分,即“通用排查重点内容”和 “专项排查重点内容”。通用排查重点内容一年排查两次,结合春季和 秋(冬)季检查进行。4. 3.2通用排查重点内容4. 3. 2. 1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建设情况(1)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落实情况,“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失职追责”责任体系建立情况,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情况, 各级安全控制指标的落实及业绩考核情况;(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和实施情
9、况;(3)安全生产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4)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建立和人员配备情况等。4. 3. 2. 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普查监控情况(1)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对生产作业过 程中的重点环节、部位、设施、设备、装置的排查、排查情况;(2)重大危险源的普查建档、申报登记、辨识分级、检测评估、监控情况和防范应急措施的制定与落实情况;(3)重大危险源的变化趋势情况等。4. 3. 2. 3安全技术培训情况(1)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情况,特种作业人 员的考核培训和持证上岗情况;(2)安全教育培训教育制度的制定实施和安全培训教育经费的 投入情况;(3)对新
10、员工(包括新工人、合同工、临时工、外包工、实习 生等)的岗前培训和公司、部门、场站三级安全教育情况;(4)安全新知识、新政策和生产新工艺的宣贯培训情况等。4. 3. 2. 4安全投入和安全“三同时”执行情况(1)在企业成本中专项列支安全费用情况;11(2)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和社会保险的情况;(3)新、改、扩建项目的安全“三同时”情况,对兼并、收 购、改制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整治的情况等。4. 3. 2. 5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和承包队伍安全监督管理情况(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规范,建立招投标制、项目法人负责 制、工程监理制,明确建设方、承包方和监理方安全职责的情况;(2)承包商、监理方安全生产资质
11、、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情 况;(3)建立现场组织管理、作业管理和相关安全规程的情况;(4)建立和执行对工程项目安全检查制度的情况;(5)承包商、监理方安全目标责任书签订情况等。4. 3. 2. 6应急管理情况(1)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结合实际开展应急培训和应 急演练情况;(2)建立专兼职救援队伍或与相关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 情况;(3)应急救援物资、设备的配备和维护保养情况;(4)发生事故时或紧急情况下应急救援的实施情况等。4. 3. 2. 7事故管理和责任追究情况(1)单位事故报告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有无迟报、漏报和 谎报、瞒报行为及查处情况;(2)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调查权限范
12、围内的事故开展调查 处理,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的情况;(3)落实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做出的责任追究决定或 建议的情况;(4)开展经验反馈,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事故整改促进机制 执行落实情况等。4. 3. 2. 8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内容:从环境应急管理和突发环境事件风 险防控措施两大方面排查可能直接导致或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隐患。(1)按规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情况;(2)按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情况;12(3)按规定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 作和建立档案情况;(4)按规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如实记录培训情况;(5)按规定储备必要的环
13、境应急装备和物资情况;(6)按规定公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演练情况;(7)企业与周边重要环境风险受体的各类防护距离是否符合环 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的要求;(8)突发环境事件信息通报机制建立情况,是否能在突发环境 事件发生后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4. 3.3专项排查重点内容根据国家、地方政府、上级要求,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开展的 专项安全排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 及上级要求执行。这类排查可单独进行,也可汇并到定期排查内容 中。4.4定期排查重点内容4. 4. 1每天例行安全检查运行人员按照运行规程的要求,每班进行交接班检查,定期 巡回检查,设备启、停前
14、后的检查,特殊项目检查以及遇有设备异常 等情况时应增加检查次数。检查情况记录在缺陷管理系统或相关值班 记录中。4. 4. 1.2点检人员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设备按确定巡检路线和点检标 准进行检查,掌握设备缺陷情况,及时提出并安排检修计划。检查情 况记录在点检日记或设备台帐中。公司领导、安监、生产及相关部门主任及专业人员按照职责 分工应进行现场巡视督查和安全检查,查看有关记录,必要时进行工 作安排。检查情况记录在相关记录中。项目负责人、工作负责人及作业人员应在每天作业前对本岗 位危险因素进行安全条件确认和作业安全分析,结合班前会(工前 会)、班后会等部署落实“两交一查”(交待任务、交待安全措施、查
15、 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在作业过程中随时检查、预控事故隐患。发现 威胁人身安全的事故隐患,项目负责人、工作负责人及作业人员有权13 下达停工撤人的指令。检查情况记录在每日安全交底单等相关记 录中。每月例行安全检查每月生产及相关部门应对本部门所管辖的设备和检修、工程等重 点领域,全面检查一次,并作好记录。部门主任、专业技术人员、安 全员、班长等应进行检查。4. 4.3每季例行安全检查每季度由单位领导带领安监、生产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人员 按照职责分工对本单位主要设备系统、检修和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安 全管理重点环节至少检查一次,并作好记录。特殊时期保电安全检查4. 4. 4. 1重大活动保电要求(
16、1)重大活动是指全国“两会”等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或 认定的、具有重大影响和特定规模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活 动。包括重大活动保电工作动员部署、自查整改、实施、总结等工 作。(2)按照上级要求,原则上在重大活动前两周内,成立由本单 位第一责任人为组长的保电组织机构,制定安全保电工作方案(包括 安全环保、设备运行、检修维护、信息安全、交通和后勤安全保障、 应急管理、信息报送等措施方案),明确责任和要求。(3)结合文件、会议、班组活动等方式部署、落实工作方案。(4)原则上在重大活动前一周内开展专项安全检查,落实安全 检查和隐患治理整改措施,并作好记录。(5)重大活动期间加强领导带班和应急值守
17、,落实应急措施, 严格执行信息报送要求。(6)重大活动后及时总结安全保电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改 进、完善建议。4. 4. 4. 2每逢重大国定假日(元旦、春节、劳动、国庆)和“两会” 等特殊时期前一周内,由各项目公司负责人组织对节日及特殊时期设 备运行方式、工作任务、安全措施、带班值班和应急措施等事项进行 布置和检查。144. 4.5季节性安全检查时间安排如下:4. 4.5. 1春季安全检查:3月至4月4. 4. 5. 2迎峰度夏安全检查:5月4. 4. 5. 3防汛防台安全检查:3月至5月4. 4. 5. 4安全生产月活动:6月4. 4. 5. 5秋(冬)季安全检查:10月至12月春季安全检
18、查重点内容4. 4. 6. 1电气预防性试验情况;4. 4. 6. 2预防雷害事故、接地网事故、防污闪事故措施落实情况;4. 4. 6. 3各类分电箱、端子箱、控制箱防雨、防潮措施落实情况;4. 4. 6. 4二十五项重大反措;落实情况;4. 4. 6. 5 “两票三制”和防止误操作事故措施执行情况;4. 4. 6. 6防高处坠落、触电等人身伤害事故措施执行情况;4. 4. 6. 7上年秋(冬)季安全检查遗留问题的整改完成情况等。迎峰度夏安全检查重点内容4. 4. 7. 1发电主设备缺陷消除情况检查;4. 4. 7. 2电气一次设备测温设施配备情况,主要设备测温记录情况;4. 4. 7. 3发
19、电机冷却系统、厂房通风设施及主要通风、冷却系统完好 和维护情况;4. 4. 7. 4迎峰度夏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制定情况;4. 4. 7. 5执行调度纪律、运行管理以及值班纪律情况检查。4. 4.8防汛防台检查重点内容4. 4. 8. 1防汛防台组织和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4. 4. 8. 2防汛防台规章制度和措施制订与落实情况;4. 4. 8. 3防汛防台应急预案演练情况;4. 4. 8. 4防汛物资和后勤保障情况等。安全生产月活动重点内容4. 4. 9. 1开展安全主题、安全文化等宣讲教育活动;4. 4. 9. 2开展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培训学习活动;4. 4. 9. 3开展安全生产警示和职业健康教
20、育活动;4. 4. 9. 4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154. 4. 9. 5开展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4. 4, 9.6开展事故隐患排查专项行动;4. 4. 9. 7开展安全合理化建议、安全征文、“安康杯”和安全竞赛等 主题活动等。4. 4. 10秋(冬)季安全检查重点内容4. 4. 10. 1春季安全检查遗留问题的整改完成情况;4. 4. 10. 2检查防交通事故、防人身事故措施执行情况;4. 4. 10. 3检查落实易燃易爆场所、防火重点部位的防火措施,消除 漏油漏粉缺陷,检查动火工作票管理和执行;4. 4. 10. 4检查落实特种设备的安全设施齐全、可靠和管理规范;4. 4. 10. 5检查
21、落实高压电气设备防污闪事故措施;4. 4. 10. 6检查落实防小动物事故措施,检查电气开关室进出管理制 度执行情况,检查电缆封堵制度执行情况;4. 4. 10. 7检查室外各种水、油管道阀门防冻措施执行情况,热控仪 表防冻措施落实情况,生产场所供热设备情况。4. 5检查表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具体特点,制定检查表,认真查找安全生产 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隐患;每年至少一次对检查表进行回顾和更 新。4.6组织实施4. 6.1公司和各项目公司成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领导机构和 工作机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担任领导 小组组长,各分管领导、安监和生产等相关部门主任及安全技术人
22、员 参加,层层落实责任。公司和各项目公司应结合上级要求和生产特点,制定实施方 案,按照部署、检查、整改、总结等步骤,认真开展春季、秋(冬) 季等季节性和专项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4.7事故隐患整改和治理4. 7.1各项目公司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事故隐患整改责任和 措施。4. 7. 1. 1 一般事故隐患由各项目公司组织立即整改,或制定整改治理16 计划组织整改。4. 7. 1. 2重大事故隐患或可能对生产经营、建设、社会造成较大影响 的事故隐患由各项目公司按照国家规定组织制定整改治理方案,公司 负责监督整改和督办,股份公司负责监督。整改计划和方案,要做到 整改目标、资金、人员、
23、时限、措施、应急预案“六落实”。对限期整改的隐患,各项目公司要对整改全过程进行监督管 理。股份公司、公司所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要按照整改的时间和任务 节点进行重点跟踪。事故隐患整改结果要进行验收确认,一般事故隐 患整改结果由各单位进行验收确认,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结果由公司验 收确认,并报股份公司安全环保监察主管部门和专业部门备案。4. 7.3在事故隐患整改过程中,要采取严密的监控防范措施。事故隐 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 员,并疏散可能危及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识,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 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存储装置、设施、设 备,应加强维护、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 安全隐患 排查 治理 管理办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