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件检验与验证标准修订稿.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塑胶件检验与验证标准修订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胶件检验与验证标准修订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塑胶件检验与验证标准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结果判定:样本表面无变色、气泡、油漆脱落等异常,附着力测试、4B时为合 格。高低温存储试验:放置在试验环境:70c2的条件下,待温度稳定后,持续试验24h,试验结束后在常温条件下放置2h,再进行试验后检测; 结果判定:产品的外观无裂纹、起泡、油漆脱落等异常。低温存储试验:放置在试验环境:一403的条件下,待温度稳定后,持续试验24h,试验结束后在常温条件下放置2h,再进行试验后检测; 结果判定:产品的外观无裂纹、起泡、油漆脱落等异常。高温高湿试验:放置在试验环境:温度
2、552,相对湿度95%RH条件下,待温度 稳定后,持续试验24h,试验结束后在常温条件下放置2h,再进行试验后检测; 结果判定:产品的外观无裂纹、起泡、油漆脱落等异常。温度冲击试验将样品放入温度冲击试验箱中,现在-40c 2的低温环境下保持lh,在3min内将温度切换到702的高温环境下并保持lh,共做24个循环 (48h)。在常温条件下放置2小时,放置期满,进行试验后检测。结果判定:产品的外观无裂纹、起泡、油漆脱落等异常。拉力测试(带有热熔螺母的面壳):将螺丝锁定在面壳螺母上,用拉力计测定样本的螺母受力程度,在拉力达到10kgf时停留10秒。试验完成后检查外观。结果判定:螺母露出螺母柱的部分
3、20. 2mm时为不合格。导电漆的性能(附着力)测试:用3M600号胶纸或等同胶纸牢牢粘住被测试区域,并用 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静置1分钟后, 用手抓住胶带一端,以90度迅速撕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3次相同试验。结果判定:测试完成后,观察3M胶纸,不允许有块状或片状的油漆脱落。弯折测试用两手分别握住外壳的两端,以均匀的速度将外壳折弯90度后再还原,目视检查折弯 处的油漆崩裂状况。结果判定:折弯时壳体不可爆裂,允许油漆表面产生裂纹、但不允许油漆崩落;还原后允许折弯处油漆呈现细粉状、不允许油漆呈现片状或条状(宽度大于0.5mm) o水煮试验100C的沸水中煮30
4、分钟后,要求试验结束后外观良好,无镀层脱落、掉漆、明显 起泡、变色等不良。耐化学品应力试验PC料:将产品放入甲苯+正丙醇(乙醇)1:3中浸泡15分钟后,将样品取出,自然 风干,要求样品外观良好,无块状崩落、裂纹、严重变形等。紫外线照射实验在温度为55,在辐照度为m,光照波长340nm的紫外线下直射油漆表面96小时(试验时按黑色胶纸贴住一部分不让照射或锡伯纸包住一部分),在常温下冷却2 小时后检查喷漆表面。结果判断:产品表面应无褪色,变色,纹路,开裂,剥落等现象级材料可燃性试验(此实验只在首批到料时由硬件测试组进行测试)取样对预定要确定某一材料或组件是否属于HB级时,应取材料或组件的3个样品按
5、下列规定进行试验。材料试验样品的长宽尺寸应大致为130mmX 130mm,样品边缘 光滑,而且其厚度应等于或小于所使用的最小厚度。对所使用的材料厚度大于3mm 时,其实验样品应减小到3mm的厚度。在距离样品一端25mm和100mm处,沿样 品宽度方向划上标记号。10样品处理在进行试验前,样品应在温度23 2以及相对湿度在45%55%之间的环境 下处理48h。样品安装在离25mm标记线最远的一端应用夹子将样品夹住,将一未点燃的酒精灯放于样品 25mm标记线的一端正下方,使得在点燃酒精灯时,样品的底边能承受到灯焰,并 调节到产生稳定的蓝色火焰。试验程序将灯焰移到样品悬空端,烧到25mm标记线为止,
6、然后移去灯焰。记录燃烧(或 灼热燃烧)从样品较低缘的25mm标记线燃至100mm标记线的时间,然后计算燃 烧速度(mm/min)。合格判定样品的火焰燃烧或(灼热燃烧)的计算速率不大于下列规定值:对厚度等于3mm的样品,其燃烧速率不大于40mm/min;对厚度小于3mm的样品,其燃烧速率不大于75mm/min.允许的重复试验一组三个样品,只要有一个不符合以上合格判定的要求,就应取另一组三个样品进 行试验。只有当该第二组中的所有样品均符合要求,才能将该种厚度的材料定为 HB级。11、检验依据:原材料样品承认书、检验样板、图纸、有关技术文件12、抽样标准:按GB2828-87, 一般检验水平II级进
7、行抽样检验。按AQL值:A类:,13类=,C类:。13、检验仪器游标卡尺、塞尺、直尺、电批、医用纯酒精(乙醇95%)、“思高牌” 3M (600)胶纸、磨擦检验仪、铅笔(中华牌)、色差计、万用表、5%的NaCl 溶液、百格刀、专用的NORMAN RCA耐磨测仪(型号:7-IBB-647)及专用的 纸带、高低温试验环境箱、盐雾试验箱。文件修订/变更记录表修订日 期修订者版本页数修订内容公司综合管理体系整合需求(本标准适用于高端机型)文件发放控制记录表文件发放部门文件管理员文件发放部 门新版受控旧版 号 受控 号收文 者签 名拟制:审核:批准:1目的制定控股有限公司各种类型手机用塑胶件的检验标准和
8、试验方法,确保智能终端事业部所 有采购、生产的手机用塑胶件能满足研发设计、生产及用户使用的要求。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手机用塑胶件的检验及认证。3引用标准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温度冲击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d:自由跌落GB/T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第二部分:机械冲击试验4外观检查面定义:A面:暴露在外,正常使用中可直接看到的
9、主要表面,除LCD显示视窗区外的手机直视面。B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候并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如底壳组件的正面,上部与 底部、两侧面,电池盖,正常使用时可看到的区域。C面:正常使用时看不到,只有在卸电池或SIM卡时可看到的内表面及手机配件。如: 底壳的电池仓、电池盖的内表面,彩盒及手机配件(电池、耳机、数据线)。5塑胶件不良缺陷术语及定义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混色:不能被完全熔融的、不同于机壳颜色的其它异色。顶高:由于塑胶件较难脱模,顶针局部受到强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凸起。顶白:由于塑胶件较难脱模,顶针局部受到强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白印。硬划痕(有感划痕):由于硬
10、物摩擦而造成样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细化痕(无感划痕):指样品表面没有深度的划痕。批锋:由于注塑参数或模具的原因,造成在塑胶件的边缘、分型面、顶针孔、镶件等处溢出的多余胶料,摸上去有刮手的感觉。磨花:由摩擦造成的塑胶件表面轻微的划伤痕。批伤:削除批锋时由于操作工艺的不当造成的削痕。拖伤:因注塑压力过大或型腔不平滑,脱模时所造成边缘的擦伤。缺胶:因注射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排气不良等原因,使熔融胶料无法到达模腔内某一角落而造成的射胶不足现象。熔接线:塑胶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于是在塑胶件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结合线。气纹:因气体干扰使塑胶件表面形成一
11、种雾状发暗痕迹。流纹:因冷料被挤入,在塑胶件表面形成的雾色或亮色的痕迹。银纹:在塑胶件表面沿胶料流动方向所呈现出的银白色条纹。拉白:因产品脱模不顺畅,在外表面形成的白色拉裂痕。缩水:当塑胶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较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 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粘模:产品脱模时,部分粘贴于模腔内,造成产品结构残缺。污渍:产品表面的可清除的脏污。烧焦:指局部温度过高而在塑胶件表面留下的发黄或碳化的痕迹。盲孔/半孔:产品孔位堵塞或孔内存在较大的批锋。翘曲:塑胶件因内应力作用等原因而造成的平面变形。色差:产品表面呈现出与封样件的颜色差异或同一套外壳之间呈现出的颜色差 异,称为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塑胶 检验 验证 标准 修订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