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劝学》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劝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劝学》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2019) 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劝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积累文言词句,夯实文言基础,掌握常见文言词句的意义和用法。2 .把握本文的观点,理解围绕观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梳理论证思路。3 .了解荀子的“性恶论”思想,理解他强调后天学习的思想基础。4 .认识古代先贤对学习之道的深刻阐释,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 力。教学重难点1和2是教学重点,3和4是教学难点。教法学法问题导入法,合作探究法,分类整理法考点关联文言词语理解,文化常识积累,论证方法和思路教学过程一、导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 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 力让每个孩
2、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近14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 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 会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学 习的需求不断增强,迫切需要建立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满足人 民群众需要,保障全民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我国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 史,培育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终身学习思想源远流长, 荀子的劝学中就提到“学不可以已”。终身学习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 传统,是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二、作者及背景: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时著名思 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
3、卿。汉代因避汉宣帝刘询 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 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 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 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 的两派。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 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 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 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
4、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 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 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 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 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 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荀子既是思想家, 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荀 子为文的特点,在于“雄浑”。其学问渊博精深,所以行文气魄宏大雄 浑,有包容诸家的气概。比如劝学、在富国王霸篇中,纵横于 古今,引述历代兴亡鉴辙。而天论篇,则探微扶隐,极宇宙之玄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劝学 统编版2019 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劝学教学设计 统编 2019 必修 上册 第六 单元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