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外集美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厦外集美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外集美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厦外集美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题3分,共计48分).据以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A.推动了南北农业经济进步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答案】C【详解】依据图示可知,商周政治重心位于黄河流域,而重要铜矿位于长江流域,长途运输成为必要,南北方联 系由此加强,C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青铜器比拟珍贵且坚韧度不够好,未广泛用于农业,A排除;青铜铸 造由官府垄断,B排除;地图未标示统治区域,无法得出扩大到江南,且青铜铸造的繁荣主要缘于技术进步等因 素,地理因素不是主
2、因,D排除。应选C项。1 .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 “君臣不用礼仪教训那么不详。这反映其 思想特点是A.尚法存礼B.尊法敬天C.崇德重法D.外儒内法【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说明法家主张用法治来治理国家;“君臣不用 礼仪教训那么不详,说明法家主张君臣需要用礼仪来教育百姓,不然那么不详。上述材料观点表达法家用法制 来治理国家,用礼节来教育百姓的思想特点,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敬天,排除B项;德是内在的道德情感,礼 是外在的行为标准,材料强调的是法和礼,排除C项;外儒内法是一种中国从汉代到清代长时间内国家政权实行 的一系
3、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排除D项。应选A项。2 .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 告缗、均输、盐铁、榷酷,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A.表达以农为本B.效劳于汉初战事C.意在藏富于民D.解决了财政危机【答案】A【详解】根据“独于田租不敢增益结合所学知识,可见汉代统治者视农业为国本,不敢增加田租是为了防止动摇 国本,A项正确;汉武帝敛财不仅为了战事,还有满足巡幸和奢侈挥霍的原因,排除B项;汉武帝推行的各种政 令,其本质的目的不是“藏富于民,而是要充盈国库,排除C项;材料没有表达汉武帝的措施“解决了财政危
4、机,排除D项。应选A项。3 .云冈石窟前期大佛雕有大耳、大目,具有典型北魏鲜卑族人的特点:公元494年以后佛像造像追求精细,面型 大多消瘦,服饰也趋向宽衣博带,显现出南朝土人“秀骨清像的独特形象。这反映了)A.鲜卑族封建化的加速B.三教合一逐渐完成C.石窟佛像的史料价值D.中西文化加速融合【答案】A【详解】北魏时期,云冈石窟的佛佗造像从前期典型的鲜卑族人特点,开展为后期明显的南朝士人形象,在本质 上反映出受孝文帝改革推动,鲜卑族在审美和艺术追求上的汉化,即封建化进程加快,A项正确;仅大佛造像的 变化不能说明佛释道三教逐渐合一,排除B项;石窟佛像属于实物而非影像史料,排除C项;大佛造像的变化表
5、达的是民族交融而非中西文化融合,排除D项。应选A项。4 .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B.防止了相权被分割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答案】D【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北齐时期的一系列机构被细化标准成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六部属于中央 机构,而且六局部工更为明确,D项正确;图示内容主要表达的是中央机构分工更为明确,并不能表达中枢决策 权的加强,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提高了政令的执行效率,排除 C项。应选D项。6.如表为唐代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度。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变反映出当时()A.封
6、建剥削减轻B.货币经济开展C.人身控制加强D.实物地租消失制度征收方式租庸调制租:政府授田的男丁,每年须交纳粟二石庸:每丁每年须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调:每丁按照当地的出产,每年输纳绢二匹、绫二丈、绵三两两税法全国各地的人民,一律以现有男丁与田地数目为标准,划分等级,规定税额,分夏、秋两季又 纳,其税额概以钱计,再折合绫绢缴纳【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租庸调制“一律以现有男丁与田地数目为标准,划分等级,规定税额,分夏、秋两季交纳, 其税额概以钱计,再折合绫绢缴纳等信息可知,租庸调的赋税制度主要收取实物为主,并且课税名目繁杂,而 两税法将人丁与田地数目为标准,税额概以钱计,即收取货币为主,因此材料
7、内容主要表达了唐代两种不同的赋 税制度下由收取实物税到货币税的转变,表达了货币经济的开展现象,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表达了唐代两种 不同的赋税制度,没有表达封建剥削程度,无法得出封建剥削减轻的结论,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两 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的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表达了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 弛,排除C项;两税法规定税额以钱计算,但不代表实物地租消失,排除D项。应选B项。7 .欲富贵而恶贫贱,人之常情 “设言富假设可求,那么虽身为贱役以求之,亦所不辞“循天理,那么不求利而 自无不利;殉人欲,那么求利未得而已随之。据此推断,朱熹主张A.合理调节物质生产与利益
8、分配B.追求财富与道德伦理相互统一C.积极缓和田主与佃农之间关系D.存理灭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欲富贵而恶贫贱,人之常情的意思是富贵是人人想得到的,贫贱是人人都 厌恶的,这是人的正常情感;”设言富假设可求,那么虽身为贱役以求之,亦所不辞的意思是如果富贵是可以求 取的,即使去做地位低下的工作去求取,也在所不辞;“循天理,那么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那么求利未得 而已随之的意思是遵循天理,那么不追逐利益,却没有不得利的。遵从人的欲望,那么追求利益不得,而祸害 已跟随而至。综上可知,朱熹主张追求财富与道德伦理相互统一,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追求财富与道德伦
9、理 相互统一,未表达“合理调节物质生产与利益分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田主与佃农之间关系,排除C项;材 料的主旨是追求财富与道德伦理相互统一,未表达“存理灭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排除D项。应选B项。8 .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 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表达了)A.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B.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C.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D.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答案】D【详解】赵匡胤建立宋朝,皇帝赵匡胤的皇姓赵字为?百家姓?第一姓,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 姓?以“张为第一姓,可见,?百家姓?中姓氏排列表达了封建社会的门
10、第观念,D项正确;?百家姓?中姓氏排列并 非反映的是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排除A项;河西节度使张议潮是武将,无法表达崇文抑武政策,排除B项;C 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应选D项。9 .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薄上奏:“近时时文流布 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 主要针对的现象是)A. 士子应考投机取巧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答案】A【详解】根据“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可知,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士 子凭借记诵时文范
11、文应试,投机取巧,A项正确;B项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明代儒学仍然处于正统地位,排 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八股文体日益僵化的信息,排除D项。应选A项。10 .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 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A.君主的高度集权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C.南书房地位提高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书房是皇权高度集中的产物和象征,地方官员敬畏皇权而敬畏南书房行走周兴 岱,他才以此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A项正确;材料没有官员俸禄入不敷出的信息,排除B项;雍正设立军 机处后,南书房地
12、位下降,“嘉庆七年与此不符,排除C项;“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是地方不是中央吏治混 乱,排除D项。应选A项。11 .在雅典城邦,获得村社支持是通向政治舞台的必由之路。公元前5世纪中期,著名将军客蒙用大量家财捐助 公共效劳、资助同村公民,以获取政治上的支持。这说明这说明()A.贵族对村民有庇护义务B.公民责任意识衰落C.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缺陷D.理性精神逐渐消解【答案】C【详解】贵族可通过捐献财物获取社会成员的支持和政治权力,不利于公民公平参政,反映出雅典民主制度存在 缺陷,C项正确;材料并未表达贵族有庇护村民的义务,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问题,而非公 民责任意识的衰落,排除B项;理性精
13、神逐渐消解与“村社支持是通向政治舞台的必由之路等无关,排除D项。 应选C项。12 .“由于城邦的政治制度,这些身为公民的希腊人实际上并不需要劳作,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做理性的思考和感性 的尝试。而中国的农耕社会,就不会有如此一大群清闲的统治阶层,整日不必做其他事情,只是开展心智活 动。材料旨在说明A.特定的社会条件产生了独特的精神文化B.古代希腊人比中国人更具人文情怀C.理性思考和感性尝试是民主政治的根底D.小农经济影响了中国人心智的开展【答案】A【详解】材料通过比照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同文化开展的关系来论证特定的社会条件对精神文化的影响,A项正 确;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根底是商品经
14、济开展,排除C项;D项属于材料表象之一,排 除。应选A项。13 .在罗马扩张的过程中,“地方习俗互相抵触的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例如西班牙商人和埃及商人之间是有纠纷 的,罗马法官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加以排解。于是,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 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那么(这)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 的。上述材料反映出()A.罗马成文法的历史渊源B.公民法逐渐取代万民法C.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D.以习惯法排解民族间的纠纷【答案】C【详解】根据“地方习俗互相抵触的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例如西班牙商人和埃及商人之间是有纠纷的可得出原 来的
15、公民法已经不适应罗马开展的需要,再结合“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那么可得 出罗马万民法更适合罗马的开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表达成文法,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万民法取代公民 法,排除B项;习惯法已经被淘汰,排除D项。应选C项。14 . 14世纪,西欧一些城市成立了城市同盟并制定了同盟法律,于是出现了一个所谓“法律圈现象,如德意志地 区莱茵河畔法兰克福的法律为49个城市所采用。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城市经济开展的需要B.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C.基督教会实力的削弱D.欧洲大陆法系的形成【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西欧成立城市同盟和制定同盟法律,主要是适应了城市经
16、济开展的需 要,A项正确;此时西欧属于邦国林立的时期,尚没有出现国家统一趋势,排除B项;16世纪的宗教改革,挑战 了教皇的权威,使教会实力的削弱,排除C项;欧洲大陆法系指包括欧州大陆大局部国家从19世纪初以罗马法为 根底建立起来,还包括?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为代表的法律制度以及其它国家或地区仿效这种制度而建立 的法律制度,排除D项。应选A项。【点睛】15 .以下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假设干举措。这些举措旨在()。面对当时方兴未艾的城市自治运动,支持城市公社。改组御前会议,吸收假设干忠于国王的市民,教士和中小封建主参加。当阿基坦公爵去世时,让儿子娶公爵的女继承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厦外集美 校区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