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docx
《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摘要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发展 背景,而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和内 生动力。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实践经验表明, 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利用国土空间,是新型城 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综合考 察不同城镇化区域生态承载能力、开发强度和开发潜 力的基础上,统筹谋划人口、经济、生态资源的合理 布局,才能形成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美 好前景。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国 土空间利用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 经达到52. 57%,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城市盲目 扩张、城
2、乡差距扩大、资源能源趋紧、环境污染、生 态破坏等等。新型城镇化必然要去面对和解决传统城 镇化所带来的这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而这些矛盾和问 题都不约而同地与生态文明建设联系在一起。因此, 活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发展。环境保护 和生态治理的投入虽然有利于生活环境的改善和长远 发展,但是由于其生态利益的滞后性,政府投资的积 极性不高。一些城市的环保机构形同虚设,甚至一些 小城镇出现无机构、无编制、无人管的现象。当前, 很多城市都面临着垃圾包围城市的困境,城市的垃圾 无害化处理水平极其有限。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 进程中,如果我们只关注城镇化的政治、经济效益而 忽视其生态效益,环境治理的投入与
3、城镇经济建设水 平不对称、不匹配,必然会加剧人与自然的冲突和矛 盾,最终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三、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是促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 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最棘手问题是 在城镇化进程中对国土空间资源的粗放利用而导致的 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国土空间 的利用方式不仅关系到新型城镇化是否能够稳步推进, 也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发展。因此, 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是推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 发展的重要手段。任何一种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以及生 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都要经由国土空间利用规划来得以 贯彻与实施。2012年1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
4、发布了上海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划分生态 功能区,统筹规划“工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农 业生产空间”,推动形成中心城、新城、小城镇等多层 次的城镇体系。规划充分考虑了上海的实际情况, 将上海的国土空间划分为功能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 禁止开发区域。综合考虑各区县的资源禀赋、发展水 平和发展前景等因素,相应地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城镇 化格局和基本生态网络格局。笔者认为,优化国土空 间利用,以促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同发展,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因地制宜,划分不同 的功能区域,改变“唯GDP”的国土利用理念,按照
5、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综合考虑各 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 潜力,来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规划把市域国土空 间划分为功能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三 种类型,又把功能区域进一步细化为都市功能优化区、 都市发展新区、新型城镇化地区和综合生态发展区。 四类功能区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各区县资源环境条件、 区位特征、发展水平和未来潜力,确定了不同开发区 的发展内容和发展目标。这有利于不同地区因地制宜, 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避免盲目开发所导致的低效率 和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划分不同功能区是我国新型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首要条件。我国地 域广阔,各区域的自然
6、条件差异巨大,有的地方适宜 人类生存发展,可以科学合理地安排空间结构,合理 引导人口集中和产业集中,提高城镇化的程度和质量。 有的地方具有较强的生态保育价值和农业生产的价值, 对维护国家或某一区域的生态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地区必须限制甚至禁止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 开发。第二,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确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方 向。就以上海市来说,规划明确了各个功能区的进 一步城镇化方向。都市功能优化区要进一步提高服务 经济发展水平,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增强创 新发展能力,以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区。都市发展新 区的发展方向是增强产业创新发展活力,大力发展现 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新城
7、和小城镇的发 展。新型城镇化地区的发展方向是适度扩大城镇居住 空间,减少农村居民点,促进人口集聚,加强新城和 小城镇的建设,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业和发展战略性新 兴产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综合生态发展区的城镇 化方向是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建设人口集聚的田园式 新城和新市镇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生态宜居、 休闲运动和教育培训为主的科教研创区和门户景观区。 就全国范围的城镇化发展来讲,受自然地理条件、气 候环境、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巨大差异的影 响,更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城镇化方式和路 径。第三,确定与不同功能区域城镇化方向相适应的生态 文明建设方向。城镇是一个典型的“社会一一经济一 一自
8、然“复合生态系统3。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城市复 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经济、社会等其它子 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影响,因此衡量一个地区 的生态文明水平高低的标准在于其是否与其它子系统 协同发展以产生最大的整体效应。生态文明建设应与 当地的经济建设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寻求符 合自身特征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向和措施。规划为上 海每个功能区都确定了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生态文明 建设方向,例如,都市功能优化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侧 重点是扩大中心城区公共绿地空间,加强绿地和公园 保护,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维护城市整洁、有序, 加快工业区转型升级,改善区域环境品质等。第四,积极探索既有利于城镇化又有利于
9、生态文明建 设的具体措施。规划在划分上海不同功能区的新型 城镇化方向和生态文明建设方向的基础上,结合国土 空间特征,积极探索能够促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协同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具体而言,都市功能优 化区要建设生态环,限制中心城蔓延,发展服务经济。 建设绿色生态环不仅能够控制人口的蔓延,也能形成 农田林网复合的生态空间。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 力发展服务经济,提升高端商业商务功能,能够避免 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影响,也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文 化软实力,充分展现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的形象和魅力。 新型城镇化地区的功能定位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重要 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新兴城镇化地区遍布着许多工 业园区,化
10、工业所排放的气体自然会造成环境污染。 为此,具体采取的措施有,一方面降低污染气体的排 放、另一方面建设防污染绿化隔离带。而这既能够控 制污染又能提高绿化覆盖率,产生“一举两得”的效 应。就全国范围来讲,应根据不同地区城镇化与生态 文明建设的水平和特征的不同,采取恰当的措施和方 法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同发展。总之,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是推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 设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任何一种城镇化的发展思路 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都要经由国土空间利用规划 来得以贯彻与实施。参考文献:1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和路径 J.理论月刊,2013, (4): 166.2缪细英,廖福霖,
11、祁新华.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城 镇化问题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1, (1): 24.3孙鹏,曾刚.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理 论体系建构一一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刀.开发研究, 2013, (1): 27.第一,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因地制宜,划分不同 的功能区域,改变“唯GDP”的国土利用理念,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综合考虑各 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 潜力,来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规划把市域国土空 间划分为功能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三 种类型,又把功能区域进一步细化为都市功能优化区、 都市发展新区、新型城镇化
12、地区和综合生态发展区。 四类功能区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各区县资源环境条件、 区位特征、发展水平和未来潜力,确定了不同开发区 的发展内容和发展目标。这有利于不同地区因地制宜, 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避免盲目开发所导致的低效率 和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划分不同功能区是我国新型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首要条件。我国地 域广阔,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差异巨大,有的地方适宜 人类生存发展,可以科学合理地安排空间结构,合理 引导人口集中和产业集中,提高城镇化的程度和质量。 有的地方具有较强的生态保育价值和农业生产的价值, 对维护国家或某一区域的生态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地区必须限制甚至禁止高强度的工业化和
13、城镇化 开发。第二,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确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方 向。就以上海市来说,规划明确了各个功能区的进 一步城镇化方向。都市功能优化区要进一步提高服务 经济发展水平,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增强创 新发展能力,以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区。都市发展新 区的发展方向是增强产业创新发展活力,大力发展现 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新城和小城镇的发 展。新型城镇化地区的发展方向是适度扩大城镇居住 空间,减少农村居民点,促进人口集聚,加强新城和 小城镇的建设,优化提升先进制造业和发展战略性新 兴产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综合生态发展区的城镇 化方向是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建设人口集聚的田园式 新城和新市镇
14、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生态宜居、 休闲运动和教育培训为主的科教研创区和门户景观区。 就全国范围的城镇化发展来讲,受自然地理条件、气 候环境、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巨大差异的影 响,更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城镇化方式和路 径。第三,确定与不同功能区域城镇化方向相适应的生态 文明建设方向。城镇是一个典型的“社会一一经济一 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3。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城市复 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经济、社会等其它子 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影响,因此衡量一个地区 的生态文明水平高低的标准在于其是否与其它子系统 协同发展以产生最大的整体效应。生态文明建设应与 当地的经济建设水平和社会发展程
15、度相适应,寻求符 合自身特征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向和措施。规划为上 海每个功能区都确定了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生态文明 建设方向,例如,都市功能优化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侧 重点是扩大中心城区公共绿地空间,加强绿地和公园 保护,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维护城市整洁、有序, 加快工业区转型升级,改善区域环境品质等。第四,积极探索既有利于城镇化又有利于生态文明建 设的具体措施。规划在划分上海不同功能区的新型 城镇化方向和生态文明建设方向的基础上,结合国土 空间特征,积极探索能够促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协同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具体而言,都市功能优 化区要建设生态环,限制中心城蔓延,发展服务经济。 建设绿色生态环
16、不仅能够控制人口的蔓延,也能形成 农田林网复合的生态空间。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 力发展服务经济,提升高端商业商务功能,能够避免 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影响,也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文 化软实力,充分展现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的形象和魅力。 新型城镇化地区的功能定位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重要 的战略新兴产业基地。新兴城镇化地区遍布着许多工 业园区,化工业所排放的气体自然会造成环境污染。 为此,具体采取的措施有,一方面降低污染气体的排 放、另一方面建设防污染绿化隔离带。而这既能够控 制污染又能提高绿化覆盖率,产生“一举两得”的效 应。就全国范围来讲,应根据不同地区城镇化与生态 文明建设的水平和特征的不同,采取恰当
17、的措施和方 法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协同发展。总之,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是推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 设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任何一种城镇化的发展思路 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都要经由国土空间利用规划 来得以贯彻与实施。参考文献:1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和路径J.理论月刊,2013, (4): 166.2缪细英,廖福霖,祁新华.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城 镇化问题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1, (1): 24.:3孙鹏,曾刚.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理 论体系建构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J.开发研究, 2013, (1): 27.第一,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因地
18、制宜,划分不同 的功能区域,改变“唯GDP”的国土利用理念,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综合考虑各 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 潜力,来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规划把市域国土空 间划分为功能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三 种类型,又把功能区域进一步细化为都市功能优化区、 都市发展新区、新型城镇化地区和综合生态发展区。 四类功能区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各区县资源环境条件、 区位特征、发展水平和未来潜力,确定了不同开发区 的发展内容和发展目标。这有利于不同地区因地制宜, 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避免盲目开发所导致的低效率 和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划分不同功能区是我国新型 城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 城镇 生态 文明 建设 协同 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