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docx





《2023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宁波市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材料一:近期,某国际大牌推出了一款黑色中长半身裙,售价高达29000元人民币,但有网友发现,这款裙子神似 中国的马面裙。该品牌强调其采用了 “标志性的廓形,是一款全新的优雅时尚的单品”,却只字未提“马面裙”。 尽管国内质疑该品牌文化抄袭的声音四起,但品牌官方至今没有表态,只是在中国市场内默默下架了这款新品, 国外的网站上这款裙子在继续售卖。有媒体认为,这波操作难以被界定为抄袭,只能冠以“文化挪用 在这一事件中,不少人被科普了马面裙的概念:马面裙,前后里外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
2、打桐,裙腰 多用白色布,取白头偕老之意,以绳或纽固结。马面裙的风格由明代的清新淡雅到清代的华丽富贵,再到民国 的秀丽质朴,其结构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此前,也有不少国际大牌借鉴中国元素,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出现在巴黎、米兰、伦敦的时尚舞台上,1981 年戴安娜王妃曾经穿过红色的马面裙,当时的新闻稿写的是中式刺绣裙。这些借鉴参考,在文化领域并不少见, 是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喜爱和推广,为国人所乐见。要想让我们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就需要主动去发现。在此之前,许多国人并不了解马面裙。争议事件发生后, 众人才知道,这种款式不仅凝结了古人的实用智慧和审美情趣,更具有十足的现代感,只需稍加改良点缀,便 可成为日常
3、生活中的时尚单品。文化交流与元素借鉴本来就是一种双向奔赴,“韩国端午祭申遗”等文化抢注事件一直让国人耿耿于怀,此次 “被挪用”则给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不过,与其停留在口头的“抗议”,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投入到民族文化 的整理中来,寻找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传播的方法。(摘编自张晓涵文化挪用,应让公众更关注传统文化守护)材料二:文化挪用是指处于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将其他不属于自己文化中的元素进行符号特征挪用的行为。根据内 涵的不同,文化挪用可被归为“实物挪用”与“非实物挪用“,前者通常是指对有形物体的占有,而后者更为 抽象,通常表现为内容挪用和主题挪用。内容挪用指某文化中的文化成果被其他文化中的创作者借鉴、
4、利用, 又可具体分为风格挪用和母题挪用,两者都指异文化对本文化中文化成果的挪用,只不过前者会主动地表明挪 用对象的出处并以此进行自我标记,而后者则是利用异文化的符号与象征来创造性地再现本文化。而主题挪用 指在文化塑造中有意地借用其他文化中的个体与机构。对于文化挪用的批评者来说,文化挪用是一种异文化思维下对本土文化的误读与错用,是对被挪用者的冒 犯,特别是文化挪用本身所具备的符号化、片面化及多变性等特征让人将其视为是刻板印象的输出。但是,文 化传播是从符号开始传播的,即文化传播的第一步永远都是符号化与片面化的。这在好莱坞电影中体现得最为 明显,表现中国不离功夫,表现日本不离和服。符号化的目的是便
5、于传播与记忆,只有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 文化传播,才能使得更多处于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产生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地进行输出。 在对文化挪用进行讨论时,要避免“绝对原创性”的误区,避免陷入保守主义与自闭主义。一种文化若想进入 世界舞台,就必须以适合其传播的形式进行改造,以适应不同文化。马克思曾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即“用A项。巡欲射子奇而不识,乃判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丧其左 目,几获之。10. B项。二者意思相同,都是“突然出击”的意思。11. D项。“但是睢阳守军也损失至一千六百多人”发生在围攻前。12. (8分)(1)(我)只是想到各位捐弃身
6、躯,做了野草的肥料,可是赏赐与功劳不相称,因此痛心不已!(但: 只是。膏:使肥沃,做肥料。赏不酬勋:赏赐与功劳不相称。以此:因此。各1分。)(2)敌人没有发觉这件事,(张巡)趁机派军大战,并且让人顺着风向拿火点燃焚烧。(宾语前置。因:于是或趁机。主语省略。大意对1分。)善于激励将土;身先士卒;有谋略;随机应变。(1点1分,其他言之成理也给分)13. A项。“一夕绕山秋,香露溢蒙葺”是写诗人早晨进入太行山,发现仅仅过了一个晚上,太行山就已披上 秋色。A项有两处误读,“整个傍晚绕山而行”明显是不懂诗家语;“浓浓的秋意”不合诗题,与“七月一日” 初秋的季令不符合。14. 【答案】“洛南今已远,越衾谁
7、为熟。” 一句写自己离家己远,晚上只能独自拥“越衾”而眠的孤独。 “宴寝清香与世隔”一句,写自己入住佛寺便室,主动选择与世隔绝的孤独生活。“画图妙绝无人知”一句, 借着寺僧画作无人欣赏,来表达知音难觅的孤独。(以上三点每点2分,如有同学以其他句子如“石气何凄凄”“小雨藏山客坐久”等来分析“孤独”,只要言之 成理,也可给分)17【答案】(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3)例句: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偶村行)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范仲淹苏幕遮怀旧)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一
8、抹斜阳,数点寒鸦。(张可久折桂令)【评分标准】(1)每空1分,有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2)有关“斜阳”的诗句要求联系前后诗句填 入连贯的两句,不能填含有“夕阳”的诗句,不能杜撰诗句,其他符合要求的有出处正确书写的也可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答案示例】眼疾手快(眼明手快)屏气凝神(聚精会神)精益求精(另辟蹊径)【评分标准】根据考生答卷实际,本题的参考答案可适度放宽,原则上说只要考生所填的是成语,而且语义、 用法、色彩合乎语境,即可得分). B项。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次次记录、比对、观察、调整”语序不当,应改为“一次次观察、记录、比 对、调整;“授予”应改为“荣获”。18 .【答
9、案示例】为了研究刀具特性,他转益多师,曾花3个月时间跟不同师傅学习;为了练习磨刀技术,他 争分夺秒,磨出上百把质量好、精度高的刀具;为了加强理论修养,他晚上看书琢磨,积累了几万字的心得笔 记。19 .【答案示例】“打卡”这一网络新词来源于员工上下班时刷卡记录考勤,后来被戏谑地用作到某地一游或拥 有某样事物。【解析】指明词语出处给1分,准确解释词义给2分。20 .【答案示例】(1)宋朝市井百态一一展现;(2)古镇注重在文旅产品中植入宋韵文化元素。(3)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美美与共”(相得益彰)。(每空2分,语意相近即可).【审题立意及评分标准】【审题要求】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部分可以切分为
10、两个层次,一是对于“利他主义行为”的定义,二 是对于“利他主义”行为的原因分析。学生的审题要注意如下几点:(1)材料里提出的核心概念是“利他主义 行为”,文章的议论分析要围绕这一核心概念展开,这一概念在写作中不宜被替换成“利他主义”或“利他主 义者”;(2)学生作文中对“利他主义行为”的阐发可依据材料中的定义,也允许重新定义,但要合情合理;(3) 材料中对于“利他主义行为”的四种理论解释属于提示性材料,而非限定性材料,考生对“利他主义行为”的 原因分析可以以这四者为基础,也可以超越这四种理解;(4)材料中对“利他主义行为”的原因分析有一定的 历史社会发展脉络,又呈现出两两对立的矛盾性,考生审题
11、时如能关注到材料本身的特点,并对此做出合理的 研判,判卷时可适当提升得分等级;(5)本题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如果考生能够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或共同 富裕等历史、现实情境加以阐发,判卷时可适当提升得分等级。【评分标准】参照2022年全国新课标卷1作文评分标准一,等(2016 分)二等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基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础内容中心突出主题明确中心基本明确中心不明确等内容充实内容较充实内容单薄内容不当20分级思想健康思想健康思想基本健康思想不健康感情真挚感情真实感情基本真实感情虚假符合文体要求符合文体要求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文体要求表达结构严谨结构完整绪构基本完整
12、结构混乱20分语言流畅语言通顺语言基本通顺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口字迹工整字迹清楚字迹基本清楚字迹潦草难辨发深刻较深刻略显深刻个别语句有深意展特征丰富较丰富略显丰富个别例子较好等20分有文采较有文采略显文采个别语句较精彩级有创意较有创意略显创意个别地方有深意【参考译文】安庆绪任命尹子奇为汴州刺史、河南节度使。甲戌日(二十五日),尹子奇率士卒十三万人进逼睢阳。许 远向张巡告急,张巡从宁陵带兵进入睢阳。张巡有士兵三千人,与许远的兵力合并有六千八百人。敌军带领所 有兵力逼近睢阳诚。张巡督促鼓励将士,日夜苦战。共过了十六天,擒获六十多名叛军将领,杀死二万多士兵, 士气倍增。尹子奇增加军队加紧围攻睢阳,张巡对
13、将士们说:“我蒙受朝廷之恩,为守护的国家而死罢了。只是想到 各位捐弃身躯做了野草的肥料,可是赏赐与功劳不相称,因此痛心不已!”将士们都受到激励请求奋战。张巡 于是杀牛犒劳士卒,所有人都出战。敌军看到士兵少,因而嘲笑他们。张巡拿着旗子,率领各将领直冲进敌人 阵营。敌军大败,将领三十多人,士卒被杀三千多人,被驱逐到几十里外。尹子奇增加兵力加紧围攻,张巡夜里在城中敲击战鼓整顿队伍,好像要出城攻击。城外的叛军得知后,彻 夜戒备。天亮后,张巡让士兵休息,停止击鼓。叛军在飞楼上察看城内,什么也没有看到,于是脱掉铠甲休息。 张巡和将军南霁云、郎将雷万春等十多个将领各自带领五十骑兵,打开城门,突然出击,直冲叛
14、军营阵。冲到 尹子奇军旗下面,叛军营中大乱,斩杀了叛军将领五十多人。张巡准备射击尹子奇,但不认识,于是用削尖了 的蒿草作为箭矢,被射中的叛军大喜,认为张巡的箭已用尽,跑去报告尹子奇,于是张巡就认清了尹子奇的面 貌。张巡命南霁云向他射箭,射伤了尹子奇的左眼,几乎擒住他。壬子日(初六),尹子奇再次调集几万士兵,进攻睢阳。唯阳城中到这时粮食已经吃完,补救不达,士兵仅 剩下一千六百人,都是饥饿生病,无法战斗的,于是被敌人所围困。张巡就修整守卫的战具来抵抗敌人。敌军 制造云梯,安置精兵二百人在云梯上,推着它靠近城墙。张巡事先在城墙上暗暗地凿了三个洞,等梯子快到时, 在一个洞穴中推出大木头,末段置放铁钩,
15、钩住敌人使其无法后退;一个洞穴中推出一根木头,扶着使敌人不 能前进;一个洞穴中推出一根木头,末段放铁笼,笼里盛放火来焚烧,云梯从中间烧断,梯子上的敌兵全部被 烧死。敌军又用钩车钩住城墙上的敌楼(临御外敌之棚阁),钩子所到之处,没有不坍塌的。张巡用大木头, 末段置放连锁,锁的末端有大环,套住敌人的钩头,用革车攻敌军的钩车入城,截断钩头逼得敌车离去。敌军 又在城的西北角用土袋积柴作为登城之径,想要登城。张巡不和他们争利,每晚,暗地里用松明、干蒿投在里 面,共有十多天。敌人没有发觉这件事,张巡于是派军大战,并且让人顺着风向拿火点燃焚烧。敌人无法救火, 过了二十多天,火才灭。张巡的做法,都是抓住时机立
16、刻执行,敌军为他的智慧所服,不敢再攻。世界性文学来包容所有在其自身文化之外出现与发展的文学作品”,“在最广泛的意义上,世界文学能够包含任 何影响力超出本土文化的作品”。作为日益成为学术关注重点的“世界性文化”或“全球性文化”,实际上包含 着一种内在的“地方性”,即在全球化时代,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具体而为之的,而是各个文化相互欣赏、相互 学习、相互沟通的产物。简而言之,每一种文化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对立的产物,如果想要自身文化在世 界体系中获得发展与尊重,就要让自身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与其他文化中的特殊性相交流,使其特殊性发展为 普遍性。下,中国文化实践坚持“文化自信我们既要注意文化挪用的负面意义
17、,也要看到其背后所承载的积极 意义,善用文化挪用,在彼此理解、彼此尊重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姿态与“文化星丛中的其他文化进行对话。 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西方社会对中国“傅满洲”“陈查理”式的想象,促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欣赏,以符号 为载体,各文化共同参与编码与解码,实现“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自信”。(摘编自徐冠群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跨文化传播语境中文化挪用的积极意义).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某国际大牌面对网友的抄袭质疑,虽然表面上不置可否,但在中国市场下架了这款新品,部分媒体认为这 是一次“文化挪用”而非抄袭。B.在此次风波之前,国际大牌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
18、鉴参考并不少见,这也有利于中国文化在西方社会的 传播与推广,为国人所乐见。C.此次争议事件推动了国人对马面裙的认知,让人们意识到这种凝结古人智慧和审美的服装款式也能成为当 下的时尚单品。D.好莱坞电影表现中国不离功夫,表现日本不离和服,说明文化传播始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符号化、片面化 的问题。1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材料二关于文化挪用的分类,材料一中引起争议的某国际大牌的行为是内容挪用中的风格挪用。B.文化挪用的符号化、片面化及多变性使其不断输出刻板印象,是对被挪用者的冒犯,因此,文化挪用是一 种异文化思维下对本土文化的误读与错用。C.只要借助符号化的事物进行
19、文化传播,就能引发外来文化背景中的传播对自身文化的兴趣,从而实现文化 的持续输出。D.若想进入世界舞台,中华文化必须经过适合其传播的形式改造,以适应不同文化,在欣赏、学习、沟通中 获得发展与尊重。2 .根据上述材料,以下行为中不属于“文化挪用”的一项是()(3分)A,美国迪士尼公司将中国传统剧目花木兰改编成动画片,将原始版本中的核心主题“尽忠尽孝”演绎为 女性解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主题。B.伏尔泰将元代戏剧家纪君祥所创作的赵氏孤儿改编成为欧洲经典剧目中国孤儿,借用中国文化中 的形象符号来宣扬启蒙精神。C.日本导演竹内亮拍摄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向全世界展示疫情之后武汉人真实的生活现状。D.美
20、国网飞公司翻拍刘慈欣的科幻巨作三体,起用欧美当地演员饰演原著中以中国人为主的主角群体, 讲述超越时间、文化和种族边界的故事。3 .费孝通先生曾总结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4分)4 .面对文化挪用,中华文化应该如何实现突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二)现代文阅读H (本题共4小题,18分)(甲)白嘉轩重新出现在白鹿村的街巷里,村民们差点认不出他来了,那挺直如椽的腰杆儿佝偻下去,从尾骨 那儿折成了一个九十度的弯角,屁股高高地搬了起来;他手里拄着一根截短了的拐杖,和人说话的时候就仰起 脸来,活像一
21、只狗的形体;抬头仰脸跟人说话时,那双眼睛就尽力往上翻睁,原来鼓出的眼球愈加显得突出, 眼白也更加大得耀眼;两个嘴角相反地朝下扯拉,阔大的嘴巴撇成一张弯弓,更显出执著不移近乎倔拗的神气。 他在街巷里用简短的语言回答着一个个关切问询着的男女,仅作短暂地驻足,几乎不停步地移动拐杖,跟着拉 牛扛犁的鹿三走出村巷。已是秋末冬初,白日短促到巧媳妇难做三顿饭的季节。太阳坠入白鹿原西部的原坡,一片羞怯的霞光腾起 在西原的上空。白嘉轩双手拄着拐杖站在地头,瞅着鹿三一手捉着犁杖一手扬着鞭子悠悠地耕翻留作棉田的地 块,黄褐色的泥土在犁锌上翻卷着;鹿三和牛的背影渐渐融入西边的霞光里,又远远地从霞光里迎面奔到他眼 前来
22、了。白嘉轩手心痒痒腿脚痒痒喉咙也痒痒了,想攥一攥犁杖光滑的扶把儿,想踩踏踩踏那翻卷着的泥土, 想放开喉咙吆喝吆喝牲畜了。当鹿三再犁过一遭在地头回犁勒调键牛的时候,白嘉轩扔了拐杖,一把抓住犁把 儿一手夺过鞭子,说:“三哥,你抽袋烟去。”鹿三嘴里大声憨气地嘀嗒着:“天短得转不了几个来回就黑咧。” 最后还是无奈放下了鞭子和犁杖,很不情愿地蹲下来摸烟包。他瞧着嘉轩把犁尖插进垄沟一声吆喝,连忙奔上 前抓住犁杖:“嘉轩,你不该犁地,你的腰”白嘉轩拨开他的手,又一声吆喝:“得儿起!”犍牛拖着犁锌 朝前走了。白嘉轩转过脸对鹿三大声说:“我想试火一下。”白嘉轩只顾瞅着犁头前进的地皮,黄褐色的泥土在脚下翻卷,新鲜
23、的湿土气息从犁锌底下泛漫潮溢起来, 滋润着空乏焦灼的胸膛,他听见自己胳膊腿上的骨节咯吧咯吧扭响的声音。他悠然吆喝着简洁的调遣犍牛的词 令,倒像是一种舒心悦意的抒情。他一直到棉田的尽头掉过犁头,背着霞光朝东头翻耕过来的时候,吼起了秦 腔:“汉苏武在北海”三个来回犁下来,白嘉轩已经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身体毕竟是虚了,可那卧睡炕上 三个月的枯燥郁闷的生活也终于结束了。晚饭后在厅房东屋老娘的住室里,白嘉轩临时决定召集一次家庭成员的聚会。白嘉轩说:“我的腰好了。” 他侧转头瞅着两个媳妇说:“我在炕上窝蜷了整整一百零七天,你俩大姐二姐都受了苦尽了孝心都好两 个儿媳得到了家庭长者的夸奖却感到惶恐,争相表白这完
24、全是做晚辈的应尽的孝道等等。白嘉轩摆摆头就打断 她俩的话:“你们还不知道我一辈子最怯着啥?我不怯歪人恶人也不怯土匪贼娃子,我不怯吃苦不怯出力也不 怯迟睡早起,我最怯最怕的事就是死僵僵躺在炕上,让人侍候熬汤煎药端吃端喝倒屎倒尿。”白嘉轩说到 这里停顿一下,然后郑重地说出想告诉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话:“我说前头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说,从明天开始, 你们再也不用围着我转了。你们各人该做啥就去做啥,屋里人该纺线的纺线,该织布的织布,该缝棉衣的缝棉 衣,外边人该做的地里活就尽着去做,孝文你跟你三叔犁完花(棉)田接着翻稻地。牛犊你喂槽上留下的牲 口,叼空儿推土晒土,把冬天的垫圈土攒够,小心捂一场雪。地一下冻就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浙江省 宁波市 高三一模 语文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