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范文合集九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范文合集九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教案范文合集九篇语文教案范文合集九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 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 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词语。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4 .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教学重点文中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教学难点体会“八儿” 一家的其乐融融。教学准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腊八粥”的相关民俗。有条件的可以找来沈从文腊 八粥的全文,仔细阅读,对小说全文的大概内容先有一个整体的把
2、握。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腊八粥,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二、初读课文1 .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 .请其他同学们认真在心里跟着读。3 .这篇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4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三、默读课文,圈画批注1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八儿”。2 . “八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请默读圈画相关语句3 .中心句(主旨句):P163第16段,起点题作用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一、重点字词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硬bian骨崎qi岖qu窒zhi息2 .解释下列词语。(1)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2)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3 .用恰当词语填空。(1)夜色浓重,
3、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2)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 们的脚下。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 峰的创举。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登上地球之巅节选自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作者是中国著名新闻工 作者(称谓)郭超人(人名),前任新华社社长。4 24课真正的英雄演讲词一、重点字词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阴霾mdi哀悼ddo2 .解释下列词语。(1)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2)孜孜不倦:勤恳不知疲倦。(3)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3 .用恰当
4、词语填空。(1)我们还记得凝聚了整个国家想像力的科里斯塔麦考利芙,她用她的勇 气和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激励我们。(2)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 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称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 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真正的英雄选自前世界名人演说经典,作者是美国前总统里根。1 .感情脉络变化:悲痛(前)一一力量(后)2 .写作思路:总一分一总3
5、.重点语句理解:P188课后练习二4 25课短文两篇一、重点字词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盘盂yU2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夸父与日逐走逐走:竞跑,赛跑。(2)见两小儿辩斗辩斗:争辩,争论。(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认为。去:距离。(4)及日中则如盘盂及:至IJ。(5)及其日中如探汤汤:热水。(6)孔子不能决也决:判断。3 .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迫到太阳落下的地方。点拨:重点理解“逐走”,“入 日”等词语。2 .未至,道渴而死。还没有赶到,就半路渴死了。3 .我以日始出时去
6、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我认为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离人 近,而正午时离人远。点拨:重点理解“以”“去”“日中”等词语。4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5 .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多智箫呢?点拨:重点理解“孰” “知”等词语。三、段背记知识清单默写夸父逐日一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 .夸父逐日是一篇神话故事(体裁),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2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夸父逐日神话,选自山海经词语解释:P190注释2、3、5、61 .文章主题:表现夸父地英雄气概,反映古人探
7、索、征服自然的愿望和顽强忌、/til O2 .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相传作者是周朝列御寇)词语解释:P191注释3-7; P192注释1-4通假字:“知”通“智”1.启示:(1)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课文中两小儿分别从视觉(车盖、盘盂)、触觉(仓仓凉凉、热如探汤)得 出太阳一大一小的不同结论。(2)反映了古人的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3) “孔子不能决”反映了他实事求是、谦虚的态度。2.句子翻译:P192课后练习三第26课珍珠鸟散文一、重点字词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细腻ni眼睑jidn眸mo子呷xia2 .解释下列词语。(
8、1)斑斑驳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颜色深浅不一的意思。(2)生意葱茏:形容草木生机盎然,茂盛青翠。3 .用恰当词语填空。(1)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 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 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 .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2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三、文学
9、(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珍珠鸟的作者是当代作家、画家(称谓)冯骥才(人名)。词语积累:P197注释1-2; P199注释1-31 .记叙线索: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2 .鸟儿与人关系变化:胆小一渐渐胆大一开始亲近一完全信任3 .重点段落:P198第11段(动作描写),P199第14段(神态、外貌描写)4 .中心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建立信赖的基础是互相尊重, 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5 .移情手法:将人的性灵赋予鸟儿6 27课斑羚飞渡一、重点字词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对峙zhi 羊miB苍穹qi6ng悲怆chudng娴xidn熟2 .解释下列词语。(1)进退维谷:无
10、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2)悲怆:非常悲伤(3)娴熟:熟练。(4)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3 .用恰当词语填空。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迥然不同,没有柔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 也没有绝望的叹息,音调虽然也保持了羊一贯的平和,但沉郁有力,透露出某种 坚定不移的决心。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 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 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 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 就像踏
11、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地再度升高。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斑羚飞渡选自和乌鸦做邻居,作 者是沈石溪。词语积累:P202注释1、3; P203注释1; P204注释1-21 .详写老斑羚和半大斑羚试跳的情景(P204第9段动作描写)2 .重点语句理解:P207课后练习二3 .“彩虹”(共出现3次):环境描写“彩虹”作用:(1)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2)渲染镰刀 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4 28课华南虎一、重点字词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栅zhG栏lan拂fii动抽搐chfi掠lv。过咆哮xido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哦,老虎,笼中的
12、老虎,/你是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吗?/是屈辱的心 灵在抽搐吗?肌肉不自觉地收缩的症状。(2)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状的奇境。 这里用来形容声音大得惊人。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有一个不羁的灵魂/掠过我的头顶/腾空而去,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 火焰似的眼睛/,还有巨大而破碎的滴血的趾爪!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华南虎的作者是牛汉。第28课华南虎新诗词语积累:P210注释11 .重点语句理解:P211课后练习二2 .运用象征手法3 .华南虎的形象: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勇于抗争第29课马一、重点字词剽piao悍h
13、an窥kul伺si疮chang痍yi遒qiu劲妒du忌ji觑qii畸ji点拨:“觑”不要误读为xL “畸”不要误读为qi可。4 .解释下列词语。(1)剽悍:勇猛,强健。(2)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3)窥伺:暗中观察情况。(4)疮痍:创伤。(5)阔绰:豪华奢侈,排场大。(6)遒劲:雄健有力。(7)妒忌:对比自己强 的人心怀怨恨。(8)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 能得到充分展示。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一一马:它 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 神,它
14、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马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作者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称谓),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的时间写成36巨册的自然 史。P214注释1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著有自然史词语积累:P215注释1; P216注释1-5; P217注释1-2; P218注释1-21 .对比:(1)家马(驯养、勇毅)与野马(美德、美质、美形)(2)野马与7中动物的对比(P217第5段)2 .重点语句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P215第2段)运用拟人,说明马一出生九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地寻找食 物。第30课狼
15、一、重点字词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窘ji 6ng苫shan眈dan瞑mi ng尻kao黠xid隧sui2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1)缀行甚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2)一狼仍从从:跟从。(3)两狼之并驱如故故:旧,原来。(4)屠大窘窘:闲窘,处境,危急。(5)恐前后受其敌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6)顾野有麦场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7)苫蔽成丘苫蔽:覆盖、遮 蔽。(8)弛担持刀弛:放松,这里指卸下。(9)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一样。(10)目似瞑瞑:闭眼。(11)意暇甚意:神情、态度。暇:空闲。(12)屠暴起暴:突然。(13)又数刀毙之毙:杀死。(14)一狼洞其中洞:打
16、洞。(15)乃悟前狼假寐寐:睡觉。(16)狼亦黠矣黠:狡猾。3 .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只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点拨:重点 理解“缀”的意思。2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骨头已经扔完了,而两只狼仍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点拨:重点理解“并” “故”等词语。)3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屠户处境危急,恐怕前后受到狼的攻击。点拨:重点理解“窘” “敌”等词语。4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户于是奔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 拿起屠刀。点拨:重点理解“倚” “弛”等词语。5 .少时,一狼径去,
17、其一犬坐于前。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 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点拨:重点理解“少时” “犬”等词语。6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点拨:重点理解“隧”,这里作动词。7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 来诱惑敌方的。点拨:重点理解“悟” “寐”等词语。8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点拨:重点理解“黠” “变诈”“几何”等词语。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词语解释:P2203-7; P2211-14;
18、 P2221-9通假字:“止”通“只”,仅仅词类活用:洞(打洞)、隧(钻洞)、犬(像狗一样)、变诈(欺骗手段)、笑 (笑料)句子翻译:P222课后练习二9 词多义:之(6个)、其(6个)、前、意、敌、以1 .主要内容:遇狼一惧狼一御狼一杀狼2 .启示:(1)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不能妥协退让,要勇于抗争到底。(2)坏人是很狡诈的,可他们害人终害己。语文教案篇61、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把握关键语句的 不同位置。2、能仿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3、学习“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4、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古诗滁州西
19、涧意思。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关键句,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1、学会边观察边思考,学会提出问题,把自己的观察、思考写下来。2、借助修改符号修改句子。多媒体课件1课时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如何寻找关键句,如何用关键句概 括段意呢?1、(出示课件)赵州桥中的“赵州桥设计得非常精巧”这句话,直接写出了第2自然段 的大意。(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 么?(板书:利用关键句概括段意)(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预设:读这句话我体会到有些关键句就是段意。2、(出示课件
20、)“有时候,需要对关键句进行改造。如花钟第2自然段的第1句话是关 键句,把这句话改为“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为什么会不同”就能概括出这段话的 大意。”(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 么?(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预设:我知道关键句有时候虽然和段意有关,但是还需要改一改,才能真正 符合段意。3、(出示课件)“关键语句可能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如花钟第1自然段的关键句是 第2句话,小虾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1句话。”关键句的位置是怎样的呢?如何判断是否是本自然段的关键句?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预设:关键句位置不固定,位置可前可后。预设:主要看看这句话是否与段意有关
21、,有关就是,无关就不是。4、教师小结:关键句有的能够直接概括段意,有的是与段意有关,但是需 要改变一下,才能准确概括段意;关键句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有时是第一句, 有时是最后一句,有时在中间。判断是否为关键句的重点是看是否与段意有关。(板书:关键句与段意有关,位置不固定)设计意图:出示交流内容,分析如何利用关键句概括段意,学会归纳段意的方法。三、词句段运用。(一)照样子写片段。(出示课件)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读下面两段话。照样子写一写你的 观察和思考。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 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这个路口总是
22、很畅通,那个路口却总是堵车。两个路口才相距一百米,差别 却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板书:学写观察记录)2、说一说,小组交流,这次仿写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3、小组代表发言。预设:要求我们写一段观察记录。预设:要求把观察时不明白、有疑惑的地方提出来。(板书:主动思考、提出问题)4、思考,并写一段观察记录。(出示课件)示例:我用手一碰含羞草的叶子,叶子就马上全部合拢起来,好像一个害羞3 .学生圈画后汇报。4 .教师及时总结:他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此为突破口。从“迫不及待”到 “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四、总结升华1
23、.文章中有关腊八粥熬煮的描写也不可忽视。如第一自然段写的:“把小 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 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2 .学习作者语言的妙处。3 .当堂积累下来。板书设计腊八粥沈从文主人公:“八儿”迫不及待苦苦等待美妙的猜想亲见时的惊讶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1、了 1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 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观察点抓住事物特点、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
24、分、按 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 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具体方法和如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的小姑娘。我一捏又细又长的茎,整条茎就垂了下来,更多的叶子合拢了,好像 不敢见人似的。含羞草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这么不禁碰呢?设计意图:通过读观察例句,学写观察记录,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边观察边思考的能 力。(二)修改句子。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1、回顾上册,我们学习了哪些修改符号?(有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出示课件)表示改正表示增补表示删除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
25、下新的修改符号:对调符号和移动符号。(出示课件)表示对调表示移动2、(出示课件)下面这段话只修改了一部分,读一读,看看还有什么问题,用修改符号改一 改。3、仔细观察修改前后句子,作对比,学习了解修改符号。(板书:对调符号 移动符号)观察一下,这两种修改符号分别有什么作用?分别在什么时候使用?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小结:表示对调,对调符号,是调整对调位置颠倒相邻的部分;表示移动,是移动 符号,位置颠倒、不相邻部分的调整。4、集体交流,分析句子出现的问题,补充修改病句。修改如下:第三句话,用移动符号把“用一根小木棍”移动到“我”的后面。第四句话,再用移动符号把“又”移到“我”后面。设计意图:认识两种常
26、见的修改符号,并使用它们修改病句,提高了学生的判断分析能 力和准确表达能力。四、日积月累。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出示课件)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3、简介:滁州西涧是写景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 野渡所见。前两句写了涧边幽草和林中黄鹏的优雅景致,后两句写了春潮带雨和 野渡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 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板书:滁州西涧)4、(出示课件)词语解释。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幽草:幽谷
27、里的小草。5、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6、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出示课件)译文: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鹏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出示课件)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 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 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 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7、读出韵味。这首诗可以按照这个节奏读:(出示课件)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 舟自横。(板书:标有节奏的古诗)8
28、、熟读成诵。设计意图:学习古诗词,理解和分析古诗,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理解古诗、诵读积累的 能力。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交流了如何找关键句及关键句在归纳段意时的.作 用;学习写观察记录,认识了对调和移动符号并学会用所学修改符号修改语段; 学习了古诗滁州西涧。语文园地利用关键句概括段意:关键句与段意有关,位置不固定学写观察记录:主动思考、提出问题修改符号:对调符号、移动符号滁州西涧(唐韦应物)语文教案篇7秋高气爽、瓜果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新 学期。因此,编辑老师为各位老师准备了这篇初一第一学期语文一单元教案,希 望可以帮助到您!K知识目标1、积累“分歧、
29、信服、霎时、委曲、嫩芽、拆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 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背诵课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含义丰富的语句。(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去品味文中画面的优美和 细节的动人。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圈点勾画,随时批注阅读的心得、体会,让他们成为 阅读的主体,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3、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并在写作中借鉴,选取一角度,学写反映家庭生活的短文。K德育目标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 德。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
30、的朴 实纯真的亲情。2、指导学生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学习运用选取描写亲情的独到角度。1、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 理解词句。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作是美点大追 寻的过程,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1、朗读教学法。文章写得很美,感情也很动人,要通过朗读去仔细品味、 感受本文朴素自然而又醇香悠远的意蕴。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章主要写“我”这个成年人的感受,学生对 课文的理解领悟必然会遇到困难障碍,因此必要的讲解点拨显得尤为重要。3、品读法。课文是美的载体,学习的过程就是探寻美的过程。放手让学生 自主发现,自己品评,教师只作必
31、要的引导点拨即可。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歌带、多媒体CAI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1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明确课文主旨;品读课文,美点寻踪,包括对一 些或用词生动、或句式精美、或辞格丰富、或描写细腻、或情感丰厚、或意蕴深 刻的句段的品析;悟读课文,学习说话,表现自己生活中对亲情的感悟。一、导语设计播放白发亲娘歌曲,学生边听歌,边欣赏画面。听毕,教师深情吟咏: 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称呼;妈妈,是我们每个人情感世界的主角。我们爱 妈妈!寒冷的时候,妈妈是棉被;饥饿的时候,妈妈是美食;困难中,妈妈是手杖; 黑暗中,妈妈是烛光;幸福中,妈妈是微笑。当我们长大成人时,妈妈衰老了,
32、我们该如何回报妈妈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莫怀戚先生的散步,去感受成熟 生命对衰老生命的呵护。(板书文题)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新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掌握音、义。教师出示投影,检查学生词语积累情况。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粗的汉字注音:fenqi ()xinfu()chaisan()霎()时水波粼粼()嫩()芽熬()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各得其所:不知所措:委屈:教师选两位同学回答。明确:分歧信服拆散shalinnenao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2、指导学生
3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语气、语调、重音,初步理解课 文内容。选一个同学示范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教师在此基础上适当指导。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去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 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 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注:“/”表示大停顿,“”表示小的停顿,“/”表示更小的停顿。 加粗表示重读)3、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循声低和,体味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三、请同学按照自己的理解概括介绍课文内容1、先请几位同学依自己的理解介绍文中的人物:允许有不同的
34、表述,可能有如下一些表述方式: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祖孙三代人;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老年人、中年人、少年;慈祥的奶奶,孝顺的儿子、贤惠的儿媳、天真可爱的孙子。教师在同学表述的基础上,板书:成熟的生命、幼小的生命、衰老的生命。2、师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述概括介绍课文的内容:可能有如下一些表述: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爱是桥梁,爱是纽带;亲情、真情、责任感、使命感;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沉重的责任,自需背负;互相爱护、尊重、体贴的一家人;幸福家庭;等等。四、学生自由品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切最生动最形象,给人强烈的美感或强大的震 撼力或思想教益等方面的内容,集
35、体交流阅读心得,教师酌情给予必要的指导点 拨。1、教师指导学生可从用词生动、句式精美、辞格丰富、描写细腻、情感丰 厚、意蕴深刻、角度独特、手法别致等方面去思考,去探寻。学会圈点、摘录及 批注。2、学生自由阅读,对课文进行“美”点追寻。教师巡视,掌握大概情况。如:有的集中在对文章语言的赏析方面;有的聚焦于文章的选材的角度、情 节的安排、细节的刻画;有的着眼于文章写景的两个段落的分析等等。3、教师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同学集体交流,力求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点拨。如果有些问题,学生没有提出,教师可以 以提问的方式引起他们注意,激发他们深入探究。语文教案篇8教学内容共二课
36、时第一课时课型讲读第几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激发对教师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 .赏读文章第一小节,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体会对老师的深深谢意。教学资源故事:程门立雪、赞美老师的歌曲,如我爱米兰、灯、每当我走过老 师的窗前预习设计1 .请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能融入自己对教师的感情,读好这首诗。2 .自学字词。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临写两个,给生字组两个词语,借 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3 .完成一课一练第1、2题。3.搜集关于尊
37、师重教的小故事。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1 .学生欣赏歌曲。试着跟唱歌曲。2 .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人们是如何赞美老师的?并进行交流。3 .通过对形象比喻的体会初步感知老师的崇高从而能通过朗读表达对老师 的喜爱之情。4 .齐读一一老师,您好!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6分)预习作业3:(一课一练一、二题)(3分钟)1 .校对批改。2 .交流总结辨析一字多义。预习作业2:生字新词(13分钟)崇高浸透创造智慧塑造朝霞祝愿波涛编织辛劳勇气涌起蕴含茁壮闪耀衷心一项甘露铺设春晖1 .朗读展示。2 .理解重点词语。预设答案:蕴含:包含。崇高:最高尚的。塑造:培养。浸透:比喻饱含某种思
38、想感情。第三板块:整体感知(3分钟)1 .学生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2 .交流展示朗读。3 .交流:”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多么美好。”4 .学生齐读全诗。第四板块:赏读诗歌第一节(15分钟)(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节,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2)在这一节诗歌中,有一句感叹句,既赞美了教师的事业,又贯通了诗歌 上下,找出来用横线划一划。(3)为什么说教师的事业是崇高的?在诗中画出有关的词句。自学时间:3分钟。1 .自主学习。2 .展示。预设: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交流A浸透:(饱含)(古今中外,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B反问句感情更强烈。C学生交流自己的亲身经历。D感情朗读。A地
39、北天南,每一项创造都蕴含着教师的辛劳。练习朗读、背诵。语文教案篇9教学目标1学会韵母uiun,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会读它的四声。2能准确拼读声母uiun与组成的音节。3试着自己拼读儿歌,感受阅读的喜悦。教学重难点读准韵母uiun和准确拼读相应的音节。教学方法导读法做游戏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拼音卡片、投影等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认读学过的复韵母,前鼻韵母。二学习uiun1做打电话的小游戏,由“喂”引出ui,引导读准,相机提示复韵母的发音 方法。各种形式读记。2学习un。指导看,它由什么和什么组成?在图中表示什么?(教读,抽读,齐读)3练读四声。三学读儿歌1拼读音节词。2自由
40、拼读儿歌。3多种形式练读。四完成“试着读读连连”五指导书写,完成“读读写写记记”六学习“拼一拼”七指导读书八巩固练习板书:uiun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等重点句子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探究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国有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有哪些同学去过长城?谁 能把自己亲眼见到的长城给大家描绘出来?并说说你在游长城时有什么感受。好,万里长城的雄伟坚固给我们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 我们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那么,今天让我们通过长城这篇课 文
41、的学习,再次游览一下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吧!(二)合作交流1、出示放大的长城彩图或放映幻灯片,播放配乐朗读,让学生边看边听, 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交流研讨:对联是从哪几个方面赞美长城的?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 大家共享。指名读课文思考:全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2、放映长城的图片,播放歌曲长城颂让学生形象感知长城的气势雄伟。(三)品读体验1、精读品味,语言赏析鼓励学生充分自读,理解大意,了解对联的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体味对中 华长城和中华民族的赞美,洋溢着浓厚的民族豪情,注重有感情地朗读和学生自 主性学习的激发。(体会作者是如何将观察画面时产生的视觉形象与语言文字相结合,准确描述事物特点
42、的)2、作业。(1)复习词语。(2)、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品读体验(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从中了解了长城的气势雄伟、高大坚固。现在,我 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作者是怎样在观察中展开联想,表达自己的感受的。(二)品读体验指名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描述长城的?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2、默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粗字的意思。3、齐读,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提示:因为:长城是那样气势雄伟;长城是那样高大坚固;长城显 示了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力量。所以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是中 华民族的骄傲。)提升感悟
43、,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祖国文化古迹的思想感情。4、齐读课文(六)指导背诵。(背诵方法提示:两个自然段共四句话,按句子背诵,第1句话背熟后,再 背第2句,依次背第3句、第4句,然后再串连背诵,边读边思考边记忆。)二、巩固延伸分成四人小组交流对长城的赞美之情,写一篇赞美长城的短文板书设计:形态像条长龙长城构造高大坚固气魄雄伟、伟大奇迹联想血汗、智慧凝成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阵地”,课外知识是对课 堂教学的补充。语文的教学重课堂一一学知识、提能力,而课外积累则是一一懂 运用。赞长城,要先了解长城,了解长城的历史,这就需要有课外知识作为课堂 教学的基础,引导学生回忆过去学过
44、的与长城有关的课文,再介绍对联的相关常 识,有了这些铺垫,再来学课文,已由难变易了。语文教案篇3柳树醒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的题目已散发出诗意,这是一首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柳树醒了, 春雷把她从沉睡中叫醒了。她睁开睡眼,春雨给她洗澡,春风给她梳头,春燕跟 她做游戏。柳树醒了,她是那么柔软,那么鲜嫩,那么活泼,那么妩媚动人。她 不就是春姑娘吗?班内男生占学生总数的六成以上,大多数学生活泼,大胆且独立。他们对科 普类的读物十分感兴趣,他们的知识面较宽,对许多事情充满好奇,经过一个多 学期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方法,绝
45、大 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快,又喜欢有感情朗读,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是较短, 好动、好玩。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 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 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习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 内愉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 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 春天的特点。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3、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一、激趣,引入新课1、你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词:你看见这个字想到了什么?(学生各抒 己见,会说想到春风、春雨、春暖花开。)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00 0春0 00板书:春雷春雨春风春燕3、出示多媒体课件,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景象。二、初读,了解课文内容1、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说说课文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