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意的). 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 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弘扬,自信自强、守正创新,阵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A.北京冬奥精神B.伟大建党精神C.载人航天精神D.伟大抗疫精神1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J这句古语启示我们要(
2、)A.关心社会发展B.遵守社会规则C.掌握学习方法D.培养批判精神.在眉山,志愿者活跃在交通路口、社区小区、景区景点、田间地头等,或协助交警维持 交通秩序,或认真清理卫生死角,或为游客提供暖心服务,或为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抢收 庄稼志愿者的行动表明()要在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可以获得回报要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参与志愿服务就是为了获得赞誉A.B.C.D.2 .“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寓意是()A.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B.人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C.个人与社会相互补充、相互替代D.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3 .漫画干部直播带货
3、说明了()CD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选:Bo【点评】认真审题,把握规则与秩序,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0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莱蒙特的话说明了()A.我国的社会规则还不完善B.公民要随意行使权利和自由C.公民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D.遵守社会规则就是做到他律【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实际 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解答】题文中,莱蒙特的话突出了规则的重要性,启示我们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发 自内心的敬畏规则,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B错误,公民不能随意行使权利
4、和自 由;D错误,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故选:Co【点评】认真审题,把握遵守规则,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1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实现邻里和谐,我们中学生可以( )见到邻居主动问好陪伴社区独居老人聊天改造和建设老旧小区帮助行动不便的邻居取快递A.B.C.D.【分析】该题考查邻里关系。邻里关系影响着家庭生活的质量和社区的文明和谐。【解答】良好邻里关系的基本要求是以礼相待、互谅互让、互帮互助等等,是正 确的做法,符合题意;不是中学生所为。故选:Bo【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邻里关系,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12 .“请人批评,要
5、说请教;请人指点,要说赐教;麻烦别人,要说打扰这启 示我们要()A.爱岗敬业 B.以礼待人C.信守承诺D.奉献社会【分析】本题考查文明礼貌。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 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解答】“请人批评,要说请教;请人指点,要说赐教;麻烦别人,要说打扰”, 体现出要讲文明用语,要做到以礼待人,B说法正确;ACD说法与题干句子意思不符,应排除。故选:Bo【点评】把握文明礼貌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13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J这句话告诉我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
6、本珍惜个人诚信记录A.B.C.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公民的第二 身份证。【解答】“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的是诚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诚信也是一项民 法原则,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 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珍惜个人诚 信记录,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题目没有体现。故选:Do【点评】审清题意,明确主旨,把握诚信的重要性,结合具体的题意分析即可。14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下列成语故事中,最能体现这一 主题的是()A.君子一言,驷马难
7、追B.谦虚谨慎,不骄不躁C.人而无礼,焉以为德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诚信的重要性。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 一世,一旦被识破,他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解答】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的意思是要信守承诺,A正确,符合题意;B体现的是为人谦逊,做事小心,不骄傲、 不急躁,与题意不符;C告诉我们要做文明有礼的人,与题意不符;D体现的是人既有 优点也有缺点,与题干不符,应排除。故选:Ao【点评】把握诚信做人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15 .陈某骑电动车闯红灯,被执勤交警依法处以
8、30元罚款。据此判断,陈某()A.违反刑事法律,承担刑事责任B.违反行政法律,承担行政责任C.违反民事法律,承担民事责任D.违反经济法律,承担赔偿责任【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违法行为及种类。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 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 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解答】题干中陈某骑电动车闯红灯,被交警罚款,这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属于行 政违法行为,传递的是行政责任,B说法正确;ACD与题意不相符。故选:Bo【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好违法行为的种类,分析题干行为,选出正确答案。16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一警示语告诉我们()
9、A.人民法院应严格依法行使监察权B.违法行为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C.必须树立法律意识,防患于未然D.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一定犯罪【分析】本题考查依法办事的要求。依法办事的要求是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尊法、 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解答】题干中的警示语说明了违法行为必然要受到法律制裁,启示我们要树立法律意 识,防患于未然,做尊法守法的好公民,故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人民 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检察权;B说法错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 危害性,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D说法错误,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 法。
10、故选:Co【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依法办事的要求,根据教材所学,结合题意分析,选 出正确答案。17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面对校园欺凌时,正确的做法是()A.有勇有谋,及时求助老师家长B.忍气吞声,逆来顺受C.等待时机,约上朋友讨回公道D.以暴制暴,绝不屈服【分析】本题考查了防范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是发生在校园中的一些学生信奉暴力决定 一切,以多欺少、以大压小、以强凌弱等现象,校园暴力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校园暴力 不仅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更重要的是更为严重的心理上的伤害,使受害者产生不 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解答】一个有正义感的中学生,在遇到校园欺凌时应该做到,
11、坚持正义标准,能伸张 正义,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要依法保障自己正当权利,自己能够采用正 当方式保护自己,及时向老师和警察求助,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 够见义智为、匡扶正义,维护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A符合题意;B错 误,助长了侵害者的嚣张气焰;CD错误,采取了非法方式维权。故选:Ao【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防范校园暴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 法,选出正确答案。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6分).(8分)小闽放学回家路上对正在扒窃的小偷大声叱喝,发现小偷逃窜后穷追不舍。 你认为他做的对吗?请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12、。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 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少年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解答】本题考查对小闽做法的认识。分析可知,小闽的做法是错误的。理由可从未成 年人的身心特点、善于斗争、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等方面作答。故答案为:小闽的做法是错误的。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 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 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 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如:设法稳住歹徒,机智地求助他人,记住歹徒的相貌、去 向,拨打“110”报警电话等。【点评】认真审题,把握善于同
13、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找到设问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进而分析作答。18 .(8分)观察漫画,回答问题。(1)漫画反映了什么?(2)网络文明,人人参与。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三点即可)【分析】本题以漫画题呈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灵活运用,涉及到的知识是沉 迷网络的危害、合理利用网络。【解答】(1)本题考查沉迷网络的危害。依据教材知识,从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 作和生活、耗费人们的时间等方面作答。(2)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依据教材知识,从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 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学会“信息节食”等方面作答。故答案为:(1)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
14、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 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 的人际关系。(2)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我们要注 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 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 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 负责人的网络参与者;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沉迷网络的危害、合理利用网络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19 . (8分)阅读材料
15、,回答问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 界定不良行为是指吸烟、饮酒、旷课、逃学、沉迷网络等未成年人实施的不利于其健康 成长的行为。明确界定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 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1)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请你说说犯罪的基本特征。(2)未成年人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从个人角度分析,怎样避免违 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3点即可)【分析】本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 的知识点有犯罪行为的特征、预防违法犯罪
16、等。【解答】(1)本题考查犯罪的基本特征。解答时,联系教材知识点,答出具有严重社会 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即可。(2)本题考查怎样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解答时,联系教材知识点,可从珍惜美好 生活、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 法等方面作答。故答案为:(1)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2)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 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 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点评】认真阅读材
17、料及设问,把握犯罪行为的特征、预防违法犯罪等知识点,找到设问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进而分析作答。20 . (12分)近日,某校团委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道德素养和文明意识,决定组织各年级学生 开展以“文明礼仪”为内容的课堂情景剧的表演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活动:(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2)作为编剧,你想选取生活中的哪一个片段?怎样塑造和表现人物形象?(3)课堂情景剧表演时,你认为如何做一个文明观众?【分析】本题以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 涉及的知识点有文明礼貌、尊重他人社交礼仪等。【解答】(1)本题考查活动形式,常见的活动形式有主题班会、知识竞赛、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洛阳市 汝阳县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上学 期期 道德 法治 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