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习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docx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习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习题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精品习题 统编 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1论语十二章一、基础知识.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君子喻于义喻:比喻B.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省:反省C.质胜文则野野:粗野、鄙俗D.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行:奉行,实践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士不可以不弘毅 B.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C.知者不惑D.敏于事而慎于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B.小子何莫学夫诗C.勇者不惧D.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4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朝闻道,夕死可矣 B.风乎舞零C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见贤思齐焉5 .下列对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之于A.两个“之”用法和意义相同,两个“于”用法和意义相同。8 .两个“之”用法和意义不同,两个“于”用法和意义相同。C.两个“之”用法和意义相同,两个“于”用法和意义不同。D.两个“之”用法和意义不同,两个“于”用法和意义不同。9 .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舞蹈奏乐,八个人为一行,一行叫一僧,八侑即六十四人。 一线的仁人志士,明确谁是给自己感受最深的人,然后结合疫情中的 光荣事迹,写出对“土”的认识以及启发。譬如,学生可以选择写钟南 山院士,84岁的钟南山为了百姓安危,义无反顾地挂帅
3、出征,赶往武汉 防疫最前线,寻找战胜病毒的抗体,在疫情最危急的时刻,钟南山院士 成为人民的主心骨,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博士的担当, 他就是我最敬佩的人,也是论语中“土”的形象,宁可舍身,也要 成仁,大智大勇,永远践行着自己的伟志,从不退缩!作答时,注意写出 自己对“土”的认识以及启发;还要注意表达有条理。13 . (1) “?”表示孔子疑惑不解:自己是一个大圣人、大教育家, 为什么会被招聘单位拒之门外呢? “!”表示他又发出感叹:时代变化 太快,自己跟不上形势了!(2)揭露了 一些人才单位招聘只看学历而不看实力的现实。【解析】此题综合考查语言表达以及图文转换的能力。画面中, 孔子
4、去应聘,却被“非名牌大学学生禁入”的招牌挡在门外,因此脑中 充满疑惑和感叹。孔子的疑惑和感叹一定和他的“被拒”有关。概括 寓意时可联系现实来谈,注意语言要简洁、鲜明。14 . C【解析】“而孔子赞赏的君子就是只重义而不重利的人” 有误,原文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 小人看重的是利益,君子只是把道义看得比利益更重,并不是只重义 而不重利。15 . (1)儒家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以“道”“德”“仁”“义” “礼”“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能正确处理好“利”和“义” 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的手段去 追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热爱学
5、习等。【解析】根据题目中的两则材料,分别提取观点。第一句中“君 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说明君子应“安贫乐道”,“敏于事而慎于 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说明君子应“热爱学习二第二句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说明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 利益,从“利”和“义”的关系来阐述君子观。(2)君子,作为一个道德标杆,成为封建时代有道之士追求的理想 形象。当今社会,很多人对自身的品德要求很低,不注重自身品德修养, 而对外在的物质利益汲汲以求。所以,孔子的君子观对我们今天的个 人修养、追求完美人格有借鉴意义。【解析】此题的回答建立在前一题的基础上,前一题讲了儒家君 子观的内涵,我们可以把今
6、人和古代君子进行对比,分析儒家的君子 观对我们的借鉴意义,指出我们借鉴儒家的君子观具有现实意义。阐 述清楚即可。16 .工作勤勉,说话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2)人如果不仁的话,怎么对待乐呢?(3)见到贤人就想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是 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4)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浮夸。【解析】(1)敏于事而慎于言,状语后置句;敏,勤勉;慎,谨慎;正, 匡正。(2)而,表假设,如果。(3)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人;齐, 向看齐;省,反省。(4)质,质朴,朴实;文,华美,文采。17 .偏执而不好学,就容易变得愚蠢、放荡、恃才傲物,害人害己。【解析
7、】孔子关于不学习后果的论述为“其蔽也愚、其蔽也荡、 其蔽也贼、其蔽也绞、其蔽也乱、其蔽也狂”,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就 是:偏执而不好学,就容易变得愚蠢、放荡、恃才傲物,害人害己。18 .孔子所说的“好学”,主要是指人格修养(礼)和道德实践。其 启发意义主要是:在努力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努力完善自己的 道德品质。【解析】根据文中信息“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意,勇而无礼 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可知,孔子强调的是“礼”,主要是指人格修养(礼) 和道德实践。这在现实中也具有积极意义:在努力学习知识技能的同 时,也要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参考译文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品德的六种弊病了吗?”子 路
8、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 愚蠢;爱好智慧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却不爱 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抱守小信而败坏事情;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 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 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徒劳无功,只是 谨慎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 会犯上作乱,只是心直口快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尖刻伤人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 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 往
9、,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 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D【解析】远:不亲近、溺爱,这里指严格要求。19 .孔子独自站在庭院中,伯鱼“趋而过庭”,这里的“趋”字 反映了伯鱼对父亲的敬畏感,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伯鱼日常的教育很 严格,和孩子之间不是很亲昵。孔子借着偶然和儿子见面的机会告 诉伯鱼学诗经、学礼,伯鱼即“退而学诗”“退而学礼”,没有 一点折扣,从伯鱼的行为看出他非常尊重和顺从父亲的建议。参考译文陈亢问伯鱼:“你在你父亲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 伯鱼回答说:“没有呀。他曾经独自站在庭中,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 问我:学过诗经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
10、学诗 经,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经。又有一天,他又独自 站在庭中,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过礼仪了吗?我回答说:没 有。他说:不学习礼仪,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习礼仪。 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知三件 事:得知诗经很重要,得知礼仪很重要,还得知君子严格教育自己 的儿子。”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侑,诸公用六伶,诸侯用四侑。B.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 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合称“五经C.小人,西周、春秋时代对被统治的劳动人民的称谓,又指道德低 下的人。前者与“统治者”相对,后者与“君子”相对。D. 土,在商、西
11、周、春秋时期,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 处于贵族的最底层。也泛指读书人。本文中就是后一种用法。7 .对十二章中有关章节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孔子在八信中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他认为礼与乐 是外在的表现,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 人们的仁德。8 . “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指的是“仁义之道”,要懂得 仁义的道理,就要牺牲自己的生命。这句话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仁人 志士为追求真理而牺牲。C.卫灵公一节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孔子主张人 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 人的体现。D.在阳货一节中,孔子全面而精确地概括了诗
12、经的社会 价值,强调了诗经在为人处世上的重要作用,教诲弟子要学诗经。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十二章中,“,”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 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2)在十二章中,反映了 “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 的句子是“,二(3)十二章中“,”两句就是指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 省,引以为戒。(4)在十二章中,“,”两句很好地阐释了 “文”和“质”的关系。(5)在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 了 ,天下的人就会用仁来称赞你的句子是,O二、语言运用阅读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论语十二章习题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统编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第二 单元 十二 习题 版高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