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习题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习题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习题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 精品习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4唐诗二首名校讲坛阅读考点链接古诗词中的遣词炼字【典型例题】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晓驾炭车辗冰辙【参考答案】一个动词“辗”,使画面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天气的寒冷,又刻画出了牛车的重量,表现了卖炭翁的艰辛不易。【技法点睛】可从不同词类入手:(1)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 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 造一定的意境。(2)动词:巧用动词可以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特别 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3)形容词: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
2、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 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 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 境。(4)副词:在古诗词中,副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 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婉转、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5)特殊词: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 丰富隽永的诗情。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拟声 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表颜色的词:颜色一 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习题链接】见本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5题及“卖炭翁” 第5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01 积累与运用【
3、课前预习】.汉字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三重茅(ch 6 ng)挂胃(juin)塘坳(io)庇(b i )突兀 (w u).文化积累一一文学常识填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安史之乱还未平 定之时。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人,被后人称为“诗圣”,因其诗多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 所以被称为“诗史”。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 工部集。【基础提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高者挂胃长林梢W:挂结长:高(2)忍能对面为盗贼忍:狠心能:如此、这样(3)俄顷风定云墨色俄顷:一会儿(4)秋天漠漠向昏黑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向:接近(5)长
4、夜沾湿何由彻何由:怎能、如何彻:到,这里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庇:遮盖,覆盖寒士:贫寒的士人(7)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突兀:高耸的样子2 .句子积累一一默写句子。(1)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2)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出作者衰老的诗句是: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是:南村群 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烘托 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的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忧国忧民的
5、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杜甫身处漏雨茅屋,仍心存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的呼喊。(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 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 死亦足!02 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完成后面的题目。3 .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详见本课阅读考点链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且富 有浓烈的情感一一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怒 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使得诗人焦急万分。4 .诗
6、歌最后一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有什么作用?直抒胸臆,情感由前三段的记叙一家之苦升华到最后的大抒忧国 忧民之情。5 .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两句。这两句是环境描写,写傍晚秋雨之前的景色,渲染出一种暗淡阴 冷的氛围,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床头屋漏无干处”做 铺垫,而且烘托出诗人凄恻悲惨的心境。6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A. “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与“忍能对面为盗贼”中的 “为盗贼”相照应,诗人叹息的内容是:自己的苦,周围人的苦,战 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B.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语双关,一
7、是表现盼 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二是表现盼望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 能尽快从深重的灾难中解脱出来。C.第一段表现了诗人对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奈和伤感之情。D.诗人推己及人,宁可“吾庐独破”,也愿使“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的深厚感情,寄托了企盼变革黑暗现实的 崇高理想。(解析:D. “倚杖”与“老无力”相照应。)03拓展阅读山雨翁卷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9 .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诗歌所描绘的内容加以概括。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星月清辉、无云无雷的山间静夜图;后两句描 绘了溪流湍急的清晨雨后图。10 .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8、是(C)A.诗的前两句写雨前之景,后两句摹雨后之景,而下雨的过程 即雨本身则略而不写,看似与写雨无关,实却无不关涉一个“雨”字。B.前两句写山间的夜晚,星月皎洁,无云无雷,紧扣一个“晴” 字下笔。C.三、四句说天明时,见到溪中流水湍急,因此知道这座山以 外的山曾经下过一场大雨。这两句将诗人忧虑惆怅的心情表达了出来。D.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此山星白月朗,他山一霎雨过的奇异景象, 而且抒发了诗人惊异的感情。(解析:C. “忧虑惆怅”应为“惊喜二)卖炭翁01 积累与运用【课前预习】1 .汉字积累一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伐薪(xin)两鬓(bin)辗冰辙(ni 6 n) (zh 6 )口称敕(ch i )
9、 一丈绫(1 1 ng)回车叱牛(ch i )2 .文化积累一一文学常识填空。卖炭翁是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者白居 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卖炭翁长 恨歌琵琶行等。【基础提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伐薪烧炭南山中 薪:木柴(2)两鬓苍苍十指黑苍苍:灰白(3)卖炭得钱何所营营:谋求、需求(4)翩翩两骑来是谁翩翩:轻快的样子(5)手把文书口称敕敕:指皇帝的命令(6)回车叱牛牵向北回:调转叱:吆喝(7)宫使驱将惜不得将: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习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唐诗 茅屋 秋风 卖炭翁 习题 部编人教版八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