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煤矿顶板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版煤矿顶板管理制度.docx(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版煤矿顶板管理制度*字 (2022 *号山 西*煤业有 限公 司关于下发山西*煤业有限公司顶板管理制度的通知矿属各部室、区队:为了提高我矿顶板管理水平,有效预防顶板事故发生,保 障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 术规范(GB/T35056-2018)、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 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山西省煤矿顶板安全管理规定 (晋应急发(2019) 299号)等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技 术政策,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制定了山西 *煤业有限公司顶板管理制度,现下发给 各单位,请认真贯彻执行。本文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附件: 山西*煤业有限公司顶板管理制 度。山西*煤业有限公
2、司2022年3月12日附件:7.培训科负责对从业人员进行顶板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理知识8及方法的安全教育和培训。8、供应科要严格把控支护材料质量关,不合格支护材料 坚决不得入井使用,供应科应设专人负责支护材料的质量验收, 坚持“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三、顶板现场管理及责任划分为了加强井下现场顶板管理,各区队成立顶板管理小组, 由区队长担任小组组长,技术员、各跟班队长为副组长,各班 组长、验收员为成员,对本单位现场顶板进行监督管理,保证 每班有负责人。(一)队长是本单位现场顶板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 位顶板管理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二)区队技术员是本单位顶板技术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必须及时掌握施
3、工区域的顶板情况,按要求对矿压监测仪器进 行管理、监督及数据汇报。(三)跟班队长、班组长、验收员是当班现场顶板安全管 理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当班顶板安全状况的排查及维护工作, 对当班现场顶板管理负直接责任。(四)现场施工人员负责按规程、措施规定进行敲帮问顶, 处理危岩活阡,支护顶板。按规定正确使用临时支护,严禁空 顶作业,做到自保、互保和联保。(五)严格按规程要求对巷道进行矿压观测并记录,区队 技术员及时对矿压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六)施工过程中实际揭露断层构造及时汇报生产技术科 及地测科,便于相关科室下井现场探查收集断层及构造的数据, 并根据断层构造情况制定具体的过断层构造支护方案。第三章掘
4、进第一节一般规定一、掘进巷道编制作业规程前,地测科应提供经总工程师 批准的地质说明书,说明煤层赋存状况、顶底板岩性以及影响 巷道施工的地质构造、应力情况,上下层对照关系及四周开采 情况,水、火、瓦斯、煤尘等情况。二、掘进工作面必须在开工前10天按照程序、时间和要 求,完成作业规程的编制、会审和贯彻学习,严禁无作业规程 组织生产。作业规程至少每2个月由总工程师组织复查一次, 并做好复查记录,针对复查查出的问题要及时修改、补充、完善。作业规程中明确巷道施工工艺、临时支护及永久支护的形式和支护参数、10永久支护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等,并制定防止冒顶、片帮 的安全措施。巷道支护形式应根据地质条件、巷道断
5、面和形状、 运输及通风要求、服务年限等合理选择。施工巷道地质及水文 地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及时修改完善作业规程或制定补充 安全措施并组织实施。制定措施后仍难以确保安全施工时,要 停止掘进,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重新确定支护形式并 编制相应设计,必要时应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支护专项设计, 根据设计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后,再进行施工。巷道开掘、 贯通前组织现场会审并制定专门措施。过采空区、老巷、断层、 破碎带和岩性突变地带等应有针对性措施。三、巷道开口、分岔、拐弯段、三角区及贯通处应避开构 造及应力集中区,并采取加强支护措施。四、巷道贯通前必须制定贯通安全技术措施,综合机械化 掘进巷道在相距5
6、0m前、其他巷道在相距20m前,必须停止 一个工作面作业,并实行单头作业,保持停掘工作面支护完好 和通风、排水正常。贯通时,必须由专人现场统一指挥。贯通后,必须停止采区内一切工作,立即调整通风系统,风流稳定 后,方可恢复工作。五、要把好支护材料质量关,支护材料必须取得产品质量 合格证,其中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产品,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 品安全标志和强度检验报告,严禁使用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支护 材料。六、严格按正规循环作业,禁止超循环作业。11七、新掘巷道及碉室,应优先选择锚网(喷)支护。当存 在围岩破碎、过断层、陷落柱等锚网(喷)支护不能发挥正常 支护效用的地段,可采用其他支护形式。八、架棚巷道的支
7、架与顶帮之间的空隙必须塞紧背实;砌 殖巷道的磴体与顶板之间必须用不燃物填充密实。遇顶板破碎、 淋水,过断层、过老空区、高应力区等情况时,应加强支护。九、掘进工作面必须有可靠有效的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 业。临时和永久支护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必须根据地质、水 文地质条件和施工工艺在作业规程中明确,并制定防止冒顶、 片帮的安全措施。十、巷道永久支护严禁采用木棚支护或木点柱支护,特殊 区段在锚网支护基础上,可采用木棚或木点柱临时补强支护。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或淘汰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十一、在松软的煤(岩)层、流砂性地层或者破碎带中掘 进巷道时,必须采取超前支护或者其他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8、十二、井巷揭煤前,应当探明煤层厚度、地质构造、瓦斯 地质、水文地质及顶底板等地质条件,编制揭煤安全技术措施。十三、主要井巷工程(井底车场巷道、机电碉室、主要运 输大巷、总回风巷)开工前,所编制的支护设计必须由总工程 师组织论证并审批。第二节锚网(喷)支护12一、岩石巷道或半煤岩巷道优先采用综合机械化掘进。当 采用钻爆法时,应采用光面爆破,控制巷道成形,轮廓尺寸要 符合设计要求,为锚杆(索)支护施工创造有利条件。二、巷道掘进后应及时支护,尽量减小空顶距、缩短空顶 时间。围岩易风化、遇水易泥化或膨胀的巷道应先喷后支,及 时封闭围岩。遇顶板破碎、淋水,过断层、老空区、高应力区 等情况时,应加强支护。
9、三、锚固形式应根据围岩条件合理选择。锚杆(索)必须 根据设计进行施工,其施工工艺必须按锚杆支护技术规范进行, 施工结束,由当班的验收员进行验收。四、锚杆(索)的形式、规格、安设角度,混凝土强度等 级、喷体厚度,挂网规格、搭接方式、联网形式,以及围岩涌 水的处理等,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表1锚杆支护基本参数序号123456参数名称锚杆长度锚杆公称直径锚杆预紧力锚杆设计锚固力锚杆排距锚杆间距单位mmmkNkNmm参数值1.6 3.016.0 25.0锚杆屈服力的3060%锚杆屈服力的标准值0.6 1.50.6 1.513五、巷道支护应优先采用预应力螺纹钢树脂锚杆。软岩巷 道、煤层顶板巷道、破碎围岩
10、巷道、深部高应力巷道、采动影 响明显的巷道及大断面巷道等复杂困难巷道,宜采用高预应力 (大于锚杆屈服力的30%)、高强度(杆体屈服强度大于500MPa)螺纹钢树脂锚杆。必要时,可采用锚杆、锚索联合 支护,锚杆与锚索的力学性能与支护参数应相互匹配。回采巷 道被采煤机截割的煤帮应优先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锚杆等可 切割锚杆。巷道复杂地段应进行联合支护,联合支护范围应延 伸到正常地段5m以上。六、锚索长度应根据巷道顶板煤(岩)层情况确定,必须 把锚索锚固到稳定的顶板岩层中。当稳定岩层与巷道顶板距离 过大时,锚索长度应超过自然平衡拱2m以上,锚固段长度不 小于1m。七、锚杆托盘应优先采用蝶形托盘,并配套
11、球形垫圈;锚 杆托盘钢材屈服强度应不小于235MPa,厚度应不小于6mm; 锚杆托盘应保持下端面平整,不得出现四角翘起的情况;锚杆 托盘的承载力应不小于与之配套锚杆屈服力标准值的1.3倍; 宜选用的锚杆托盘规格尺寸为:100x100mm、120x120mm和 150x150mm,在围岩松软破碎或高应力情况下可选用尺寸更大 的托盘,也可与护表面积大的钢护板等联合使用。八、顶板锚杆螺母的打开力矩应达到100185Nm,帮锚 杆螺母的打开力矩应为50100N.m,螺母打开后在拧紧螺母 的过程中不应有阻尼现象。九、钻孔、锚杆、锚固剂直径要“三径”匹配合理,保证锚固力达到设计要求。钻孔直径与锚杆杆体直径
12、之差应为6 10mm;钻孔直径与树脂锚固剂直径之差应为48mm。十、锚杆(索)的安装必须按要求进行,锚固剂、锚杆 (索)、托盘和螺母等构件的性能、强度、结构必须与设计锚 固力相匹配。H一、支护时必须在完好有效的临时支护下进行,条件允 许时顶、帮同时进行支护,否则,按先顶板,后两帮,先上帮 后下帮的顺序进行支护。打锚杆眼前,必须采取敲帮问顶等措 施。十二、严格按照作业规程对锚杆(索)进行逐根预紧,对 于炮掘巷道,爆破后必须对工作面10m范围内的锚杆(索) 进行查验,确保达标。发现有松动现象时进行二次预紧。十三、必须按要求进行锚杆拉拔试验,锚杆的拉拔力试验 必须有安全措施并在永久支护下进行,且应设
13、置安全距离,人 员撤退到安全范围内,防止锚杆杆体断裂或失效造成伤人。十四、锚喷巷道喷射混凝土前应检查帮、顶,撬掉浮石, 并用水冲洗煤(岩)面,严格掌握混凝土配比和速凝剂的掺入 量,喷层的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的90%。十五、锚杆锚固力、锚索预紧力必须符合设计。对喷体必 须做厚度和强度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十六、大断面巷道、碉室、交岔点应尽可能布置在稳定煤 (岩)层中,保证锚固端锚入稳定岩层。同时,尽可能避开地 质构造、应力集中等区域。15十七、巷道出现失效的锚杆(索)时,要及时进行补打。十八、登高作业时必须设有牢固可靠的工作台,并有防止 坠落的安全措施,施工人员作业前必须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第三节砌
14、宿支护一、砌体厚度、灰缝、砌筑砂浆配比、壁后充填均应符合 设计要求。砌体基础必须找到实底上且基础深度不得少于单层 砌体的高度。砌体工程不能一次施工完毕的,在施工技术措施 中必须明确砌体交接部分的具体施工方法。二、顶板破碎时应先挑掉危石并加前探支护。三、巷道砌罐时,罐体与顶帮之间必须用不燃物填满填实; 巷道冒顶空顶部分,可用支护材料接顶,但在殖拱上部必须充 填不燃物垫层,其厚度不得小于0.5m。四、处理高顶冒落要事先准备好充填材料,处理前应选好撤离路线。山 西*煤业有 限公 司顶板管理制 度2022年3月目录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山西*煤业有限公司顶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了提高我矿顶板管理水平,
15、有效预防顶板事故发生, 保障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巷道锚杆支护 技术规范(GB/T35056-2018)、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 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山西省煤矿顶板安全管理规 定(晋应急发(2019299号)等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技术政策,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二、本制度定适用于我矿顶板管理工作,各科室、区队必 须遵照执行本制度。三、矿长是我矿顶板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顶板管理工作负总责,负责建立健全顶板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第四节架棚支护一、掘进巷道接顶材料的数量、质量、排列、材料规格尺 寸、网的搭接方式均必须在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明确规 定。二、背板和
16、充填材料的材质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 规定。三、巷道架棚时,支架腿应当落在实底上;支架与顶、帮 之间的空隙必须塞紧、背实。支架间应当设置牢固的撑杆或者 拉杆,16可缩性金属支架应当采用金属拉杆,并用机械或者力矩扳 手拧紧卡缆。倾斜井巷支架应当设迎山角,每增加5。支架迎 山角增加1。;可缩性金属支架可待受压变形稳定后喷射混凝 土覆盖。四、支架柱窝深度在作业规程中要明确,施工时遇特殊情 况必须采取防止支架柱腿滑移的措施。五、设有永久水沟的巷道,掘砌水沟时,必须有防止柱腿 失效的措施。六、距掘进工作面10m内的支架,在爆破前必须有防倒装置。爆破后,必须对爆破崩倒、崩坏的支架先行修复,之后 方可进
17、入工作面作业。修复支架时必须先检查顶、帮,并由外 向里逐架进行;迎头作业必须在超前支护或临时支护下作业。第五节主要巷道及碉室一、开拓巷道不应布置在软弱地层和富水性较强的地层中, 不宜沿断层布置,并应避开活动断层和应力集中区。二、各分组大巷宜垂直重叠布置,避开应力集中区域。三、布置在自燃、容易自燃煤层中的开拓巷道,应采用封闭式不燃性材料支护。四、围岩条件差或巷道断面大,采用单一支护不合适时,应采用联合支护。五、底板松软、有底鼓(已阻碍运输和行人、妨碍矿井通 风)的巷道,应采用全断面支护。17六、碉室支护需充分考虑其服务年限,对于井底永久碉室, 必要时采用联合支护。七、大断面(S15m2)碉室施工
18、、交岔点施工时必须有 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措施中对顶板管理要有专项规定。八、根据水仓服务年限、围岩特性等,科学合理地选择水 仓的支护方式。第六节特殊条件下的顶板管理、掘进工作面过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时,应遵守下列规定:(一)掘进工作面过断层、裂隙带、陷落柱等地质构造段 前,必须加强掘进地段的地质调查工作,根据掌握的地质资料, 及时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二)在破碎带中掘进,尽可能缩短围岩暴露时间,减少 顶板出露后的挠曲离层,提高顶板的稳定性。(三)掘进工作面临近断层或穿断层时,巷道支护应采用 锚网(喷)联合支护方式。必要时要配合架棚支护,并制定专 项安全技术措施。(四)在顶板岩性突变地
19、段,要及时采取可靠措施支护突 变地段顶板,对离层伞檐状围岩要及时敲掉。18(五)掘进工作面过断层期间,施工人员必须仔细检查顶 板和帮部围岩支护情况,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找掉 顶帮的危岩活讦,严禁空顶作业。二、掘进工作面过空巷时,应遵守下列规定:(一)掘进工作面在过空巷以及与空巷贯通前(后)10 15m范围内必须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缩小循环进度,减小空 顶距,降低顶板垮落和煤壁片帮的危险。(二)掘进工作面过空巷期间,要切实采取安全、可靠、 有针对性的临时支护方式,并在安全技术措施中详细进行规定。(三)掘进工作面从空巷下方通过时,若空巷底板与掘进 巷道顶板之间煤(岩)体较薄,不能满足正常
20、锚网支护时,可 采用架棚或浇筑混凝土等其他安全可靠的支护方式通过。(四)若掘进巷道沿着空巷掘进,应先将空巷维护好,确 保巷道安全使用。若掘进巷道与空巷小角度相交贯通,应对空 巷和掘进巷道贯通点附近变薄的煤壁进行刷扩并加固处理,避 免薄煤壁压力增大引起支护体失效。(五)掘进工作面跨过下层空巷时,若掘进巷道底板与空 巷顶板之间煤(岩)体较薄,没有足够底板承压强度,必须加 强支护或采用合理的方式填满、填实,保证底板强度满足掘进 机组等设备安全通过。(六)掘进工作面过空巷前,必须提前查明空巷内积水、 积气情况。19第七节井巷维护和报废一、必须制定井巷维修制度,加强井巷维修,保证通风、 运输畅通和行人安
21、全。、井筒大修时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维修井巷支护时,必须有安全措施。严防顶板冒落伤人、堵人和支架歪倒。扩大和维修井巷时,必须有冒顶堵塞井巷保证人员撤退的 出口。在独头巷道维修时,必须保证通风安全并由外向里逐架 (排)进行,严禁人员进入维修地点以里,严禁分段同时作业。撤掉支架前,应当先加固邻近作业地点的支架。架设和拆 除支架时,在一架未完工之前,不得中止作业。撤换支架的工 作应当连续进行,不连续施工时,每次工作结束前,必须接顶 封帮。维修锚网井巷时,施工地点必须有临时支护和防止失修范 围扩大的措施。维修倾斜井巷时,应当停止行车;需要通车作业时,必须 制定行车安全技术措施。严禁上、下段同时作业。
22、更换巷道支护时,在拆除原有支护前,应当先加固邻近支 护,拆除原有支护后,必须及时除掉顶帮活讦和架设永久支护, 必要时还应当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在倾斜巷道中,必须有防止 讦石、物料滚落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三、修复旧井巷时,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当瓦斯积聚时, 必须按规定排放,只有在回风流中甲烷浓度不超过0.8%、二 氧化碳20浓度不超过1.2%、空气成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 百三十五条的要求时,才能作业。四、从报废的井巷内回收支架和装备时,必须制定安全技 术措施。五、报废的巷道必须封闭。报废的暗井和倾斜巷道下口的 密闭墙必须留泄水孔。六、报废的斜井(平碉)应当填实,或者在井口以下斜长 20m处砌筑一
23、座砖、石或者混凝土墙,再用泥土填至井口,并 加砌封墙。七、报废的井巷必须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并在井上、下对 照图上标明,归档备查。第四章回采第一节一般规定一、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的一翼最多只能布置1个采煤工 作面和2个煤(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一个采区内 同一煤层双翼开采或者多煤层开采的,该采区最多只能布置2 个采煤工作面和4个煤(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回采过程中严禁任意扩大和缩小设计确定的煤柱。采空区 内不得遗留未经设计确定的煤柱。严禁任意变更设计确定的工 业场地、矿界、防水和井巷等得安全煤柱。21二、不同煤层或同一煤层的临近区域内同时进行采掘作业, 必须保持一定安全距离,避免造
24、成应力叠加。相邻采区之间应 当避免开采相互影响。三、采煤工作面回采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情况发生变化 时,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技术措施。(一)采煤工作面编制作业规程前,地测科应提供经总工 程师批准的地质说明书,说明煤层赋存状况、顶底板岩性以及 影响施工的地质构造、应力情况,上下层对照关系及四周开采 情况,水、火、瓦斯、煤尘等情况。(二)采煤工作面必须在开工前10天按照程序、时间和 要求,完成作业规程的编制、会审和贯彻学习,严禁无作业规 程组织生产。作业规程至少每2个月由总工程师组织复查一次, 并做好复查记录,针对复查查出的问题要及时修改、补充、完 善。作业规程中明确巷道施工工艺、支护形
25、式和支护参数等, 并制定防止冒顶、片帮的安全措施。采煤工作面安装、初次放 顶、强制放顶、收尾、回撤,遇顶底板松软或者破碎、过地质构造带、过老巷、过采空区、过煤柱、过冒顶区,以及托伪顶 开采时,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实施。四、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2个畅通的安全出口,一个 通到进风巷道,另一个通到回风巷道。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超前压力影响范围 内必须加强支护,且加强支护的巷道长度不得小于20m;综 合机械22化采煤工作面,此范内的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8m,他采煤工作面,此范围内的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6m,安全出 口人行道宽度不小于0.8m。安全出口和与之相连接的巷道必 须设
26、专人维护,发生支架断梁折柱、巷道底鼓变形时,必须及 时更换、清挖。五、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及围岩观测制度。开工前,跟班队 (组)长、安全员必须对工作面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 无危险后,方准人员进入工作面。第二节支护一、支护材料要有管理台账,采煤工作面必须存有一定数 量的备用支护材料,其数量、存放地点及方式要在作业规程中 详述。严禁使用折损的坑木、损坏的金属顶梁、失效的单体液 压支柱。在同一采煤工作面中,不得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的支 柱。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逐根进行压力试验。对金属顶梁 和单体液压支柱,在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或者使用时间超过 8个月后,必须进行检修。检修好的支柱,还必须进行压
27、力试 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采煤工作面严禁使用木支柱和金属摩擦 支柱支护。二、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所有支架 必须架设牢固,并有防倒措施。严禁在浮煤或者浮阡上架设支 架。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柱径为110mm的不得小于 140kN,柱径为100mm的不得小于90kN,柱径为80mm的不 得小于60kNo对于软岩条件下初撑力确实达不到要求的,在 制定措施、满足安全的23条件下,必须经总工程师审批。严禁在控顶区域内提前摘 柱。碰倒或者损坏、失效的支柱,必须立即恢复或者更换。移 动输送机机头、机尾需要拆除附近的支架时,必须先架好临时 支架。三、采煤工作面支护形式应与顶板条件相适应,并在
28、作业 规程中对支护强度进行校验作出明确规定。工作面液压支架初 撑力不低于额定值的80%o液压支架的支护参数应与工作面 采高和顶板条件相适应。严格控制采高,严禁采高大于支架的 最大有效支护高度。当煤层变薄时,采高不得小于支架的最小 有效支护高度。四、加强采煤工作面巷道日常巡查,发现顶板破碎、支护 失效、底鼓、两帮回缩等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安全生产,以及 影响行人、设备安全间距的,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采煤工作面进行起底、刷帮、更换支护等维修作业必须制定专 项安全技术措施。五、工作面上下端头处三角区(工作面煤壁与巷道交岔处) 必须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并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工作面上 下端头隅角
29、区应在切顶线支设密集支柱,严禁超前回柱。采煤 工作面采用密集支柱切顶时,两段密集支柱之间必须留有宽 0.5m以上的出口,出口间的距离和新密集支柱超前的距离必 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采煤工作面无密集支柱切顶时,必 须有防止工作面冒顶和阡石窜入工作面的措施。六、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24员、制定顶板管理制度和顶板管理年度计划;生产副矿长、总 工程师具体负责我矿顶板管理、技术管理工作。四、全面掌握我矿各煤层及顶底板岩性特征、矿压技术参 数及其变化情况,分析其动态规律,不断总结学习顶板管理经 验,1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五、委托有资质的部门对开采煤层的围岩物理
30、特性、岩石 力学性质(抗拉、抗剪、抗压、岩性等)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 检验报告,作为编制支护设计的依据。六、采掘工作面必须编制有完善的作业规程,作业规程必 须包含顶板管理相关内容,由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并签字后贯彻 执行。遇到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 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区队要组织对作业规程的学习、 考试,所有作业人员要在学习记录表上签字,未经作业规程学 习并考试合格者,不得安排作业。七、编制的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必须包含顶板管理内 容,并根据实际变化情况及时修改,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由矿 长组织实施。(一)必须根据矿井各个生产环节、煤层地质条件、厚度、 倾角、瓦斯涌出量
31、、自然发火倾向和矿山压力等因素,编制工 作面设计。(二)必须在工作面设计中明确矿山压力的监测和控制措 施。(三)运送、安装和拆除综采设备时,必须制定包括运送 方式、安装质量、拆除工艺和控制顶板的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 措施。(四)工作面煤壁、刮板输送机和支架都必须保持直线。 支架间的煤、讦必须清理干净。倾角大于15。时,液压支架必 须采取防倒、防滑措施;倾角大于25。时,必须有防止煤(歼) 窜出刮板输送机伤人的措施。(五)液压支架必须接顶严实。顶板破碎时必须超前支护。 在处理液压支架上方冒顶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六)采煤机采煤时必须及时移架。移架滞后采煤机的距 离,应当根据顶板的具体情况在作
32、业规程中明确规定;超过规 定距离或者发生冒顶、片帮时,必须停止采煤。(七)当采高超过3m或者煤壁片帮严重时,液压支架必须设护帮板,应有防片帮措施。(A)工作面两端必须使用端头支架或者增设其他形式的支护。(九)处理倒架、歪架、压架,更换支架,以及拆修顶梁、 支柱、座箱等大型部件时,必须有安全措施。25(十)在工作面内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有保护液压支架 和其他设备的安全措施。七、采煤工作面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必须及时放顶。顶 板不垮落、悬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的,必须停止采煤,采 取人工强制放顶或者其他措施进行处理。放顶的方法和安全措施,放顶与爆破、机械落煤等工序平 行作业的安全距离,放顶区域内支
33、架、支柱等的回收方法,必 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放顶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完整,无崩绳、崩柱、甩钩、断绳 抽人等危险的安全地点工作。回柱放顶前,必须对放顶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清理 好退路。回柱放顶时,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第三节工作面初采、末采、拆除一、必须对切眼的顶板情况进行监测、分析,顶板异常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作业。二、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时要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并成立以生产副矿长为组长的初采、初放领导小组。初采、初 放前,要组织各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师及科室、采煤队及 其他相关区队现场会审,在确认现场条件符合要求时,方可按 措施进行初采、初放。初采、初放期间必须做好全
34、过程的顶板 动态监测。切26眼曾发生过大面积冒顶事故时,初次放顶前要制定针对性 安全技术措施。三、工作面末采前要根据开采工艺、支架等设备合理确定 末采推进距离,支架顶梁上要根据顶板条件铺设单层或双层网 并联接牢固,并保证落山网边压茬不少于1m。必须制定专项 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贯彻执行。四、末采期间要提前调整好工作面采高和支架状态。人员 进入机道作业时,必须闭锁工作面设备,禁止操作液压支架, 采取防片帮措施,设专人观察顶帮,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停采时的煤壁必须平直,拆架巷的高度及宽度不低于设计规定。五、采煤工作面拆除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报总工 程师批准。工作面拆除前,应对工作
35、面质量和设备状态进行一 次全面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拆除作业。在拆除过程 中应加强临时支护;在拆除设备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行人通道畅 通,以保证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人员能迅速撤离现场。第四节特殊条件下的顶板管理一、采煤工作面过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时,应遵守下 列规定:(一)采煤工作面过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前,必须根 据地质资料,查明断层、陷落柱等构造的性质及产状要素,制 定过构造的安全技术措施。27(二)采煤工作面在过构造期间,必须有带班矿领导现场 跟班,带班矿领导要随时掌握工作面过构造的动态情况。当工 作面现场情况发生变化时,要及时修改、完善施工安全技术措 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贯彻实施。
36、(三)回采过程中根据构造产状及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加固顶板,防止冒顶。二、采煤工作面过空巷时,应遵守下列规定:(一)采煤工作面在回采前必须探清本工作面内空巷与工 作面的关系,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空巷采取补强支护措施,有 效控制变形量,空巷的相关情况不清不得进行回采作业。(二)采煤工作面过空巷期间必须有带班矿领导全程跟班, 带班矿领导要随时掌握工作面过空巷的动态情况,当工作面现 场情况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进行处理。(三)过空巷前,应根据采煤工作面与空巷的位置关系, 提前调整工作面伪斜方向,使工作面与空巷形成一定夹角,缩 小空巷顶板在工作面内同时暴露的面积,从而减小空顶范围。 但调斜后工作面两端头必
37、须加强支护,要补充液压支架或采用 其他可靠的支护形式加强支护。(四)过空巷期间,要加强工作面的生产组织和工序管理, 强化支架初撑力、端面距、歪斜度、仰俯角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班评估制度,做好支架接顶严实、护帮有效, 确保工作面顺利通过空巷。28(五)当空巷内局部顶板垮落,人员无法进入,且采取降 低采高、带压拉架等方式无效时,应采取注浆加固的方法,对 破碎及破碎围岩胶结加固,确保安全后,方可通过。三、严禁在采空区、超前压力影响范围等应力集中区进行 预裂爆破顶板工作,顶板预裂爆破必须避开顶板初次来压、周 期来压。第五章支护质量与安全第一节掘进 一、永久支护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符合作业
38、规程规定。二、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无空顶作业,空帮距符合作业规 程规定。三、临时支护形式、数量、安装质量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四、架棚支护棚间装设有牢固的撑杆或拉杆,可缩性金属 支架应用金属拉杆,距掘进工作面10m内架棚支护爆破前进 行加固。五、巷道净宽误差符合以下要求:锚网(索)、锚喷、钢 架喷射混凝土巷道有中线的100mm,无中线的-50200mm; 刚性支架、预制混凝土块、钢筋混凝土弧板、钢筋混凝土巷道 有中线的50mm,无中线的-3080mm;可缩性支架巷道有 中线的100mm,无中线的-50100mm。六、巷道净高误差符合以下要求:锚网背(索)、锚喷巷 道有腰线的100mm,无腰线的-50
39、200mm;刚性支架巷道 有腰线29的-3050mm,无腰线的-3050mm;钢架喷射混凝土、 可缩性支架巷道-30100mm;裸体巷道有腰线的150mm,无腰线的-30200mm;预制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弧板、钢筋混凝土有腰线的50mm,无腰线的-3080mm。七、巷道坡度偏差不得超过1%。八、巷道水沟误差应符合以下要求:中线至内沿距离- 5050mm,腰线至上沿距离-2020mm,深度、宽度-30 30mm,壁厚-10mm。九、锚喷巷道喷层厚度不低于设计值90%,喷射混凝土 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深度不小于设计值的90%。十、光面爆破眼痕率符合以下要求:硬岩不小于80%、 中硬岩不小于50
40、%、软岩周边成型符合设计轮廓;煤巷、半 煤岩巷道超(欠)挖不超过3处(直径大于500mm,深度: 顶不大于250mm、帮不大于200mm )。十一、锚网索巷道锚杆(索)安装、螺母扭矩、抗拔力、 网的铺设连接符合设计要求,锚杆(索)的间距偏差-100 100mm,锚杆露出螺母长度1050mm (全螺纹锚杆10 100mm),锚索露出锁具长度150250mm,锚杆与井巷轮廓 线切线或层理面、节理面裂隙面垂直,最小不小于75,抗拉 力、预应力不小于设计值的90%。十二、刚性支架、钢架喷射混凝土、可缩性支架巷道偏差 符合以下要求:支架间距不大于50mm、梁水平度不大于 40mm、支架30梁扭矩不大于5
41、0mm、立柱斜度不大于1。,柱窝深度不小 于设计值;撑(或拉)杆、垫板、背板的位置、数量、安设形 式符合要求;倾斜巷道每增加5。支架迎山角增加1。十三、各种支架及其构件、配件的材质、规格及背板和充 填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十四、锚杆(索)的杆体及配件、网、锚固剂、喷浆材料 等材质、品种、规格、强度等符合设计要求。第二节回采一、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不低于额定值的80%,单体 液压支柱的初撑力,柱径为110mm的不得小于140kN,柱径 为100mm的不得小于90kN,柱径为80mm的不得小于60kNo二、工作面支架中心距(支柱间排距)误差不超过 100mm,侧护板正常使用,架间间隙不超过100
42、mm (单体支 柱间距误差不超过100mm);支架(支柱)不超高使用,支 架(支柱)高度与采高相匹配,控制在作业规程规定的范围内, 支架的活柱行程不小于200mm。三、液压支架接顶严实,相邻支架(支柱)顶梁平整,无 明显错茬,支架不挤不咬。支架前梁梁端至煤壁顶板垮落高度不大于300mmo31四、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最大仰俯角不大于7;支架 垂直顶底板,歪斜角不大于5;支柱垂直顶底板,仰俯角符 合作业规程规定。五、工作面液压支架端面距不大于340mm,工作面“三平 一直,液压支架(支柱)排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大于 50mmo工作面伞檐长度大于1m时,其最大突出部分不超过 200mm;伞檐长度在1
43、m及1m以下时,最突出部分不超过 250mm o六、工作面局部悬顶和冒落不充分的,悬顶面积小于 10m时2应采取措施,悬顶面积大于10m时应进行强制放顶。 2七、不随意留顶煤、底煤开采,留顶煤、托夹行开采时, 制定专项措施。八、工作面控顶范围内顶底板移近量按采高不大于 100mm/m;底板松软时,支柱应穿柱鞋,钻底小于100mm; 工作面顶板不应出现台阶式下沉。九、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人行道宽度不小于0.8m,高度不低于1.8m,工作面两端第一组支架与巷道支护间距不大 于 0.5m。十、进、回风巷超前支护距离不小于20m,支柱柱距、 排距允许偏差不大于100mm。进、回风巷与工作面放顶线放 齐
44、,控顶距应在作业规程中规定;挡讦有效。第六章矿压监测第一节一般规定32一、建立健全矿压监测制度,装备矿压监测仪器仪表,按 采煤、掘进分类分面建立矿压监测档案,保存期不少于2年, 并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矿压显现规律,做好矿压预测预 报,为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二、作业规程必须对顶板离层仪、锚杆(索)压力表、采 煤工作面压力观测仪等仪器仪表的安装、观测进行明确规定。三、对监测中发现的顶底板移近量突然大面积增加等紧急 情况,监测人员要立即通知跟班干部或当班班组长,及时撤出 危险区所有人员,并向矿调度室汇报。八、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顶板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理知识及 方法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不合格
45、的,不得上岗作业。九、顶板管理工作接受群众监督。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 指挥,制止违章作业。当工作地点出现顶板险情时,有权立即 停止2作业,撤至安全地点;当险情没有得到处理不能保证人身 安全时,有权拒绝冒险作业。从业人员必须遵守我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业规程和操 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十、建立顶板监测、巡查制度,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及围岩 观测制度。十一、发生顶板事故后,矿长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救, 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第二章顶板管理机构及职责为了确保本制度能够严格贯彻执行,明确职责分工,落实 责任,成立了顶板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我矿顶板管理的全面决 策、组织、管理及协调工作。一、顶板管
46、理机构 组长:矿长四、根据井田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开展回采工作面无线电波坑透工作和掘进工作面超前物探工作,提前采取预防性支护 措施。第二节掘进一、掘进巷道施工应进行顶板离层、顶底和两帮移近量监 测,为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二、锚杆、锚索、锚喷、锚网喷等支护的巷道必须安设顶 板离层仪,煤及半煤岩巷道顶板离层仪安设间距不大于50m, 岩巷不大于100m,巷道开口及交岔处应增设顶板离层仪。顶 板离层仪深部基点必须安设在稳定岩层中,当稳定岩层与巷道 顶板距离过大时,顶板离层仪深部基点应超出锚索锚固端1m 以上。煤巷、半煤岩巷道顶板离层仪距工作面50m内、岩巷 距工作面100mm内每天观测
47、次数不少于1次,超过此范围观 测频度可为每周1次。如33离层有明显增长,则视情况增加观测次数。观测数据报送 生产技术科,并进行分析处理。表2顶板离层仪观测记录表安装深度/m测站编号观测值/mm深部基点浅部基点深部基点安装地点安装时间深部基点离层值/mm观测日期浅部基点总离层值观测人浅部基点深部基点浅部基点初始值/mm三、掘进工作面的监测工具:锚杆拉力计、锚杆预紧力矩 扳手、锚索张拉机具等要纳入日常保养检修范围,保证监测工 具完好无损,能够正常使用。四、对受采动影响范围内的碉室,必须安设顶板离层仪, 加强顶板观测。五、巷道表面位移监测内容包括顶底板相对移近量、顶板 下沉量、底鼓量、两帮相对移近量和巷帮位移量。一般采用十 字布点法安设测站,每个测站应安设两个监测断面,监测断面 间距应不大于两排锚杆(三棚支架)距离,测点应安设牢固。 煤及半煤岩巷道表面位移测站安设间距不大于100m,岩巷表 面位移测站不大于200m。煤巷、半煤岩巷道表面位移测站距 工作面50m内、岩巷表面位移测站距工作面100mm内每天观 测次数不少于1次,超34过此范围观测频度可为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