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提纲(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复习提纲(自).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发展与健康复习提纲第一章心理学与教育1、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含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一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心理现象.意志过程-r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个性心理-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2、 心理学的起源?(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设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3、 心理学的三大势力(行为主义、精神分
2、析、人本主义研究取向的主要观点)是什 么?第一大势力精神分析理论取向(弗洛伊德)三大层次:意识一个体可以直接感知的心理活动;前意识一不在注意中心的事件;潜意识一多数不被社会承认。第二大势力行为主义研究取向(华生)强调学习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并认为学习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第三大势力人本主义研究取向(马斯洛、罗杰斯)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潜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 扎的野兽,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 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4、 心理发展的含义与基本特征是什么?含义: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
3、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 心理变化。基本特征:连续性和阶段性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5、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什么?快速性协调性。开放性可塑性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是什么?身心发展不平衡社会性。动荡性闭锁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 认知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图式:一个有组织的,可以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同化:将环境刺激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图式。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实践活动的影响9、四种典型气质类型的主要特点胆汁质:兴奋型,高级神经活动强但不平衡。这种人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 快速,但遇事常千思量,鲁莽冒失。多血质:
4、活泼型,高级神经活动强、平衡且灵活。这种人情感丰富有、外露但不稳定, 缺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黏液质:安静型,高级神经活动强、平衡但不灵活。这种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安 静稳重、踏踏实实,缺点是行动主动性较低,缺乏生气。抑郁质:抑郁型,高级神经活动弱。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多愁善感、不 善交际。10、 中小学生的气质差异与教育教育原则: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摒弃偏见,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无论是活泼开朗 的学生,还是寡言少语的学生,都可以成长成才。1K费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1) )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费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人的本能和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
5、的关系所带 俩的持久的紧张和冲突。2) )人格发展阶段论口腔期(约出生到L5岁)人在该阶段主要通过吮吸来获得口腔的满足感,这种满足的快感独立于追求食物之外,是 性的一种形式。肝门期(约L5岁到3岁)人在该阶段已经可以控制肠道,主要通过粪便的排泄或留滞来获得快感,性感区转移到肛 门上来。性器期(约3岁到6岁)儿童逐步学会自己触碰生殖器来获得快感,此时生殖器成为性感区,儿童可能会产生所谓 的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潜伏期(约6岁到青春期)儿童对异性父母的性欲受到同性父母压制,或受道德文化的排斥,性欲开始进入沉静阶段, 性能力量会转化成友爱。生殖器期(从青春期开始)人进入青春期,性能力重新涌现,需
6、要寻找一个伴侣。12)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婴儿期信任与不信任特征:通过持续不断的爱与关怀,形成对环境的信任。童年早期自主对羞愧特征:在父母的支持下,不断体验成功,形成自主。游戏年龄主动对内疚特征:由交流和挑战所导致的探究和探索态度。学龄期勤奋对自卑特征:通过成功和取得各类成就,体验对任务熟练掌握的胜任感。青春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特征:在学校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形成人格、社会、性别和职业等方面的自我同一感。6成年早期亲密与孤独特征:通过与他人交往,对他人开放并形成亲密关系。0成年期繁殖感对停滞感特征:通过职业的成功与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对社会做出大量富有创造意义的贡献,关 心下一代的
7、发展。老年期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特征:通过理解个人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位置,接受并理解自己的生活。13)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期童年经验0学校教育因素6自然物理因素自我调控因素第八章中学生心理辅导L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情绪适中(稳定乐观)意志健全(自觉性、自制性、果断性、坚持性)4人格统一完整自我意识正确(正确的自我观),悦纳自我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心理表现符合年龄特点2、抑郁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的主要表现抑郁症:兴趣丧失,精力退减,自我评价过低、自责,睡眠障碍。严重标准时社会功能受损。恐惧症单纯恐惧症处境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焦虑症:生理反应,心
8、理反应强迫症: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动作3、理解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包括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理 性情绪疗法等强化法:包括强化法直接强化,替代强化一示范,自我强化。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 (目标分解),惩罚法等行为演练系统脱敏法:有步骤的,由弱到强地逐步适应某种引起过敏反应的刺激源的方法(建立 等级+认知放松)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适应不良行为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人本主义疗法(包括来访者中心疗法)第九章中学生学习心理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刺激一反应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
9、由经验弓I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的 变化,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的联结。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个体需要由低级到高级排列: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3、学习动机的理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韦纳归因理论:寻找行为结果的解释和原因四种解释:能力、努力、任务的难度、运气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是 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4、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激发措施: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提供成功机会培养措施:明确学习目标正确运用竞
10、赛、考试与评比发展学习兴趣促使动机转移5、学习迁移的定义及分类定义: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包含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包 含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分类:正迁移和负迁移认知迁移、态度迁移、技能迁移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6、几种主要的学习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说、关系转化说形式训练说:是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代表人物:沃尔夫共同要素说:桑代克概括化说:贾德关系转化说:格式塔7、学习策略及其分类定义: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指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 杂方案分类: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
11、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学习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寻求支持管理策略汇总小组成员:。顺应:当个体原有的图式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刺激时,必须调整原有的图式或建立新的图 式。(2) 认知发展阶段的特点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特点:婴儿使用感知和运动来探索环境并获得关于环境的基本知识。前期只能做一些 简单的反射活动;后期能够做一些复杂的协调动作,思维也开始萌芽。显著的标志是儿童 获得了 “客体永恒性”前运算阶段(2-7岁)特点:泛灵性、自我中心性、思维不可逆性、思维集中化(液体守恒实验)。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获得了守恒的概念,可以
12、从2个或2个以上的角度思考问题。皮亚杰认为,守恒是具体运算阶段区别于前运算阶段的重要标志。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最大特点:儿童思维此时已经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分开来,能根据种种的 假设进行推理,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3) 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成熟、练习与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决定因素)9、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1)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低级心理机能,如感觉、知觉、注意、记忆等社会文化的作用儿童和成人的交往过程高级心理机能,语言与符号(2) 心理发展观儿童心理机能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标志主要有四个:心理活动的踵意性机能不断发展(主动性和有意性)抽象概括
13、机能的提高。形成以抽象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3)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在确定儿童发展 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 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主张教学应该略高于儿童现有的水平,这样教学才能够促进发展。学习的关键期第二章注意、感知、记忆1、注意的定义及种类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种类: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2、注意
14、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3、注意规律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在两种注意中进行转换培养学生的注意力4、感知觉的含义及特性感觉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特性:感觉适应感觉后象感觉对比联觉与感觉补偿知觉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5、记忆的种类根据记忆内容不同分类: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不同分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根据信息加工和储存的内容不同分类: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根据意识参
15、与程度不同分类:内隐记忆外显记忆6、记忆的品质敏捷性:识记时速度的快慢持久性:记忆的内容在大脑中保持时间的长短准确性:再认与回忆识记材料时正确与否准备性:能及时地从大脑中提取出所需要的知识经验7、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与记忆遗忘8、复习的策略及时复习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适当的过度学习第三章中小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发展与教育1 .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的特征概括性: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1间接性: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个体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思维的种类,直观动作
16、思维: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直观、具体问题的过程,是思维发展的最初形式 形象思维:以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也叫具体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也叫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 核心形态,集中思维(求同/聚合思维): 将问题提供的信息聚合起来,利用熟悉的规则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发散思维(求异/辐射思维):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和方向进行思考,寻求各种可能答案的思维常规思维: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现成方案和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思维:重组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直觉思维:未经逐步分析就能迅速理解问题并做出判断的思维1分析思维:遵
17、循严密的逻辑思维,经过逐步推导得出合理结论经验思维: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1理论思维:以科学的原理、法则为依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思维的品质广阔性:思路的宽广, 深刻性:思维的深度, 敏捷性:思维的速度,能利用事物间的关系展开联想,深入分析问题 能深入思考,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能迅速把握问题的关键,快速作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案灵活性:思维随机应变的灵活程度,能依据具体问题的变化选择不同的角度、方法来 思考问题独创性:思维的创造性,能用独特、新颖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批判性:通过客观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维活动及成果,并对自己的思维加以调整.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
18、特征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形式 内涵: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概念所能涵盖的“量”,即概念的范围判断:对客观事物进行判定的思维形式,推理:从已知的判断推出判断的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一畅性-变通性彳虫创性问题解决的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情境:呈现问题的客观情境,它影响个体能获得线索的多少定式(定势):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功能固着:解决问题时只看到事物的常用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可能具有的功能个体的知识经验:按影响带来的结果,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原型启发: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个体的动
19、机、情绪和个性特征:强动机、愉悦兴奋情绪、良好心理品质利于解决问题.想象的定义: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 .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没有特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有意想象: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再造想象: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产生条件:丰富的表象储备;正确理解语言和实物标志的意义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创造想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产生条件:强烈的创造动机;丰富的表象储备;积极的思维活动;灵感与艰苦的劳动幻想: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为理想,即积极的幻想;反之为空想,
20、即消极的幻想第四章中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与教育性质上看,肯定和否定.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强度上看,强和弱,紧张度上看,紧张和轻松 激动性上看,激动和平静.情绪与情感的分类.情绪与情感的基本形式:快乐、悲伤、愤怒、恐惧情绪的基本状态:心境、激情、应激高级社会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心、境:是比较微弱、持久而又具有感染性的情绪体验,并非关于某一事物的体验, 而是一段时间使人染上某种情绪色彩的体验.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体验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和危险的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道德感:人们运用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理智感:人们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
21、产生的一种情感美感: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3.情绪情感的产生(几种情绪理论的主要观点)1)情绪的早期理论令 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情绪是对集体变化的知觉,个体的情绪是直接由生理变化引起的引出刺激一唤醒、行为引出刺激一唤醒、行为唤醒的知觉令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 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是同时发生的唤醒行为情绪感受2)情绪认知理论情绪认知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受到环境事件、生理状况和认知过程的影响,其中认知 过程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令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 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情绪刺
22、激 认知评定 一情绪体验 令沙赫特的认知-激活理论情绪的产生取决于生理唤醒和认知因素,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认知 因素包括对生理唤醒的认知解释(归因)和对环境刺激的认识,故其又称为情绪的归因 理论令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情绪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在情绪 活动中,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包括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初评价1次评价再评价3)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令 代表人物:汤姆金斯、伊扎德情绪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汤姆金斯和伊扎德都认为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功能令汤姆金斯动机论主要思想:汤姆金斯直接把情
23、绪看作是动机,强调情绪的主观体验是其动机作用的 心理结构,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评价:回答了情绪的性质,即情绪是什么的问题令伊扎德的动机论继承方面:进一步指出,情绪的主观成分,即体验就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结构,各 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主要思想: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系统与认知 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和功能,核心、观点表现在三个 方面:A.情绪和人格系统:人格系统的子系统: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 系统、动作系统。其中,情绪系统是人格系统的
24、核心动力。情绪具有动力性,组 织并驱动认知和行为。B.情绪系统及其功能:情绪的子系统:神经生理、表情行为和情感体验。子系统相互作用,并与情绪 系统以外的认知和行为等人格子系统相联系,实现情绪和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C.情绪激活与调节:伊扎德提出,情绪的激活与调节有四种基本过程:生物遗传一神经内分泌感觉反馈情感激活过程认知激活过程爆发性和冲动性4,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不稳定性和两极性外露性和内隐性,心境性和持久性5.情绪智力及其培养1)情绪智力:又称情感智力,情感智慧或情绪智能,简称情商2)戈尔曼系统地阐述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及其表现,并把它概括为五种能力: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情绪的自我调控能
25、力情绪的自我指导和推动(激励)能力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3)学会自我觉知情绪学会自我管理情绪情绪智力的培养方法,学会自我情绪激励学会识别他人的情绪,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意志的过程: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包括确定行为的目标,权衡行动的动机,可能发生的心理冲突,选 择行动方法制定计划,并最终做出行动的决定等诸多环节。令目的和目标:人的行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并以此来调节行为方法和策略,是意志行 动的前提。目标有笼统和具体、长期与短期之分,不同类型的目标对行为的指导与调 节作用不同。一般来说,目标越具体对行为的指导与调节作用越强。令 心理冲突:当行为的目标有多个或
26、同时存在多种动机时,在意志行动的采取决定阶段 就有可能发生心理冲突冲突可能是因现实或理智的原因产生,也可能由情感因素引起。冲突一旦出现, 就会伴随着负面情绪的产生,如紧张、烦躁、心神不定等等。这些负面情绪处理 不当的话将直接导致意志行动陷入停滞状态。令 勒温从接近与回避两种基本行为选择出发,将冲突分为四种类型:接近-接近型冲突(又称双趋式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两种以上的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一种目标回避-回避型冲突(又称双避式冲突):前怕虎,后怕狼当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避免的事物,而又只能回避其中一种目标 接近-回避型冲突(又称趋避式冲突):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当一个目标既有
27、吸弓I力又有排斥力的情况下,人们在接近的同时又想逃避而引发了内心的冲突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多重趋避冲突):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情形往往更复杂,常常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 每个目标都具有吸弓I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的情形令 心理冲突的解决:科学知识和理性认知口舍得、接纳不完美和勇气当个体解决了心理冲突、确定了行为目标后,就要做出决定了,意志过程也开始进入下 一个阶段:执行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执行决定是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没有行动,决心与信心依 然是空话,意志行动也无法完成令 个体能否在执行决定的过程决定了其能否完成意志过程实现目标令 在整个意志行动的过程中,个体意志的品质全部体现出来,形
28、成个体人格中的意志 特征令 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是人格的组成部分,它既构成了一个人独特的个体倾向性,又受 到一个人整体人格的影响。独立性(自觉性).意志的品质果敢性(果断性)1自制性(自制性),坚定性(坚持性)3,挫折反应:情绪性反应、防御性反应、理智性反应和个性变化情绪性反应:个体遭遇挫折时,伴随挫折认知产生的负面情绪体验,如紧张、烦躁、 焦虑、沮丧、痛苦、自责、愤怒等防御性反应:个体为了缓解负面情绪、保护自我概念的完整和尊严而产生的行为反 应,如攻击、冷漠、退化、固执、逃避等攻击:个体以动作、表情、语言文字等形式将愤怒情绪发泄到构成挫折的人或物 冷漠:与攻击相反,遭遇挫折而无动于衷,表现为漠不
29、关心退化:表现出与自己年龄和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固执:盲目、刻板地重复某种无效行为逃避:不敢面对现实,远离发生挫折的场景或相关人物自戕:自我攻击的极端表现,将自己作为攻击对象而自残自伤,甚至轻生自杀 理智性反应 挫折发生后引发的新的意志行动,即挫折过后能审时度势,积极进取, 勇于克服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排除阻碍,毫不动摇地继续朝预定目标前进 个性变化:重大或长期的挫折不仅会使个体产生持续的紧张状态和各种负面情绪, 而且一些防御性行为会固化下来,成为人体的人格特征第六章中小学生人格发展与教育1、人格的特征是什么?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功能性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知识与技能是三个相互区别又
30、相互联系的概念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有两种不同的形式: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技能是个体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与动作系统知识并不等于能力,技能也不等于能力。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但只有那些能够广 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3、液体能力与晶体能力液体能力一是指个体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 力,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禀赋晶体能力一是指个体获得知识的能力,受个体后天学习、经验积累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较大。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4、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先后提出了 9种相对独立的智力系统:言语智力逻辑一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能力运动
31、智力社交智力自 治智力8自然智力9存在智力5、一般能力测验(智力测验)编制第一个正式智力测验量表,并首先提出“智力年龄”概念的心理学家是比纳、西蒙。(1)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智商(比率智商):智力年龄和实际年龄之比智商IQ二智商IQ二智龄MA实缸A*100(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韦氏量表包括了言语和操作两个分量表,分别测量个体的言语能力和操作能力。使用离差智商来表明测量结果。公式为:IQ=100+15Z其中,Z=(X-X)/SDZ代表标准分,X代表个体的测验得分(原始分),N代表个体所属常模的平均分,SD代 表个体所属常模的标准差。6、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童年期和少年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人的智力大约早18-25岁之间达到顶峰)o不同的能力发展速率不同,到达能力发展顶峰(成人的能力状态)的时间也不同。不同的能力发展趋势存在差异成年期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能力的发展趋势存在个体差异7、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有哪些?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即能力高低的差异一般人认为,能力在全人口中呈正态分布。能力发展时间的差异。能力结构的差异能力性别的差异8、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遗传作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