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而非贤者也将以要利矣要利之人犯危何益?故不肖主无贤者。无 贤则不闻极言,不闻极言,则奸人比周,百邪悉起。若此则无以存矣。凡国之存也,主之安也,必有以也。 不知所以,虽存必亡,虽安必危。所以不可不论也。齐桓公、管仲、鲍叔、宁威相与饮。酒酣,桓公谓鲍 叔日:“何不起为寿?”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于鲁也,使宁戚 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J桓公避席再拜日“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 当此
2、时也,桓公可与言极言矣。可与言极言,故可与为霸。荆文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猾,以政于云梦,三月不反。得丹之姬,淫,期年不听朝。葆申日:“先 王卜以臣为葆,吉。今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增,吹三月不反得丹之姬,淫,期年不听朝。王之罪当笞J 王日:“不毂免衣襁褓而齿于诸侯,愿请变更而无笞。”葆申日:“臣承先王之令,不敢废也。王不受笞, 是废先王之令也。臣宁抵罪于王,毋抵罪于先王。王曰:“敬诺。”引席,王伏。葆申束细荆五十,跪而加之于背,如此者再,谓王:“起矣!王曰:“有答之名一也,遂致之!”申 日:“臣闻君子耻之,小人痛之。耻之不变,痛之何益?葆申趣出,自流于渊,请死罪。文王曰:“此不 毂之过也,葆申何
3、罪?王乃变更,召葆申,杀茹黄之狗,祈宛路之缙,放丹之姬。后荆国兼国三十九。金 荆国广大至于此者,葆中之力也,极言之功也。(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节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以肯犯危/而非贤者也/将以要利矣/要利之人/犯危何益B.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而非贤者也/将以要利矣/要利之人犯危/何益C.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而非贤者也/将以要利矣/要利之人/犯危何益D.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墩肯犯危而非贤者也/将以要利矣/要利之人犯危/何益1L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
4、寿,意思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如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奉卮酒为寿”也是此与、OB.卜,即卜筮,占卜、算卦的意思。占人用蓍草占卦,叫做“卜”;烧灼龟甲的裂纹以判吉凶,叫做“筮”。 C.答刑,以竹、木板等拷打犯人臀部、背部或大腿的轻刑。始于战国时期,针对轻微犯罪而设,或作为减 刑后的刑罚。D.不毂,是先秦诸侯之长的谦称。本为周天子所用,后来周室衰落,诸侯霸主也僭用了,齐桓公就是一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鲍叔希望桓公不要忘记自己逃亡在莒国、被囚禁在鲁国、喂牛住在车下的情景。B.楚文王在得到茹黄之狗和宛路之箭后,就用它们到云梦泽打猎,三个月都不回来。
5、(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汉武帝元光二年,雁门马邑豪聂壹因大行王恢言:“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致之,伏兵袭击, 必破之道也。”上召问公卿,王恢日:“匈奴侵盗不已者,无他,以不恐之故耳。臣窃以为击之便。”上从恢 议。元朔元年秋,匈奴二万骑入汉。车骑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雁门。临蓄人主父偃上书。言九事,其八事 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其辞日:“司马法日: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高皇帝定 天下,闻匈奴聚于代谷之外而欲击之。御史成进谏。高帝不听,果有平城之围J严安上书日:“昔秦王意 广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行十余年,苦不聊生,
6、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 天下大畔,灭世绝祀,穷兵之祸也。”元狩二年三月,霍去病为票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秋,匈奴浑邪王 降。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 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那王使即驰传以闻浑邪之降也,汉发车二万乘以迎之。县官无钱,从民赏马。民 或匿马,马不具。上怒,欲斩长安令,右内史汲黯日:“匈奴畔其主而降汉,汉徐以县次传之,何至今天下 骚动,罢敝中国而以事夷狄之人乎! ”上默然。元封元年冬十月,下诏日:“朕将巡边垂,置十二部将军, 亲帅师焉。”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以见武节,威匈奴。遣使者郭吉告单于日:“今单
7、于能战,天 子自将待边;不能,即南面而臣于汉!”语卒,而单于大怒,立斩主客见者,而留郭吉,迁之北海上。然匈 奴亦普,终不敢出,上乃还。(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武帝伐匈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 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B.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 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C.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
8、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 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D.是时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 报天子/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行,即大行令,主管王朝对边陲部族的接待、交往等,文中王恢、李息先后担任此职。B.和亲,常指汉族封建王朝与少数民族首领间的政治联姻,文中指汉武帝与匈奴间的联姻。C.高皇帝,大多是古代中国开国皇帝的庙号,也简称“高帝”,文中指汉太祖高皇帝刘邦。D.夷狄,古代分别称中国东方、北方少数民族为“
9、夷”和“狄”,文中泛指四方少数民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邑县统帅聂壹建议,和亲后匈奴已亲信边民,汉朝如果以利诱引匈奴并伏兵袭击,定可战胜;王恢则 认为无须畏惧匈奴,应派兵攻打。B.严安在给汉武帝的上书中指出,秦始皇好大喜功、贪求声名,派蒙恬北击匈奴,却因在位时穷兵数武而 导致叛乱四起,最终国亡祀绝。C.因长安县令未能赊买到足够马匹以迎接浑邪王,汉武帝想处死他,汲黯建议,对于投降的匈奴人由沿途 各县传送即可,没必要让全天下都不安宁。D.汉武帝亲巡边疆,派郭吉告知匈奴单于,或一决高下,或俯首称臣,单于大怒,斩杀了负责接待引见郭 吉的官员,将郭吉扣留并流放
10、至北海。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行十余年,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2)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以见武节,威匈奴。14 .主父偃对汉武帝采用什么论说方法进行劝谏以达到什么目的?请简要分析。(3分)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直极则怒怒则说翥詹韭贤翥熟直犯范面韭贤固也将幺要利矣要利之Jsi随何通L故不肖主无贤者。无 贤则不闻极言,不闻极言,则奸人比周,百邪悉起。若此则无以存矣。凡国之存也,主之安也,必有以也。 不知所以,虽存必亡,虽安必危。所以不可不论也
11、。齐桓公、管仲、鲍叔、宁威相与饮。酒酣,桓公谓鲍 叔日:“何不起为寿?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于鲁也,使宁戚 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桓公避席再拜日“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 当此时也,桓公可与言极言矣。可与言极言,故可与为霸。荆文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结,以政于云梦,三月不反。得丹之姬,淫,期年不听朝。葆申日:“先 王卜以臣为葆,吉。今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增,吹三月不反得丹之姬,淫,期年不听朝。王之罪当笞。” 王曰:“不毂免衣襁褓而齿于诸侯,愿请变更而无笞。”葆申日:“臣承先王之令,不敢废也。王不受笞, 是废先王之令也。臣宁抵罪于
12、王,毋抵罪于先王。王曰:“敬诺。”引席,王伏。葆申束细荆五十,跪而加之于背,如此者再,谓王:“起矣!王曰:“有答之名一也,遂致之!”申 曰:“臣闻君子耻之,小人痛之。耻之不变,痛之何益?葆申趣出,自流于渊,请死罪。文王曰:“此不 毂之过也,葆申何罪?王乃变更,召葆申,杀茹黄之狗,祈宛路之缗,放丹之姬。后荆国兼国三十九。4 荆国广大至于此者,葆申之力也,极言之功也。(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节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以肯犯危/而非贤者也/将以要利矣/要利之人/犯危何益B.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而非贤者也/将以要利矣/要利
13、之人犯危/何益C.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而非贤者也/将以要利矣/要利之人/犯危何益D.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墩肯犯危而非贤者也/将以要利矣/要利之人犯危/何益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寿,意思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如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奉卮酒为寿”也是此忌、oB.卜,即卜筮,占卜、算卦的意思。古人用蓍草占卦,叫做“卜”;烧灼龟甲的裂纹以判吉凶,叫做“筮”。 C.答刑,以竹、木板等拷打犯人臀部、背部或大腿的轻刑。始于战国时期,针对轻微犯罪而设,或作为减 刑后的刑罚。D.不毂,是先秦诸侯之长的谦称。本为周天子所用,后来周室衰落
14、,诸侯霸主也僭用了,齐桓公就是一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鲍叔希望桓公不要忘记自己逃亡在莒国、被囚禁在鲁国、喂牛住在车下的情景。B.楚文王在得到茹黄之狗和宛路之箭后,就用它们到云梦泽打猎,三个月都不回来。C.楚文王认为自己从离开襁褓就位列于诸侯,所以请求换一种刑法,不要执行鞭刑。D.葆申在劝说完文王之后,便快步离开了朝廷,自行流放到澡渊边上,请求文王治自己死罪。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2)令荆国广大至于此者,葆申之力也,极言之功也。14 .葆申认为楚文王接受鞭刑的原因是什
15、么?直言劝谏的功效怎样?(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C (原文标点“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而非贤者也,将以要利矣:要利之人,犯危何 益”)1LB (烧灼龟甲的裂纹以判吉凶,叫做卜;用蓍草占卦叫做筮。)12. A (希望管仲不要忘记被囚禁在鲁国的情景,宁戚不要忘记自己喂牛住在车下的情景。)13.参考答案: (1)如果我和各位大夫能都不忘记您说的话,那么齐国的江山也许就不危险了!评分细则:4分。关键词“夫子”(您)、“殆”(危险)各1分,句意2分。字词落实,合乎文意,表达正确, 即可。(2)使楚国疆土广阔到这种程度,这是葆申的力量(功劳),是直言劝谏的功效
16、。评分细则:4分。关键词 “广大”(拓展广阔)、极言(直言劝谏)各1分,句意2分。字词落实,合乎文意,表达正确,即可。14.参考答案:(1)原因:楚文王得到茹黄之狗和宛路之箭,就用它们到云梦泽打猎,三个月不回来。得 到丹地的美女,纵情女色,整整一年不上朝听政。(2)功效:改正错误。杀了茹黄之狗,折了宛路之箭,打发了丹地的美女。楚国强大。楚国兼并了三 十九个国家,疆土广阔。评分细则:3分。原因1分,功效2分,大意对即可。【译文】臣下言谈尽情,君主就会发怒。君主发怒,劝谏的人就危险。除了贤明的人,谁肯去冒这危险?如果是 不贤明的人,就要凭着进言谋求私利了。对于谋求私利的人来说,冒这危险有什么好处?
17、所以不贤的君主身 边没有贤人。没有贤人就听不到尽情之言,听不到尽情之言,奸人就会结党营私,各种邪说恶行就会一起 产生。这样国家就无法生存了。凡是国家的生存,君主的平安,肯定是有原因的。不了解这个原因,即使 目前生存着也必定要灭亡,即使目前平安也必定遭遇危险。国存主安的原因是不可不察知的。齐桓公、管 仲、鲍叔牙、宁戚在一起喝酒。喝得正高兴,桓公对鲍叔说:“何不起身敬酒祝寿?”鲍叔捧起酒杯敬酒, 说:“希望您不要忘记逃亡在莒国的情景,希望管仲不要忘记被囚禁在鲁国的情景,希望宁威不要忘记自 己喂牛住在车下的情景。”桓公离席对鲍叔再拜,说:“如果我和各位大夫能都不忘记您说的话,那么齐国 的江山也许就不
18、危险了!”在这个时候,桓公是可以尽情进言的了。正因为可以尽情进言,所以可以跟他一 起成就霸业。楚文王得到茹黄之狗和宛路之箭,就用它们到云梦泽打猎,三个月不回来。得到丹地的美女,纵情女 色,整整一年不上朝听政。葆申说:“先王占卜让我做太葆,卦象吉利。如今您得到茹黄之狗和宛路之箭, 前去打猎,三个月不回来。得到丹地的美女,纵情女色,一年不上朝听政。您的罪应该施以鞭刑J文王说: “我从离开襁褓就位列于诸侯,请您换一种刑法,不要鞭打我。葆申说:“我敬受先王之命,不敢废弃。 您不接受鞭刑,这是我废弃了先王之命。我宁可获罪于您,不能获罪于先王。”文王说:“遵命。”于是葆 申拉过席子,文王伏在上面。葆申把五
19、十根细荆条捆在一起,跪着放在文王的背上,再拿起来。这样反复做了两次,对文王说:“请 您起来吧! ”文王说:“同样是有了受鞭刑的名声,索性真的打我一顿吧! 葆申说:“我听说,对于君子, 要使他心里感到羞耻,对于小人,要让他皮肉觉得疼痛。如果让他感到羞耻仍不能改正,那么让他觉得疼 痛又有什么用处?葆申说完,快步离开了朝廷,自行流放到澡渊边上,请求文王治自己死罪。文王说:“这 是我的过错,葆申有什么罪?”于是改弦更张,召回葆申,杀了茹黄之狗,折了宛路之箭,打发了丹地的美 女。后来楚国兼并了三十九个国家。使楚国疆土广阔到这种程度,这是葆申的力量,是直言劝谏的功效。(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与韩荆州书李白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 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 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 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 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
21、可待。 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 吐气,激昂青云耶?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 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 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之腹中,所以 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 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莞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
22、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推 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注青萍,宝剑名;结绿,美玉名。薛,指薛烛,春秋时越国人,善相剑;卞,指卞和,古代善识 玉者。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莞/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B.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莞/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C.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莞/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D.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莞/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1L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
23、躬吐握之事”与“躬亲抚养”(陈情表)两句中的“躬”字含义相同。B.登龙门,比喻得到有力者的援引而增长声誉。文中指科举时代会试得中。C.长揖,是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风俗,拱手高举,自上而至极下行礼。D.下车,古代作为殉葬的制造粗陋的车。初即位或到任也称为“下车二.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借天下谈士的话,赞美韩荆州具有周公谦下士的风范,令天下贤才争先恐后地投奔到他的门下, 以期得到韩荆州的赏识而声名鹊起。B.接着作者介绍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期待韩荆州能够接见他,并允许其纵情畅谈,测试他能写万字 长文的才气,然后经韩荆州品评,成为佳士。C.文章把韩荆州与古代
24、善于举荐贤才的王子师、山涛相提并论,意在肯定韩荆州的荐贤之举,从而表达作 者依附韩荆州,并且要为他献身效劳的愿望。D.文末作者表示自己既有运筹谋划的才能,又精通诗文创作,期待自己的作品在得到韩荆州的嘉奖鼓励后, 能像青萍宝剑等那样闻名天下。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4分)(2)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4分).李白为什么愿意“委身”于韩荆州、为他“效微躯”?请简要概括。(3分)10. 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荒,请给纸墨, 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3 年高 语文 一轮 复习 文言文 阅读 专项 练习题 汇编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