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天津市河西区八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4小题,共68.0分)1 .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 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 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 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
2、走私鸦片的奸商 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D.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3 .对“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开始受到西方国家的侵略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的落后局面有所改变D.中国开始改变对外政策4 .某校学生在表演近代中国历史剧时,有这样的旁白:“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 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该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A.八国联军侵华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5 .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战争
3、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取夺利导致分裂 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7 . 1853年,太平天国为了巩固政权,建立一个理想的地上“天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颁布()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北京市民宣言 D.变法通议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准确识记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4 .【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历史剧揭露的罪行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I860年10 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一一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AB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o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 基础知识。5 .【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 华权益,英法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于1856年10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 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使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 半殖民地化
5、程度进一步加深。B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o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6 .【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 训被革命派借鉴,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展。故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 索。故选:Co本题以“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为切入点,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的知识。洪秀全在桂平金田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太平起义,虽然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悲壮地失败了, 但是太平天国革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爆发的一次
6、伟大的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革命,促进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这样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启发和鼓舞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 产阶级民主派,而特别是太平天国留下的宝贵经验和惨痛教训,成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三 民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思想策略的重要来源,太平天国对辛亥革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7 .【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纲领性文件一一天朝田亩制度,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 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 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所以A项符
7、合题意;B项是1859年洪仁讦所著,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 彩,是近代中国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排除;C项是五四运动时期起草的宣 言,排除;D项是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1896年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故选:Ao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领袖建立其理想社会的纲 领文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8 .【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 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太 平天国农民阶级的局
8、限性,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 在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故C 正确;A、B都是太平天国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表现,故错误;“扶清灭洋”是义和团的口号,故D 错误。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的 相关史实。9 .【答案】B【解析】有人之所以说,洋务运动跨出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要一步,是因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 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第一批中国近代的工业企业。在洋务运动引进的西方先
9、进的生产技术中,以军事技术为主。故选:Bo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本题考查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熟练掌握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10 .【答案】B【解析】据表格内容“李鸿章在上海设立三个洋炮局” “李鸿章在苏州开设一个小型洋炮 局”“左宗棠在福州城外的马尾开设福州船政局”可知,表格反映了洋务派设厂建造新式枪炮船 舰,故B符合题意;表格内容不能说明洋务派采用西式兵操练兵,排除A;表格内容反映的是洋 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排除C;表格内容不能说明洋务派初步建成三支海军,排除D。故选:Bo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
10、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1 .【答案】B【解析】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 内军城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 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从19 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 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据题干的洋务运动时期部分企业信息简表中的“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及所学 知识可知,这些企业属于民用企业,
11、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符合题意。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企业的相关史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洋务运动时期 创办的企业的相关史实。【解析】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争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接 者又发动侵华战争,这句话中1894年是时间,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争霸世界的梦想是目的。 C符合题意。故选:Co本题以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部分叙述为切入点,考查甲午中日战争。本题以甲午中日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能力。13 .【答案】C【解
12、析】根据材料所给信息“1898年、1900年”“列强办厂数目”可知,1898年后,列强在中国 开始工厂的数目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 岸开设工厂,导致列强在中国办厂增多,故C正确;五口通商、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 岸导致外国在中国销售商品增多,不是工厂增多,故排除AD项;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与列强办厂无关,故排除B项。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知道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导致列强在中国办厂 增多。本题考查马关条约,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14 .【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时局图”把19世纪末(中日
13、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 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D项正确;在 此之前列强就已经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排除A项;B项与辛丑条约的签订有关,排除;材 料与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故选:Do本题以谢绩泰所作时局图为切入点,考查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史实。要求学生熟记甲午中日战争的知识点,理解时局图反映的列强瓜分中国的史实,教育学生勿 忘国耻。【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 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
14、公 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A创办强学会和B百日维新与“拉开了变法维 新运动的序幕”无关,排除;创建兴中会是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与康有为和梁启超无关。排除D。 故选:Co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内容、性质以及 作用。16 .【答案】C【解析】甲午战争期间,严复发表原强救亡决论等政论文章,同时致力于翻译事业,所 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严复此举意在号召救亡图存,宣 传维新变法。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o本题考查严复的思想主张,掌握
15、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严复的思想主张,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7 .【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裁快哉!”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 的这句话是维新派著名代表人物-谭嗣同,因戊戌变法失败而被杀害时说的。本题以“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为切入点,考查谭嗣同的相关知识。 解答本题要求学生把握材料的出处,识记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18 .【答案】D【解析】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 口号,沉重打击了外国的侵略势 力,1900年,为镇压义和团运动,俄、日、美、德、英、法、意、奥八国联合发动了侵略中国的
16、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使得清政府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题干“提出扶 清灭洋口号,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侵华活动”并结合所学,他们是义和团;D符合题意。故选:Do本题主要考查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义和团运动的背景、经过和意义。19 .【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 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政府成为了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 的朝廷”。故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故选:Do本题以“清政府完全
17、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为切入点,考查到手辛丑条约的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20 .【答案】D【解析】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比、西、荷11国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 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深渊。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无关,排除。故选:Do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知识点,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
18、严 重的不平等条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 条约的签订、内容和影响。21 .【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1905年8 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1912年1月1日,孙 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宋教仁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 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1924年创建黄埔军校,A项正确;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 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排 除B
19、项;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耍领导人,排除c项;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及军事人物, 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中华民国总统等职,排除D项。故选:Ao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主要事迹,关键是对表格信息的解读。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孙中山的主要事迹。22 .【答案】C【解析】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资产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 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
20、政府的统治,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C项正确;A项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排除;B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 排除;D项是新文化运动内容,排除。故选:Co本题主要考查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等知识,重点掌握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级以及代表作品。 本题主要考查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23 .【答案】A【解析】根据1905、以及该组织的纲领“驱除革达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可知, 这个组织是中国同盟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整合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几 个革命团体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质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除勒虏,恢复
21、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A正确;1912年,同盟会联合4个小党派改组 为国民党。1919年正式称为中国国民党。时间不符,B错误;中国共产党建立于1921年,时间不 符,C错误;兴中会的纲领是“驱除勒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与题不符,D错误。故选:Ao本题考查了同盟会。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为总理,创办机关刊 物民报。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同盟会,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解析】题目直接设问考查最能体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选项,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机关 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把其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22、合称“三 民主义”。驱除勒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 故选:Ao本题考查对三民主义的理解.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全面准确的理解识记三民主义的内含.25 .【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等10多次起义推动了当时革 命形势的发展,故选D;这些起义并没有结束清朝的专制统治,排除A;此时尚未出现军阀割据 混战和袁世凯独裁统治,排除BC。故选:Do本题考查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天津市 河西区 年级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