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 二氧化碳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 二氧化碳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 二氧化碳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ZOOCSTM团体标准CSTM-SQ-2022-00497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二氧化碳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草案)Evaluation principles for low-carbon hollow fiber membrane technologies forCO2 capture202X-XX-XX 发布实施202X-XX-XX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发布CSTM-SQ-2022-497综合评价得分是各二级指标乘以权重的总值,其值在0100之间,见式(5)最终得分=2之1 SfWf Vt (5)式中:n参与考核的二级指标总数;Wi二级指标权重;Vi当有专家参与评审时,评审专家意见权重;低碳膜
2、评价等级根据评价得分,将待测技术分为A+、A、B、C共4个等级。具体等级划分及分值见表3。表3低碳膜评价等级表分值低碳技术评价等级90分及以上A+70-89分A50-69分B49分及以下C8评价报告评价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低碳膜技术总体情况,包括膜技术应用情景,膜分离应用情况(如果有),评价覆盖的时间段;b)低碳膜评价任务和目的要求;c)评价依据的法规标准;d)评价方法说明;e)膜技术分离性能评价结果汇总表;0低碳膜评价等级评价结果分析;g)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建议。h)评价人和授权签字人签字。CSTM-SQ-2022-497附录A(资料性附录)膜材料先进性评价方法(Evaliuation
3、method for membrane materials)对于应用于燃烧后碳捕集的膜,将CO2气体渗透性和CO2/N2理想分离系数作为评价膜材料先进 性的核心指标,见表A1表A1后处理膜先进性评价二级性能等级一级性能等级CO2气体渗透 性 (GPU)CO2/N2理想分 离系数CO2气体渗透 性 (GPU)CO2/N2理想分 离系数200030500050对于CO2/CH4和H2/CO2,引入膜材料评价因子Qi。当Qi0时,即表示该膜材料达到对应性能等级。 见式A1。Qi = P a%(Al)式中P渗透速率较快的气体分子在待测技术膜材料中的气体渗透系数;a理想分离系数;K” nt与材料性能等级
4、、气体分离种类有关的参数,具体数值见表A2。表A2性能等级因子数值表当膜先进性评价方法不适用时,由专家讨论决定该膜材料性能等级。气体对种类二级性能等级一级性能等级Ki (Barrers)niK2 (Barrers)02CO2/CH41073600-2.62645369140-2.636H2/CO24.515-2.302705-1.220附录B(资料性附录)技术成熟度等级(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 TRL)表B开发研究项目技术就绪水平量表8等级特征描述主要成果形式第一级观察到基本原理并形成正式报告报告第二级形成了技术概念或开发方案方案第三级关键功能分析和实验结论成立
5、验证结论第四级研究室环境中的部件仿真验证仿真结论第五级相关环境中的部件仿真验证部件第六级相关环境中的系统样机演示模型样机第七级在实际环境中的系统样机试验结论成立样机第八级实际系统完成并通过实际验证中试产品第九级实际通过任务运行的成功考验,可销售产品、标准、专利注1:开发研究是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了生产新的产CSTM-SQ-2022-497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经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做实质性的改进和 进行的系统性工作。注2:开发研究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获取新产品其技术就绪水平第九级应该为可以销售的产品。注3:本规范额外规定,对于膜材料、膜
6、组件技术成熟度范围为第一至四级,膜分离系统技术成熟度范围为第五至九级。其中,中试产品(技术)应满足日捕集二氧化碳吨数大于20吨的要求。CSTM-SQ-2022-497目次前 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评价对象基本要求25评价流程36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基准 47计算方法58评价报告7附 录A (资料性附录)膜材料先进性评价方法(Evaluation method for membrane materials)8附 录B (资料性附录)技术成熟度等级(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 TRL) 8CSTM-SQ-2022-497本文件按照GB/TL120
7、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碳排放领域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笑博、罗双江、郑佩君、宋玉婷、赵秋CSTM-SQ-2022-497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二氧化碳膜分离技术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二氧化碳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以下简称“绿色膜分离”)的原 则、对象、要求、程序、方法和结果判定等。本文件适用于低碳二氧化碳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的评价,并作为工业行业制定具体二氧化碳中空 纤维膜分离
8、技术评价标准或具体要求的总体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T 20103-2006 (膜分离技术 术语)GB/T4774-2013 (过滤与分离 名词术语)GB/T 40260-2021 (高分子膜材料气体渗透性能测试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膜 membrane表面有一定物理或化学特性的薄的屏障物,它使相邻的两个流体相之间构成了不连续区间并影响 流体中各组分的透过速度。来源:GB
9、/T 20103-20063. 2 中空纤维膜 hollow fiber membrane外形为纤维状、空心的具有自支撑作用的膜。来源:GB/T 20103-20063. 3 膜分离过程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用天然或人工制造的具有选择透过能力的薄膜,以膜两侧存在的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如压力差、 浓度差、电位差等)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体系进行分离、分级、提纯或富集的过程。来源:GB/T 4774-20133. 4 气体渗透系数 ga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气体通过单位厚度膜的能力,即气体溶解度系数与气体扩散系数的乘积。CSTM
10、-SQ-2022-497注:气体渗透系数P是稳定透过时在恒定温度、单位压差下单位时间内透过单位面积、单位厚度样 品的标准状况(STP)下气体体积,即温度为0,压力为101.325 KPa下体积。来源:GB/T 20103-20065 气体渗透性gas permeanceP气体通过膜的能力,即气体渗透性系数除以膜厚度。注:气体渗透性系数单位为GPU, 1 GPU = 1 x lO(STPymscmHg-16 理想分离系数ideal separationa表征膜对不同气体的渗透性能差异,即两种纯气体的气体渗透系数之比。来源:GB/T 20103-20067 膜寿命 membrane life在正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 二氧化碳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 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规范 二氧化碳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 绿色 技术 评价 规范 二氧化碳 中空 纤维 分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