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综合训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综合训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综合训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 一次综合训练语文试题学校:姓名: 班级: 考号: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要想科学地解读三星堆考古发现,我们认为必须将这些发现置于其所处的时空框架、 时代背景和文化传统之中去分析研究,即情境分析法。情境分析法就是将研究对象放到 它所处的特定环境中去分析、理解,正如伊恩霍德所说:“在情境之中,器物通过和 共存的其他器物的关系和对比获取象征意义。脱离情境的客体是不可读的。”从情境分析法角度认识三星堆考古发现,我们赘同霍巍教授提出的“观察三星堆有 三个重要维度”的观点,即自身发展脉络的维度、三星堆文化与中
2、原文化关系的维度和 世界古代文明视野的维度。从发展脉络看,三星堆文化有一个清晰的形成与发展谱系。从成都平原早期的宝墩 文化和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史前文化中,可以找到与三星堆早期文化相似的因素,它们是 三星堆文化的源头之一。紧接三星堆文化的金沙文化虽然新出现圈足罐、敛口罐等器物, 但也继承了小平底罐等三星堆文化器物,显示出彼此之间的传承关系。此后的东周时期 蜀文化又继承了金沙文化的诸多文化传统。从三星堆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看,据文献记载,商末周初时,蜀人曾参 与周人伐纣灭商的战争。进入西周时期,四川盆地的蜀文化不仅出现有周文化风格陶器、 铜器,还将自身文化扩展到关中地区。进入东周时期,四川盆
3、地的文化先是受到东方楚 文化的影响,随着秦国灭蜀,又接受秦文化的影响,逐步融入华夏礼乐文化圈之中。到 秦汉时期,最终完成“多元一体”的华夏化过程。从世界古代文明视野的维度来解读三星堆考古发现,原则上是对的,但现在条件还 不成熟,还存在太多的缺环。比如,有人提出三星堆很可能通过蜀身毒道和西亚进行商 贸,西亚和南亚的货物和文化顺着这条道路进入四川乃至中原,中原和四川的特产、文 化也随着这条道路对南亚、东南亚、西亚产生影响。不过,迄今为止这种观点还缺乏四 川与南亚之间中间地带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支撑。因此,所谓三星堆文化与南亚地区的 联系,只是一个大胆的假说,还无法求证。(摘编自徐良高:从历史和文化的
4、角度认识三星堆,澎湃新闻)妙回忆。无论是运动员、奋勇冲刺的瞬间,还是国旗飘扬、国歌奏响的 荣耀时刻,都能让天南地北的观众燃起体育激情和爱国热情。“从来年是有情日曾经,老舍先生笔下的老北京年俗,是腊月起拾掇忙活,是正 月里欢喜飘香,是岁尾年终之时的美味佳肴,是新故相推之际的红火气象,“过得分外 热闹”。中国年的新模样,习俗或许有变,情意总归不减;形式也许有变,情感永远浓 郁升腾。春节,是四季轮回的起始,是重整出发的契机。愿人与人的真挚牵挂,家与国 的安康美满,连同新春佳节始终红火的底色、不断翻腾的热度,温暖更加美好的一年又 一年。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A.锦衣
5、玉食款款而来津津有味争分夺秒B.锦衣玉食如约而至津津有味时不我待C.丰衣足食如约而至其乐融融争分夺秒D.丰衣足食 款款而来 其乐融融 时不我待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这个春节不少人不能回家过年,但视频拜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让我们更加 懂得团圆和平安的意义。B.这个春节不少人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视频拜年让彼此的距离不再遥远,也让我们更加懂得团圆和平安的意义。C.虽然这个春节不少人不能回家过年,但视频拜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不再遥远,也让我们更加懂得团圆和平安的意义。D.虽然这个春节不少人不能回家过年,但视频拜年让彼此的距离不再遥远,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团圆和
6、平安的意义。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饭后如何养生,是很多人都关注的话题。甚至有人提出,饭后“葛优躺”,,因为饭后血液集中在胃部、大脑供血不足,只有平躺才能缓解由缺血带来的不适。然而, 饭后“葛优躺”并不可取。人们刚吃过饭后,胃内充满食物,消化机能处于运动状态, 此时平躺会影响胃肠蠕动,不利于消化、吸收。饱餐之后,可适当地活动,比如散步,这样既可以促进胃肠端动,也可以减轻胃食 管反流的症状。不过,( )o饭后人体胃内充满食物,马上进行直立性活动,会增加 胃部震动,加重胃负担。有人认为, ,能帮助消食、排除油脂,但实际上饭后
7、立即喝茶, ,还会抑制胃、肠液分泌,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导致便秘。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饭后非但可以适当运动,而且要马上开始B.虽然饭后可以适当运动,但不要马上开始C.就算饭后可以适当运动,也不要马上开始D.虽然饭后可以运动,但不要剧烈运动.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七、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公元前二世纪,张骞历经万险,到达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2020年底,“脱贫 攻坚”历时八年,披荆斩棘,圆满完成目标。路是走出来的,每条路都有一个终点。二十一世纪,中国
8、人以“丝绸之路”为新起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连通世界。2021 年,中国开启“乡村振兴”新计划。每个人都在路上,每条路都有一个起点。上述材料,给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前行中的终点与起点” 为主题,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 . D 2. B 3. C 4.逆向思考。以周为例,论证三星堆可能并不需要自己的文字; 合理推测。以上世纪80年代广汉文管所收集的文物证明三星堆文字极有可能是新发现青铜 器上的铭文或族徽;缜密表达。退一步思考,强调了破译符号、断定文字
9、的难度。5. 三星堆遗址在世界考古史上的地位;三星堆在长江文明中的地位;三星堆青铜器的造型 及其象征意义;三星堆文明的发现对中华古文明研究的意义;三星堆文明形成和发展谱 系;三星堆文明研究的方法。【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学界逐渐认可了中华文明存 在中原文明和长江文明两个摇篮的观点说法错误,形成共识的是“长江流域也有古老文明”, 并非是“长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故选D。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A.“因此充满了强烈的主观色彩”说法错误, 考古器物的意义是由学者研究确定的,具有一定的学理依据,并非“充满强烈的主观色彩; C.“才开始融入华夏
10、礼乐文化圈,开启,多元一体,的华夏化过程”错误,原文“西周时期”,蜀 文化就已经“将自身文化扩展到关中地区”;“多元一体”的华夏化过程可以追溯到成都平原早 期的宝墩文化和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史前文化;D.三星堆文明是古代长江文明的中心”说法错 误,三星堆文明只是特定时段的长江文明的中心。故选B。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BD都通过实物证明了两种文化之间 的交流,C项只是表明两种文化在祭祀上的一致性,并不能体现文化的交流。故选C。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我们不妨反过来思考:三星堆为什么 必须有自己的文字?以周为例,其当盟主时,文明发达程度应强于蜀
11、。但周人并未另创文字, 周文明显然使用了商的全套文字系统”,以周为例,论证三星堆可能并不需要自己的文字, 属于逆向思考。“我大胆推测:三星堆如果有文字,极可能会是在新发现祭祀坑出土的青铜 器上所铸商系统的铭文或族徽。这样说的依据是,20世纪80年代,广汉文管所曾收集到一 件出自三星堆遗址的商代青铜辄形尊,在其底部圈足内有一3替字、以上世纪80年代广汉 文管所收集的文物证明三星堆文字极有可能是新发现青铜器上的铭文或族徽,这是合理推测。 “退一步说,若真在祭祀坑里发现了与春秋后出现的所谓巴蜀文字相同的符号,如果没有同 时写有商系统的文字,我们也很难破译这些符号,甚至难以断定它究竟是不是文字“,退一
12、 步思考,强调了破译符号、断定文字的难度,这是表达的缜密。5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二第二段“三星堆遗址不仅在中国考古 界,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重要,它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古文明的认识,也拓展了人们对世界古 文明的看法可知可以介绍三星堆遗址在世界考古史上的地位;由材料二倒数第二段三星堆 是商晚期(3300年前,以三星堆祭祀坑为代表)到周早期(2800年前,以金沙遗址为代表) 的长江文明中心可知可以介绍三星堆在长江文明中的地位;由材料二第四段“三星堆祭祀坑 出土的青铜器不但数量多,还不乏体量硕大、造型奇异、工艺复杂的器物。比如有整个青铜 时代最高的立人像,高2.62米;有青铜时
13、代最高最大的青铜神树,高3.95米”可知可以介绍三 星堆青铜器的造型及其象征意义;由材料二第二段“三星堆遗址不仅在中国考古界,在世界 范围内都非常重要,它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古文明的认识”可知可以介绍三星堆文明的发现对 中华古文明研究的意义;由材料一第三段“从发展脉络看,三星堆文化有一个清晰的形成与 发展谱系”可知可以介绍三星堆文明形成和发展谱系;由材料一第一段“要想科学地解读三星 堆考古发现,我们认为必须将这些发现置于其所处的时空框架、时代背景和文化传统之中去 分析研究,即情境分析法”可知可以介绍三星堆文明研究的方法。6 . C 7. A 8.胆小老实。憎恨日本人但不敢反抗,被抓后吓得几乎站不住
14、。愚昧憨厚。为了家人活命,拿着妻子做的太阳旗出去寻吃的。淳朴善良。参加了游击队后时时惦念着家乡和土地,饱含着对和平生活的向往。9. 运用倒叙手法。先交代“差半车麦秸”牺牲及战友们对他的怀念,设置悬念,然后回顾他被误 抓后参加游击队的全过程,饶有趣味。采用第一人称视角。不仅能增强真实性,而且可以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更生动地刻画“差半 车麦秸”形象。以小烟袋为线索串联故事。小说开头写游击队长保存他的小烟袋像保存情书一样,中间多 次写“差半车麦秸,噫着小烟袋的细节,最后又以小烟袋结尾,构思严谨而巧妙。【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 “因生活所迫当了汉奸”说法错误。“差 半车麦秸,没当汉
15、奸,他身上的太阳旗是他妻子让他带上的。B. “说明当时的游击队员像阿 Q 一样身上有劣根性”分析错误。要枪毙“差半车麦秸”表现出游击队员们对汉奸的痛恨。D. “说明这时他还不信任游击队”分析错误。这并非他不信任游击队,这表现了他农民的纯 朴。故选C。7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 “风趣幽默,又典雅生动”分 析错误。这篇小说的语言平实质朴,其中包含大量口语,虽然有些口语如“差,差,老爷,差 半车麦秸一这是吹糖人的王二麻子给我起的外号。他一口咬死说我不够数儿.”等表现出幽默的一面,但作者主要是表现的主人公的朴实。故选A。8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正如
16、矛盾所言,小说描写的“差半车麦秸”其 实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农民的一个缩影。从小说中“俺就带着俺的屋里人跟俺的小狗子跑出来 啦”“两只手被绑在背后,脸黄得没一丝血色,两条腿抖得几乎站立不住”“鬼孙才是汉奸呐! 我要是做了汉奸,看,老爷,上有青天,日头落我也落”等内容可以看出,“差半车麦秸” 在面对日本人的侵略也感到愤怒和憎恨,但他有着中国传统农民的胆小,不敢反抗,只能四 处躲藏,而在被游击队抓住后,也是吓得“两条腿抖得几乎站立不住”,这些都反映出他的胆 小老实。从小说中“别人告诉我说,拿一个太阳旗北军就不管啦。小狗子娘自己做了个小旗 交给我,她说小狗子爹,快走吧,快去快回来!老爷,你想,我是中国人
17、还会当汉奸吗? 小狗子娘真坏事,叫我拿他妈的倒霉的太阳旗!狗皮膏药似的“,因为孩子没奶吃,“差半车 麦秸就听了妻子的话,拿着妻子做的太阳旗出去寻吃的。从中可以看出他愚昧憨厚。从小 说中“你看这地里的草呀,唉! ”“平稳年头,人能安安生生地做活,好好的地里哪能会长这 么深的草! ”等话语中可以看出“差半车麦秸”对土地的热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表现出 他身上所具有的中国农民的淳朴善良。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艺术手法和结构特点的能力。首先分析小说的叙事特点。小说开 头就交代了“差半车麦秸”牺牲及战友们对他的怀念,“他走了以后,我们不断地谈着他,想 念着他。队长保存他的那支小烟袋,像保存爱人的情
18、书似的,珍惜得不肯让别人拿去”,然 后作者重点写了“差半车麦秸”被抓、受审、以及参加游击队的情节,这里作者采用倒叙手法, 这样就给读者设置了悬念,让读者带着疑问向下阅读,既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动力,又增加了 小说的趣味性。小说的叙述采用第一人称,通过“我”的口吻来叙述故事。“差半车麦秸”的轶 事都是“我”所亲眼所见,亲身参与,“差半车麦秸还没有挂彩的时候,一天到晚他总噫着他 的小烟袋,也不管烟袋锅里有烟没烟。有时候他一个人离开屋子,慢吞吞地走到村边,蹲在 一棵小树下面,皱着眉头,眼睛茫然地望着面前的原野”“忽然全队的弟兄们兴奋得发狂一般 地呐喊着跳到天井里,把一个新捕到的汉奸同队长密密地围了起来。
19、汉奸两只手被绑在背后, 脸黄得没一丝血色,两条腿抖得几乎站立不住。他的脖颈后插一把旧镰刀,腰里插一根小烟 袋,头上戴一顶古铜色的破毡帽,所以这样的叙述方式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同时也更生 动地刻画“差半车麦秸”形象。在构思上,作者以“差半车麦秸”的小烟袋为线索串联故事。小 说中多次写到“差半车麦秸”的小烟袋,“队长保存他的那支小烟袋,像保存爱人的情书似的, 珍惜得不肯让别人拿去”“一天到晚他总嗡着他的小烟袋,也不管烟袋锅里有烟没烟”“他的脖 颈后插一把旧镰刀,腰里插一根小烟袋”“可是差半车麦秸一直老老实实地站立着,茫然地微 答案第3页,共9页笑着,嘴里噫着一只小烟袋”等,小说的开头就写到“差半车
20、麦秸”的小烟袋,写游击队长对 它的重视,中间多次写到“差半车麦秸呷禽着小烟袋的细节,最后又以小烟袋结尾,整个小说 通过小烟袋连接成一个整体,构思严谨而巧妙。10 . B 11. C 12. C 13. (1)这些教导,像太阳星辰一样光辉,都是圣人贤土正确的言 论,是从古到今最好的告诫。(2)但是凛冽的寒冬中有不凋的松柏,在风雨交加的日子,公 鸡依然不停地啼鸣报晓,而在那些昏暗的日子,确实也不会没有独自清醒的人啊! 14. 材料一认为国君要尊重官员,君明则臣良。材料二认为朝廷要注重对世人的教化。材料 三认为统治者要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来约束百姓。【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
21、:颜之推不得已而出仕于乱世,尚且能 说这样的话,还有小宛诗人的精神,那些卑劣地献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惭愧吗? “于 乱世”作“仕”的后置状语,二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 “彼.者”作后一句的主语,前面 要断开,排除C。故选B。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用法不同”错,谏逐客书是李斯 写给秦王的一个奏章,“书”指奏章,与文中的书用法一样。故选C。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不争于仕途”错。原文为“若由此业自致卿相, 亦不愿汝曹为之”,倘若通过这些本领能使自己做到卿相,我也不愿你们这样干。表明严氏 不愿子辈没有尊严地取得官职,这是一种操守,不表示“
22、不争于仕途”,不在为官上积极进取。 故选C。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兹训”,这些教导;“炳工光辉;“危 言”,正确的言论。(2) “已”,停止;“彼 那些;“固”,确实。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材料一,结合“主上之遇大臣如遇 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如果国君对待大臣像对待犬马一样, 大臣就会像犬马那样要求自己;如果国君像对待官吏一样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按官吏的标准 要求自己。可概括出,认为国君要尊重官员,君明则臣良。材料二,结合“朝廷有教化,则 世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朝廷有教化,土人便有廉耻;
23、土人有廉耻,天 下才有良风美俗。可概括出,认为朝廷要注重对世人的教化。材料三,结合“道之以德,齐 之以礼,有耻且格,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 纠正自己的错误。可概括出,统治者要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来约束百姓。参考译文:材 料一:读书人都懂得廉耻,那么国家就永远不会有耻辱了。读书人不懂得廉耻,这就是国家的 最大耻辱。我遍览近代的读书人,从他们向皇帝陈述政治主张、开始做官时起,具有廉耻心 的人已经很少了。当官越久,知耻的精神就越差劲。名望越高,巴结的恶习就越顽固。地位 越接近皇帝,逢迎的手段就越巧妙。到做了三公、六卿,官位并非不高,然而在他们身上, 像古时候大
24、臣那种高尚的、为人表率的自持风格,不只是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就连睡 觉也梦不到了。大臣讲究节操的盛况,已完全没有了。这不是由于别的原因,而是没有使朝 廷官员知耻的精神振作起来的缘故。怎样才能振作朝廷官员的知耻精神呢?答:首先是教育朝廷官员懂得廉耻。贾谊在规劝汉文 帝时说:“如果国君对待大臣像对待犬马一样,大臣就会像犬马那样要求自己。如果国君像 对待官吏一样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按官吏的标准要求自己。”这些教导,像太阳星辰一样光 辉,都是圣人贤士正确的言论,是从古到今最好的告诫。务农做工和肩挑背扛的人不懂得廉 耻,只是使他自受侮辱;有钱的人不懂得廉耻,只是使他们的家庭受到侮辱;读书人不懂得 廉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盐城市 阜宁县 东沟 中学 2021 2022 学年 下学 第一次 综合 训练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699999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