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新解——在生态文化的视野里.docx
《《聊斋志异》新解——在生态文化的视野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斋志异》新解——在生态文化的视野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的幡里引语蒲学研究的规模虽然不及红学,但也已经硕果累累、蔚为大观。以往,对于聊斋志异的解读与评论多放在社 会政治层面,强调作品的人民性、阶级性、斗争性、进步性。如:蒲松龄借助花妖鬼狐故事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专横跋 扈,揭露了封建官僚制度的贪腐邪恶,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荒谬与残酷。同时,也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愤怒心情与复仇 心理,歌颂了人民群众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理想爱情的美好愿望。这些研究成果,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拥有不可小觑的 现实意义。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不是一道奥数竞赛题,最好的答案并非只有一个,而总是拥有与生俱来的难以穷尽的可阐 释性。我希望做一下尝试,能否换一种观念,换一个视野,换一套知识体
2、系,在人与生物圈的视野内,运用生态文化的 目光,对这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做出再阐释。两位当代著名小说家对聊斋志异的评论格外激起我的共鸣,一位是莫言,一位是阎连科,他们都是当代文坛 翘楚,同时又都是聊斋志异的忠实读者、蒲松龄的追慕者。莫言荣获诺贝尔奖之后,满世界讲聊斋志异,他说,对他影响最大的不是西方的马尔克斯,而是家乡的蒲松 龄。几百年前,蒲松龄写出这样一部光辉著作,将人类与大自然建立起联系。聊斋志异提倡爱护生物,人类不要妄 自尊大,在大自然中人跟动物本是平等的。莫言还说聊斋志异是一部提倡妇女解放的作品,小说中塑造了很多自由 奔放的女性形象,他的红高粱中“我奶奶”这个形象,就是因为看了聊斋志异才
3、有了灵感。近年来,阎连科的小说不胫而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越南、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挪威、 瑞典、丹麦都有他的读者,而他却称自己是蒲松龄的崇拜者,聊斋志异是他最景仰的伟大作品,希望自己这辈子也 能够写出一部聊斋志异来。阎连科断言,聊斋志异的伟大在于写“乡土”,乡村与土地是这部伟大经典最广袤的 土壤,几乎所有聊斋志异中的经典故事都离不开乡村的荒野、茅舍、明月、蓬蒿。书中支撑起整体建构的那些狐狸、 鬼怪和异物,皆来自大地与林野。就连书中刻画的阴曹地府,也仍然是在乡村的土层下面。这些年来,我的大部分精力在关注生态文学与生态文化,在我看来,两位大作家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接受 的,实则
4、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绵延不绝的生态精神。阎连科的讲述触及世界生态运动中的核心:“人与大地的关系”“生灵万物与大地的关系”,聊斋志异中充满大地 伦理学的精义。莫言对聊斋志异的阐释触及当代生态运动中的两个重大命题:“非人类中心”与“女性生态批评”。他同 时还得出一个结论:蒲松龄是一位古代环保主义者。莫言、阎连科两位作家都出生在农村的贫寒之家,自幼割草放牛、 拾柴种地,养育他们的是祖祖辈辈生活于斯的山川土地,他们与蒲松龄是血脉相连的。蒲松龄,是一位扎根于乡野民间、生长于齐鲁大地的杰出文化人;聊斋志异是一部写在天地大屏幕上的皇皇 巨著,卷帙繁密的书中深沉蕴藉、感天动地的人类与其他动植物悲欢交集、生死与
5、共的故事,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文 化菁华的艺术呈现! 一部聊斋志异,不但是属于人类的,也是属于大地田园的,属于生灵万物的,是蒲松龄的“生态 精神”绽开的文学奇葩。通观全书,聊斋志异中的生态精神约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类与天地万 物是一个有机整体;万物有灵,禽兽可以拥有仁心,人类有时也会丧失天良;善待万物,并不单以人类的价值尺度衡量当代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Giorgio Agamben)指出:自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在追求将 自己从大自然中剥离出来。当人类完全脱离自然,比如当人类凭借自己的智力真的能够再造出一种人类机器人时, 人类的历史也就终止了
6、。此时的人不再是人,要么是会思考的机器,要么是非人非兽的怪物。回归乡土,也是回归自然,回归人的本心、本性,事关地球人类今后的前途与命运。我国当代生态美学家曾繁仁 教授将回归乡土视为“家园意识”的再度萌发,他说:“家园意识”不仅包含着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而且蕴含着更为深刻的、本真的人之诗意地栖居的存在真意。家 园意识”的本源性使之成为人类文学艺术千古以来的“母题”。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历代文化与文学作品中都贯穿着强烈的 “家园意识”。总的来说,“家园意识”在浅层次上有维护人类生存家园、保护环境之意。珍惜并保护我们已经变得十分恶劣 的地球家园,是当今人类的共同责任;而从深层次上看,“家园意识”更加意
7、味着人的本真存在的回归与解放,即人要通 过悬搁与超越之路,使心灵与精神回归到本真的存在与澄明之中。“家园意识”是一种审美的终极关怀,是从宏阔的宇宙整体与长远的人类未来出发的一种将关爱自然与关爱人类相结 合的生态审美的境界。聊斋志异不在四大名著之列,但也享有“名著”的声望,与四大名著都不相同,聊斋志异纵览、谱写的是乡 土,是地球上万物共生的家园。为什么蒲松龄少壮年纪却不愿意留在经济繁荣的淮扬官场分一杯羹,不到一年就匆匆返回蒲家庄,甘愿做一位清 贫的乡先生?这一切都源自蒲松龄对于乡村生活深厚的感情,对于乡土的热爱。蒲松龄热爱乡土却又不舍科举进阶,终 年在农家院操劳的妻子反倒看穿了世俗偏见,劝他说:
8、山林自有乐地,何必常年忍受那种精神折磨!蒲太太说的“山林二 也是就“乡土”。秦汉以来的中国“乡土社会”,是由底层的“乡民”、上层的“乡绅”以及浮沉于二者之间的“乡先生”三部分成员构成。蒲 松龄这位乡间知识分子,既是劳作于吠亩沟堤间的“田舍郎”、又是常驻豪绅府第的塾馆教师。他下接地气,对底层乡民 的辛劳与困窘、欢乐与苦痛有着切身体验;上承天风,熟读儒家经典、深研中华精神文化、悉察王朝统治的运作与操控。 可以说他的生命活动全方位地覆盖了淄川乡土。谱写乡土文化,蒲松龄可谓不二人选。乡土,对于蒲松龄如水之于鱼, 正是这一特殊身份,成就了中国历史上这位为乡土立言的伟大文学家。本文说到的乡土社会,几近于农
9、业社会。所谓“乡土”与现代意义上的“农村”并不完全等同。古代的农村与城市并不 那么界限分明,城市里边有农户,乡镇之中有市井。看看清明上河图,出来城门便是林野农舍;进得城来依然是手 推肩挑、牛牵驴曳,北宋京都开封并不拒斥山野草民下榻谋生!直到我小时候,开封城内的城墙里边还有人开荒种地、 张网捕鱼,城郊的街衢也有不少的油坊、粮行、饭馆、客栈。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乡村不仅仅是生产粮食的地方,它还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精神故乡。村头的一棵古 树、街边的一口老井,都凝结着几代人的情绪记忆。镇上的一座小庙、一座牌坊,关乎一方百姓的精神寄托。一座美好 宜居的村落里,溪流纵横的田野、有机轮作的耕地、林中放养
10、的牛羊、狐狸藏身的山丘、松鸡栖息的沼泽、鲤鱼嬉戏的 河流以及院落内的鸭鹅梨枣、疏篱菊花,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传统乡村生活是多元的、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并重。春播秋收、昼耕夜绩、渔猎放牧、坐铺行商、 设帐课徒、节庆盛典、社戏庙会、婚丧嫁娶、弄璋弄瓦,这些在聊斋志异以及蒲松龄其他的诗文中全都有生动的表 现。现代城市生活看似繁花似锦、光怪陆离,其功能则是齐一的:赚钱。当下,被捆绑在流水线、被封闭在写字间里的 蓝领、白领,其幸福指数并不一定比聊斋志异里的娇娜、婴宁、王六郎、马二混、奚三郎们更高。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以500篇的恢宏体制,以细腻、生动、多姿多彩、婉转自如的文笔,描绘了古代中国以
11、大 中原为核心的山川大地、乡村市井、飞鸟走兽、土农工商、阴曹阳世、科场官场,抒写下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兴衰福祸、 生离死别、因缘际会、喜怒哀乐。他于青林黑塞、昏灯萧斋之下呕心沥血为大地万物发声,为乡土民众代言,扶弱抑强, 惩恶扬善,识忠辨奸,倡廉斥贪,祛邪守正,解困纾难,展露灵魂深处的秘奥,探求人性本真的内涵,描绘出一幅幅乡 士生活中不同阶层、不同个体的生动画面。聊斋志异堪称往昔乡土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建设性的后现代应该继承前现代的优良传统,新农村建设可以 从传统文化中的乡土意识汲取精神营养。乡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返乡,便意味着反身地球生态系统。万物存在;钟情荒野,扎根乡土,守护人类质朴
12、、本真、善良的天性;尊重女性,视女性与自然为一体,赞美女性的独 立、自由。蒲松龄并没有生态哲学中那种“非人类中心”的观念,却总是站在“宽容、厚道”的立场上善待其他物种;他也不具备 现代生态女性主义的理念,却能够以“温和、柔软、博爱”的心肠理解和倾听女性;他从不曾像利奥波德(A.Leopold)那 样对“大地伦理学”做出过周到的论证,但他深知乡土与田园是他安身立命的根基,也是生灵万物相依共存的家园。他在 文学创作中运用娴熟的“神话思维”,也为现代生态运动中“复魅”的呼喊添加了历史的回响。一、扎根田野的“乡先生”蒲松龄,生于1640年6月5日,卒于1715年2月25日。济南府淄川人,字留仙,一字剑
13、臣,别号柳泉居士, 自称异史氏,世称聊斋先生。蒲氏家族世居淄川,以耕读传家。蒲松龄的高祖、曾祖曾经得中秀才,他的祖父、父亲饱 读诗书,满腹经纶,却始终未能跨进科举制度的最低门槛。蒲松龄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还有一个妹妹。时值明清易 代、社会板荡、战乱频仍,又逢连年水旱灾荒,田亩歉收,这个人口众多的家庭陷入困顿之中。蒲松龄兄弟们无钱延师 入学,只能在家中由老爹开蒙授课。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蒲松龄18岁那年在县、府、道三级会考中以三个第一名得中秀才。德高望重的主考官施润 章对蒲松龄的文章极为欣赏,赞为“空中闻异香,下笔如有神”“观书如月,运笔如风”,足以见出蒲松龄天资卓越、根器不 凡。“朝为田舍郎
14、,暮登天子堂二对于一位农家子弟是多么大的诱惑!此时的蒲松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与乡间几位 年龄相仿、志气相投的好友结“郢中诗社”,终日吟诗作赋、读经会文、制艺拟表,“相期矫首跃龙津”,似乎举人、进士已 经指日可待。然而,好事也就到此为止。此后数十年内,年年备考、逢场应试竟然全都名落孙山。冀博一第,终困场屋, “十年尘土梦,百事与心违”,心底苍凉,由此可见。在那个时代,科考落第的平民知识分子,在被断绝了仕途之后,能够选择的谋生之道有:经商做买卖,官衙做幕 僚,悬壶做医生,设帐课徒做教师。另外也有为僧、为道、占卜、扶乩、相面、测字、看风水的,这在当时都属于正当 营生。大多数人的选择是在民间私塾做教
15、书先生,时谓“乡先生”。乡先生,语出仪礼:“奠挚见于君,遂以挚见于乡 大夫、乡先生。”乡先生原指告老还乡的官员以及在乡间私塾任教的文化人,宋代以后就专指乡间私塾教师,既不是官办 学府教职人员,也不是书院里的经师、教习,说白了就是“乡村民办小学教师”。由于古时农村文化人少,更由于统治者倡导尊师重教,“乡先生”不但或多或少有一份体面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也 要比现在的“乡村民办小学教师”高出许多,平日受人尊重,死后还能够在乡里社庙中享受祭祀。蒲松龄得中秀才后,除了在好友、宝应县知县孙蕙那里做过一年的幕僚,曾先后在淄川城郊王家、高家、沈家坐 馆教书多年,40岁上受聘于西铺村望族毕家做西席,至71岁辞职
16、居家,教书生涯前后达40余年,称得上资深“乡先生”。西铺村的东家毕际有为清初拔贡,官至江南通州知州,父亲毕自岩乃明末户部尚书。毕家对蒲松龄很尊重,待他 亦宾亦友,课堂就设在绰然堂,常年就读的有七八个年龄不一的子弟。此时的蒲松龄,家中已经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孙子辈也陆续出生。尽管毕家待他友善,但他一人在外,常年 不能与家人团聚,难免凄清孤寂。更让他难过的是,终年教授别人家的子弟,自己的孩子却荒废了学业。他曾写诗给儿 孙表达自己悔愧无奈的心情:“我为糊口耘人田,任尔娇惰实堪怜。几时能储十石粟,与尔共读蓬窗前。”要求不高,却 到老也未能实现。直到七十岁前,仍旧迎风凌霜往返于百里山道上。与许多明代遗
17、老遗少不同,蒲松龄并没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无论是朱家皇帝掌权,还是爱新觉罗氏入主中原,体 制还是那个体制,他只是一个普通百姓,向往的是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康熙二十三年(1684),蒲松龄45岁,教书 的同时,仍在勉力赶场应考。从个人的本位出发,他渴望通过科举改变自己以及家庭的命运,不排除对于出人头地、荣 华富贵的追求,也不排除他为时政效力、一展宏图的意愿。蒲松龄集中存有大量为科举应试拟写的奏章样本,多为 表忠颂圣、献计献策的文字,“皇帝陛下德迈尧勋,功高禹绩”,不过是些哄最高统治者开心的套话、空话。尽管蒲松龄为进阶仕途付出如此多的气力,却仍然一无所获。依照他的才华,或许已经超过许多高中的举人、进
18、 士。他没有得到赏识,或许与科场黑暗、考官贪腐有关,一如他在小说中时时揭露的。平心而论并不尽然,即使在那个 时代,考场也不全是一团漆黑,考官中也不是没有伯乐,进阶的生员中也还是有不少真才实学的干才,可惜蒲松龄没有 遇到这样的机会。可怜的蒲先生不但自己科场失意,他一生教过的学生,包括自己家的子侄,连举人也不曾出过一个, 这不得不让他更加郁闷与愤慨。这一切似乎只能归结到“命”!“文章憎命达”,不平则鸣。何况蒲松龄对于文学有着天生的挚爱。他青年时代就热衷于文学创作,只不过那时还寄 厚望于科举,将时文、八股文作为分内的正经事,将文学创作视为“酒茗”之类的偏好。随着举业受挫,这副业却日益产 生不可抗拒的
19、魔力,“遥飞逸兴,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且不讳”,对于文学的痴迷,让他整天陷入情天恨海、魂牵梦 绕、神与物游、恍惚迷离的创作心境中,就像一条在江湖中漫游的鱼,距离那“龙门”只能越来越远了。40岁上聊斋志异已经初具形制,在社会上不翼而飞,一部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呼之欲出。莫言曾经对此写诗 赞叹:“一部聊斋传千古,十万进士化尘埃。”从历史角度看,蒲松龄一生科场不得意,反倒是上天成就了他。写出聊 斋志异的蒲松龄,已经不是一般的乡先生,既不是学究先生、冬烘先生,也不是道学先生、理学先生,而是一位文学 先生,一位除了教书课徒还关注世情、关注人心、热心乡治、关爱民生的乡先生!知其父者莫如其子,蒲松龄的长子蒲
20、箸曾对聊斋志异一书作出如下评价:志异八卷,渔搜闻见,抒写襟怀,积数年而成,总以为学士大夫之针硬;而犹恨不如晨钟暮鼓,可以破村农 之迷,而大醒市媪之梦也;又演为通俗杂曲,使街衢里巷之中,见者歌,闻者亦泣,其救世婆心,直将使男之雅者、俗 者,女之悍者、妒者,尽举而陶于一编之中。呜呼!意良苦矣!这里说得很明白,聊斋志异并不是专为揭露、批判官场而作,作者更多的用心是面向底层,向“村农”“市媪”普 及文化、彰显伦理、提升情怀。为此,作者不惜另下功夫,将自己的许多文言小说改写成“俚俗杂曲”。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皆是属于乡土的。从蒲松龄集中收集的文献看,蒲松龄除了创作聊斋志异,还为一方乡土做了大量有益于改良生
21、产、改善 民生、开发民智、净化民风的事情。如编纂农桑经药崇书家政编婚嫁全书日用俗字省身语录 循良政要等乡村生产、乡民生活的实用书籍,从稼嵇养殖、汤头歌诀到炼铜冶铁、脱坯烧窑,无所不包。同时,他 编写了许多唱本、俚曲,如墙头记姑妇曲穷汉次磨难曲等,寓教于乐,亲力亲为,取得良好效果。蒲 松龄的言行深得家乡民众的尊崇与信任,“凡族中桑枣鹅鸭之事,皆愿得其一言以判曲直,虽有村无赖刚愎不仁,亦 不敢自执己见,以相善言奚”。按照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书中的说法,中国传统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的关键字是“土二土的基本义就是 “泥土”,农民就像是田野里的庄稼,半截身是扎在泥土中的。蒲松龄作为一位资深乡先生,他
22、能够与底层民众同呼吸、 共患难,休戚与共、同舟共济,不惜“滚一身泥巴”,这“泥土性”最终也成了他文学生命的基因、聊斋志异的命脉。蒲松龄与他同时代的作家孔尚任、洪昇、曹雪芹、纪晓岚都不相同,他命中不属于庙堂、宫阙、台阁,他是生长 于乡间原野上的一棵大树,在泥土中扎根,在原野中生长,映蓝天白云,沐阳光雨露,伴鸟兽虫蚁,在村落、市井、人 世间开花结果。康熙五十四年(1715),蒲松龄76岁。这年的春节,他带领儿孙到祖坟祭奠,由此感染风寒,患病在床仍手不 释卷。晨起盥漱,稀粥两餐,解手仍坚持自己走到百步开外的茅厕,不肯牵累他人。早春二月十二日的黄昏,独坐窗前 磕然去世。这哪里像是一位诗人、作家?分明就
23、是一位庄户老汉!令人惊异的是,蒲松龄竟然还留下一幅74岁时的写真画像。画作出自江南名画家朱湘鳞之手,纵轴绢本,上有蒲 公亲笔题款,为蒲公所认可。蒲公在题款中评价自己“尔貌则寝,尔躯则修”,援引的是晋书中的典故,说的是西晋时代临淄同乡、由三都 赋引发“洛阳纸贵”的著名文学家左思,“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寝”是面貌丑陋。从画像看,蒲公自道丑陋显然是 自谦,而辞藻之壮丽应不亚于左思。我看蒲公画像:庄稼人的相貌:体格健壮硬朗、相貌朴实厚道;文化人的慧心:思绪灵动绵长、情怀蕴藉深沉。 至于那身曾经让蒲公渴慕过的官服顶戴,此时已被先生笑指为“世俗装:先生在画像的题款上还特别交代清楚,穿上它 留影,不
24、过是家人的提议,实非自己的本心,希望百世后人不要因此嘲笑他。临终前的自白,表明了这位扎根于乡间泥 土中的乡先生,最终与功名利禄的决绝。:、荒野情结:盘桓心头的青林黑塞聊斋志异书成,蒲松龄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喜悦之情,反而在短短的自序里写下这样几行凄凉、痛切 的文字:“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阑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渐入老境的蒲松龄把自己 比作霜天寒林中的鸟雀,比作秋夜残月下的虫蚁,生命如逝水,一生力作无力刊行。未来的知己又在哪里?或许在“青林 黑塞”中。“青林黑塞”,出自杜甫怀念身在远方李白的梦李白二首其一:“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友人身处幽幽山林、 漠漠边塞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聊斋志异 生态 文化 视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