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浅论网络环境下的科学课堂教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浅论网络环境下的科学课堂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浅论网络环境下的科学课堂教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论网络环境下的科学课堂教学摘 要: 本文选择中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案例进行研究,客观分析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局限,积极探索了如何利用网络开展科学课堂教学,为教师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了实证。关键词: 网络环境 自主探究 探究性学习 合作交流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及人们对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科学课堂教学逐渐暴露出许多弱点,比如,因材施教的原则在集体教学活动的前提下难以实施;以语言讲述为主的表达方式,使得某些教学信息的传输与接收遇到困难;发问回答、小组讨论等形式,使教学效率的提高受到局限,等等。因此,努力探讨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乃是
2、摆在科学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利用网络开展科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二、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
3、动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而充分地利用网络的优势,利用网络开展科学课堂教学成为科学课程改革的热点。三、教学过程和措施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课前准备;情景导入;自主探究;网上交流;学习评价。在这五个阶段,不仅拓展了课程资源,而且指导了学生如何在网络上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笔者将两个课时调到一起,连堂上课。(一)课前准备为了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上了机之后无法下手、很难获取相关的信息、学生之间的交流困难等问题,笔者就将数字化的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建立了一个符合教学需要的专题网站。在该专题网站中,笔者设计了八个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浅论 网络 环境 科学 课堂教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