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doc
《2022年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摘 要激励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借助有效激励原理,运用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搞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关键词激励理论 高校 学生管理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正确运用激励理论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管理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一、几种重要的激励理论激励,就是通过管理工作设定的一定条件、激发被管理者去实现工作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达到预期管理效果。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的
2、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在1943年研究了人的需要,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到1954年后,他又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需要和归属需要、求知需要、尊重需要、求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是从工业调查研究中得出来的。他把马斯洛的五个或者七个层次的需要划分为两大类,即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公认、提升、成就、个人成长与发展;保健因素包括薪水、安全、工作条件、工作保障、监督、公司的政策、人与人关系的性质、附加福利等。他
3、认为激励因素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激励人们去完成工作,而保健因素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但是缺乏保健因素却导致人们的不满。3.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该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提出的一种新行为主义论。斯金纳特别重视环境对行为的影响作用,认为人的行为只是对外部环境刺激所作的反应,只要创造和改变外部的操作条件,人的行为就会随之改变。4.归因论归因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关于说明和推论人们活动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用这种理论来理解、预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海德认为不同的归因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态度,进而影响随之而来的行为和工作绩效果。一般人的行为可作出四种归因:一是努力程度,二
4、是能力大小,三是任务难度,四是运气与机会。5.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是美国的亚当斯在1956年提出来的,关于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作的贡献与他所得到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职工积极性的影响。二、学生管理工作中激励手段的应用长期以来,在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运用的激励方法,还处于一种被动、感性的阶段,有必要根据管理学、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等理论,认真研究学生管理工作中主要激励方法和对激励方法运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以构建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激励机制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益。(一)尊重和信任激励现代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反叛意识都很强,他们非常希望能得
5、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尊重和信任,所以要求教育管理者不仅要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尊重其人性和主见,而且要充分地信任他们,使每个大学生都感到自己受到关注,得到尊重,觉得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从而增强其自信心,激发其自主向上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日常的管理、共享信息,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参与感能给人一种成就感,这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让学生恰当地参与日常管理,将学生关心的有关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荣誉,是领导、老师的信任。这既能起激励作用,又能锻炼、培养学生骨干,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二)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像一面旗帜,使人有目标、有方向。因此,要善于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宣传典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激励 理论 高校学生 管理工作 中的 应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