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周记汇编十篇.docx
《2022小学周记汇编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小学周记汇编十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小学周记汇编十篇小学周记时间过得真快,一周又过去了,想必大家都有了很深的感触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周记吧。什么样的周记才是好的周记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学周记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周记 篇1这学期,我加入了评报小队。一开始,我认为评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加入后才知道,我高估了自己。因为评报很难而讨厌评报,怕评报。最后,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同学的交流下,我渐渐开始动笔评报了,因为出乎意料地获得了这一次奖,我对自己才有了信心,开始喜欢上了评报,我终于领悟了万事开头难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我认为评报是一种享受,在欣赏别人的好文章时,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自己的阅读,写作水平。在以
2、后的评报活动中,我要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将评报成为一种习惯!多评报、用心评报,我相信,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会为胜利之果而努力!小学周记 篇2学生在本课学习前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分类,并且在四年级(上册)教材里已经知道了两块三角尺上的每一个角的度数,学生课上对数学知识、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比较容易出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本课是安排在学习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能力方面: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已具备
3、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因此,教材很重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安排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教材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为教师灵活组织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概念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量、算、拼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讨论交流、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行探究活动是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学生对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比较熟悉,就从这里入手。先让学生算出每块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引发学生的猜想: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接着,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任意画
4、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用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测量误差),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再利用课件演示进一步验证,由此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转化”数学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最后让学生运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的安排上,注意练习层次,共安排三个层次,逐步加深。练习形式具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主动解题的积极性。第一个练习从知识的直接应用到间接应用,数学信息的出现从比较显现到较为隐藏。这些题检测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顾及到智力水平发展较慢和
5、中等的同学,第3个练习设计了开放性的练习,在小组内完成。由一个同学出题,其它三个同学回答。先给出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说出另外一个内角。有唯一的答案。训练多次后,只给出三角形一个内角,说出其它两个内角,答案不唯一,可以得出无数个答案。让学生在游戏中消除疲倦激发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兼顾到智力水平发展较快的同学。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本着“学贵在思,思源于疑”的思想,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实验、去发现新知识的奥妙,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最后达到了一下这些: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
6、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完成了这节课的基本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谈话导入 ,回忆已经学过的三角形知识为新内容进行铺垫。同时,也为知识的迁移作了伏笔。课标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以疑激思 ,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学认为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大,还有部分同学认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都是一样的。那么到底谁说得对呢?这节
7、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动手操作,探究问题,以动启思,让学生经历了矛盾,发现问题后,再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探究更好的验证方法,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剪、拼、撕、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经历猜想、验证、演示、汇报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只是因为我们在测量时会出现一些误差,所以测量出的结果不是很准确。设计意图:小组合作,选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进行实验。因此,实验的对象有较大的包容性,实验的结论有很强的可靠性。学生会完全信服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普遍规律。学生心中激起了层层思考的涟漪,课堂气氛
8、既紧张又活跃,发言争先恐后。三角形不论位置、大小、形状如何,它的内角和总是180设计意图:这里教师通过提出两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层层设疑,使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波澜起伏,时刻处在紧张而又兴奋的学习状态中。练习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紧紧围绕三角形的内角和来进行,进一步加深了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和运用,让学生算等腰三角形风筝顶角的度数和等边三角形交通警示牌的度数,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最后,让学生求四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的度数,不仅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且将所学知识进行了内化和升华。这篇教学设计通过施教,符合新课程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
9、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学生在整节课中学得轻松。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层次清楚,学生思维活跃,教学一开始从学生熟悉的三角板抽象出特殊的三角形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接下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探讨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180,过渡自然且有吸引力。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进行测量、计算,但得不到统一的结果,再引导学生用把三个角拼在一起得到一个平角进行验证。这时,有部分学生在拼凑的过程中出现了困难,花费的时间较长,在这里用课件再演示一遍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练习设计也具有许多优点,注意到练习的梯度,并由浅入深,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也很有趣味性。但还受课本资源的限制
10、,不能大胆突破教材,充分利用生活资源。例如:可以出示一块被打烂了的三角形玻璃板(如图:),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老师今天不小心把这块三角形的.玻璃板打烂了,要重新买与原来同样大的一块,可老师不知道尺寸,怎么办呢?谁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呢?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常出现的问题,更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不仅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更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小学周记 篇3几年前,爸爸买了一台电脑,没几天我就学会了开机,但一直都没有玩过。一天中午,爸爸刚在电脑上玩斗地主,玩完了去做饭时,我就偷偷摸摸地溜到电脑前。我好奇地打开了一个“东西”,我在里面又看见了个“东西”叫“
11、4399游戏”,我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电脑游戏吧!我好奇地用鼠标点击它,没想到打开一看,里面竟有几千种、几万种游戏。真让我大开眼界呀!玩玩这个,很好玩,玩玩那个,也很好玩。这时,爸爸来了,我只好不玩了。电脑游戏真是太好玩了,我一定要考好成绩,这样爸爸就会让我玩电脑游戏了。小学周记 篇4“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这首诗介绍的正是秋天大雁南飞的情景。秋天,凉风习习,瓜果飘香,是一个丰收喜悦的好季节。秋天的田野最具特色。瞧,一眼望去,要不是一片一片金黄色的稻海,要不就是一片一片火红的高粱。农民伯伯们挥着锄头,有的开着割稻机。只见他们开着割稻机,来回几次,一大块的稻田里的水稻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小学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