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运行 一个悖论与三个问题 附LPR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ocx
《LPR运行 一个悖论与三个问题 附LPR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PR运行 一个悖论与三个问题 附LPR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报告从定价理论角度,分析今年以来资金市场利率“V”型反转对LPR定价带来的困 扰,并试图回答LPR形成机制与实际运行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三个问题。核心观点LPR运行一周年的现状与反思。LPR运行的表观规律:(1)除第一次LPR报价外,其 余时间MLF利率调整与LPR调整节奏与幅度完全同步;(2)降准操作并不必然导致LPR 报价下调;(3)在央行没有明确货币政策放松信号的月份里,LPR始终保持不变。通过分 析今年以来“两个阶段”的LPR与资金利率、一般存款利率和综合负债成本的变化趋势,可 以推导出一个“悖论”,即:如果LPR定价跟踪边际资金价格,那么为何第二阶段利率不上 升?反之,如果LPR跟踪综合
2、负债成本(或一般存款成本),那么为何第一阶段利率要下行? 并由此引出三个问题:问题一:MLF利率下调是否必然带来LPR的下调?问题二:未来LPR 是否只能降不能升?问题三:LPR改革是否有效改善利率“二元结构”市场分割的问题?LPR改革的“初心”与理论定价模型。(1)央行推出LPR改革的初心表现为:一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动贷款利率和 市场利率并轨;二是推动降低贷款利率,由此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 LPR报价机制的理论模型应为:1Y-LPR=资金成本(含MLF) +管理成本+风险成 本+资本成本+市场调整项。基于LPR定价原理与实际运行对上述三个问题的回答。(1) LPR报价对综合负
3、债成本 变动的敏感性并不高,也没有反映负债成本的边际变化,银行对LPR的调整更多地较为依 赖政策利率MLF的变化;(2)目前,MLF利率引导LPR已从“降”到“稳。结构性流动性短 缺也导致负债成本“易上难下。在此情况下,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需要LPR与MPA考核 共同发挥效力。未来一个时期,LPR定价都会维持平稳或略降,而实际贷款利率下行可以 通过压降LPR加点来实现;(3)今年1-8月份资金利率与存贷款利率持续背离,出现逆向 走势,LPR的推出并未有效解决二元利率结构问题,打通二元利率体系仍需要较长时间。对LPR的运行现状理解与下一步建议。(1)做好银行体系负债成本管控,LPR定价机 制应合
4、理反映银行自身经营情况,避免形成MLF与LPR点差固定不变的错觉;(2)LPR收 益率曲线形态不宜包含过多产业调控政策,理论上,5Y与1Y期定价的合理溢价,应该由 较为发达的衍生品市场进行定价,产业融资政策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政策指引予以实现。(3) 可行情况下适度放松部分监管要求,提高资金市场和存款市场联通性。例如,优化流动性监 管指标,让更多中小银行可以通过较低利率的同业市场融资;适度扩大MLF一级交易对手 范围,将部分资质较好的中小银行纳入MLF覆盖范围,以增强中小银行的LPR报价精准度。风险提示:全球经济重启后疫情复杂度提升,中美摩擦进一步升温。在LPR改革一周年之际,央行于9月15日发布
5、了“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 有序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系统性阐述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以LPR改革来推 动市场利率与存贷款利率“两轨并一轨”具体做法、取得的成绩以及重要经验。从实践看,今 年LPR除了在2月和4月下调外,其余月份均维持不变。9月份,1年期和5年期品种LPR 报价分别为3.85%和4.65,连续5个月持平。在本篇报告中,我们从定价理论角度,分析今年以来资金市场利率V理反转对LPR定 价带来的困扰,并试图回答以下3个问题:第一,从LPR形成机制看,未来MLF与LPR 点差是否应该一成不变?第二,从目标导向看,LPR利率是否只降不升?第三,在联通机 制上,LPR改革对于破解我
6、国长期以来的二元利率体系是否效果明显?一、LPR运行一周年的现状与反思LLPR运行的表观规律2019年8月17 H,央行宣布改革LPR形成机制,将LPR与MLF利率相挂钩,在MLF 利率基础上加点报出LPR。一年多以来,1Y-LPR由4.31%下调至3.85% (改革之前,1Y-LPR其次,大中型商业银行的负债来源更加多元化,相比之下,小型银行的负债来源相对单 一,这将会使得大中型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低于小型银行,加之,大中型银行的风险管理能 力稳健,普遍强于小型银行,小型银行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因此,由于客户资源的限制以及风险管理难度的加大,使得大中型商业银行的优势不断 凸显,小型银行与大中
7、型银行之间的差距将越拉越大,从而会加剧这个行业的分化。四、LPR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优化业务结构,拓展业务类型LPR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最大影响在于对存贷款利差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要从单一 化经营转变为多元化经营,提高盈利收入,降低经营成本。例如,可以通过增加主动负债的 比例,降低被动负债的比例,这样一旦存款利率上调,也可以降低银行的经营压力。在贷款业务上,也可以转变思路,尤其是对于小型银行来说,自身实力不强,在与大中 型银行的竞争中几乎没有优势,因此,可以将目光从大中型银行青睐的国企、外企等大型企 业转移到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中小微型企业上来,这样既可以避开与大中型企业的竞争,
8、也可以拓宽业务类型,顺应国家政策,降低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的压力。(二)促进风险管理手段的多样化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首先要提高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实行风险监测系统,在 放贷过程中对客户情况、放贷风险等一系列情况进行自动分析、测算和评估,并且对具有高 风险的业务进行预警,这样既满足了非现场监管的要求,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同时,还要积极引进更高级的风险管理手段,提高对压力测试、持续期缺口模型等风险 管理手段的应用。多元化的风险管理手段可以有效的降低LPR改革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三)拓宽收入来源,改进负债结构拓宽收入来源首先要拓展业务类型,尤其是要提高对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重视程度。
9、对于小型银行而言,由于LPR改革将会减少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息差,降低盈利收入,而 小型银行业务类型较为单一,风险管理能力较差,所以小型银行应当转变依靠存贷款利息差 发展业务的模式,降低利息收入业务的比例,提高非利息收入业务的比例,不断创新,降低 LPR改革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银行也要积极改进负债结构,适当调整主动性负债的占比,降低负债成本。 对于被动负债,银行应当注重存款的稳定性,降低负债成本,以此来降低利率风险。(四)加强对客户的引导此次LPR改革仍处于发展阶段,企业和居民的认识程度和接受程度尚有一定欠缺,对 LPR定价方式仍持有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因此,此次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客户服务工
10、作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宣传和推广LPR时主动向客户进行介绍和解释LPR 定价方式与以往定价方式存在的差异,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为客户制定合适的、个性化的 定价方式,这不仅能够推动我国LPR改革的进程,使此次改革更加成熟、惠及全民,同畤 也能够赢得客户的好评,为商业银行招揽更多的客户,一定程度上增加商业银行的盈利。五、结语本文基于商业银行的现状,通过对LPR改革内容的分析,对LPR改革对商业银行产生 的影响进行阐述,从而提出在LPR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此次改革,对于商业 银行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LPR改革降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减少银行的 盈利收入,同时增
11、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和风险管理成本,对银行来说是一次挑战,但同时这 次改革也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改变,使得商业银行不断创新业务类型,优化 负债结构,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因此,商业银行应当以这次改革为契机,抓住这次 机遇,方能在金融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参考文献:1侯胜楠.LPR机制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J.商讯,2020 (16): 97+99.2汤奎.LPR改革对央行政策调控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研究J.新金融,2020 (04): 44-49.3明明,范世成.LPR基准切换对银行的影响J.中国金融,2020 (06): 57-59.4严佳佳,陈金锋.LPR能够成为市场化的
12、贷款基准利率吗? 基于LPR对Shibor 影响的证据J.金融发展研究,2020 (06): 28-34.5鲍毅莺.贷款基础利率LPR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影响分析J,时代金融,2020 (13): 84-85.顾小青.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对中小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J,现代商业,2020 (07): 116-117.7尚德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下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J.经营与管理,2020 (05): 143-146.网杨嘉鸣.基于LPR“两轨合一轨”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2020 (03): 53-55.9李北伟,耿爽.利率并轨政策对银行稳健性的冲击J.南京师大
13、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03): 127-141.10徐宁,丁一兵,张男,利率管制、LPR与完全市场化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对 比与实证检验J.南方经济,2020 (05): 34-48.11诸懿青.浅谈LPRJ.现代经济信息,2020 (06): 124-125.为431%, 2019年8月20日第一期报价为4.25%),累计下调幅度为46bp,新设的5Y-LPR 由4.85%下调至4.65%,累计下调幅度为20bp。我们大致梳理了这一期间货币政策与MLF政策利率变化和LPR报价变化的关系,得出 如下规律:(1)除第一次LPR报价外,其余时间MLF利率调整与LPR调整节奏与幅度
14、完全同步。 2019年8月至今,MLF利率下调分别出现在2019年11月、2020年2月、2020年4月,下 调幅度分别为5bp、10bp和20bp。与之相对应的是,1Y-LPR在这三个月份中均出现了下调, 下调幅度与MLF完全一致。5Y-LPR同样出现了下调,下调幅度分别为5bp、5bp和10bp, 低于1Y-LPR。同时,1Y-LPR与MLF利差自2019年9月以来,持续保持在90bp不变。(2)降准操作并不必然导致LPR报价下调。可以看到,2018年8月份至今,央行降 准分别出现在2019年9月、2020年1月、2020年3-5月,而上述月份中LPR出现下调的 则为2019年9月和202
15、0年4月。其中,2020年4月央行同时下调了 MLF利率20bp。(3)在央行没有明确的货币政策放松信号的月份里,LPR始终保持不变。2019年8月 至今(除2019年8月份央行第一次发布改革后的LPR报价,1Y-LPR为4.25%,较前期下 调6bp),央行未降准或下调MLF利率的月份为2019年10月、2019年12月以及2020年 6-9月。在此期间,即便央行加大OMO和MLF净投放规模(如2020年7-9月),LPR依然 保持不变。从LPR调整过程的表象观测,LPR与MLF深度“锚定”,MLF起到了“基准利率的基准” 的作用,LPR报价较好的与MLF实现了联动。2.LPR运行的一个“悖
16、论”与三个“问题”2.1、 “两个阶段”产生“一个悖论”鉴于过去一年来LPR下行与MLF调整几乎完全同步且幅度相同,需要我们进一步确认 MLF利率是否准确发挥了利率走廊的作用。若MLF对于中段利率引导效果较好且具持续性, 则LPR市场化程度较高。今年18月份,资金市场利率的“V”型反转提供了很好的观测机会, 我们根据疫情影响、货币政策、资金利率等变化,大致可以将今年以来LPR等利率的运行 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一4月份,在此期间,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市场流动性充裕,资 金利率累计下行幅度超过lOObp,央行分别于2月份和4月份累计下调MLF利率30bp, 1Y-LPR也在相同的月份
17、出现等幅度的下调。然而,1-4月份,银行体系核心负债成本压力 突出,以结构性存款为代表的高成本负债增势迅猛,4月末结构性存款规模已达12.14万亿, 较2019年年末增加2.53万亿。同时,结构性存款定价维持高位,明显高于银行计息负债付 息率水平。因此,尽管同业负债成本趋于下行,但高成本一般存款的大幅增长,依然使得银 行综合负债成本居高不下。第二阶段:5-8月份,时间也为4个月。在此期间,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资金利率中 枢明显上行,回归至疫情发生前水平。受市场利率变化影响,6M票据转贴现、1YAAANCD、 10Y国债不同期限结构的产品平均利率均呈现上扬,上涨幅度分别为4bp、10bp和13b
18、p。 而随着5月份以来结构性存款的监管趋严,“压量控价、银行主动高成本一般负债增量和利 率趋于下行。国股银行结构性存款利率下行趋势明显,已降至3%附近。根据上市银行半年 报披露的数据显示,二季度尽管资金利率整体上行,但银行综合负债成本率较一季度小幅下 行。认真分析疫情前后“两个阶段”三种利率的变化趋势:1)DR与MLF政策利率先降后升, 但第二阶段平均利率更低;2)资金市场利率也是先降后升,但第二阶段利率更高;3)受监 管政策影响,一般存款利率与综合负债成本利率先升后降。以上三种利率,尤其是市场利率 与存款利率的背离走势,会形成“一个悖论”,即:假设LPR由市场力量决定,那么如果LPR定价跟踪
19、边际资金价格,那么为何第二阶段 LPR不上升?反之,如果LPR跟踪综合负债成本(或一般存款成本),那么为何第一阶段 LPR要下行?对LPR形成,使用跟踪1YMLF作为基准而不使用DR,既避免了期限利差确定的困难, 也避免了资金市场价格变动剧烈而造成的扰动。相对稳定的MLF对应期限较长的贷款利率。 但是,即便考虑到这一因素,这个“悖论”也依然存在。2.2、 由此引出的“三个问题”鉴于以上悖论的存在,可以继续引出以下三组问题:X问题一:决定LPR调整的因素究竟是什么? MLF利率下调是否必然带来LPR的下 调? MLF利率与LPR利率点差是否一成不变?X问题二:LPR改革以来,一直保持下行态势,未
20、来看LPR是否只能降不能升?X问题三:作为联通资金市场和存贷款市场的定价机制,LPR改革是否有效改善利率 “二元结构”市场分割的问题?二、LPR改革的“初心”与理论定价模型在回答以上问题前,我们本部分对LPR改革目标与LPR利率定价模型进行探讨。L央行的“初心推动“两轨并一轨”带动贷款利率下行央行试图通过建立资金市场政策利率MLF与贷款利率LPR的联系,推进存贷款利率与 金融市场利率“两轨并一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而对LPR形成机制的改革,是央行 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并在此基础上,带动实际贷款利率下行。1 .K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动贷款利率和市场利率并轨正常的货币政策
21、传导,是央行能够通过调整政策利率,实现资金市场价格向存贷款市场 价格的传导,进而通过控制短端利率来舞动整条收益率曲线。LPR改革的推出,一个重要 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导机制不畅问题,即逐步取消原来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的模式,让银 行在参考MLF利率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明确加点幅 度。这样一来,可以将资金市场的价格变动反映在LPR的报价因子中,进而实现资金市场 与存贷款市场的联通。建立边际资金价格与贷款利率的联系。MLF作为央行的中期政策利率,代表了银行体 系从央行获取中期基础货币的边际成本。央行通过让LPR与MLF挂钩,旨在实现MLF利 率对LPR的引导,这样一来
22、,MLF利率的调整即可驱动LPR报价的调整,并最终体现为贷 款利率的调整。1.2、 推动降低贷款利率,由此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1)实体经济所能够承受的利率水平在下降。根据央行表述,从宏观经济看,中国经济 面临下行压力,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经济发展进一步承压,通过LPR改革引导实 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有助于经济尽快恢复。2)需要打破银行协同定价的隐性下限。央行对此表述为:理论上,大型企业特别是大 型国有企业的实际信用风险较低,然而,信贷定价在参照贷款基准利率时期,部分银行往往 会通过协同行为以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倍数(如0.9倍)设定隐性下限,进而形成了对大型 企业的超额利率。这也减少了对于
23、小微普惠金融的资金支持力度。推动LPR改革,将促进 大型企业贷款利率显著下行,引导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腾挪更多信贷资源支持中小微企业。2 .LPR的定价理论模型和形成机制无论是从国际经验还是国内实践看,现行的银行贷款定价模型中,较为常见的是成本加 成法,即银行贷款利率本质上是各成本项的加总,包括资金成本、管理成本、风险成本和资 本成本等。贷款利率=负债成本+管理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市场调整项1 .资金成本在实际定价模型的运用中,负债成本可以是资金成本、一般存款成本以 及综合负债成本。国内实践中有所差异。2 .管理成本该项对不同的贷款、存款和净非利息收入分别计算管理费用率。3 .风险成本以预
24、期损失率(EL)计算风险成本,即EL二PDxLGD。其中,PD为客 户违约率,LGD为违约损失率。4,资本成本一般会取监管资本成本系数,这与银行的资本预算考核政策保持一致。5 .市场调整项例如银行基于同业对标的考量以及对企业客户贷款的议价能力等。根据LPR形成机制改革方案,LPR报价主要按照MLF利率加点方式形成。根据以上定 价模型,MLF价格需要调整并内嵌于资金成本之中。MLF内置于资金成本的理论意思在于, MLF作为中期利率走廊的中枢,能够引导中段利率走势,并因此影响到长端和贷款市场。 但也需要强调,“如果MLF不能够有效引导或反映资金市场实际价格,则MLF在定价模 型中的实际意义有限。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PR运行 一个悖论与三个问题 附LPR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LPR 运行 一个 悖论 三个 问题 改革 商业银行 影响 应对 策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