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doc
《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教材分析】本文是鲁迅诸多优秀回忆性散文中的一篇。写了他童年时,由于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内疚。笔触细腻,情感凄婉,合适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本文所表达出来的亲情带有非常深的时代烙印,要通过社会背景的探究加以把握。作者严峻的自责精神充塞在字里行间,这更是文章的动人之处。【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2、才能目的: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表达出的兄弟间深沉的亲情。3、德育目的: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教学过程】一、设境导入:在大屏幕上展示 “放风筝 ”的图片,用直观的画面和
2、愉快的旋律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谈谈放风筝的感受。为课文学习设置情景,营建气氛。二、作者简介三、背景简介四、出示目的五、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写“我”回忆了有关“风筝”的什么故事?(听读要求:找出本人感受最深的一段)(1)生听读后解答(2)师总结六、研读课文(一),寻找误解和冲突1、在文中找出描写弟弟对风筝入迷情状的句子,考虑: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生读句子后做答2、“我”对风筝是一种什么态度?“我”为什么认为小孩玩风筝是没长进的?(1)生答(2)师总结3、找出“我”毁坏风筝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的作用。(1)生答(2)师总结4、面对我的行为,弟弟是怎么样的反响?七、研读课
3、文(二),自我反省 感受亲情1、是什么缘故让“我”闪电般清醒过来了?2、对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弥补的方法有哪些?他是怎么样做的?结果怎么样?2、“我”想讨弟弟的饶恕,但弟弟却什么也不记得了,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1)生交流(2)师总结八、合作探究1、看见风筝本是令人欢乐的,但在第一自然段中,为什么说“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伤”?(1) 生交流(2)师总结2、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这一幕”详细指什么?你能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看出什么样的社会意味?(1)生分小组讨论(2)师总结九、品味语句,浸透感情生自由找出本人认为用的贴切的词语或精彩的语句加以品味。十、体验反思对待早年的鲁迅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从老先生的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呢?生自由发言,师归纳十一、拓展延伸“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所犯的错误称为“精神虐杀”,但是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老师却不让我们上网玩游戏,难道他们也是在对我们进展“精神虐杀”吗?请大家针对这一事件谈谈对爸爸妈妈及老师这种做法的看法或对游戏的看法。学生讨论交流,老师给予鼓励性评价。十二、小结师总结,生欣赏歌曲三月三附:板书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风筝 教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