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阅读答案.docx
《《赤壁》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阅读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赤壁阅读答案1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北宋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乌江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 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答案:(1 )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 评价的,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2)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 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
2、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 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 或象征)的写法,诗中借大乔、二乔两位地位特殊的女子来泛指东吴统治阶级, 以铜雀台指代曹魏政权,“铜雀春深锁二乔”貌似小事,实则象征东吴灭亡。这种 手法让诗歌内涵更丰富,更具情味。(3分)赤壁阅读答案5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3 15题。(9分)(甲)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 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 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妒。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
3、诸妇。妇曰:我有 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 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蝮岩,披蒙茸,踞虎 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 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 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缩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踊跃,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 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 过我者,
4、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苏轼后赤壁赋13 .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是岁十月之望。望:农历每月十五B .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识:认识C .攀栖鹘之危巢危:危险D.反而登舟,放乎中流放:不拘束,任意行14 .下列加点字与掠予舟而西也一句中的西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D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 矣,余颦一小舟,拥覆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场(h&ngd&ng ),天与 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
5、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15 .下列对两篇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 .后赤壁赋写月夜之游,集中描绘了断岸、高山、明月、蝮岩、草木, 景色由清幽转为峭拔。湖心亭看雪重在写雪后西湖奇景和游湖巧遇,毫无雕 琢之感,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B .后赤壁赋最后描述诗人梦中看见道士化鹤的场景 显现文章奇想联翩、妙趣横生的艺术特色。湖心亭看雪中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数量词
6、运用,很能表现出作家另一种简练、写实的艺术风格。C .湖心亭看雪通过对湖心亭赏雪巧遇一事的描写,表现作者遗世独立、 卓然不群的高雅情怀。后赤壁赋则借助于惊险迷离的景物描写,很大程度反 映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积极为国为民的高尚品德。D.湖心亭看雪记述作者以小舟独往湖心亭的所见所闻,是在大雪三日后的某个清晨(也有一说,是在傍晚八点多钟),而后赤壁赋所写清幽峭拔 的赤壁之景,则肯定在秋末冬初的某个明月之夜。16.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顾安所得酒乎?( 2分)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分)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分) 参考答案:13 .C (危:高处)14
7、 . B(名词作动词用,游泳之意;A名词作状语用箕畚C形容词移动用法以为耻D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15 . C(后赤壁赋反映了诗人较为浓重的对人世不可琢磨的虚无色彩。)16 .共6分不过(只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关键词:顾、安乎,每句1分,共2分)不要说公子您痴,还有比公子您更痴的人!(关键词:似,句意通顺,共2 分)因此,学生不一定(永远)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贤能。(关键词:不必、于,2分)参考译文:(甲)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 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 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
8、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 相互应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 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 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 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妒鱼。不过(只是)到哪里去弄到酒 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收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O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 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 相隔多少日子,江山的面貌改变太大了,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 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
9、又不时拉住形如虬 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 到这个极高处。我划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 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 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 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 衫,它嘎嘎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土,穿着羽毛编织成的 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
10、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 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 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土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 到他在什么地方。(乙)(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 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这一天刚明亮(另一说大约晚八点以后),我撑着一只小船,穿着细毛皮衣, 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 白了。湖心亭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 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人罢了。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
11、,酒炉 中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 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尽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我)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公子您痴,还有比公子您更痴 的人!赤壁阅读答案6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要求:1 .简单描述诗歌的前两句所叙述的事情。2 .说说这首诗和上面说选杜牧的哪首诗的风格最接近?3 .赏析诗歌的后两句,并体会蕴含其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可和下面两首 进行比较)相关链接王安石:题乌江亭:有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
12、回。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参考答案:古诗阅读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兵败,乌江亭长备好船劝他渡江回江东再图发 展,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乃自刎于江边。此诗与前选赤壁诗一样,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 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首句言胜败乃兵家常事。次句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 缺乏大将气度。三四句设想项羽假如回江东重整旗鼓,说不定就可以卷土重来。 这句有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 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羽“天亡我, 非战之罪”的执迷不悟。
13、杜牧则以兵家的眼光论成败由人之理。二人都注重人事, 但司马迁是总结已然之教训,强调其必败之原因;杜牧则是假想未然之机会,强 调兵家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赤壁阅读答案7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 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妒。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日: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 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
14、衣而上,履蝮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 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 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缩衣,戛然长 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土,羽衣跪跄,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日:“赤 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 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土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14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B)A.顾而乐之B .顾安所得酒乎C .四顾寂寥D .道
15、士顾笑解析:B项,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 ;A、C、D三项均 为动词,回头看。15 .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A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B .步自雪堂C .掠予舟而西也D .羽衣跪跄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其余为名词作动词。16,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 .行歌相答一边走一边吟诗,互相酬答。来源ZxxkComB.凛乎其不可留也感到害怕,不敢停留。C.如此良夜何这是多么美好的夜晚啊。D.听其所止而休焉随它停在哪里就在哪里休息。解析:C项,怎么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17 .对文中“玄裳缩衣的“孤鹤”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象征身遭贬谪,孤
16、独寂寥的作者本人。B.象征作者出世的理想。C .象征因“客夫而感觉孤寂的作者。D .象征作者“羽化”的游仙思想。解析:C项,作者的孤寂并不是因“客去”,而是因身遭贬谪的缘故,即使“客” 也只是陪衬而已。既是写实,又多少18.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第一段中“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一句带有作者对人世沧桑的感慨。B .文中的“孤鹤”和“道士”是以不同形象出现的同一对象。C .本文中道士化鹤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在出世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赤 壁赋中“苏子”的议论表达了他乐观旷达的思想。D .本文和赤壁赋都表现出一种虚无思想,这正是作者的思想局限造成 的。解析:D项,“虚无嗯想
17、在本文中有,在赤壁中没有。参考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 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 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 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 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 ”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 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妒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 呢? 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存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 的需要。”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
18、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 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 相隔多少日子,江山的面貌改变太大了,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 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 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哗”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 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 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 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 东
19、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 的衣衫,它嘎嘎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一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土,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 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了。昨天夜晚,边飞边 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土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 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赤壁阅读答案8高中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赤壁之战主备人:赵海燕贺会会审核人:赵宗生【教学目标】1 .积累“卒、足、方、事”等实词,“乃、为”等虚词。2 .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句子
20、的翻译。【教学流程】一、解释加点的字词:3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2.致殷勤之意()3 .当横行天下(4 .当横行天下(5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6 .邂逅不如意(7 .地方数千里()7.北面而事之(7.北面而事之(8,初一交战()9.鼎足之形成矣(9.鼎足之形成矣()10.刘琮束手()11 .宜别图之()12 .宜别图之()13 .此帝王之资也()14 .与曹有隙()15 .江表英雄咸归附之()15上匕至南郡,而琮已降。()16.必蹶上将军。()17 .近者奉辞伐罪()()18.动以朝廷为辞()19.愚谓大计不如迎之。()20,将兵与备并力逆曹()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阅读练习
21、二:三首诗议论的角度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这三首诗对项羽乌江自刎的做法表达了不同看法,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杜牧:兵家用兵 王安石:民心向背 李清照:为人气节(答一点得1分, 答两点3分,答三点4分)杜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王安石: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得出。李清照: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这首诗从开始至结束都洋溢着对英雄的 赞美和敬仰。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223题。(共4分)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2 .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23 .若将铜雀
22、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2分)赤壁阅读答案由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24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 感之由。(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均给2分。)25 .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二、一词多义:足1.兵精足用,英雄乐业。()2.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3.兵精粮多,足以立事。()4.鼎足之行成矣。()5.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6.众数虽多,甚未足畏。()事1.亦别图之,以济大事()2.慰劳其军中用事者()3.肃宣权者,论天下事势()4.北而事之()方1.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2.操军方连船
23、舰()3.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5.挟天子以征四方()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卒1.鲁肃闻刘表卒()2.五万兵难卒合()次1.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2 .余船以次俱进()3 .次第岂无风雨?()乃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2.乃罢会。()3.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4.蒙冲斗舰乃以千数()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7、精思傅会,十年乃成()(09天津)8、乃不知有汉,无论魏()(11安徽)三、翻译句子:(20分钟)1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土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 之资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赤壁 阅读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