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二).docx
《现代企业管理(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企业管理(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现代企业管理(二)课程代码:2626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是高等自学考试管理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旨在使学生通过本 课程的学习,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培养其运用管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企业 管理具体问题的能力。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1) 了解现代企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2)理解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 原理;(3)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常用的基本方法;(4)初步具有应用企业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企业管理 具体问题的能力。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应有管理学原理、高等
2、数学、统计学等课程作为先修课,并为进一步学习企业生产管理、质量 管理、市场营销学等课程打下基础。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概述(-)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对工业企业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与了解,理解什么是工业企业管理,为 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打下基础。具体要求是:理解工业企业的概念、特征、类型;管理的定义、性质、职能;深刻理解工业企业管 理的任务、内容、基本原理和组织结构;了解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和基础工作等方面的知识。(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工业企业1 .工业企业的概念2 .现代工业企业的特征3 .现代工业企业的任务4 .工业企业的类型第二节工业企业管理1 .管理的概念2
3、.管理的二重性与基本职能3 .工业企业管理的任务及内容4 .工业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第三节工业企业管理原理1 .工业企业管理的一般原理2 .管理的方法论3 .企业管理的组织结构第三节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1 .标准化工作2 .定额工作3 ,计量工作4 .信息工作(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企业科技进步与企业科技管理1 .企业科技进步2 .企业科技管理第二节企业技术创新1 .企业技术创新的概念、类型与模式2 .企业技术创新的项目选择3 .企业高技术创新第三节企业技术改造1 .企业技术改造的基本原理2 .企业技术改造的内容3 .企业工艺改革4 .企业设备更新第四节企业技术引进1 .技术引进的概念与作用2 .技术
4、引进的方式3 .企业技术引进的战略本章的重点是:企业科技进步的动因分析;企业科技管理的主要内容;技术创新的概念和驱动模式;高技术的特征;企业技术改造的概念;设备更新时间的确定方法;技术引进的方式与作用。(三)考核要点第一节企业科技进步与企业科技管理1 .识记:企业科技进步技术的概念、内容、作用及途径;企业科技管理的含义、特点。2 .理解:企业科技进步的动因分析;企业科技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二节企业技术创新.识记:企业科技创新的概念与内涵;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模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选择的过程与原那 么;高技术的概念与特征。1 .理解:企业技术创新的类型;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选择的方法;企业高技术创新的
5、途径与方式;第三节企业技术改造1 .识记:企业技术改造的概念与特点:企业技术改造的内容;工艺改革的意义;设备寿命的含义和类型。2 .理解:企业技术改造的基本原理;设备的两种动工;设备更新的条件。3 .应用:工艺改革的决策方法;设备更新时间的确定方法。第十章技术经济分析(-)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学习的目的,在于对技术经济分析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具体要求是:理解和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资金时间价值的内涵和计算方法;现金流量分析;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价值工程的概念和内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课程内容第一节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1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2 .技术经济分
6、析的基本原那么和程序3 .技术经济分析的可比条件4 .技术经济分析的指标5 .技术经济分析的经济要素第二节 技术经济分析中的时间因素1 .资金时间价值的内涵2 .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方法3 .现金流量4 .资金等值5 .常用的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普通复得公式第三节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1 .净现值(NVP)分析法2 .净年值(NAW)分析法3 .内部收益(IRR)分析法4 .投资回收期分析法5 .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第四节价值工程1 .价值工程的含义2 .价值工程的特点与工作程序3 .价值工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五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1 .可行性研究的概念2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3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7、4 .可行性研究的经济评价本章的重点是: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技术经济分析的可比条件;资金时间价值的内涵和计算方法;现金流量 分析;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价值工程的含义及核心;价值工程的主要内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三)考核要点第一节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1 .识记: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那么和程序;技术经济分析的指标。2 .理解: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技术经济分析的可比条件、技术经济分析的经济要素。第二节 技术经济分析中的时间因素1 .识记:资金时间价值的内涵;现金流量的含义;资金等值的含义。2 .理解:计算资金时间价值的两种方法。3 .应用:现金流量图示法;常用的计算资金时间价值
8、的公式。第三节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1 .识记:净现值(NVP)的含义;净年值(NAW)的含义;内部收益(IRR)的含义;投资回收期的含义。2 .理解:净现值分析法的评价标准;净年值分析法的评价标准;内部收益分析法的评价标准;投资回收期 分析法的评价标准;不确定性分析的意义。3 .应用:净现值(NVP)分析法;净年值分析法;内部收益分析法;投资II收期分析法;不确定性分析的 方法。第四节价值工程1 .识记:价值工程的含义;价值工程的特点与工作程序。2 .理解:价值工程的核心;价值工程的主要内容。3 .应用:价值工程的方法。第五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1 .识记: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9、。2 .理解: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的两大组成部分。第十一章财务管理(-)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学习的目的,在于对财务管理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具体要求是:理解和掌握筹资目的、基本要求、方式;流动资金的概念和特点;固定资产的概念、特点 及折旧的计算方法;对外投资的目的与特点;成本费用的概念、内容;成本费用预测、计划和控制的主要 内容;利润的组成、分配顺序。(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资金管理1 .筹资管理2 .流动资金管理3 .固定资产管理4 .对外投资管理5 .无形资产投资管理的特点第二节 成本费用管理1 .成本费用管理2 .成本预测3 .成本费用计划4 .成本费用控制5 .降低成
10、本的途径第三节利润管理1 .利润总额2 .利润分配3 .利润的预测和计划本章的重点是:筹资目的、基本要求;流动资金的概念及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存在形态;固定资产 的折旧方法;成本费用的概念、工业企业成本费用项目;利润的组成、分配顺序。(三)考核要点第一节资金管理1 .识记:筹资的目的;企业筹集资金的基本要求;流动资金的概念、特点;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特点;对 外投资的目的与特点。2 .理解:企业不同资本金的筹集方式;流动资金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存在形态;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 考虑的因素;无形资产投资管理的特点。3 .应用:流动资金的分类;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第二节成本费用管理1 .识记:成本费用的
11、概念、工业企业成本项目和费用项目;成本费用计划的意义;降低成本的途径。2 .理解:成本费用管理的要求;成本费用计划的内容;成本费用控制的方法。3 .应用:成本预测的方法。第三节利润管理1 .识记:利润的含义和组成;利润分配的顺序;2 .理解:利润分配顺序在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目标利润预测的方法;计划的内容;第十二章企业信息管(-)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学习的目的,在于对企业信息管理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具体要求是:理解和掌握信息、数据与企业管理信息的概念;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企业管理信息特点、 作用及来源;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动力、三要素及作用;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我国企业信息化的主 要
12、问题;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开发原那么与方式。(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信息、数据与企业管理信息1 .信息与数据2 .企业管理信息第二节企业信息化1 .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2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3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主要问题第三节企业管理信息系统1 .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发展2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3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本章的重点是: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企业管理信息的概念和来源;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动力、三要素; 我国企业信息化的主要问题;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方式;管理信息系统的几种开发方法的优缺点。(三)考核要点第一节信息、数据与企业管理信息1 .识记:信息与数据的概念;企业管理信息的含义、特
13、点及作用。2 .理解: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企业管理信息的来源。第二节企业信息化1 .识记: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的含义;企业信息化的动力;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2 .理解:企业信息的三要素;企业信息化的作用;我国企业信息化的主要问题。第三节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1 .识记: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管理系统的开发原那么与方式。2 .理解:管理系统的发展阶段;管理系统的开发条件;管理系统儿种开发方法的优缺点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特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
14、”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 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 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 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二、教材现代工业企业管理概论X武农主编企业管理1999三、自学方法指导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
15、求和 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 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 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 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 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
16、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 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 通”的方法。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
17、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7、耍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 的试题。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建议总课时108学时,分配如下:章次内容学时第一章概述8第二章企业制度创新6Ayrb jsirL第二早市场研究与预测12第四章经营战略与决策10第五章市场营销12第六章生产管理12第七章质量管理10第八章劳动管理6第九章企业科技管理6第十章技术经济分析12第十一章财务管理8第十二章企业信息管6合计108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1 .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
18、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2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试题比例大致为:识记为25%,理解为25%,应用为50%。3 .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 3: 3: 2o.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 一般占10%。4 .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5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15。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六、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下列产品中属于消费品的有A.牙膏B.钢材C.机床 D.洗衣机(二)、填空题工业企业管理的任务是提高经济效益。(三人名词解释题工业企业(四)、
19、简答题简述工业企业管理的动态原理。(五)、计算题已知某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1L2万元,固定成本为19.2万元,若产品定价为16元,求其盈亏平衡点产量。(六)、论述题试分析比较MRPII与JIT两种现代生产组织方式的优劣。5 .规章制度6 .基础教育本章的重点是:工业企业概念;现代工业企业的特征;管理的概念;企业管理的二重性和职能;工业 企业管理的一般原理;企业组织结构的五种典型形式。(三)考核要求第一节工业企业1 .识记:工业企业的概念、现代工业企业的特征。2 .理解:工业企业的类型。第二节工业企业管理1 .识记:管理的概念;管理的二重性的含义;工业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各阶段的主要特点;管理的二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企业 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