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价值链推进环境协同治理可持续发展机制探究.docx
《绿色价值链推进环境协同治理可持续发展机制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价值链推进环境协同治理可持续发展机制探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屣你直镯办同僦探究(摘要)环境协同治理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议题,但多元主体间价值、利益的结构性困境导致环 境协同治理大多停留于倡导阶段。通过对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个案考察可以发现:构建绿色价值链是推进多元主体参与 协同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环境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评价指数的发布,激活和提升了社会对企业污染行为及政府监管的 舆论监督有效性,为绿色价值链的构建提供信息支持;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等对企业绿色行为的正向激励效应,使企业 成为推进环境协同治理的主动参与者,是构建绿色价值链的关键环节;环境协同监管良性的反馈闭环,有助于培育环境协 同治理必需的社会信任,为绿色价值链的构建奠定社会基础,
2、推动着环境协同治理的持续发展。(关键词)绿色价值链;环境协同治理;利益相关者;社会组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置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 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然而,一个客观事实是,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 位,但环境治理仍不容乐观,任重道远。2016年全球环境绩效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180个参评国家和地区中排 名109位。(2)人民群众对绿水蓝天之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促使社会广泛关注环境治理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污 染防治与化解重大风险和精准扶贫一起视为攻坚战,反映出党和政府对环境治理严峻性的理性认识。对于生态
3、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 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是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主体(3),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参与者,也理 应成为环境治理参与者。但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个体对环境治理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参与环境治理中对 自身付出的成本以及收益有着各自的考量。(4)在这种认知差异及成本与收益偏好不同的情况下,各参与主体很难保 持一致行动,难以达成环境治理的协同效应。基于此,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环境协同治理运行机制亟需引起学术界的重 视。一、研究回顾与问题提出20世纪中页,发达国家因重工业污染而导致的环境问题引发了一
4、系列重大环境公害事件,其不仅唤起了公众的环 境意识,也迫使政府日益重视环境治理。在环境危机的影响下,以加勒特哈(Garrett Hardin)、罗伯特海尔布隆纳(Robert Heilbroner)和威廉奥福尔斯(William Ophuls)为主要代表的学者提出了环境治理的权威主义政治处方,即主张依靠 政府及其权威手段治理环境。(5)随着“公共选择理论”的兴起,通过市场机制对环境问题进行调节的理念逐步在环境治 理问题中得以推广,例如戴尔斯(Dales)提出了“排污权交易”的市场机制以控制污染排放总量,并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 激励污染源降低自身污染排放量。(6)环境治理的第三条道路的倡导者强调社
5、会组织的参与,并对环境治理中的社会 组织参与及公民环境运动开展了大量研究。国内学者陈振明(7)和李汉卿(8)认为治理就是对合作的管理,政府与非政府部门在相互协作中建立有效的治 理结构,从而实现整体效果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公共治理理论强调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共同合作的多中心公共治 理。(9在具体的环境公共治理研究中,尼尔(Gunningham Neil)认为通过清晰明确的环境目标,可以有效地将认同 这一目标的个体和机构组织起来共同进行环境治理;(10)杨妍则强调制度在环境协同治理中的重要性,认为构建公私共 同参与的政治、法律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机制才能够实现环境善治的目标。(11)美国、英国等发达
6、国家通过组织间或多个组织的合作进行环境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阿必诺(Albino)对美国上 市公司环境绩效所做的数据分析表明,公司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不仅有益于整体环境绩效管理而且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环 境声誉;(12)王玉明通过对广东省的考察揭示出环境治理中各政府机构或部门间仍未形成合力的客观现实。(13)由 此可见,环境协同治理虽然在学界和实践界得到了认可和推崇,但是在我国现实环境治理的实践中却未能发挥其优势。环境协同治理需要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公众多方参与,这种参与并不是简单的裁决或者监督,而需 要各方相互依赖、共同协商开展合作。目前,我国的环境协同治理仍然以地方政府为主导者,倾向于
7、将非政府组织和体 制外的精英吸收到体制内,以达到提升自身对民众环境诉求的反馈能力和对环境诉求的掌控能力。而非政府组织和体制 外精英借助于政府的吸纳,能够得到相较于未被吸纳组织和个人更多的行动和资源支持,因而也并不抵抗政府的吸纳。 (14)但被吸纳组织和个人往往要牺牲其自主性才能获得政府资源支持。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原因 在于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并非独立的行为主体,会因其推进经济发展的目标设定,民生和社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依赖, 而弱化政府推进环境协同治理的动力,减损环境监管绩效。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主导的环境协同治理中的其他组织和 个体往往很难拥有和政府行动讨价还价的权力。公众具
8、有强烈的环境改善愿望,但由于现阶段公众普遍缺乏参与治理的能力且力量分散,往往表现为“搭便车”行为, 以至于在现实中很难凝聚成强大的环保力量,只能将改善环境的希望寄托于政府的主动作为。企业作为利益取向的市场 组织,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是其天然追求,若环境保护不能给其带来收益,那么保护环境就不会成为企业的首 选项。在传统的环境协同治理实践中,企业虽然被动参与其中,但因其环境表现并不为市场所知,良好的环境表现所付 出的环保成本不能转化为自身竞争力的一部分反而成为增加产品成本的累赘,盈利的冲动促使企业寻求以各种手段逃避 环境责任;环境违规付出的罚款等成本远低于环保投入所增加的成本进一步增强了企业
9、逃避环境责任的动力。有利可图是 企业逃避监管进行环境违法违规活动的最大动力。在环境利益相关各方价值取向相异甚至冲突的情况下,环境协同治理 难免流于形式并难取得实效。现阶段,虽然中央政府有了较为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了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和调整环境保护部门设置的方式 增强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但采用的仍然是加强监管,加大环境违规处罚力度等以政府为核心的治理模式。地方政府 面临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推动本区经济社会发展,这与同样追求经济利益的企业具有相同的共识,政府与企业在一定程度 上形成了事实上的利益共同体。(15)在这种情形下,政府势必要在环境治理和经济效益之间进行权衡,很难采取强力 手段进行有效的环
10、境治理。环境协同治理亟需一个有使命感并与其他参与方保持开放、尊重态度的组织者,缓解治理现实与理想目标的张力。 (16)迪根(Craig Deegan)对孟加拉国非政府组织进行的实证研究证实非政府组织与新闻媒体的合作能够对跨国公司 的绿色供应链表现产生积极影响。(17)环境NGO以保护环境为组织目标,具有组织性、非营利性、志愿性、非政治 性等特征(18),其目标的单纯性和组织的开放包容性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协同治理中的组织动员者的要求。因此,考察 环境NGO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构建环境协同治理体系,以最大限度的吸纳最多的组织和公民个体共同解决环境问题, 探索NGO推进环境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将为国家
11、推进环境协同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二、绿色价值链推进环境协同治理的过程分析:以公众环境中心为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是一家成立于北京的环境NGO组织,自2006年成立以来,IPE一直致力于推动环境 信息公开,利用信息的力量推进环境利益相关方协同进行环境治理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IPE以环境信息为核心搭 建了蔚蓝地图环境信息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蔚蓝地图网站和蔚蓝地图APP两个应用平台。IPE依托两个应用平 台发起了绿色选择、绿色供应链、绿色证券和绿色信贷等多个环保项目,对政府、公众和企业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提 升了相关方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环境协同治理格局的形成。(
12、一)环境信息集散中心:IPE推进环境协同治理的信息基础目前我国环境信息发布主要依托于地方政府环境网站,缺少统一的环境信息发布平台。地方主导的环境信息分散 化,降低了环境信息的利用效率。IPE主要从政府和企业公开发布的环境信息中获取基础的环境信息,这些信息是IPE 构建环境信息数据库的基础,进而在数据库的基础上研发PITI指数(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和CITI指数(企业环 境信息公开指数)。同时IPE从公众或消费者获取环境监督信息。在此基础上,IPE将获得环境违规确认的信息在企业 信息上予以标记,为采购企业提供其供应商的环境信息,使采购企业能够及时掌握其供应链的环境风险,协助其建立绿 色供应链
13、体系。此外,IPE构建企业反馈制度接收违规企业的环境违规解释及环境整改信息,并对整改行为予以标记或 删除违规信息,为环境违规企业整改违规行为提供激励。在此过程中,IPE发挥着环境信息集散平台的功能,而非仅是简单的信息中介。IPE将收集到的环境信息予以加工, 将信息识别简单化,使环境信息在更广的范围上得到应用,扩大了环境协同治理的参与范围。IPE构建的环境信息循环 系统强调各个参与方的信息反馈及迭代,有效的反馈能够激励参与方发送环境信息的行为,使得这种信息互动行为在长 时期内能够得以持续运转。(二)公众参与的引导者与代言人:IPE推进环境协同治理的社会基础环境治理需要多方参与,公众的参与尤为重要
14、。通过查阅IPE网站发现,2007年IPE联合21家环保组织向公众 发出了绿色选择倡议,呼吁消费者利用手中的消费选择权影响企业的环境表现。为便利公众开展绿色选择,IPE开发了 环境地图网站,截至2018年3月,网站已经为1.6亿多人次提供了查询服务。2014年IPE发布了移动APP“蔚蓝地图”。 “蔚蓝地图”不仅集成了环境地图的所有信息功能,而且能够通过实时定位为用户提供直观的、身边的环境信息,将环境 监测信息与公众的生活联系了起来。此外,“蔚蓝地图”添加了一键举报黑臭河功能,后台直接将信息反馈至相关部门并 跟踪信息反馈,为公众深度参与环境治理提供了渠道。截至2018年3月,“蔚蓝地图APP”
15、安卓端累计下载安装量达611.34 万;IOS端评分高达4.5分,用户数量持续增长。通过构建友好的信息平台,IPE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丰富且直观的环境信 息,而且提供了参与环保监督的便捷通道,扩大了环保参与人群,为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三)政府环境监管的监督者与助力者:IPE推进环境协同治理的政府互动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基础,也是政府环境监管绩效的重要指标。IPE在创立之初就将推动环境信息公 开作为组织的最大任务,客观上扮演着通过环境信息公开,监督政府环境监管的角色。为推动地方政府积极落实相关法 律法规,IPE与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联合开发了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
16、ITI),对全国113座城市(2017 年上升为188座)的环境信息公开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和排名,一方面形成公众压力推动地方政府落实信息公开,另一方 面通过树立标杆城市为地方政府提供改进参考。根据PITI,十年来的政府PITI得分从2008年平均得分31.06分,提升 到2017年的52.34分,环境信息公开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截至2018年3月IPE共收录超过90万条环境监管记录, 覆盖超过300万家企业(其中有监管录企业740882家),为IPE开展环保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在推动地方 政府公开环境信息的同时,IPE依托“蔚蓝地图APP”和微博、微信等平台收集公众环境监督信息向相关政府
17、部门进行反 馈,扩大了环保监督力量,弥补了政府环境监督力量不足的缺陷,成为政府环境监管的助力者。(四)企业环境行为的监督者与激励者:IPE推进环境协同治理的企业互动企业是环境问题的主要制造者,为推动企业参与环境协同治理,IPE与NRDC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合作开发了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指数(CITI)对品牌商在华绿色供应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要求品牌商对自身以及旗下供应商的环境 表现负起责任。IPE依托环境信息数据库为品牌商提供企业环境信息查询服务,与品牌商联合向环境违规企业施加压力, 同时与品牌商联合为企业改进环境表现提供技术支持。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2017年度评价报告摘要绿色供应链 C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 价值链 推进 环境 协同 治理 可持续发展 机制 探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