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江山市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江山市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江山市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江山市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国古代的咏花词的类型,虽然达到了逼真、传神的艺术境界,但多侧重于表现 自然。更多的咏花词佳作侧重于表现感情。由感官向心灵开拓,审美对象便由形象转向意 象,由目接之景转为神遇之景,诗境便由“物境”转为“意境”。在创作上,追求表现审美 主体心灵感受的“韵味”,通过超视听的心灵(或称“第六感官”)来把握对象。如陆龟 蒙白莲云“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醉时”,就体现了一种特有的韵味,诗人借此 表达芳洁自赏而又寂寞凄清的心境,这首诗打动人的魅力在于
2、此。钟噪诗品中说: “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在于此。其目的并非“状难 写之景如在目前”,而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白莲欲坠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无关紧 要,这里仅以此富有韵味的意象传出一种心境罢了。又如姜夔暗香写寒梅云:“竹外 疏花,冷香入瑶席。”又云:“千树压,西湖寒碧。”皆是幽冷心境的意象表现,有“得意 忘象”之趣。如从形貌之似的角度去落实,往往是不可捉摸的,那样去鉴赏便要失去韵味, 难免买梗还珠之讥。如司空图所云:“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乎已违。故我 们读这类诗词,更不可仅仅注意花卉形象的描摹,诗人已不是着眼于“目击可图”之境,而 意在“境外生境”
3、。“境外生境”者,于“物境”之外生出“意境”也。我们应力求通过 品赏韵味进而领会意境,方不负古人。故司马光云:“古人为诗,贵在意在言外,使人思而 得知。”(诗人玉屑卷六引)由物境引起内心触动,而将与它相似的内在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将自身情感 托之于外物,这就构成了咏花词的另一境界一一“情境”。这已是“移情作用”的表现,已 经不完全是从审美感受的角度出发,而是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托之于花卉形象表现出 来。在创作上常常采用比兴寄托的表达手段,“兴者托事于物”,以情附物,言在此而意在 彼。如陈子昂感遇诗咏兰,以“岁华尽摇落,劳意竟何成”寄寓时不我待、美人迟暮之 叹;宋徽宗燕山亭咏杏花,以“易得
4、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寄予国破家亡、失身为 虏之痛。工于寄托者,皆善于闪烁其词,隐藏其旨,令读者于言外有所感触。寄意的深隐,以 造成情味的隽永。含蓄深沉,故耐人寻味。1.对第一段中引用姜夔的诗、司空图和司马光的话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武宗崩,仁宗哀恸不已。察罕再拜启曰:“庶民修短,尚云有数,圣人天命,夫岂偶 然。天下重器悬于殿下,纵自苦,如宗庙太后何? ”仁宗辍泣曰:“曩者大丧,必命浮 屠,何益?吾欲发府库以赈鳏寡孤独若何? ”曰:发政施仁文王所以为圣殿下行之幸甚拜 中书参知政事但总持纲维不屑细务识者谓得大臣体。初,察罕生于河中,其夜天气清肃,月白如昼。相者贺曰:“是儿必贵。”察罕天性
5、孝友,田宅之在河中者,悉分与诸昆弟。昆弟贫来归者,复分与田宅奴婢。纵奴为民者甚 众。故人多称长者。既致仕,优游八年,以寿终。(选自元史列传第二十四,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发政施仁/文王所以为圣/殿下行之/幸甚拜中书参知政事/但总持纲维/不屑细务/识者 谓得大臣体B.发政施仁/文王所以为圣殿下/行之/幸甚拜中书参知政事/但总持纲维/不屑细务/识者 谓得大臣体C.发政施仁/文王所以为圣/殿下行之幸甚/拜中书参知政事/但总持纲维/不屑细务/识者 谓得大臣体D.发政施仁/文王所以为圣殿下/行之幸甚/拜中书参知政事/但总持纲维/不屑细务/识者 谓得大臣体11.下列对
6、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元朝采用行省制,省下有路、州(府)、县,路归省管。B.浮屠,是佛陀的意思,梵语音译,古人亦用来称和尚、佛塔、佛教等。C.治最,指治理得好,古代设有专门针对官员的考核制度,按一定标准考核政绩,评定 等次。D. “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察罕天资聪慧,颇受赏识。他通晓多国文字,深得奥鲁赤信任;御史台、中书省争相 举荐他,丞相哈刺哈孙则认为,武昌是大郡,非斯文的人去治理不可。B.察罕善于言辞,明于事理。他跟随镇南王征讨安南时,受命列罪斥
7、责,令使者哑口无 言,世子率众逃走;武宗去世,仁宗悲痛不已,他劝说仁宗以国事为重。C.察罕为政宽容,勇于担当。在处理广西妖贼惑众一案时,议定诛杀首恶儿人,其余的 全部释放,并且焚烧了档案。面对他人的指责,他表示独自承担责任。D.察罕孝顺友爱,德行深厚。他在河中的田宅,都分给了众位兄弟;兄弟因贫穷来投奔 的,又分给他们田宅奴婢;他还释放了许多奴婢为平民,大家称赞他是有德行的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奥鲁赤辟为理问,政事悉委裁决,且令诸子受学焉。(2)察罕日:“妄也,是必构害仇家者。”核问之,果然。参考答案:10. C 11. D 12. A13. (1)奥鲁赤任命察罕为理
8、问,政事全交给察罕裁决,并让自己的孩子们拜他为师。(2)察罕说:“荒诞!这一定是陷害仇人的。”审查询问这件事,果真(像察罕说的) 这样。【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 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 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文王所以为圣”,应 理解为“这是文王成为圣主的原因”,所以可以排除B和D项;“殿下行之幸甚”,应理 解为“殿下这么做太幸运了,可以排除A项。故选C。【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
9、谓、官职的 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 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 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D项,“致”的意思是“获 得” “致仕”指获得官职错误,“致”的意思应该是“交还、还给,“致仕”指交还官 职,即退休。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 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 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A项,错在“非斯文的
10、人 去治理不可”,原文是“非斯人不可治”,意思是“非此人不能治”。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 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辟”“委”“诸 子”“受学焉”的翻译各1分,句意1分;第二句中,“妄”“构害” “核问”“果然” 的翻译各1分,句意1分。【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 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 替换、组
11、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 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 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察罕,是西域人。他体格魁伟,天资聪慧,博览群书,强于记忆,通晓多国文 字。奥鲁赤任命察罕为理问,政事全交给察罕裁决,并让自己的孩子们拜他为师。察罕跟 随镇南王征讨安南,大军驻扎在泸江。安南王子遣他的叔父来到军营门前自陈无罪。镇南 王命令察罕列举安南王的罪行,并加以斥责,使者哑口无言,安南王子率众逃走。察罕跟 随奥鲁赤调任治理江西,宁都的老百姓说:“某乡的石头上有
12、五色云气,有一个东西在上 面,仔细看是玉玺。不派士兵去取回,恐怕被持有人占有。”众人疑惑。察罕说:“荒 诞!这一定是陷害仇人的。”审查询问,果然是这样。元成宗大德四年,御史台奏请任察罕为湖南省行政长官,中书省则奏举他为武昌 路治中。丞相哈刺哈孙说:“察罕为官廉洁,固然应为御史,但武昌是大郡,非此人不能 治。”最终任命察罕为武昌治中。广西妖道高仙道用妖术迷惑民众,平民受他迷惑的达数 千人。事情败露后,湖广行省命察罕与宪司一起处理。他审讯得知实情,议定诛杀首恶几 人,其余的全部释放,并且焚烧了档案。众人指责他,察罕说:“我一人独自承担责任, 你们不会受到连累。”察罕在武昌路以治理卓著闻名,升为河南
13、省郎中。元武宗去世,元仁宗悲伤痛哭不已。察罕再拜禀告说:“百姓寿命长短,尚且说 有天数;圣人的天命,难道是偶然的吗?殿下您掌握着天下,即使让自己痛苦,那么怎么 面对宗庙和太后呢? ”仁宗停止哭泣说:“以前国君去世,一定要修建寺庙,有什么用处 呢?我想打开府库来赈济那些鳏寡孤独的人,怎么样呢? ”察罕说:“推行政事,施行仁 政,这是文王成为圣主的原因。殿下这么做太幸运了。”拜中书参知政事,察罕只是全面 主持法度,不屑于琐碎的事务,有见识的人都说他适合大臣的举止。当初,察罕出生在河中时,那夜天气晴朗,月白如昼。看相的人祝贺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富贵。”察罕天性孝顺友爱,他在河中的田宅,都分给了众位
14、兄弟。兄弟们 因贫穷来投奔的,又分给他们田宅奴婢。他释放许多奴婢为民。所以人们多称他是有德行 的人。退休后悠闲过了八年,寿终正寝。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9分)墨妙亭记(宋)苏轼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自广德移守吴兴。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 之北,逍遥堂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其民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而不争。宾客 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故凡守郡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自莘老之至,而岁 适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饥,将相率亡去。莘老大振縻劝分,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 诚。富有余者,皆争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胜计。当是时
15、,朝廷方更化立法,使者旁午 ,以为莘老当日夜治文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而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 酒为乐,又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存而 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是岁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览叹息,而莘 老求文为记。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 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 此即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余以 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 有兴必有亡也虽
16、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 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是亭之作否,无可争者,而其理则不可 不辨。故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注孙莘老:名觉,曾任吴兴(湖州)太守,熙宁五年二月建造墨妙亭,以藏 古代碑刻法帖。旁午:交错;纷繁。17.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抚循:抚恤B.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适:适合故事:先例更化:改革故事:先例更化:改革C.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D.朝廷方更化立法18 .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寡求而不争蟹六跪而二螯B.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古之学者必有师
17、C.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凌万顷之茫然D.故具载其说其皆出于此乎.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点题,交代孙莘老建造墨妙亭的时间、地点和用意。B.文中借他人之言立为反论,然后引出己论,阐明了自己关于知命的观 点。 C.作者认为虽然“物必归于尽”,但“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 画龙点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D.文章第三段以议论的方法批判孙莘老的做法糊涂。19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 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参考答案:17. B适:恰逢,刚好ks5uA (A. “而”均表并列B
18、.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代词,的人。C.主谓之 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D.代词,这些/语气词,表推测,大概)18. D (第三段,批判孙莘老不是文段的主要意思,主要意思是表达作者要“知命”的观 点)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 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19. (1)我认为凡是永州特异的山水,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2)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墨妙亭记译文宋神宗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从广德调任吴兴太守。第二年二月,在住宅 的北边,逍遥堂的东面建造了一座墨
19、妙亭,搜集从汉代以来吴兴境内的古文和前代遗存的 碑刻来充实墨妙亭。从东晋以来,吴兴就是好地方,被称为山水清美幽远。当地老百姓满足于鱼稻蒲 莲的收入,欲求少,相处和睦。不是有特别的事情,很少有宾客到那里去。所以大凡吴兴 的太守,大抵把啸歌吟诗、投壶饮酒之事作为消遣。自从孙莘老到任后,那年吴兴恰逢遭 遇水灾,土质好的田地都歉收,湖州的人缺粮非常严重,准备相随离开那里。孙莘老开仓 放粮赈灾,亲自抚恤慰劳前来的百姓.非常真诚。有余粮的富裕人家,都争相拿出粮食帮 助官府赈灾,救活的人不计其数。这个时候,朝廷正改革立法,使者频繁往来,以为孙莘 老会日夜处理文书,前往约期聚会,不能够再像以前那样举止从容自得
20、其乐。可是孙莘老 更加喜欢与宾客聚会,吟诗饮酒作乐,又在空闲时间,搜集遗散的文章,得到前人数百篇 文章,编辑成吴兴新集,又把那些遗留在荒山野草中字迹尚存的残破碑刻,汇集到墨 妙亭中。这一年的十二月,我因事到湖州,遍览后顿生叹息,孙莘老求我为墨妙亭写一篇 记述的文章。有人对我说,一切事物都要归于消亡,而依靠形体坚固的物体,更不能够长久, 即使是坚固的金石,不久就会变坏。至于功业、名声和文章,它们流传到后世,才可以略 为长久一些,现在竟然把功业、名声和文章托于金石,是久存的东西反而求助于速坏的东 西。这已经是前人的糊涂,可孙莘老又用高大的屋子来保存它们,推测他的心意,那恐怕 是不懂得事物生都是由天
21、命决定的道理。我认为知命的人,一定要尽人事,这以后理当如 此也就没有遗憾。事物之有成形也必定有毁坏,就像人有出生必有死亡,国有兴盛一定会 有灭亡一样。虽然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君子保养身体,大凡可以生缓死的东西没有不用 的,那治理国家,大凡可以保存国家挽救亡的措施没有不使用的,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才 罢了。这才叫作懂得事物生都是由天命决定的道理。这个亭子是否该建造,不值得争辩, 但其中的道理是不能不辨析的。所以我把这些情况全部记载下来,并且把墨妙亭里的各种 文物记录如下。略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卢柔字子刚。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柔尽心温清,亦同己亲。宗族 叹重之。性聪敏,好学,未
22、弱冠,解属文。司徒、临淮王见而器之,以女妻焉。及魏孝武 与齐神武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以柔为大行台郎 中,掌书记。军中机务,柔多预之。及胜为太保,以柔为掾,加冠军将军。孝武后召胜引 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鲁阳,南并旧楚,东连衮、豫,西接关中,带甲十万,观衅 而动,亦中策也。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身免,功名去矣,策之下者。”胜轻柔年 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 嘉其辞彩。既知柔所制,因遣舍人劳问,并遗绿锦。后与胜俱还,行至襄阳
23、,齐神武惧胜 西入,遣侯景以轻骑邀之。胜及柔惧,乃弃船山行,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徒 侣冻馁,死者大半。至丰阳界,柔迷失道,独宿僵木之下,寒雨衣湿,殆至于死。大统二 年,至长安。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太祖重其才,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事 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书翰往反, 日百余牒。柔随机报答,皆合事宜。进爵为子,增邑三百户,除中书舍人。迁司农少卿, 转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后拜黄门侍郎。文帝知其贫,解衣赐之。魏废帝元年,加车骑 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孝闵帝践昨,拜小内史,迁内史大夫,进位开 府。卒于位。所作诗颂碑铭檄表
24、启行于世者数十篇。(节 选自周书卢柔传)4.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 表/嘉其辞彩/B.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 /嘉其辞彩/C.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 表嘉其辞彩/D.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 表/嘉其辞彩/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专门用于官吏向上级或者帝王陈述请求或建议。B.力口,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浙江省 杭州市 江山市 中学 语文 学期 期末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