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勇指导高佳怡五赞李柯霆和陕师大附中杨浩宇文选.docx
《贾勇指导高佳怡五赞李柯霆和陕师大附中杨浩宇文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贾勇指导高佳怡五赞李柯霆和陕师大附中杨浩宇文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贾勇指导神文作者徐凡力赞李柯霆和陕师大附中杨浩宇文选(1)神文作者高佳怡 初三徐凡力再揭秘一(贾勇指导)神文作者高佳怡、杨庄中学初三学生徐凡力在贾勇教授指导下,不仅有期刊文章发表,而且在2020年发表的期刊文章学习等,都因为提前命中2022年5月8日的陕西专升本作文真题、2022年6月7日的全国高考北京卷作文真题学习今说等,高佳怡的期刊文章学习,和初三学生徐凡力,以及小学生熊帅嘉、大学生贾雨晴(同为贾勇指导)的同题文章,全都被研究者誉为“神文”。另外,近来有关研究者有一个共同发现,将在本文的文末揭秘。首先请欣赏高佳怡的新作出门,走向春天在这大千世界中,有一种东西,他没有夏天的热烈。没有秋天的凄
2、凉。没有冬天的寒冷。 但它就是它。独一无二的春天。我其实不喜欢春天。因为他的心情总是飘忽不定的,一会儿是开心的晴天,一会儿又是伤 心的雨天。我本以为我会一直不喜欢春天,但我最近看到了一本书,书上写到:比起讨厌, 我更喜欢改变,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冈,春天他拂过了一座又一座山冈,来到你的身边, 你讨厌它,但你又推不走它,那不如你是改变自己的心态对呀,我为什么不能改变自己的 心态呢?于是我决定放下手中的一切事物出门,走向春天。一打开大门我就和春风来了一场拥抱。 春风化雪的小溪,蜜蜂的采蜜,鸟儿在筑巢看着周围的环境,因为春天的到来而改变, 感觉春天也没有那么坏了。忽然天边的雷声大作,我意识到它的心情
3、又不好了,不过我有前车之鉴,在出门之前拿了 一把伞。果然,不一会儿大滴大滴的雨点落了下来。我真的很不喜欢下雨天,因为他会把周 围弄得湿漉漉的,让我感觉到整个人都不舒服。在回家的路上,我遇到了我的同学。我看着上的作用题型(二):句段结构、内容上的作用一、提问方式:某句段在结构、内容上有什么作用?或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二、解题方法(专业术语):(1)文首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感情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前文;总领下文;呼应上文、照应后文;调整节奏(独立成段)(3)文末 点明中心、升华情感;深化主题总结全文,照应开头,使结构更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引
4、人深思读写一体化:文言文三篇考点及答案李将军列传(节选)考点及答案考点一:识记史记的作者、体例,本文的文体类型,以及本文 记叙的四个战例。史记作者:司马迁体例纪传体通史本文的文体类型:人物传记本文记叙的四个战例: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站、右北平之战、从卫青出击匈奴。考点二:理解李广悲剧的主要原因,作者为李广立传的动机及文末 作者赞语的具体含义。主要原因:统治者的刻薄寡恩,赏罚不公和社会的黑暗无道。动机:赞扬李广抗击匈奴的卓越功绩,表达对李广的敬佩与同 情。文末作者赞语的具体含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在说明李广虽然不善辞令,但品行高洁、 功勋卓著,通过自己的行动得到了人们的爱戴和敬仰。考点三:能简
5、析李广的性格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方式。简析李广的性格特征射技盖世、骁勇善战,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廉洁轻财,爱护士卒,忠实诚信,口讷少言,负能使性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方式:作者对李广的思想感情:对其才略、人品的由衷钦佩,对其遭遇和 结局的无限同情表达方式:围绕中心,选择四个战役展现个性,以对比手法展 示个性。考点四:能结合本文所列的四个典型战例,分析刻画人物、表现主 题方面的特点及作用。上郡遭遇战:以数以百骑对阵数千骑,力量悬殊,情况危急,表现 了他镇定自若、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雁门出击战:通过李广被俘,司机脱险,表现了李广善于应变,智 勇双全。右北平之战:表现李广沉着、机智,胆识过人的英
6、雄气概。从卫青出击匈奴:由于卫青偏心,造成李广失道,悲愤自杀,表现 了他不甘受辱,宁折不弯的英雄性格,也揭示了统治者的自私,狭 隘,不公和残酷。考点五:能具体分析本文运用细节描写、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 特点。细节描写:李广射虎表现了李广超凡的臂力,与人居则划地为 阵,射阔以饮,刻画了李广酷爱射箭的天性,李广兵败被俘,虎口 脱险,表现李广机智果敢的性格特征,杀霸陵尉表现他的负能使 性。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匈奴射雕者相比,烘托了李 广的射技精湛,与部下对比,衬托了李广临危不惧从容镇定,胆识 过人,和程不识对比,烘托出李广治军简易得到士兵的拥戴和李蔡 对比,突出李广遭遇不公。揭露了朝廷赏
7、罚不公贤德不分。祭十二郎文考点及答案考点一:识记本文的作者、文学成就,以及本文的文体类型。作者:韩愈文学成就: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唐宋 八太家”之首。提倡“文以载道” “惟陈言之务去”。著有昌黎先 生集。文体类型:本文是一篇祭文。考点二:理解韩愈祭十二郎的原因,以及本文所体现的“以情胜” 的特点。韩愈祭十二郎的原因:作者从小与十二郎孤苦相依,“未尝一日 相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成年后由于奔波仕途而聚少离多,刚安 静下来准备长久相处,不料十二郎过早夭亡。作者充满了对十二郎 深切的惜悼和怀念之情。本文所体现的“以情胜”的特点:本文以生活琐事为依托,抒发了对侄几之死的至悲
8、至痛的情感,采 用了反复直抒的方法,让人读其文能想见其为文时边哭边写,痛不 欲生的情状,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考点三:能简析本文所用的抒情方法、追叙的表现手法和在选材上 的特点。简析本文所用的追叙的表现方法:课文追忆了幼年相依为命的往事及成年后的三别三会而终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这些情节是追叙。简析本文的抒情方法:直接抒情:第二段“呜呼!孰谓汝”第三段:“呜呼!其信然 也?” “呜呼!汝病吾不知其时”记叙抒情:通过叙事抒情。简析本文在选材上的特点:通过家常琐事,表现与十二郎之间生死离别的悲痛之情。考点四:具体分析本文抒情、叙事与议论并重的写作特点。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起来,反复抒写对
9、亡侄的哀痛之情,又 饱段太尉逸事状考点及答案考点一:识记本文的文体类型、作者及其文学成就。文体类型:人物传记作者:柳宗兀文学成就: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 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创作注重针磋 时弊,反映民痛,主张“文以明道”。其诗歌在中唐诗坛自成一 家,与韦应物并称“韦柳”。著有柳河东集。考点二:理解本文写作背景及创作目的。写作背景:本文作于814年,是作者给当时在使馆任职的韩愈 修史时作参考的。创作目的:记录轶事以供正式传记作者参考,用写实的手法表 现段太尉不畏强暴爱戴百姓的形象,还有想揭露骄兵悍将,地方军 阀残暴跋扈,鱼肉百姓的罪行。考点三
10、:能简要分析本文采用的对比衬托的手法塑造人物的艺 术特点以及多个侧面刻画段太尉个性特征的艺术手法。本文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刻画段秀实形象。如用白孝德的怯懦 对比段太尉的刚正无畏、敢做敢为;用焦令洪的蛮横对比段太尉的 仁爱;用朱泄的奸诈对比段太尉的清正廉洁。所记“勇服郭 晞”、“仁愧焦令谟”、“节显治世堂”三件逸事交相辉 映,从多个侧面写出了段太尉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 点。考点4:归纳分析段太尉的性格特征,并具体分析“勇服郭 晞” 一段情节的戏剧性。(1)段太尉的性格特征:段太尉的性格特征:外柔内刚, 勇毅见于平易之中;仁义爱民,气节凛然;清正廉洁,具有 远见卓识。(2) “勇服郭晞” 一
11、段情节的戏剧性:“勇服郭晞”这一情节丰赡生动,矛盾冲突尖锐、曲折,人物形象鲜明,丰满,情节发展富 于戏剧性。作者打破原有的时间顺序,将它提至“仁愧焦令谟”之前,以先声夺人,强化了文章的艺术效果。本文所记“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谟”、“节显治世堂” 三件逸事,以“勇服郭晞”最为丰赡生动,矛盾冲突 尖锐曲折,人物形象鲜明丰满,情节发展富于戏剧性。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1)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答: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两点作用:A、作者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种空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袅袅写其 微风吹拂的动态,崇光是高洁美丽
12、的;B、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独的心理。(2)古人对于后两句诗曾有造语之奇,构思之巧的评价,请结合三、四两句诗来赏 析一下。答: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被誉为造语之奇,构思之巧,奇在古人常 常以人喻花,而作者却以花喻人且兼用移情手法。在诗人的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 在深夜睡去,因此,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真是痴语。同时,也化用了李商隐的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照残酒(花下醉)却又无斧凿之迹。故这首绝句流传千古。2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注:子规:杜鹃鸟;
13、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 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答:同意。兰芽溪水,沙路无泥,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 洁净如洗的地方。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 吗一一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通过富含哲理的这一句,全诗体现了作者 乐观向上的精神。22、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 - (2)题(6分)减字木兰花已卯储耳春词 苏轼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 醒。不似天涯,卷起
14、杨花似雪花。注这首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是时苏轼谪居海南岛僧耳(今储 县)。古时立春日习俗,耕夫持犁仗鞭打耕牛,谓之打春。下阕春幡,指旗帜;春胜, 剪纸图案,以示迎春。(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A.苏轼被贬至蛮瘴僻远的天涯海角,填词描绘故乡春日习俗以排遣愁绪。B.便丐春工,乞得春神之力。诗人将春神人格化,天人相知,浪漫亲切。C. 春幡立于田头,春胜遍于街肆,似见千人万人喜庆春天的到来。D. 一阵春风吹酒醒,诗人无福消受打春的欢娱,借酒浇愁亦不失豪放。E.以海南不得见的雪花比拟海南的杨花,为他乡不似天涯作了精妙的诠解。答:(2)按文心雕龙的说法,“同字相犯是败笔,而苏
15、轼的减字木兰花已卯僧耳春 词(全词共44个字)仅春字就出现7次。请指出这首词使用同字的特点并简评这样 用字的效果。答:(1) AD (这两项错误同源。苏轼这首词是记实抒情,不是追忆往昔。与其他谪官 不同,苏轼对异地风物不加排斥,他心胸开阔善于发现美、赞颂美。在我国词史上讴歌海南 之春,苏轼开先河。)(共4分。选对一项得2分;多于两项,本题不得分。)(2)答案要点:诗人将同一个字间隔重复使用。同字,错落有致,音调明朗, 突出对春的渲染,另有一番情趣。(共2分,每问1分。如对这段用字有非议,言之成理 亦应赋分。)23、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
16、,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鹏鸽。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 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据说鹏鹃生不辞巢不别群,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杜宇, 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4_ 分)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 理由。(2分)答:(1)辛弃疾和陆游都生活在南宋时期,山河沦
17、陷、百姓涂炭,朝廷腐败、奸臣横行, 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中写鹏坞与杜鹃啼鸣,巧妙的借用鸟鸣的谐音,传达出天下百姓 热切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呼声,表达了作者国耻未雪、壮志未酬的忧愤和有家难归的 飘零之感。(此题4分,时代背景和思想感情各占2分,未答巧妙的借用鸟鸣的谐音可不 扣分,如将两词分述只要内容正确亦给分)(2)评分参考要点:辛词写山深闻鹏鹃背景辽阔;愁在先而闻鹏鹃在后,愁上加愁。 陆词写常啼杜宇与林莺巢燕总无声对比;闻杜宇在先而愁在后,牵惹愁思。(此题答案 较开放,不限定分析哪一首,也不要求两首比较分析。只要将一点分析清楚即给2分,分析 未扣住夜闻鸟鸣的不给分)24、阅读下面一首词
18、,完成后面的问题。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 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答:卧字确实使用最妙,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 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如不同意此种说法,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 体情况考虑给分。25、阅读唐代诗人刘叉的两首小诗,完成(1) - (2)题(6分)偶书 刘叉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刘叉一条古时
19、水,向我心中流。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1)填空: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偶书中,诗人以胸中磨损的刀比喻 ;姚 秀才爱予小剑因赠,则是以o前者,诗中有刀,手中无刀;后者,手中有剑,诗中 无“剑。(2)简答:诗人赠予姚秀才的只是一柄熠熠闪光的宝剑吗?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看法。答:(1)受到压抑的正义感 流水比喻古代传下来的宝剑(共3分。第处,1 分;第处,2分,缺古代传下来扣1分。填写的文字意思对即可。)(2)解答指要: 末句勿薄细碎仇,是赠剑时的嘱咐;薄,迫近。(3分。抓住末句,言之成理即可。)2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
20、无处不鸣蛙。薛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注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獴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答:(1)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 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以动衬幽(下鹭)以声衬幽(鸣蛙)(3分,每点1 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2)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1分)尾联 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2分,每 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
21、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27、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注注: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陆游晚年住在绍兴镜湖边的三山。古人评论这首词的下阕,说第一句有三个词用得好,你认为是哪三个词?它们好在 哪里?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答:这三个词分别为:未、先、空,2分。找对两个给1分,找对3个给2分。 这三个词概括力量,含意丰厚,流露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沉痛心情。1分未字表达放 眼西北,神州陆沉,妖氛未扫的遗恨;先字表达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秋的感慨; 尤其一个空字,写
22、出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也隐含对南宋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意思对即 可,3分。2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注: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联系注释,可以看出第一句中征尘和酒痕分别有什么含 义? 第三句是一个问句,第四句是如何回应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最后两句在感情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该诗的整体风格是怎样的?答:征尘表示难忘征战生活;酒痕表达作者离开前线的遗憾和无奈,只能以酒消愁。 第四句没有正面回答第三句的问题,转而写景,以景衬情,意在借景抒情。因为 诗人的愿望是做一个战
23、士,到前线为国杀敌,可是愿望无法实现,只能写诗饮酒,这两句包 含了作者的无奈和不甘心,表现了一个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忧愤。(3)在感情表达上采用的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忧 愤。诗歌的整体风格是:感情深沉,委婉含蓄。29、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游山西村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首诗的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结合诗歌内容 对止匕联作简要的赏析。答:(1)写入 了山水曲折、树茂花艳的景色。(2)反映作者观赏景物的欣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指导 高佳怡五赞李柯霆 师大附中 宇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