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评价与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评价与管理.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职业病危害评价与管理职业危害评价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职业卫生标准。对生 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接触评价,对生产经 营单位采取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同时也为作业场所职业卫生 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数据。根据评价的目的和性质不同,可分为经常性(日常)职业危害因 素检测与评价和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评价。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又 可分为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与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危害预评 价、控制效果评价与建设项目运行期间的现状评价。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依据职业卫生有关采样、测定等法规标准的要求,在作业现场采 集样品后测定分析或者直接测量,对照国家职业危害因素接触限值有
2、关的标准要求,是评价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 度的基本方式。通过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可以判定职业危害因素的性 质、分布、产生的原因和程度,也可以评价作业场所配备的工程防护 设备设施的运行效果。(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国家职业卫生有关法规标准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采样和 测定都有明确的规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必须按计划实施,由专人负责,进行 记录,并纳入已建立的职业卫生档案。常见政策法规主要为部门颁布 的有关规章,例如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规定,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 位(煤矿除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 少
3、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作业场所 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则对煤矿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进行了 规定。除国家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规定外,现行职业卫生标准也对职 业危害因素的布点采样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主要职业卫生标准有 GBZ159 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与工 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189.1 2007至GBZ189.11 2007) 有关技术规范等。对于工作场所中存在的粉尘和化学毒物的采样来说,根据其采样 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定点采样和个体采样两种类型。定点采样是指 将空气收集器放置在选定的采样点、劳动者的呼吸带进行采样;个体 采样是指将空气收集器佩
4、戴在采样对象(选定的作业人员)的前胸上 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二)职业危害因素测定分析对于多数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在现场检测时可以借助测定设备 直接进行读数外,对于作业场所空气中存在的粉尘、化学物质等有害 因素,在采集作业场所样品后,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测定。主要标准有粉尘测量有关技术规范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192.1 一 2007至GBZ192.5 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1 至 GBZ/T160.81)等。二、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这一类评价是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原则的体现,同时可为 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项
5、目职业危害分类的管理、项目设计阶段的 防护设施设计和审查等提供科学依据。(一)评价原则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关系到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能否 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方面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能否预防、控制和消除 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工 作。这项工作不但具有较复杂的技术性,而且还有很强的政策性,因 此必须以建设项目为基础,以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为依据,用严肃的科学态度开展和完成职业危害评价任务,在评价工 作过程中必须始终遵循严肃性、严谨性、公正性、可行性的原则。(二)评价的主要方法1 .检查表法依据现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编制检查表,逐项
6、检查建设 项目在职业卫生方面的符合情况。该评价方法常用于评价拟建项目在 选址、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与设备布局、车间建筑设计卫生要求、 卫生工程防护技术措施、卫生设施、应急救援措施、个体防护措施、 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与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该方法的优点是 简洁、明了。2 .类比法通过与拟建项目同类和相似工作场所检测、统计数据;健康检查 与监护;职业病发病情况等,类推拟建项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 危害情况,用于比较和评价拟建项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强 度)、职业危害的后果、拟采用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预期效果等。类 比法的关键在于,类比现场的选择应与拟建项目在生产方式、生产规 模、工艺路线
7、、设备技术、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有很好的可类比性。3 .定量法对建设项目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职业危害因 素的固有危害性、劳动者接触时间等进行综合考虑,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计算 危害指数,确定劳动者作业危害程度的等级。(三)评价的主要内容1 .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对建设项目的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车间建筑 设计卫生、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辅助卫生用室设置、应急救援措施、 个人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职业健康监护等进行评价分析与 评价,通过职业危害预评价,识别和分析建设项目在建成投产后可能 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主要存在环节,评价可能造成的职业危害及 程度,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 提供必要的职业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2 .建设项目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对评价范围内生产或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物理 因素等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以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可能影响,对建设 项目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车间建筑设计卫生、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应急救援措施、个体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职业健康监护等 方面进行评价,从而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 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 达到职业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措施的 建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