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备考之诗歌鉴赏-常见表达技巧分析(附模考例题及参考答案).docx





《高考语文备考之诗歌鉴赏-常见表达技巧分析(附模考例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备考之诗歌鉴赏-常见表达技巧分析(附模考例题及参考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描写方法有哪些?何谓“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场 面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为了使画面描绘得更生动形象,就会用到一些手法,就叫做 “描写手法”。描写手法具体有哪些呢?下面的图解就比较详细了。手法表 达 技 巧表达方 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修 辞 手 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反复比拟、对偶、借代、顶真、互文、通感、双关表 现 手 法抒情 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象征、对比、衬托、欲扬 先抑描写 方式正侧面结合点面结合观察角度白描渲染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赋比兴结构技 巧诗眼、开门见山、铺垫、伏笔、
2、过渡、呼应、卒章显志、篇末点题二、描写方法的运用:白描:又叫“简笔勾勒”,原来是中国画特有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花鸟时用墨 线勾勒物象轮廓,不着色。在古诗词中白描是指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 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人连用九个名词,“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 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就简笔勾勒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 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不著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 露
3、无遗。渲染:一种画国画技法,指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浓墨重彩使画面更加形象鲜明。在古诗词中,往往用来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这些描写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 突出形象。比如古代诗人形容大雪纷飞,说是“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形容贴梗海棠的艳丽,说是“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这都一下子就 把平凡的事物渲染得瑰奇起来了。动静结合:(1)动静结合: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如杜甫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两 句,就是视觉之静与听觉之动的巧妙结合。(2)以动衬静: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突出静态。如贾岛题李凝
4、幽居 全诗所绘景致十分幽静,其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动感十足,有动作 有声音,以动衬静,以响衬静,在月夜寂静之境中,一阵“敲”来,反而更显的环境寂 静,更精确地描绘出了诗意;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则 是以动衬静的典范。虚实结合:虚实结合的作用:虚实相生,丰富诗中意象,开拓诗中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 想象和审美空间,烘托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古诗词中有如下几类常见的虚景:(1)神仙鬼怪的虚幻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些虚幻的意境来反衬现实,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里“日 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
5、的神仙图景,而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的或者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当下已不在眼前的景象。 如“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苏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再现火烧赤壁这一史实,倾注了作者对周瑜的由衷赞赏。反 衬出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3)对未来之景的想象这类虚景是还没有发生的情境,由当下想象到未来,将当下的情感延续到未来而 绵延不断。使情感更加强烈。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诗人想象自己别离后孤独、寂寞的情景,使读者身临 其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分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6、4)从对方角度写的假想之景不直接写自己的处境情感,而是从对方的角度写,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后两句运 用想象,正面写“思家”。这两句笔锋一转,来个曲笔,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 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 家”,使这种思乡之情扩大化,真实感人。正侧结合:正侧法即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指的是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描写。侧面 描写就是对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包括人物)进行描写,侧面描写的目的使对象更加鲜明突出。正侧结合是指诗词中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有时候只出现侧
7、面描写。正 侧结合的作用:(1)使形象更加鲜明丰满;(2)感情抒发更加充分;(3)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种评价术语也可单用于侧面描写。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赏析】这首诗首联与颔联是正面描写。首联正面描写梅花在“众芳摇落”时节“独喧 妍”独特的生活环境和引人入胜的“风情”;颔联进一步从正面具体描写梅花“疏影横 斜”的姿态和“暗香浮动”的神韵。颈联与尾联是侧面烘托。颈联从“霜禽”与“粉蝶” 受梅花的吸引进一步烘托梅花的美好形象,尾联从诗人抒情的角度,烘托梅花品格:说 只有诗
8、人的低吟品赏才可以与梅花的品格相般配,是容不得世俗的“擅板与金樽”(歌 舞饮宴)染杂其间的。这样正侧结合的描写,使梅花的美好形象更加丰满,突出了梅花 的高洁品格;充分抒发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点面结合:所谓“点”,指的是对最能显示形象状态特征的某个或某几个人、物、景进行详 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 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 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赏析】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 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蓑笠翁”在 画面上显得比
9、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 绘。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多用在对人物、景 物或场面描写之中。人物的细节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 景物或场面的细节描写往往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白描、对比衬托、气氛 渲染等方法进行。细节描写的作用:(1)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2)画龙点睛(3)见微知著、言少而 意丰,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赏析】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备考 诗歌 鉴赏 常见 表达 技巧 分析 附模考 例题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