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教学设计学习提示生死相隔,深情难忘。这首悼亡词一开篇便抒发作者对妻子诚笃的感情。生死,是一种隔;妻子葬于 千里外的故乡,是一种隔;岁月沧桑,即使相逢也认不出,又是一种隔;梦中还乡,四目相对,千言万语无 从谈起,还是一种隔。在对梦境的淡淡追述中,将死别之悲、独处之苦、世路之艰写得极为沉痛。诵读这首词,留意细节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梦境的记述、对亡妻的思念和落拓的身世之感融合 在一起的。素养目标L 了解苏轼的生平和主要人生经历,了解诗歌背景。2 .理清诗词的线索脉络,分清内容层次。3 .鉴赏诗歌中的表现手法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重难点鉴赏表现手法,理解情感。, 1HBi情景
2、导入他有“大江东去”的豪放,他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他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狂放,他也 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柔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体味苏轼的这份柔情,感受他对亡妻的深情。环节一:知人论世.走近苏轼苏轼( 1036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色,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苏洵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1 .苏轼的重要经历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
3、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信州。四十四岁时谪往黄州;五十八岁谪往惠州;六十一岁谪往海南僧州。2 .后世的评价苏轼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影响,并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将其统一起来,既积极进取又交织着 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3 .写作背景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 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 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 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27岁时就去世了。
4、这对诗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公元1075年,苏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江 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悼亡词。此时诗人三十九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 的就是这一年。4 .苏轼的三任妻子王 弗(10391065),苏轼的结发之妻,眉州青神人,幼承庭训,颇通诗书。年十六嫁给苏轼。她 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治平二年五月卒,年方二十七。王闰之(10481093),眉州青神人。她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第二任妻子。苏轼第一任妻子是王 弗的堂妹。王闰之出嫁之前,家中称其“二十七娘”。性格温和,知足惜福。王朝云(1062109
5、6),字子霞。浙江钱塘人。苏轼的红颜知己和侍妾。朝云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 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伎。但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独具清新洁雅的气质,苏东坡因而爱幸 之,纳为常侍。5 .了解词牌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此词双调七十字,上下片各五平韵。6 .悼亡诗悼亡诗,古代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安的悼亡诗三首。现在广义 的悼亡诗也指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的诗歌。代表诗人有潘安、元稹、李商隐,、纳兰性德等; 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环节二: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乙卯(m a o) 思量(lid ng) 鬓如霜(b i
6、 n) 2.解释词义思量:想念。纵使:纵然,即使。尘满面,鬓如霜:形容饱经沧桑,面容憔悴。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顾:看。料得:料想,想来。任务活动品诗中之韵,感音乐之美任务说明: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无韵不为诗。古人云:“声音相合谓之韵”用白话说韵就是一个字 的收声,大致就是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韵母的发音。韵母相近的字叫“同韵”,诗人在句末使用同韵的字 就是押韵。押韵的目的是为了给诗歌造成一种悠扬和谐,循环往复的音乐美。欣赏诗歌的音韵美,还要很 好地掌握诗歌的节奏,体会诗歌的顿挫抑扬之味。任务1:聆听诗朗诵,用划分朗读节奏。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7、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 松冈。任务2:自由诵读,尝试梳理整首词的思路。明确“记梦”为贯穿全词的线索,联结梦前、梦中、梦后三个层次。上片,梦前思念下片前五句,梦中相逢;结尾,梦醒悲凉。环节三:深度探究任务活动披文入情,沿波讨源任务说明:作者在行文的过程中,往往将情感注入字里行间。或直抒胸臆,用文字畅快的 抒发内心的情感;或即事抒怀,在叙述的时候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或咏史抒怀,在古今对比 中,寄寓深沉的情感;或托物言志,以物作喻,阐明高洁的志向;亦或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将情感寄
8、寓于环境之中,物我合一,天人化境。令赏析“梦前”诗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思考1: “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两茫茫”怎样理解?明确 “茫茫”二字为全诗奠定了凄婉哀伤的基调。“两茫茫”,既指词人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 了九泉之下妻子的感受。生者和死者,一样的情思,一样的哀绪。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 十年。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虽系虚空悬想,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 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笼罩全篇。思考2:词作明明是写了词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应该“常思量”才对,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 “不 思量”?这不显
9、得有点矛盾吗?明确不矛盾。“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 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而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相思太苦、旧情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思考1:此句中的“凄凉”有哪些含义?明确 相思之情的凄凉。满腔的哀怨和思念无处倾诉,亡妻之恨,相思之痛,孤寂之苦只能遥寄于千里 之外的孤坟。政治失意之凄凉。苏轼当时官运不佳,屡被贬放,此时被贬密州,流离坎坷的文豪满肚子的委屈需要发 泄和倾诉,可他没地方诉说,
10、也没人敢听他诉说,更没有可以诉说的人。令补充: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没有自己相伴身边,可以想见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 何等的孤寂凄清。共同点出生者与死者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隔离,表达了对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永远不得相 逢的遗恨。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思考1:词人说自己“尘满面”,而其时不过40岁,如何理解?明确 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 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徒,历尽苍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 了。“为伊消得人憔悴”不仅是大地上的灰尘,也是岁月的风尘、情感的风尘,“鬓如霜”是
11、艰难苦恨烦 霜鬓,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思考2:这首词是记梦,可文已至半却还没有写到梦境,为什么?上阙的内容在词中有什么作用?明确 铺垫作用。上阙阐明了“自难忘”,但是“十年”漫长的时间,“千里”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 阔的时空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 梦中相会了。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所以,上阙这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令赏析“梦中”诗句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思考1:这几句是如何来表达情感的?明确 虚写,梦境中见到妻子还同往常一样在窗前梳妆打扮。十年了,这个以前幸福生活中的场景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022 2023 学年 部编版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城子 乙卯 正月 日夜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711825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