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牧羊人教案一等奖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孤独的牧羊人教案一等奖3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口、孤独的牧羊人教案一等奖1、初步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风格,在演唱过程中感受衬词重复演唱的趣味,体验音 乐欣赏活动带来的的快乐。2、理解孤独”的含义,知道人在孤独时可采用唱歌、跳舞等积极的方法使自己和别 人感到快乐。3、积极参与牧羊人和小羊”的游戏,用好玩、幽默的音色与牧羊人进行交流。活动准备:孤独的牧羊人音乐磁带、图谱、打击乐器。第一课时活动过程:一、理解“孤独”的含义,尝试用积极的方法排解孤独。1、你们知道什么是孤独吗?你们有过孤独的时候吗?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在孤独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使自己和别人都感到快乐?(引导幼儿说出和朋友玩、跳舞、唱歌等多种方法排解孤独体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
2、式。)3、有一位牧羊人,每天独自一人站在山顶上放羊,他是孤独的还是快乐的?让我们 一起来听。二、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旋律欢快、活泼、诙谐的风格。1、欣赏英文歌曲,感受牧羊人的情绪。听了这首歌,你们觉得牧羊人是孤独还是快乐呢?从哪里听出来的?1 .创设青青草原举行运动会的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情境下,幼儿跟随音 乐他不做动作,兴趣比较积极。2 .用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让幼儿用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孩 子们很轻松的找到了很多很多的节奏形式。跟随音乐的旋律,孩子们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 出来是,孩子们对音乐的表现力非常强。3 .出示设计图谱环节,孩子们兴趣很高,接受的非
3、常快,所以也能够比较快的接受和跟 随图谱打出节奏。4.打击乐环节中孩子们也是轻松的跟下来,演奏的很精彩。教育活动的亮点:师生互动配合默契,幼儿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教师积极准备充分, 细致,对孩子的把握到位。教育活动的缺点:活动目标比较简单,缺少挑战性,如若在加大一些难度,更能够吸引 孩子。2、欣赏教师演唱歌曲,发现并感受衬词。歌里到底说了些什么?我用中文来演唱,你们听一听,歌曲里什么地方最有趣、最幽 默?你们觉得什么地方最有趣、最幽默?这个有趣的地方是我们平时很少听到的,是外国民歌中一种特殊的演唱方式。3、玩牧羊人和小羊”的游戏,学唱衬词。我做牧羊人,你们做调皮的小羊,来学我唱歌,看哪只小羊学
4、得最像。三、再次欣赏教师演唱歌曲,分辨不同的衬词演唱方法。1、教师演唱,引导幼儿发现歌曲中衬词的不同。我们再来听一听,歌里的咿噢嘟咿噢嘟咿噢,唱得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2、发现衬词高低唱法的规律。什么时候唱得高,什么时候唱得低?师幼共同小结:原来,歌里的咿噢嘟咿噢嘟咿噢有的高、有的低,先唱高的再唱 低的。3、对比不同人物的音色。歌里除了牧羊人的歌声,还听到谁的声音?师幼共同小结:歌里还有王子、行人、旅店的客人、饮酒的人、小姑娘的声音。4、教师与幼儿尝试对唱歌曲,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与音色之间的变换。5、游戏”牧羊人和小羊”,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小羊们快和牧羊人到山上来唱歌吧,让我听听你们都模仿
5、了谁的声音。四、教师介绍此曲的背景和来历,幼儿欣赏电影片段,进一步体验歌曲活泼、诙谐的风 格。1、”孤独的牧羊人这首歌曲是美国影片音乐之声中的插曲,它是一位女教师 和孩子们一起做木偶戏表演时演唱的,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谁在模仿牧羊人唱歌。2、跟随英文歌曲进行游戏表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乐曲基本的节奏型,能够看指挥用打击乐器为乐曲配伴奏。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风格,并学唱其中的衬词。重点指导了解乐曲基本的节奏型教学难点:能够初步的认识了解(掌握)八分音符节奏,幼儿能与指挥和同伴互相配合 默契、协调的演奏。环境与材料1、幼儿已有了牧羊的概念,了解牧羊人。2、播放这首乐曲,使幼儿熟悉旋律。
6、3、自制大乐谱,大羊、小羊、牧羊人、牧羊鞭图片若干。铃鼓、擦、双响筒、碰铃、 三角铁。4、音乐录音带。教学过程:一、进一步熟悉歌曲教师结合音乐,边摆图片边讲故事熟悉歌曲(图片摆放格式按乐谱的格式):1-2小节:草地上走来四只羊。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1-2小结的旋律, 边在大乐谱上每拍摆一个大羊图片,并试着拍一拍。3-4小节:草地上又走来七只小羊。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3-4小结的旋 律,边在大乐谱上相应的位置,每半拍摆一个小羊图片。5-6小节:同口-2小节。7-8小节:同3-4小节。9-10小节:牧羊人大步走来。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9-10小结的旋律, 边在大乐谱上相应的
7、位置,每拍摆一个牧羊人的图片。11-12小节:牧羊人挥舞着鞭子。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11-12小节的旋 律,边在大乐谱上相应的位置,每拍摆一个牧羊鞭的图片。13-14小节:同9-10小节。16-17小节:同11-12小节。18-20小节:同口-4小节。21-23小节:同5-刀小节。24小节:牧羊人挥舞着鞭子,把大羊、小羊赶到了一起。教师讲完这一句,边哼唱 24小节的旋律,边把牧羊人、牧羊鞭、大羊、小羊的图片摆在24小节相对应的位置上。二、配乐器教师启发幼儿根据音乐形象选配乐器。三、演奏1、在教师的指挥下看图谱演奏。2、请幼儿做指挥,进行演奏。F、孤独的牧羊人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
8、能情绪愉快地用不同速度,不同音色表现歌曲中衬词部分,并能按不同角色的形象, 用相应的歌声演唱。2、在学唱过程中体验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协调与快乐。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教学准备】1、电视机、影碟机、电影音乐之声片断。2、录音机、孤独的牧羊人音乐伴奏带。3、牧羊人图谱一张【教学过程】(一)听牧羊人音乐,自由用各种动作跳进活动室。(二)看录像,了解歌曲内容,引起学唱兴趣。1、听了刚才的音乐,你有什么感觉?2、第二次听有歌词的音乐一遍。你知道她在唱什么吗?不过有一句我们可以先来学一 学,它是这首歌的衬词。3、根据图示学唱衬词部分。(三)欣赏歌曲,并初
9、步学唱衬词。(四)出示图片,教师教唱歌曲。引导幼儿在回答中理解歌词,根据幼儿回答,教师整 理歌词,并学唱歌曲1、图片上的人是谁?它在什么地方?2、他在干什么?3、又有谁来了?(五)对不同角色的衬词部分进行处理。L引导幼儿用不同音色演唱衬词(1)牧羊人在很高的地方唱歌,你觉得他的声音应该怎么样?(2)老山羊年纪一大把,它唱起歌来会怎么样?(3)小山羊最可爱了,它的声音我们也来学一学2、以游戏形式,分角色演唱衬词部分。(六)即兴打击乐演奏,充分感受乐曲旋律。今天我们又唱又跳,又看录像又打击乐器,这首好听的歌曲就叫做孤独的牧羊人。教学反思:在这次教学活动中,难点在角色表演中解决了,又利用图谱教学让幼
10、儿轻松的记住了歌 词和二分音符,因为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目标达到了所以幼儿能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 饱满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透过幼儿动听的歌声,准确的节奏,我们一起享受到了音乐赋予 生活的情趣,我想这就是艺术活动最大的乐趣。小百科:牧羊:牧羊是人类最古老的生产活动之一,在农业系统中属于畜牧业的一种, 其生产成品以羊毛或羊奶为主。一般而言,羊群非常依赖牧羊人的饲养和保护,或由牧羊人 的带领下寻找新的草场觅食。而牧羊业仍旧是欧洲、美洲和大洋洲部分传统农业地区的主要 产业和经济来源。3、孤独的牧羊人教案一等奖活动1 .欣赏歌曲,熟悉节奏,知道乐曲分为三段,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风格。2 .能与同伴合作
11、设计图谱,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不同乐段的不同节奏,并尝试用乐器 为音乐伴奏。3 .体验与同伴合作用乐器为音乐进行伴奏的乐趣。活动重难点:1 .活动的重点是:熟悉掌握2/4拍节奏体验与同伴合作用乐器为音乐进行伴奏的乐趣。2 .活动难点是:能与同伴合作设计图谱,用简单的肢体动作表现不同乐段的不同节奏, 并尝试用乐器为音乐伴奏。活动准备:为了更好的完成目标我在课前做了以下准备:物质准备:孤独的牧羊人音乐、图谱、打击乐器。知识经验准备:提前让幼儿试听 歌曲,对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活动过程:(-)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1 .出示课件才是问:小朋友,看,我们今天来到了哪里?(羊村)是谁出来欢迎的我们?
12、号羊羊、美羊羊、慢羊羊)2 .师小结:今天青青草原要召开运动会,小羊们在准备运动会的开幕入场式,开幕式要 跟着好听的音乐进行走队,也想邀请我们参加,想去吗?(想)(二)完整欣赏音乐,知道乐曲名称,初步感受乐曲节奏。L完整欣赏音乐,提问:知道这首音乐叫什么名字吗?(孤独的牧羊人)2 .师:知道什么事牧羊人吗?3 .师小结:牧羊人就是保护小羊不受伤害,如果羊村有这样一位牧羊人就再也不用害怕 大灰狼啦,入场式要跟着好听的音乐进行走队,现在我们跟着音乐试试吧。(三)再次欣赏音乐,将幼儿分组,用踏步的方式探索不同的节奏。L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喜羊羊组、美羊羊组、慢羊羊组)请幼儿跟着音乐想着自己扮 演的小
13、羊,根据小羊的特点进行踏步,探索节奏。2 .请幼儿示范自己小羊跟着音乐走出的节奏。3 .师小结:慢羊羊节奏是X-IX-I美羊羊节奏是XXI-I喜羊羊节奏是XXIXXI(四)幼儿探索设计图谱,并合作用踏步的形式演奏图谱。1 .师:村长要求我们的图谱是第一段轮流走,第二段两队配合走,第三段再次轮流走。2 .幼儿根据要求分组制作图谱。3 .尝试跟着音乐和图谱分段练习。4 .幼儿共同合作完整的按照图谱进行踏步。(五)运用乐器为歌曲伴奏,体验同伴合作为乐曲伴奏的乐趣。1 .分配乐器:村长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听的乐器为音乐伴奏,我们一起分配一下吧!(喜 羊羊:响板;美羊羊:铃鼓;慢羊羊:碰铃)2 .幼儿跟着音乐运用乐器完整的为乐曲进行伴奏。(六)活动结束:师小结:在小朋友乐器的演奏下,这首孤独的牧羊人变得更美妙了,孤独的牧羊人 再也不孤独啦,让我们拿着好听的乐器回到教室为其他小朋友演奏一下吧!大班打击乐孤独的牧羊人课后反思纲要中提出:给予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 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现对本节活动进行以下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