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河南省安阳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安阳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省安阳市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 语文试题学校:姓名: 班级: 考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学文本是一种立体结构,至少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即表层的意象群落。在显性的表层意象中,情感价值渗透并将之同化, 这就构成了审美意象。意象派代表人物庞德所定义的意象是“在一刹那的时间里表现出 一个理智和情绪复合物的东西”。表层的意象是一望而知的,但却是肤浅的,甚至是假 象,其潜在的情志才是精神所在。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 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如果把“钓雪”解读为“钓鱼”,就是为显性的感知所遮蔽, 消解了隐性的审智价值。其
2、实,诗人营造的是一种不但对寒冷没有感觉,没有压力,而 且对钓鱼也没有欲望,并不在乎是否能够钓到鱼的境界。是主体的情志为之定性,甚至 使之发生变异的,此诗表层的形而下的钓鱼,为深层的形而上的精神境界所改变。前两 句是对生命绝灭和寒冷外界严寒的超越,后两句是对内心欲望的消解。意象不是孤立的而是群落的有机组合,其间有隐约相连的情志脉络。这是文本的第 二个层次,可以叫做意脉(或者叫情志脉)。其特点为:第一,以潜在的情志同化表层 意象;第二,使表层的意象群落在形态和性质上和谐地贯通;第三,意脉贯通所遵循的 逻辑,不是实用理性逻辑,而是超越实用理性的情感逻辑。这在中国古典诗话中叫做“无 理而妙”;第四,具
3、体作品中,不管是小型的绝句,还是大型的长篇,情感的脉络都以 “变”和“动”为特点。意脉是潜在的,可意会而难以言传。要把这种意味解读出来,需要微观的具体分析, 还要以原创性的话语对之冠以精致命名。缺乏话语原创性的自觉,往往不由自主地被文 本以外的占优势的实用价值和现成话语所遮蔽。看到“独钓”,就自动化把现成的“钓 鱼”覆盖上去,从而把从钓鱼升华为钓雪的精神境界抹杀了。在这个层次里,最重要的是真善美价值的分化和世俗生活中真善美的统一不同, 乃是真善美的“错位”。其实孔夫子早就意识到了,在论语八信中孔子有言: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舜时的乐曲名)是尽善尽美的,而在
4、“武”(周武王时的乐曲名)中,美 与善是“错位”的。当然,这种错位也并不是绝对的,在这种情况下,错位幅度越大, 一气的庆亲王未果,愤恨辞职,返回老家做道土装束归隐。口弹棋:一种棋类游戏。口 黄篥:大唐佛教高僧。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长期居住京城,遇到来京城做客的友人,借酒浇愁,有感而发。B.诗人在梦中思念故乡心乱如丝,写出了自己的思乡之痛,与题目照应。C “泡影”写出了国家繁华不在,“弹棋”写出了朝廷的动荡不定。D. “青衫泪”“黄窠”化用典故,志不得伸的痛苦与无奈之情跃然纸上。15 .古典诗歌语言贵于“意在言外”,尾联表面释然超脱,实则抑郁激愤,结合全诗分
5、析 尾联的这一特色。六、情景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王维在使至塞上中,诗人用生动传神的文字描绘出塞外雄浑景象的诗句是:(2)杜牧阿房宫赋中“, ”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知以亡秦为 戒,将仍会重蹈覆辙。(3)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名 句是:“, 。”七、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正在故宫举办的“何以中国”特展中,有一件来自河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西汉 长信宫灯。(),那就是北京冬奥会的“火种灯”,后者造型和巧思都受到前者 o北京冬奥会会徽,方寸之间创造性地融汇了篆刻、剪纸、书法与 冰雪运动。颁奖礼服如“鸿运山水” “唐花飞雪”同样
6、是对传统的化用:北宋名画千 里江山图、唐代经典纹样“宝相花”,被创造性地 现代服装设计中。北京冬奥会的颁奖捧花也不是鲜切花,而是用海派绒线编结技艺织就的绒线花,一丝一线 承载着真情,也传递着绿色环保理念。或有形或无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成果 O不仅它们深度参与到体育盛会之中2更以北京冬奥会为大型展台j揭示出中华文化的勃勃生机。这让身 处其间的各国运动员既在体育竞技中得到历练,又在丰富的中式文化意象的 中收获审美体验。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启发溶入纷至沓来浸渍B.启迪融入蜂拥而入浸润C.启迪溶入蜂拥而入浸渍D.启发融入纷至沓来浸润.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
7、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一份独一无二的“文创品”属于这件文物B.这件文物有一份独一无二的“文创品”C.这件独一无二的“文创品”有一份文物D.这件文物的“文创品”是独一无二的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它们以北京冬奥会为大型展台,更深度参与到体育盛会之中,揭示出中华文化 的勃勃生机。B.它们不仅深度参与到体育盛会之中,更以北京冬奥会为大型展台,揭示出中华文化 的勃勃生机。C.它们不仅以北京冬奥会为大型展台,更深度参与到体育盛会之中,体现出中华文化 的勃勃生机。D.不仅它们深度参与到体育盛会之中,更以北京冬奥会为大型展台,体现出中华文化 的勃勃生
8、机。八、简答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老年人对眼前的事记不住,可是对年轻时发生的许多事情,甚至是非常琐碎的事情, 都记得清清楚楚。 ?人在年轻时,大脑的神经元细胞数量很多,大脑的运作效率 非常高,决定记忆的神经条件反射既容易建立又容易巩固。 。而人到中年以后, 。大脑新陈代谢和处理新信息的速度也变慢。因此,随着年岁增大,大脑建立起来 的条件反射变得不牢固,于是变得健忘了。老年人虽然健忘,但他的大脑皮层神经元细 胞的活动并没有停止,在新的条件反射建立不起来的时候,从前建立的十分牢固的条件反射却出现了,于是就形成了往事记得非常清晰、近事却常常忘记的现象。大部分人记不住3岁以前发生的事情,其
9、实那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是没有记忆力, 而是他们删除了记忆。为何相比成年人,婴儿时期的大脑更容易删除记忆呢?婴儿时期, 大脑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生长着,这就需要大脑腾出更多的空间留给新的记忆,只有这样 才能学到更多的新技能。大脑认为,相比更重要的新技能,婴儿时期的那些牙牙学语的 技能并不重要,于是在成长中出现了新的记忆、新的技能之后,这些不重要的记忆便被 大脑删除了。19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20 .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 过65个字。九、材料作文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
10、据要求写作。在城市广场大街上,穿上国产潮牌彰显个性;在温馨的小家里,用“新中式”家居 装点美好生活;笔走龙蛇、行云流水、颜筋柳骨、铁画银钩今天的互联网页面、电 影海报和各类产品包装设计中,人们可以随时领略汉字之美;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 残奥运会色彩系统分为5种主色、5种间色、3种辅助色,这源于对自然四时、二十四 节气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少人发出感叹:原来传统文化可以这么“潮” !解读“国潮”二字,“国”字凸显植根中华沃土,“潮”字则代表社会审美风尚。 时代发展进步,生活蒸蒸日上,人们勇敢地追寻审美表达上的丰富性,也更加自信地做 审美风尚的引领者。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11、,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 . A 2. C 3. D【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对抗”错,依据原文“诗人营造的是一种不但对寒冷没有感觉,没有压力,而且对钓鱼也 没有欲望,并不在乎是否能够钓到鱼的境界”“前两句是对生命绝灭和寒冷外界严寒的超越, 后两句是对内心欲望的消解”可知,并不是对抗寒冷、孤寂和欲望,而是超越了寒冷,消解 了欲望的境界。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F文章援引庞德、孔子、吴冠中等人的语句或分析作为事实论据”错误,文
12、章引用庞德的语 句和吴冠中的分析属于道理论据。故选Co.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其隐含在最深层次的情志才是文本阅读的全部”错,文本是一种立体结构,由三个层次组 成,“情志只是其中的一层。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B.”它决定了形而上的更深层次的情志内容以及文本外在的具体形式“错。原文阐述意脉的第 一个特点是“以潜在的情志同化表层意象“,可见,是情志决定意象的含义。而文本外在的形 式由意象决定,于文无据。C“就能把握文本潜隐的意脉”错。原文中,“微观的具体分析”和“以原创性话语对之冠以精 致的命名是把握文本潜隐意脉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故选Do. C 5. B 6.
13、 水利部建立明确的责任机制,定量、定位、定责任;生态补水、河道复 流,有效回补地下水;市级水利管理部门强化管理,开展排查整治行动,约束不合理取用 地下水行为;健全地下水监测体系,广泛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让管理更高效;县 级水利部门拓展地表水源、压减地下水超采量;大力推广滴喷灌技术、改种节水品种等,压 减地下水。【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补水河湖周边浅层地下水位平均 回升2.4米”错,原文为“补水河湖周边10公里范围内浅层地下水位平均回升2.4米”,应是周 边10公里范围内”,扩大范围。B.“水资源总量已然领先全国”于文无据,原文“河湖生态补 水和地下水回补效
14、果明显。2021年,京津冀22条(个)河湖累计实施河湖生态补水85亿 立方米,永定河、源沱河、大清河、南运河等多条河流全线贯通,形成最大有水河长2355 公里,最大水面面积750平方公里”,但并没有水资源总量已然领先全国的说法。D.“年用水 量”错,原文为“并对年取用地下水20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及生活取水大户实行在线计量监 控 应是“取用地下水”,扩大范围。故选C。5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 “我国地下水超采状况开始好转”错,原文 为“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状况开始好转”,只提到华北平原的状况好转。故选B。6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一第二段“水利部全力推进华
15、北地区地下水 超采综合治理。检测分析表明,治理地下水水位与综合治理前相比总体回升”,材料二第一 段“水利部门开展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明确,哪里超采划定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明确,哪 里不能采;实施地下水取水总量、水位双控管理,明确,能采多少:建立地下水水位变化通 报机制,明确谁负责,材料三最后一段“在华北平原,水利部门实施京津冀22条(个)常 态化生态补水和重点河湖汛前集中贯通补水”可知水利部建立明确的责任机制,定量、定位、 定责任;生态补水、河道复流,有效回补地下水;由材料二第二段“2021年,寿光市开展城 区自备并排查整治行动。多部门联手,开展拉网式排查,封停自备井169眼,我们严格执 行建
16、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超采区暂停地下水取水审批,减少地下水开采。侯玉 春介绍“,材料二第三段“在寿光,云,监测实时紧盯地下水变化。侯玉春介绍,用水数据传 输到智慧平台,一旦发现用水量异常,工作人员可第一时间收到警示。大数据、物联网等技 术广泛应用,让管理更高效”可知市级水利管理部门强化管理,开展排查整治行动,约束不 合理取用地下水行为;健全地下水监测体系,广泛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让管理更高 效;由材料三第二段“居民饮水从过去全靠地下水,拓展为地表、地下,双水源县里铺渠道、 建管网,引来了黄河水,实现城乡饮水一体化”,材料三第四段“2015年,杞县地下水超采 面积达1180平方公里,
17、我们大力推广滴喷灌技术、改种节水品种等,全力压减地下水。 杞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李艳玲介绍,全县已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农田31万亩”可知,县级水利 部门拓展地表水源、压减地下水超采量;大力推广滴喷灌技术、改种节水品种等,压减地下 水。7 . A 8. 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情节的突转制造了波澜,引发读者对在巨大利益面前 如何做人做事的思考。凸显人物形象:不能因为希求利益而违背良心和行业道德,塑造了师傅信守职业操守,诚 实厚道的形象。匚揭示主旨:传达了作者对秉持职业操守,坚守良心底线的赞颂。9. 口贯穿情节,构成线 索:萧敬之是一个线索人物,贯穿了跟师父上晓市、跟师父学艺、跟师傅卖画,送别师父等 一系
18、列情节。口使故事真实可信,作为学徒,萧敬之是故事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以他的视角讲述故事,增 加了故事的真实性。I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从萧敬之的视角看师傅,侧面烘托了师傅的品质德行。【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A.“埋下伏笔”错,后文的故事情节与师傅“烧铅”并无关联。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从情节结构看,前文师傅与盛王府做了一笔大买卖,本可以借此发财,而结尾“我打算把这 买卖关张,“我用假款蒙人,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儿,我回老家种地去了”师傅决定关张不做修 复字画买卖,回家种地。这种结尾有点欧亨利式结尾的笔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19、 制造情节波澜的同时,又耐人寻味,引人深思。从塑造人物看,“师父一连喝了三碗茶水,出了满头大汗”“我打算把这买卖关张”“我用假款 蒙人,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儿,我回老家种地去了”“背着裕袱走出店门”通过人物语言和行为 的刻画,塑造了师傅诚实厚道的手艺人形象,师傅最终选择关张回家种地,选择放弃发财的 机会,体现了他对职业道德的坚守。从表现主题看,结尾处师傅最终选择关张回家种地,选择放弃发财的机会,这是一个手艺人 对职业道德坚守,也是做人的本分,与前文中师傅教育徒弟的话“先学做个老实人。咱们凭 眼力和手艺挣钱,不能蒙人”相呼应,赞颂了师傅坚守良心和底线的品质。8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小说叙述视角的能
20、力。从情节结构看,小说主要写了萧敬之跟师父上晓市、跟师父学艺、跟师傅卖画、送别师父等 一系列情节,结合“萧敬之十四岁跟着师父蔡文孝学徒”“萧敬之第一回跟着师傅去晓市,他 像过年一样兴高采烈”“萧敬之看见师父把画平铺在案子上”“为了多给店里卖钱,萧敬之 就劝师父”“萧敬之把门锁了,一直把师父送至哈德门外”可知,萧敬之是小说的线索人物, 贯穿全文,通过他所见、所闻、所感来刻画师傅的形象。从塑造人物看,结合“师父修画手艺高超,字画破得拿不成个儿,只能卷着,不能打开”萧 敬之看到画上蹿着火苗,他担心会把画烧破“,表现师父的手艺高超;“师父收萧敬之为徒, 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写师父对他要做老实人的教
21、导,恰恰是师父人品的反映;“萧 敬之心里畅快,要起旋风筷子,只顾猛涮猛吃,忘了师父”“萧敬之听了十分欢喜。师父什么 话都跟他说,真是个好人L写师父对徒弟特别好,什么事也不瞒他;“萧敬之听了,有如晴 天一个霹雳“,最后写师父过不了良心的坎儿,决定关张,小说以萧敬之的视角从侧面烘托 师傅的形象。从艺术效果看,萧敬之是学徒,跟着师傅学艺,每天都跟在师傅身边,通过他的视角来写师 傅,使师傅的形象更真实可感,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10 . B 11. B 12. D 13. (1)皇上如果现在怪罪于他,臣恐怕天下的官员都想着闭口不 言,这不是用来开扩视听彰明至上德行的办法啊。(2)我日夜想着洗雪祖宗的耻辱
22、但是财力不够丰足,所以不得不积蓄聚敛啊。【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句意:宪宗的怒气消除了,便说:“你 讲的全是人们不能讲的,使朕听到了无法得知的事情,是一位真正的忠臣啊!你以后尽情而 言,完全应该像现在这个样子。”“上怒解”是个主谓短语,意为皇帝的怒气消解,语义完整, 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D; “所不闻”为所字结构,其主语是“朕、故”使朕闻所不闻”之间 不应断开,故排除C。故选Bo.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B.”指罚犯人到边远地区从事强迫性 的屯种或充实军伍,类似现在的劳改”的说法错误,结合原文“辛亥复为左卫上将军,充左军 中尉”可知:吐突承璀是担任
23、军职,不是被流放,其中的“充”是“担任”的意思。故选B。11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D.”认为汉初是和平安定的,君主可 以为乐”的说法错误。原文是“贾谊犹以为厝火积薪之下,不可谓安此正陛下宵衣肝食之 时,岂得谓之太平”,即贾谊并不认为当时天下太平,也没有主张皇帝应该享乐。故选D。12 .“罪”,归罪;箝口”,闭口不说;“所以”,用来办法;“非也”,判断句式。(2) “雪、 洗雪;“赡”,丰足;“故”,所以;蓄聚”,积蓄聚敛。参考译文: 白居易 有一次由于在议论事情时说“陛下错了”,宪宗面色庄重严肃地停止了谈话,暗中将翰林学 士承旨李绛召来,告诉他说:“白居易这个小臣出言
24、不逊,必须让他退出翰林院。”李绛说:“陛下能够容纳直率的进言,所以群臣才敢竭尽诚心,不作隐瞒。白居易的话虽然有欠思考,但本意是要进献忠心。现在倘若陛下将他处以罪罚,我担心天下的人们都各自想要缄默不语了,这可不是开拓视听,彰明至上德行的办法啊。”宪宗高兴起来,对待白居易也还像往常答案第4页,共8页一样。 九月,己亥,吐突承璀从行营回到朝廷。辛亥,吐突承璀重新担任左卫上将军, 充任左神策军中尉。李绛上奏声称:“如果陛下不肯处罚吐突承璀,以后再出现战败的将领, 能够怎样处治他们呢?如果诛杀他们,那便是同样的罪责,不同的处罚,他们定然不会服气; 如果对他们免予治罪,那还有谁不保全自身,姑息敌军呢!希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安阳市 重点高中 2021 2022 学年 下学 模拟 检测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