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银山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详解.docx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银山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银山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详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 础可分为()地缘关系 敌对关系 业缘关系 血缘关系A.B.C.D.1 .某高级中学的两位男同学在放学途中不顾路人的阻拦,毅然搀扶起倒地老人王大爷,并护送到家,受 到了社会舆论的大力表扬。这两位男同学的义举告诉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成长在社会中,必须() A.要学会亲近社会B.要关心社会发展C.要感受社会变化D.要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2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2017年4月联合发布的司
2、法大数据专题报告 显示:2015年至2016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量呈上升趋势,2016年较2015年 同比上升51.47%,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被告人多为无业人员。这主要说明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信息都是不真实的网络会为有阴暗心理的人借助网络犯罪提供便利有的人通过设置陷阱进行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A.B.C.D.今天你“刷屏” 了吗?利用微博微信发表自己的言论,已经成为许多网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也有部分网民利用微博微信在网上制造谣言、相互谩骂,他们的行为受到人们的谴责。净化网络环境已 成为大家的共识。对此,不应该做的是()A.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做网络的主人B.提高自己的辨别是非
3、和抗诱惑的能力C积极参与其中,推波助澜D.遵守法律和道德,不造谣、不传谣4 .无论是游戏还是比赛都要有规则,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有的形诸笔墨、见于文字,有的传为口 碑、约定俗成。它像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我们。关于社会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约 定青少年年龄小,与社会规则无关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B:犯罪最本质特征是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是犯罪法律的标志,故B说法错误;C:依法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是司法机关的职责,不是政府行为,故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10.14岁少年扈某持
4、刀将两名同学先后捅成重伤、捅死,被判有期徒刑17年,后因当地人民检察院提起抗 诉,扈某近日被改判为无期徒刑。扈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一般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表明其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淡薄A.B.C.D.【答案】D【解析】【详解】题文中,14岁少年扈某持刀将两名同学先后捅成重伤、捅死,被判有期徒刑17年,后因当地人 民检察院提起抗诉,扈某近日被改判为无期徒刑。扈某的行为属于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该受 到刑罚的处罚。这也说明了扈某缺乏法治观念,责任意识淡薄。所以说法正确,说法错误;故选 Do11.2017年3月10日,百度“黄骅贴吧”一网民发表主题为“南排河液化气站爆炸”的帖子,
5、内容是“河北 沧州一私人液化气站爆炸,伤亡情况不明“,后经查实为虚假信息,结果该网民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10 天。这一网民的行为属于()A.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严重违法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B:题干网民传播虚假信息,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表明其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B正确。AC:刑事违法行为又叫严重违法行为,题干不是刑事犯罪,AC错误;D:题干网民是行政违法,不是民事违法行为,D错误;故本题选B。12.下列能正确表达下图意思的是()R4A得诺 自己作出承诺比兑现承诺重要承诺总想获得别人回报人与人之间需要承诺链接轻易承诺往往会失信于人A.B.
6、C.D.【答案】D【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承担责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 应的责任,信守承诺,就会为自己赢得信任;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题 文中的漫画形象地告诉我们对别人做出了承诺,就意味着责任的产生,因此就要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绝对不能轻易承诺,往往会造成失信于人,其中说法错误,说法正确,所以正确答案选D。13 .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常受到各方面的侵害,当受到非法侵害时,正确做法是()以牙还牙进行报复向有关部门、团体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运用正当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忍气吞声,忍一时风平浪静A.B.C.D.【答案】A【解
7、析】【详解】本题考查善用法律的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当我们 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团体寻求帮助,以解决 问题,运用正当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故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该用合法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以牙还牙、 忍气吞声都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故错误;故本题选A。14 .论语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的要求一致的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以诚待人,以信交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诚信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文中的观点表明了诚信
8、的重要 性,其中是不诚信的表现;体现了诚信;是不诚信的表现,所以排除,正确答案选C 15.浙江杭州市的武女士带着上八年级的女儿在回家的路上,遭遇歹徒持刀抢劫,母女用唇语暗号成功脱险。这一案例告诉我们()A.要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B.要避免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C.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D.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相关内容。D:题文材料告诉我们,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既要斗争,又要注意自身安 全,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B:说法错误,避免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缺乏维权意识的表现,也容易助长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
9、 焰,要勇于更要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C: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6 .下面刑罚中属于附加刑的有()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罚金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附加刑的认识。:无期徒刑属于主刑,故不符合题意;:依据教材知识,附加刑包括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罚金等,故符合题忌;故本题选B。二、主观试题(共52分)17 .华龙网5月7日讯 “游客,您好!欢迎来到柳坪黄岩景区,请按秩序排队买票” “您好,请不要随 地吐痰、乱扔垃圾” “不好意思打扰了,请不要让孩子攀爬栏杆”近日,400余名志愿者深入重庆市 巫山县柳坪黄岩景区开
10、展文明旅游公益活动,纠正游客乱扔垃圾、乱涂乱画、车辆乱停等不文明行为,提 高游客文明旅游的素质。据了解,即日起,巫山县将组织400余名志愿者深入各景区常年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弘扬文明旅游新 风,传承志愿服务精神,为巫山营造文明旅游大环境发声,为巫山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献力。(工)请简要说明中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2)我们应该怎样亲近社会?【答案】(2)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让自己深刻感受到自己 价值;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帮助有需要的 人群,增加他们的快乐和幸福感,让社会更和谐。(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
11、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 急。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 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意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 材料中的志愿者活动属于社会公益活动,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所以从承担责任,无私奉献和实现生命价值等 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亲近社会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 根据所学,从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遵守社会规则,主动融
12、入社会,奉献社会等方面回 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8 .网络的“横空出世”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玩耍方式和无限的玩 耍空间。自从网络和电子游戏诞生以来,人们一直对它议论纷纷,它的利弊日益显现。请你说说网络有何利与弊?【答案】利: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网络打破了 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 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弊: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
13、不良的信息。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网络的作用,依据教材知识作答即可。19.1. 名作家萧伯纳在国外访问期间,曾遇到一个名叫佩斯来娅的小女孩,并和她在一起玩了很长时 间。分别时,萧伯纳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萧伯纳。”小女孩望着萧伯 纳,学着大人的口气说:“你也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佩斯来娅。”(1)请问萧伯纳得到的教训是什么?(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呢?【答案】(1)萧伯纳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忘记了尊重别人,而天真直率的小女孩用独立人格回敬了他的傲慢。(2)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尊重他人,
14、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 适当的关注,而不是冷落、忽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 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学会欣赏他人,要善于发现他人的 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尊重他人,以材料分析题形式呈现。在掌握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知识点基础上,分 析材料内容,依据题意作答。题文材料中萧伯纳居高临下的态度,自视比小姑娘高贵,是不尊重他人的表 现;
15、小姑娘的反应体现了自尊,维护了自身尊严。据此分析作答。(2)此题考查如何赢得他人的尊重,考查识记能力。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依据教材 知识,从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等方面作答。20材料一:小李和小谢从小就自由散漫,喜欢打架、骂人,现在已是某中学16岁的在校生。一天下午,两人因琐事发生争吵,并约定地点“较量较量”。随后不久,双方各自纠结了 10余人,在约定地点发生 了持械殴斗,造成多人受伤。接到群众报案后,警方迅速采取行动。小李、小谢两人因涉嫌聚众斗殴罪被 依法逮捕。材料二:下边漫画落脚点。是a脚石.还是绊的石. 取决于你X在什么地方阅读材料后
16、,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问题。(1)材料一中小李、小谢二人前后的表现分别属于什么行为?为什么?(2)结合材料一,谈谈材料二给你什么启示?【答案】(1)二人小时候打架、骂人的行为属于一般的不良行为。因为这种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有一定危害, 但不够刑事处罚。二人现在作为年满16岁的中学生“约架”斗殴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因为这种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直接 违反刑法规定,要受刑法处罚。(2)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可能发展为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生活在法治 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 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解析】【详解】(1
17、)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违法犯罪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属于是什么的角度,首先要 求学生认清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然后结合材料中两个人的行为分别定性并说明理由。其中二人打架骂人的 行为属于不良行为,理由从社会危害性程度回答;后来打群架,属于犯罪行为,理由从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角 度以及触犯的法律回答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遵纪守法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运用,属于怎么做的角度,材料一 中二人走上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漫画以比喻的形式说明遵循法律对生活的影响,不遵守 法律对生活的影响。最后结合材料和漫画,从怎样学法守法懂法用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依法维护自 己的合法权益,养
18、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1.近期,中学生小王发现自己家所在的小区里,出现了几个“爱心衣物捐助箱”,很多居民纷纷进行 捐助。晚饭后,小王一家谈论了此事。情境一 小王说:“妈妈,我看到很多人都去捐衣物,我们也去献爱心吧! ”妈妈说:“好啊!等我 把衣物洗干净后再捐。”小王说:“这有什么好洗的,反正是捐给困难群众的,给他们衣服穿就不错了。” 妈妈听了,严肃地批评了小王(1)结合材料,你觉得妈妈会对小王说什么?(至少两点)情境二 一天,小王在网上看到了一篇“爱心衣物去哪里了”的报道,报道中说:市民捐助的爱心衣 服被不良分子拿到市场上去出售牟利。小王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怀疑自己
19、被骗了。(2)打造诚信社会人人有责,请你就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给大家出两个金点子。情境三 小王还了解到,目前我国爱心衣物捐助还存在捐助衣物用途去向不透明,衣物捐助不及时导 致衣物大量囤积发霉等问题。因此,他想向有关部门写一封信,提出自己对爱心衣物管理上的一些建议。(3)针对情境二、三所反映的问题,请你任选其中两个,向有关部门各提两条合理化建议。【答案】(1)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贫富、社会地位的差异而歧视他人。我 们要关心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人人需要尊重,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 得他人尊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他人。(2)对人
20、守信,对事负责,坚持实事求是。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运用诚信智慧, 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3)针对被不良分子出售牟利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发现违规处理爱心衣物的行为要及时 处理。针对捐助衣物用途去向不透明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在网络上及时公布捐助衣物动态,让捐助者了解 爱心衣物的去向。针对捐助不及时大量囤积发霉问题,相关部门应及时了解困难群体的需求,将衣物及时 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采取多种途径处理捐助的衣物,与企业合作,将捐助的衣物转化为慈善金,发放到 困难群众手中。【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尊重他人、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银山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详解 2022 2023 学年 四川省 内江市 资中县 中学 年级 上学 期中考试 道德 法治 试卷 详解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712386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