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将相和教学目标1 .认识14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理解“完 璧归赵、无价之宝”等词语的意思。2 .学习速读的方法,练习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三个小故事的主 要内容。4 .通过人物的言行,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重点学习速读课文的方法,练习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品味 人物言行,准确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进一步加强语言感知能力。教学难点学习并练习速读课文,感受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史记的相关知识、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片段。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要学习一篇
2、较长的文章,阅读长文章,大家有什么好(学生交流)3.看来大家都比较喜欢廉颇和蔺相如!那么,课文是怎样刻 画这两个人物的呢?请打开课本,快速默读课文,你觉得课文在 写这两个人物时,什么地方写得最精彩?把它们分别找出来,用 心体会。通过回顾情节,简单品评人物,初步感知人物的形象,为体 会以强欺弱、以弱胜强做准备,然后快速进入对语言的揣摩和感 受。二、品味语言,深入感悟人物形象师:咱们来交流一下,你觉得课文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哪些 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一)研究“完璧归赵预设一: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 柱子上!”你们注意到了
3、吗?课文写蔺相如的这段话,用了哪组关联词? 读这样的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读读蔺相如的这段话?像这样用假设关系的句式来描写蔺相如的语言,在“完璧归 赵”这个小故事中还有几处,找出来读一读,再感受感受。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来自具体的描写,而且在第一课时已经有 了初步的感受,因此,这里要做的就是直接将学生的目光引向人 物语言。预设二: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如果秦国提出用城换璧, 我国却不答应,那理亏的是我们。如果我们把和氏璧给了秦国,秦国却不给我们十五座城,那理亏的就是他们。我愿意带着和氏 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 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完好无缺地送回来
4、J从这两个表示假设关系的句式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预设三: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说: “秦国的国君历来不守信用,我怕有负赵王所托,已经让人把和 氏璧送回赵国了。如果您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 马上派人把璧送来。我们怎么敢为了一块璧而得罪强大的秦国呢? 我知道欺骗了您是死罪,您可以杀了我,但请好好考虑我的话秦王愿意别人说他没诚意、不讲信用吗?用这样的方式和秦 王说理,你认为有什么好处?抓住人物的语言,我们就揣摩到了 人物的内心想法。(板书:心理)难怪古人说“言为心声这两处做了略处理,原因在于都是第一个故事,且语言描写 上都有惊人的相似,即采用了假设关系的句式。(二)
5、研究“濯池会面二预设四: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 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读蔺相如的话,你发现了什么吗?文中是怎样写出蔺相如的 这种气势的?也就是说,蔺相如又在用假设的句式,以不容商量 的口气,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再抓假设句,体会蔺相如的勇敢、爱国、机智,感受文中用 词的准确、生动。(三)研究“负荆请罪”。师:完璧归赵,蔺相如使赵国免受了秦国的欺骗。秦王很不甘心,又搞了一个遢池会面要侮辱赵王,蔺相如再一次以弱胜强, 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回国后连升几级,被赵王封为上卿。本来顺 理成章的事,却造成了将与相的不和,于是有了负荆请罪的故事。 课文还有哪些描写人物的地方让你觉得特别精彩呢
6、?咱们继续 交流。点明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教学难点。预设五: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 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 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 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的这一 “避”,与完璧归赵的一 “撞”、溜池会面的一 “拼” 一样,都是为了一一赵国。难怪蔺相如要语重心长地说一 一引读蔺相如的话。为了理解得更深刻,我们不妨把他们说的话对比着读一读, 看看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 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 定要让他
7、下不来台!”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 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 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 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1)廉颇:个性耿直、心直口快、直截了当。(2)课文用了哪些句式来表现他们不同的性格呢?(蔺相如:反问、因果、假设。廉颇:对比。)(3)同样是语言描写,人物的个性不同,语言也不一样。 我们以后在描写人物的时候,也要注意语言描写必须体现人物的 性格。(4)总而言之,蔺相如就是想强调为了国家安危,“将”和 “相”应该一一和。为了赵国,就应该将相和。此处的对比,目的是想让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
8、初步感受后, 再从语言的角度感受人物的性格不同,语言特点自然也不一样。(5)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是怎么想、怎 么做的呢?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成语“负荆请罪”的意思?读读 写廉颇负荆请罪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交流)(6)写话:此时的廉颇会对蔺相如说些什么?蔺相如热情 相迎,又会对廉颇说什么呢?拿起笔,想象他们见面的情景,把 他们可能说的话写下来。写的时候,尽量用上课文中描写人物语 言的句式。此处写话,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理念,意在使学生迁移运用课 文中描写人物语言时所用的假设复句、因果复句等表达方式。三、拓展提升,揭示“和”的意义。1 .一个知错就改,一个真诚相待,多么的难能
9、可贵!(出示 齐读)一一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师:同心协力这四个字浓缩为一个字,就是课题中的一一和。 正是由于将相二人齐心协力保卫赵国,秦国很多年都不敢再来进 犯赵国。2 .从此,“负荆请罪”就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段感人的佳话,将 相和的故事也千古流传,家喻户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同学们,这篇课文改编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是 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和杰出的文学著作,曾被当代文学家鲁 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想知道廉颇和蔺相如和好 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吗?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一读史记 这本书,你会感受到历史名著刻画人物形象的不同魅力。紧扣课题,既是对故事意
10、义的揭示,同时又引导了学生由读 一篇课文到读整本名著。方法?(学生交流)现在大家就运用自己掌握的好方法来学习本 篇课文,在默读课文时注意文章中的人物,了解他们之间发生的 三个小故事。(学生默读浏览)(板书:和)师:“和二一个简单的汉字,不仅渗透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待 人接物的处世智慧,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 长。两千多年前,孔子曾沿黄河奔波,把“和为贵”的信条四处 传播。他经常以“和”教导自己的弟子:立身处世要“克己”, 要由“人和”推及“政和”,甚至延续到整个人类,达到“四海 之内皆兄弟也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中也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和”的 故事一一将相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检
11、查预习,初步了解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那课文中的“将” “相”分别 指的是谁?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相机引出:“将”指廉颇,“相” 指蔺相如,课文讲了 “完璧归赵”“浦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 小故事,并在板书中指导书写生字“荆”。)通过对“和”字的讲解,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 深和源远流长的同时,自然过渡到本课的主题,让学生产生阅读 的兴趣。检查预习环节,根据课前的预习,初步了解学生对课文 内容的掌握情况。二、学习新课,探究主题(一)找准矛盾焦点,形成探究主题。1 .题目是将相和,那肯定有不和的时候,为什么不和呢?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廉颇是怎么说的。2 .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将相和 部编版五 年级 语文 上册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