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潍坊市中医院20209修订.docx





《头痛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潍坊市中医院20209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痛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潍坊市中医院20209修订.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头痛(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潍坊市中医院2021. 09修订中医病名:头痛(BNG060)西医病名:偏头痛(G43 900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的实用中医内科 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年)。(1)主要症状:头痛,多为偏侧,也可全头痛,性质多为搏动 痛,也可为隐痛、胀痛。急性起病,反复发作,发病前多有诱因,部 分病人有先兆症状。安静状态及休息后疼痛可缓解。(2)辅助检查:血常规、颅脑CT、颅脑MRI+MRA、必要时可完 善脑脊液及脑电图等排除器质性疾病。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HIS国际头痛疾病分类(2018年) 第3版(ICHD 3)原发性头痛(偏头
2、痛)诊断标准。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 (1)符合(2)(4)特征的至少5次发作。(2)头痛持续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3)至少有下列中的2项头痛特征:单侧性;搏动性; 中或重度头痛;日常活动(如步行或上楼梯)会加重头痛,或头痛 时会主动避免此类活动。(4)头痛过程中至少伴有下列1项:恶心和(或)呕吐; 畏光和畏声。(5)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有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1)符合(2)(4)特征的至少2次发作。头痛(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一、疗效评价、分析;辨证分型:2020. 10至2021. 09共收治头痛(偏头痛)病人1863例,其中肝阳上亢证532例,痰浊内阻证271例,瘀血
3、阻络证354 例,气血两虚证314例,肝肾亏虚证392例。使用临床诊疗方案后治疗效果:发作期疗效评价:治愈51. 9%有效47. 2%,无效0.9%治疗周期:平均住院日7. 2天。中医治疗方法:1863例头痛(偏头痛)病人中,中药+自制剂 参与率100%,其中中药汤剂1849例,使用中药自制剂1592例;中 医特色疗法应用率达到100%。其中耳尖放血H57例,针刺(包括 浅针、火针)1051例,艾灸(包括热敏久)313例,推拿疗法1076 例,埋针治疗1181例。中药汤剂及自制剂应用比例明显升高,其中辨证使用中药汤剂及 自制剂;效果显著。中医特色疗法中放血疗法、针刺及推拿疗法疗效 确切。二、头
4、痛(偏头痛)中医诊疗方案难点分析:头痛(偏头痛)中医诊疗取得了较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其仍存在一定的难点,主要问题如下:1 .迅速缓解头痛症状仍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夜间急诊入院 患者,受限于各个因素,患者不能第一时间口服中药汤剂,往往需要 西药辅助。2 .预防性中医治疗方面精准及疗效不足。三、优化措施及思路: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头痛(偏头痛)治疗中的优势,提出以下 优化措施和思路。1 .加大中药汤剂、自制剂及中医疗法在迅速止痛方面的研究。在辨证的基础之上,结合中药药理等现代研究,研发迅速改善头 痛症状的成方或自制剂;发挥中医特色疗法尤其是针灸在止痛优势充 实到新诊疗方案中。2 .开展预防性头痛
5、(偏头痛)中医治疗。整理头痛(偏头痛)病例缓解期相关中医证候资料,补充缓解期诊疗方案相关内容。3 .增加中医特色疗法在治疗方案中的应用。充分总结和发掘中医特色疗法,提高诊疗方案临床疗效。4 .进一步纵向细化诊疗方案。头痛(偏头痛)患者前后症状程度及伴随症状波动大,同一证型 可根据症候群变化进一步设立二级细分方案。(2)至少出现以下一种完全可逆的先兆症状:视觉症状,包 括阳性表现(如闪光、亮点或亮线)和(或)阴性表现(如视野缺损); 感觉异常,包括阳性表现(如针刺感)和(或)阴性表现(如麻木); 言语和(或)语言功能障碍;运动症状脑干症状视网膜症状(3)至少满足以下2项:至少1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
6、时间2 5分钟,和(或)至少2个先兆症状连续出现;每个先兆症状持续 560分钟;至少1个先兆症状是单侧的;头痛伴随先兆发生, 或发生在先兆之后,间隔时间少于60分钟。(4)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且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慢性偏头痛诊断标准(1)每月头痛(紧张型头痛或偏头痛特征的头痛)215天, 持续3个月以上,且符合标准(2) (3) o(2)患者至少有5次发作符合无兆偏头痛标准的(2) (4) 和(或)有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的(2)和(3)。| (3)头痛持续3个月以上,每月发作28天且符合下列任1项: 无先兆偏头痛标准的(3)和(4);有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的(2) 和(3) o(4)不能归因于其
7、他疾病。(二)证候诊断1 .肝阳上亢证:头痛而胀,或抽搐跳痛,上冲巅顶,面红耳赤, 耳鸣如蝉,心烦易怒,口干口苦,或有胁痛,夜眠不宁,舌红,苔薄 黄,脉沉弦有力。2 .痰浊内阻证:头部跳痛伴有昏重感,胸皖满闷,呕恶痰涎, 或见头晕,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沉弦或沉滑。3 .瘀血阻络证:头痛跳痛或如锥如刺,痛有定处,或有外伤史, 经久不愈,面色晦黯,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涩。4 .气血两虚证:头痛而晕,遇劳则重,自汗,气短,畏风,神 疲乏力,面色胱白,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而弱。5 .肝肾亏虚证:头痛且空,耳鸣,额红,潮热,盗汗,或遗精, 腰膝酸软,神疲无力,舌红而干,少苔或无苔,脉细无
8、力,两尺尤明 显。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发作期治疗、预防性治疗均可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肝阳上亢证治法:平肝潜阳,熄风止痛。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 麻15g钩 藤15g后入石决明30g先煎牛 膝12g、益母草20g山桅子12g黄苓12g茯神15g夜交藤15g 桑寄生15g白蓑藜12g菊 花12g沙苑子15g 桑叶9g炒白芍9g水煎服日一剂加减:若肝阳化火,症见目赤,急躁,便秘漫黄者加夏枯草12g、 龙胆草9g、生大黄6g;若兼肝肾亏虚,水不涵木,症见头晕目眩,视 物不明,腰膝酸软者,加枸杞30g、山萸肉12g。自制剂:口服平肝熄风胶囊1.5g日2次针灸治疗:取穴风
9、池、太冲、曲池、行间、太溪等穴,用针刺刺 激穴位,以泻法为主,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1014 天。(2)痰浊内阻证治法:燥湿化痰,降逆止痛。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清半夏9g炒白术15g 天 麻15g 陈 皮12g茯苓15g蔓荆子15g 白痍藜12g)苜15g石菖蒲12g防风9g 柴胡6g甘草6g力口生姜6片、大枣5个水煎服日一剂加减:若痰浊久郁化热,症见口苦,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者加黄苓9g,竹茹黄g、枳实9g、胆南星6g;若胸闷,呕恶明显者加 厚朴9g、枳壳9g以和中降逆。自制剂:口服牛黄熄风胶囊2. 5g日3次针灸治疗:取穴头维、风池、足三里、中皖、丰隆等穴,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头痛 偏头痛 中医 诊疗 方案 潍坊市 中医院 20209 修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