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千米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认识千米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千米说课稿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认识千米说课稿教学设计认识千米说课稿教学设计认识千米说课稿教学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认识千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的 教学内容。2、千米是较大的长度单位,本课教学前,学生对米、分米、厘米 和毫米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的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通 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能感知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体 验千米的应用价值,这个仅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 以后学习单位间的化聚打下基础。3、教材的知识结构通过学生熟悉的场景,让学生知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 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感知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 后通过看、算、走等丰富
2、的实践活动来体会和理解千米的认识,认识 1千米二1000米,体验和感悟千米的实际长度,通过想想做做让学生 进一步感悟1千米的长度,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熟练掌握 千米和米的换算。4、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索的喜悦,在愉快的气氛中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三)、实际应用,深化认识。应用是数学永恒的主题。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为了让 学生理解“吨”在实际生活的应用,我设计了以下的练习。1 .说说图中“1吨”的含义。2 .给千克、克、吨找朋友。3 .淘气的数学日记中使用的质量单位准确吗?2007 年12月2日星期天天气:晴今天是星期
3、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后就和 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 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 1克香菜,5吨西红柿,4千克鸡蛋, 1千克白菜和10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四)、总结全课,交流评价。我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的问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 识进行了回顾和梳理,既巩固了知识,又加深了认识。积极恰当的评价,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教学中,我 以激励性的评价为主,除了师评外,还组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让 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正确对待自我,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共 同进步。我还布置了一道这样一道作业题:把你的
4、收获和评价写进今天的数学日记中。最后,我说:生活中有丰富的数学,数学中有无限的奥妙,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观察者、思考者、探索者、发现者!板书:吨的认识1吨二1000千克lt = 1000kg1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 活动中建立I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I千米二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 米之间的换算。2、提高学生解决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 千米的应用价值。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5、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知和了解千 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二1000米。并能
5、进行 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解决有关千米的实际问 题的能力,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二、说教学程序本课的教学我是这样设想: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你知道我们学校跑道 一圈多少米?小华跑了 5圈大约是多少米?同桌讨论后,交流。汽车 每小时能行70 (),你认为可以填上哪个长度单位?请学生回答。设计意图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到数学就 在自己身边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一)认识千米。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学生交流自己看见过的。出示路标牌的图,并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
6、km。(二)实践体验“1千米”。1、猜一猜:1千米大约有多长?学生猜测后回答2、观察:1千米到底有多长?多媒体演示测量公路长度的过程, 学生仔细观察测量公路长度的过程,并记录。学生回答,你知道了什 么?小结:1千米=1000米。3、课前已经请大家去操场走了走,一圈大约走了几分钟?走1 千米大约要几分钟呢?学生回答。4、你感觉1千米长吗?学生自由交流。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 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讨论结果。设计意图是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 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二1000米。能进行千 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
7、情感体验,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从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 学生观察后独立描出图上1千米的长度。再交流。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米与千米的 换算方法。3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怎样思考的。4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用什 么单位合适。5 . “想想做做”第5、6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解决问 题的方法。设计意图是:进一步感受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 度观念。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总结概括,拓展延伸今天这节课,你学到
8、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是:既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又培养了学生对自己所 经历的事情进行总结回顾的习惯和能力。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让学生体验数学。 千米是个较大的长度单位,三年级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是长度单位教 学中的难点。所以本节课着重让学生创设体验过程,引导体验生成,帮助学生较好 地在体验中构建起千米的概念。以上说课仅仅是我对本课的一种教学欲设,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我将努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及时调控学习过程,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动态生成。认识吨一、说教材。本节课教学前,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 够熟练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 千米 说课稿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