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单元教学设计.docx
《2022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单元教学设计.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上水单元教学削1 水到哪里去了【教材简析】本课是单元起始课,本课有四个活动,一是解释水去哪儿了,二是说说 生活中的蒸发现象,三是用实验解释蒸发现象,四是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 点和不同点。本课的重点学生通过观察“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迹不 见了”这类现象,思考“水到哪里去了,尝试解释日常的生活经历,调动 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在此过程中丰富对水的感性认识,并借助实验证明自 己的猜测。【学情分析】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之一,水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学生在一 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学习时,对水已经进行了一些学习和观 察。虽然水也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但如何将学生对水的零散的、生活 化的
2、认知向科学概念转化呢?这是我们期待学生关注和探究的问题。【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水到哪里去了”的探究实验,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 会变成水蒸气,认识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水的蒸发现象,比较、分析、归纳出水和水蒸气的 异同。探究实践:能设计并实施简单的对比实验,对水的蒸发现象提出合理的 解释。态度责任:在探究实验中,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培养对水深入 研讨的好奇心。【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对比实验来观察“水到哪里去了”并解释观点难点:理解水蒸气的特点并能区分“水蒸气”与“白汽”【教学准备】教师:湿布、一杯水、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学生:两个完全相同
3、的透明杯子、棉签、一片保鲜膜、一根橡皮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冰的图片、热水、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试管、清水、碎冰、水银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彩色橡皮筋、直尺、食用色素、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热水、水银温度计、各种冰的图片1 .出示一杯热水并测量水的温度提问:如果我十分钟后再测这杯水的温度,温度会如何变化?(预设: 温度会下降一些。)2 .出示几张各种冰的图片。提问: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预设:会和室内 温度一样。如果继续下降会怎样呢?水会结冰。)3 .揭示课题:水结冰了(板书)。【设计意图】学生对于水冷却的概念
4、可能局限于室内,要设法引导学生 联想到冬天的室外,或者冰箱内部的结冰情况,使其自主找到水和冰之间的 联系,并适当引出凝固的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水结冰是与温度有关的。二、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预设20分钟)材料准备:试管、清水、碎冰、水银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彩 色橡皮筋、直尺、食用色素、学生活动手册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后组织学生讨论本课的实验方法。提问:说一说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想法?今天在教室里,我们可以怎么做 实验?【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尝试设计利用试管、冰水混合物、 温度计等实验材料进行研究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实验思维和设 计实验的规范行径。1 .水结冰的实
5、验,我们的需要安装什么样的装置呢?2 . ppt展示实验装置,认识实验器材名称及作用。3 .播放指导型微课,并交代注意事项。4 .结合ppt,学生了解观察体积变化及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师补充介 绍。)5 .实验安全提示。6 .学生相互合作,测量水结冰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同时体会变化过程中 的热量变化。在活动中,教师要提醒学生:(1)做两次标记:第一次是试管中倒入清水后(为了便于观察,可以 在清水中滴一滴食用色素);第二次是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两次用不同 颜色橡皮筋标记;(2)温度计插入试管塞的小孔中,保持在中间的位置不能动,不要碰 到试管壁;(3)仔细观察水结冰的变化过程,需要把试管经常拿出来
6、观察是否开 始结冰,当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4)冰块尽可能碎一些,再加入一部分食盐(食盐多一些,降温速度 快一些),有利于降低烧杯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5)因为需要拿出来看,碎冰可能会使橡皮筋移动,所以需要直尺重 新确定一下标记位置是否正确。7 .出示实验记录单,明确实验要求,并记录观察比较水和冰有哪些相 同点与不同点。【设计意图】在活动中,我们要做两次标记:第一次是在试管倒入清水 前,第二次是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通过前后对比液面和冰柱的高度来客 观反应水结冰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能够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水结冰的体积变 大。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水结冰是与温度有关系的。三、实验发
7、现(预设12分钟)1 .学生反馈交流: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小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 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0 时。2 .提问: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3 .冰还是水吗?引发学生去思考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4 .为什么烧杯外壁有小水珠或一层白白的?它是冰吗?和试管里的冰一 样吗?它是哪里哪里来的?和哪些现象类似?烧杯外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结成霜。不是冰,不一样。(当外 界温度较高时,也会只是液化成小水珠。)5 .在碎冰里加入了食盐,有什么作用?碎冰中加入食盐可以让冰在同温度下融化,这样有利于降低实验
8、的温 度,达到预期的效果。【设计意图】通过研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水结冰的过程中水发生的变 化,并能够判断出水结冰体积变大以及温度降低的客观要素。最后得出结 论:水和冰是同种物质,冰是固态的水。6 、拓展:延伸课后,深入探究(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结冰的水、试管、烧杯、清水1 .提问:水结冰这种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不便?2 .出示装有冰的试管。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能把冰取出来?比一比谁 的方法更科学?你为什么这么想?3 .提问:固态的冰在什么条件下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呢?学生猜测后布置 学生课外自主探究。【设计意图】从课堂实验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交流生活 中常见结冰现象,并对冰的变化进行猜
9、测后实验。为下一课 的学习做铺垫。六、板书设计3.水结冰了水(液态) 凝固(0或0以下) 冰(固态)【疑难解答】1 .为什么烧杯外壁有小水珠或一层白白的?它是冰吗?和试管里的冰一样吗?它是哪里来的?烧杯外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结成霜。不是冰,不一样。(当外 界温度较高时,也会只是液化成小水珠。)2 .在碎冰里加入了食盐,有什么作用?碎冰中加入食盐可以让冰在同温度下融化,这样有利于降低实验的温 度,达到预期的效果。三上水单元教学设计4.冰融化了【教材简析】在本课中,学生将经历观察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教材希望学生在关 注冰状态发生变化的同时,还能注意到其他现象。本课安排了三项探究活 动:一是学
10、生用吸管或吹风机向冰块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引导学生思 考冰块融化的原因;二是将结冰的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冰融化成水的变化 过程。通过在试管上做标记,了解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三是比较水、 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建立起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观察水结冰的变化过程后展开的。学生对冰既熟悉又陌生: 冰融化这个过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经验,但学生往往缺少细致地观 察冰融化的过程,也没有比较冰融化成水后体积的变化。因此观察并记录冰 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就成为本课重点,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 真记录,有序交流等良好的科学习惯。【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观察加热后冰块
11、的变化,知道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 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 o时,冰开始融化。科学思维:用比较和分析的方法,能找到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化的证 据,能建立起热量和水的状态变化之间的联系。探究实践:能在加热冰块的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现象,收集冰融化成 水体积变化的证据和热量变化的证据,得出结论。态度责任:在探究过程中,能保持认真、细致的实验态度,能意识到 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过程中现象的观察。难点:感知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 化的。【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等。学生:冰块、吸管(或吹风机
12、)、蒸发皿、结冰的试管(或碎冰冰)、烧 杯、热水、记号笔、课堂作业本中的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1 .回顾水结冰的过程,水不停的降温会让水变成冰。2 .如果我们给一块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呢?3 .揭示课题:冰融化了(板书)4 、科学探索:观察冰融化成水(预设20分钟)1 .吸管吹冰块(预设6分钟)材料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1)冰在什么情况下会开始融化?我们可以怎样加快冰块的融化?如 果给你一台吹风机,你可以怎么做?如果给你一根吸管,你又可以怎么做?(2)学生用吸管朝冰块的一个部位吹气。(3)交流现象:被吹热气的部位冰融化得快。(4)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小结
13、:这个实验说明了热量增加,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2 .将结冰的试管放入热水中(预设14分钟)材料准备: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1)你知道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作业 本。(3)提问:怎么利用以上材料做这个实验?(4)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实验方法。提示:用记号笔在冰面位置做好记号,再把试管放入有热水的烧杯 里。冰在融化过程中用眼睛观察,不能动手触摸移动试管和烧杯。冰完 全融化后再在水面做好记号。讨论补充完成实验记录。【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吸管吹冰块理解热量是冰块融化的关键。通过引 导学生在试管上做标
14、记,了解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 的良好习惯。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4分钟)材料准备:作业本实验记录单1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冰为什么会融化成水?(预设:吸收热量) (2)冰融化前是什么状态的?(预设:固态)(3)冰融化一半是什么状态的?(预设:一半水一半冰的冰水混合物)(4)冰完全融化后是什么状态的?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了什么变 化?(预设:液态;固态转化成液态)(5)除此之外你还观察到其它什么现象?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预设:试管外面有小水珠,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6)冰完全融化成水体积有什么变化吗?(预设:体积变小)2 .学生补充。3
15、.学生观察水状态的各种图片。它们之间能不能相互转化?4 .水、水蒸气、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吗?(预设: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 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所以它们是同一种物质。)(板书:冰(板书:冰水液态水蒸气气态)5 .水的状态变化与什么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否可以互相转化?(预设: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水遇冷转化成冰,冰加热转化成水)6 .教师小结:水在自然界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 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板书:
16、互相 转化热量)【设计意图】让学生基于实验现象进行交流,促进学生认真思考,有序 交流,树立实证意识。四、课后拓展(预设4分钟)你们喜欢吃冰激凌吗?我们课后如果要研究“在相同的条件下,冰和冰激凌哪一个融化得更块 一些? ”应该怎么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请同学们回家后认真准备,完成实验。【设计意图】从课堂实验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思考如何保证实验的公 平,在公平的前提下完成实验。七、板书设计4.冰融化了吸收热量冰固态水液态互相转化热量水蒸气 气态【疑难解答】实验用冰要如何准备?本课的实验,需要我们老师提前准备普通的冰块和结冰的试管。我们需 要在前一天就把水倒入试管之中,放在冰箱里面冷冻,或者直接准备冷
17、冻的 碎冰冰代替结冰的试管。这样做是为了方便学生实验的时候可以确认冰面的 位置并且做记号,防止因为放入碎冰块有空隙而产生争议。还可以借助食堂 里的冰柜做好冰块储藏工作。三上水单元教学设计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材简析】本课通过回顾“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聚焦“50毫升水能溶解 多少克食盐和小苏打”,学生经历“猜测-讨论-验证”,用对比实验来研究 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得出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 的质量是不同的,并使学生初步建立控制实验变量,防止干扰的实验意识。 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会使实验的快慢和数据的精确度不同,但是都能得出实 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发现不同物质在等量的水
18、中溶解的量是不一样的。【学情分析】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学习过它们去哪儿了,知道水能溶解盐、红 糖,不能溶解小石子,判断溶解的现象是颗粒看不见了。这节课,在基于 学生对溶解的已有认知上继续探究盐、小苏打这些能溶解的物质,究竟能溶 解多少。学生过去在生活中没有关注过这一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预测,实 验过程中,现象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但是规范地操作能力是学生欠缺的, 需教师引导,进而让学生感知到“不同物质在等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不一样 的”。【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实验观察,知道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认识到同样 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科学思维:能初步建立直观模型解释物质在一定量
19、水中的溶解程度。探究实践: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能观察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程 度。态度责任:在观察实验中,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他人观 点,完善和改进探究活动。【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的量不一样。难点:通过规范的操作获取25毫升水中食盐和小苏打溶解的量。【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食盐、装水烧杯1只、玻璃棒1根、学生实验材料1套、全班数据汇总表。学生:食盐20g、小苏打20g、烧杯2只(装50ml水)、玻璃棒2根、 课堂作业本中的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聚焦:回顾旧知,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装水烧杯1只、玻璃棒1根、食盐1 .出示食盐,提问:把食盐放到水中
20、,会怎样?2 .回顾溶解的特征,说说可以溶解在水中物质。食盐、红糖等物质能在 水中一直溶解下去吗?3 .出示小苏打,介绍认识。4 .揭示课题: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板书)【设计意图】利用食盐溶解实验导入,让学生在复习旧知从特征理解溶 解现象,再通过提问展现学生前概念,聚焦本课研究主题。5 、探索:规范操作,研究溶解能力(预设25分钟)材料准备:每组准备食盐20g、小苏打20g、烧杯2只(装50ml 水)、玻璃棒2根、作业本,全班数据汇总表(实验方法补充:平勺定量法:用2g的勺子盛1勺食盐或小苏打, 尺子刮平。电子秤称量法:用电子秤出称量2g 一份的食盐和小苏打。)1 .出示研究问题和实验材料。2
21、 .小组讨论实验方法。3 .全班交流。4 .阅读科学书第13和14页,思考交流:水为什么要一样多?怎样搅 拌?什么时候加入下一份?什么时候停止加食盐和小苏打?怎样知道食盐和 小苏打完全溶解了?实验时不小心洒落的食盐和小苏打怎么办?小组怎样分 工合作?如何记录?【教学过程】一、湿布写“水”,回顾水的特点。(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干净的抹布、黑板,一杯清水1.出示一杯清水,并用抹布蘸清水板书“水”字,提问:水是我们生活 中最常见的物质,你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颜色、气味、形态) 2.学生交流他们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3.揭题:黑板上的“水”消失了,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顺势板书课 题)。【设计意图】从
22、观察一杯水导入,让学生复习旧知,展现前概念,以 “水”字的消失激发兴趣,聚焦本课研究主题。二、预测并探索水到哪里去了。(预设22分钟)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棉签、一片保鲜膜、一根橡皮筋L提问:黑板上用水写的“水”到哪里去了?(预设学生的猜想:水被黑板吸进去了,水到了空气中,水被太阳吸走 了,水飞到天上去了,水变成了一种气体)2 .交流并小结: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水到空气中去了,变成了一种气 体。3 .水变成的这种气体,是怎样的气体呢?它的什么颜色的?什么气味?能 不能摸得到?接下来我们就要来观察这种气体的特点。要观察气体,就要先产 生气体。4 .我们在其中一个透明杯子里,用棉签轻轻涂一些水,让这
23、些水产生气 体。你觉得可以怎样观察这个气体?同时在另一个透明杯子里涂入相同量 的水,并封上保鲜膜。(对比蒸发现象)5 .小组活动:水变成了一种怎样的气体。(可以放在通风、靠阳光的 环境下,对比两个杯子里的水蒸发现象的区别)【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解决本课时重难点的基础,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生活经历、实验现象等想法设法证明“水在蒸发”,观察并比较不同 杯内的水的蒸发现象。5 .指导实验操作规范及记录方法。6 .学生分组实验。7 .整理器材,数据汇总。【设计意图】实验前通过阅读科学书交流注意事项,规范操作指导,初 步建立控制实验变量,防止干扰的实验意识,突破难点。三、研讨:观察数据,总结发现(预设5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科学 三年级 上册 单元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