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相关制度.docx
《输血科相关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科相关制度.docx(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输血科血液质量管理制度一、对血液中心送来的血液及成份,必须进行核查:外包装应完好无损,标签填写完整,清晰,准确、血液和血袋效期、血液外观、运输 条件等应符合要求。二、每天检查贮存血液的质量,发现异常情况,如血浆层变色(变灰、变黑等)或者浮现气泡及絮状物,红细胞色泽变紫色等,不能发出使用。严重脂肪型的血浆不能发出使用。三、病房已启封的及输剩的血及成份不能使用。四、过期的血液及成份不能使用。五、每天定时观察贮血冰箱温度,并作记录,确保冰箱正常运行及贮血安全。六、储血冰箱每周消毒一次,出血冰箱和储血室空气每月培养一次,结果应符合要求。七、严格执行血液入、出库和储存管理规程。血液贮存质量信息反馈制度一
2、、输血科工作人员应根据血液贮存质量检测规范,做好各项记录。二、输血科负责质控工作专职人员应每日定期检查各项相关检测记录,发生问题时应及时向科主任报告,即将采取相应措施。三、当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及时与血站联系:(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液中有明显血凝块;(3)血袋有破损、漏血;(4)血浆呈乳糜状(暗灰色)或者红色(溶血);(5)血浆中有大量气泡、絮状物或者粗大颗粒;(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层的界面不清或者交接面上有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色。四、当血液保存期过期时应按照医疗垃圾处理,做好报废血液和医疗 废物的处理工作,做好相关记录。五、输血后的血袋应交回输血科26保存至少1天,然后
3、按照医 疗垃圾处理。为了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减少输血风险,保护患者生命,根据临床 输血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制定临 床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一、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临床输血申请单应由主治医师填写,上级 医师核准签字,大量输血由科主任签字,报医务处批准。二、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者其家属说明输注同种异 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患上患者或者其家属 的允许,并在输血治疗知情允许书上签字并入病历。无自主意 识的患者且无家属签字需要紧急输血时,应报告医院职能部门或者 主管领导允许,备案并入病历。三、输血治疗前,应检测患者ABO和Rh(D)血型、意外抗体、
4、HBsAg、 抗-HCV、抗-TP、抗-HIV、ALT等,严格按第三版临床检验操作规 程执行。四、输血治疗前,应做血型交叉配合试验,选择具备检测彻底和不完 全抗体水平的试验方法。配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以内的,配血后 标本26冰箱保存7天以上。五、临床输血应同型相输。特殊和紧急情况下,建立配合性输血、非 同型输血、相容性输血,并向患者或者其家属告知,征患上患者或者 其家属 允许并签字入病历,经治医师及时报告科主任、职能部门、 分管领导允许、备案并入病历。六、配合性输血是指供、受血双方ABO血型相同时,交叉配血相同或 者不相同情况下的输血原则。非同型输血是指在紧急情况下,“0” 型供血者血液给非
5、“0”型受血者使用的输血原则,或者AB0血型相 同,Rh阴性受血者接受Rh阳性血液的输血原则。受血者输血前检查制度依据卫生部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凡申请输血患者,输血前必须进行输 血相关指标以及经血液传播疾病检查,为保证临床患者输血安全特制 定以下制度:一、凡申请输血患者,必须做经血传播疾病的检查,内容包括:乙肝 五项、艾滋抗体、梅毒抗体、丙肝抗体、转氨酶等。二、凡输血患者必须做ABO血型正、反定型、Rh(D)血型的检查。三、凡遇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做抗体 筛选试验:交叉配血不合时、患者有输血史、妊娠史或者短期内需要 接受多次输血者。四、凡输血患者必须做两种方法以上的交叉配血
6、试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复检与核对制度一、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是用血患者的最后检查站,因此严格把关, 认真复查,子细核对是提高安全用血最关键步骤之一。二、子细核对受血者的标本及供血者的血液,包括受血者姓名、床 位、住院号、血型、标本联号、血袋编码等,准确无误后准备 配血。三、 交叉配血前再次复检供血者及受血者的ABO正、反血型及RH(D) 血型。四、配血时标明供血者及受血者用于配血的主、次管,并认真观察 配血结果有无溶血和凝集现象,要求有两种配血方法。五、 配血后再次核对供血者及受血者的血型是否正确。六、配血完毕后再次核对供血者及受血者的标本是否彻底正确,并 保存备查。七、登记时再次认真核对配
7、血单的各项内容,准确无误后,双方签名发血。血液标本交接、留样、保存管理制度一、 认真审核申请单。对申请单要逐项核对,字迹清晰,填写无缺项。特殊是缺少既往输血史、已婚女病人孕产史、上级医生签 名、抽血者签名的,不患上牵就,必须退回补上。申请单和血 标本需医护人员送至输血科。标本采集和接收。采集和接收标本时,应认真详细核对受检者 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位、住院号、诊断、血型、检查目的、标本量、外观符合要求,标本联号与申请单联号是否一 致,标本联号不患上涂改修正,符合要求后方可接收。对不合 格标本应拒收,详细记录,双方签名。三、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标本必须是前3天之内的,确认标本无误后 方可酉加。
8、交叉酉加前和后需再次梭他人姓名、性别、年龄、 科别、床位、住院号、申请单联号、供血者编码、血型等,报 告单书写规范、清晰、及时。四、 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标本,需在26条件下,至少保存7天,供血者血辫标本实验后要放26冰箱保留一个月, 以便病人用血后发生问题时查找原因。五、 标本处理。确认是废弃的血标本,按医疗废物相关处理规定,用84消毒溶液消毒,分类包装,登记,送医院指定部门作无害 化处理。血液入出库管理制度一、入库储存1、科室应根据当日冰箱的库存量和临床输血申请单的数量来制订用 血计划,网上订血或者电话通知血站送血或者由专职人员到血站取血。 2、全血、成份血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内容
9、包括:运输条件、物 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晰齐全(供血机 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者条形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 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份的制备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 编号/条形码,储存条件等。3、按A、B、0、AB血型将全血、血液成份分别贮存于科室冰箱不同 层内或者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标识。不要在冰箱内放置其他物品; 血液的摆放要为冰箱内冷空气流通留有空间。应将血液竖立放置与篮 筐中或者平放于货架上。不应将其放置太密切,以便于冷空气流通。4、输血科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 料需保存十年以上。二、出库1、发放血液制品,输血科
10、工作人员配血合格后,通知病区医护人员 取血,病患或者其家属不患上取血。2、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科室、床号、 病案号、血型、献血码、血液成份、数量、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 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确认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3、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律不患上发出:(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的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者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者粗大颗粒;(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者交壤面上浮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8)过期或者其他须查证的情况。4、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
11、26冰箱至少7天, 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5、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患上退回。临床医师用血权限认定制度一、具备临床主治医生以上资质的被授予用血权限。二、实用血权限的医师每年至少一次参加医院组织的临床输血知识培 训考核,不参加培训的,在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前暂时取销用血权限。 三、临床医师一年内第一次被查到不合理用血,书面警告;查到二次 不合理用血,全院通报批评;查到三次不合理用血,暂停用血权限三 个月。四、在上级考核过程中被查到不合理用血,暂停用血权限三个月,在 通过临床用血知识考核后恢复。五、临床医师用血量权限:主治医师3单位,副主任医师6单位, 主任医师或者科主任8单位,大于8单位科室讨论
12、,报医务处批准(附: 临床医师姓名和执业资质、职称)。六、用血权限的暂停医务处填写“用血权限暂停通知单”,通知当事医师暂停用血权限, 并告知输血管理科。七、用血权限的恢复当事医生需恢复用血权限,应向医务处申请临床输血知识培训考核, 考核合格后填写“用血权限恢复申请表”,经医务处审核批准,医务 处通知当事医师恢复用血权限,并告知输血管理科。附表:临床具备输血申请资质医师一览表临床具备输血申请资质医师一览表姓名科室职称姓名科室职称罗仲凯儿科副主任医师胡承玉骨科副主任医师姚红妇产科主任医师李传和骨科主治医师朱世玲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李运运骨科主治医师徐雯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秦春跃骨科主治医师王孝云妇产科主治
13、医师方昌应骨科主治医师iWj示玄妇产科主治医师胡训久骨科主治医师段文荣妇产科主治医师杨正荣外一科主任医师马元岚妇产科主治医师高飞外一科副主任医师李荣成心内科主任医师黄家全外一科副主任医师汪家财心内科主治医师程跃茹外一科副主任医师胡永仓心内科主治医师戚仁华外二科副主任医师丁超心内科主治医师张宏外二科副主任医师秦传才普内科副主任医师罗兴成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沈显跃普内科主治医师赵刚胸外科主治医师刘少泉普内科主治医师晁明辉胸外科主治医师吴世明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梅厚卫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卢进呼吸内科主治医师潘杰泌尿外科主治医师杨美中骨科主任医师徐中成泌尿外科主治医师沈锐骨科副主任医师郑友良脑外科副主任医师实验
14、室安全制度一实验室要求:1、专用实验室,门上有明显的生物实验安全标志,充足的操作空间, 实验室应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2、实验室台面材料应耐酸、耐碱,易清洁消毒,不渗漏液体。3、实验室有挪移的紫外线灯用于空气消毒。4、备有消毒品、消毒器材和设备。5、有感应的流水装置,备有洗眼器、眼罩,足够的一次性手套和口 罩。6、清洁区备有存放个人衣服、用品的设施。7、购置免排放高压蒸汽消毒炉进行医疗废物的消毒。8、实验室备有空调设备,室温保持在2025。二安全操作:1、人员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2、实验室内不患上进行饮食、吸烟和化妆打扮、会客等与实验工作 无关的行为。3、实验室内的有关用品(包括工
15、作服)不患上用于其他用途,私人和工作无关的物品不可带入实验室内。4、工作时要戴手套、穿工作服,手套破损即丢弃、洗手并换上新手 套。5、不要用戴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姓名科室职称姓名科室职称杜宏宇脑外科主治医师胡四毛麻醉科主治医师许少平脑外科主治医师李琼麻醉科主治医师马林脑外科主治医师雷军麻醉科主治医师蒋纯新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静麻醉科主治医师王霆神经内科主治医师俞学峰麻醉科主治医师江宏杰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刘勇麻醉科主治医师张永祥神经内科主治医师陈鹰急诊科主治医师李向ICU主任医师周同好急诊科主治医师黄慧ICU主治医师邰平眼科副主任医师孟立俊外三科副主任医师傅少安眼科主治
16、医师方力外三科副主任医师高业明眼科主治医师汪德华五官科副主任医师李恩荣康复科主治医师陈龙五官科主治医师田园林康复科主治医师戴维生中西医科副主任医师胡海燕康复科主治医师姜明血透室副主任医师张继成血透室主治医师制表时间:2012年09月01日临床用血申请和审批制度一、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 和血液保护技术,提倡成份输血。凡患者血红蛋白低于100g/L和血球 压积低于30%的属输血适应症。输血指征以“内科、外科、手术、自 身输血等输血指南”为准,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合理 用血、节约用血。二、输血申请单应由经治医生填写,由主治医生以上者(包括主治医 生)核
17、准签字,急诊可由住院总医师或者二线班核准签字,输血申请 单 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电话、口头 备血无效。三、申请输血量21600ml时,请主治医生申请并由科室主任签字后报医务处批准并通知输血科(急诊和抢救病人除外)o四、新鲜血、全血、特殊用血(包括Rh阴性血液、冷沉淀、血小板、白细胞)必须提前一天与血库预约,以便血站及早预约、分离、洗涤、 分装;新鲜血、全血备血必须经科主任签名报医务科核准签字后送输 血科与血站联系;临床特殊用血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早输用、及时 记账,避免浪费。五、医院规定输血前,经治医师必须向病人或者其家属说明输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感染经血传播疾病的
18、可能,方可输血。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应报医务处或者总值班允许,备案;凡输血者,其 病历中必须有输血治疗允许书,并附在指定位置。六、申请输血者必须进行下列血液检测:乙肝五项指标,抗-HIV、抗-HCV、TP-Ab、ALT等,并将检验结果填写在输血申请单上,否则输 血科将拒绝配血和发血(急诊除外)o七、备用血以3天为限,逾期无效,但需延期使用者必须预先通知, 以便及时补充备血。八、血液均有不长的保质期,所实用血量尽量按照病情需要申请,避 免浪费。九 临床领取血液及制品时,务必认真查对,血液一经出库不能退回。输血前知情允许制度一依据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文件,凡在医院
19、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应签署输血治疗允许书。二、输血治疗允许书由临床医师、病人本人或者病人监护人共同完成。三、临床护士、输血科工作人员有催促、监督输血治疗允许书完成的 责任和义务。四、输血治疗前,经治医生必须与患者或者家属谈话。告知:(1)患者病况需要输血治疗;(2)输血可能发生不良反应;(3)存在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五、为避免发生上述情况,经治医生应动员患者在可能情况下自身输 血或者家属、亲友献血互助。六、凡异体血液输注需征患上患者及其家属允许,并签订输血允许书 后方能实施输血。七、对于未签署输血治疗允许书者,输血科工作人员、临床护士有权 拒绝发血和输血。八、危重抢救病人应报上级主管医师允许
20、,备案并记入病程后随后补 签。血液领发核对制度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 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 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二、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患上发出:1 X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者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者粗大颗粒;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者交壤面上浮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8、过期或者其他须查证的情况。三、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 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四、血液一经发
21、出不患上退回。输血前检查核对制度一、输血前的检查核对,是对患者生命安全的一项保障措施,科室全 体人员要认真负责,把好血液输用前的最后关口。二、接到输血申请后,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前的各项检查,包括血型 鉴定和抗体筛检,确保患者输血安全。三、配血前,必须对供血者、受血者血型进行复检,确保袋内血液血 型准确无误。四、血浆融化过程中,必须严格核对受血者和供血者血型,严防造成 错输异型血浆。五、交叉配血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患上随意改动 操作过程,确保配血过程及结果准确无误。六、输血前必须检测受血者血清学指标,包括乙肝各项指标、丙肝抗 体 HIV抗体、梅毒、ALT等,确保在发生输血感染疾病
22、时查找原 因。七、血液发出前,必须再次与取血人员共同核对患者信息资料和血液 信息资料,再次对血液外观质量进行核对,确保无误后方可发出。九、浮现异常情况的血液,不患上出库。十、对于特殊情况下的血液,如浮现冷凝集等,要在配发血记录单备 注栏填写清晰,并交待取血人员,或者直接通知临床注意输血温度、 速度,确保临床输血安全。临床输血查对制度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 要求,制定临床输血查对制度。一、抽血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认真核对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单,病人姓名、性3J、年龄、床号、 住院号。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 (一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 一人抽血,一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输血 相关 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