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与参考答案.docx
《复习题与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题与参考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复习题与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名词解释.传染病1 .感染后免疫.潜伏期2 .稽留热.传染源3 .复发.再燃4 .潜伏性感染一、名词解释1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 虫感染人体后 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 流行的疾病。2 .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 immunity)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感染 或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3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 止的时期。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 变导致
2、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4 .稽留热(sustained fever)体温39以上,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见 于伤寒、斑疹伤寒等。5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 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6 .复发(relapse)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 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而使初发症状再度出现时,称为复发。7 .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 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
3、 清除,病原体长期潜伏成为携带者。等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 感染。8 .再燃(recrudescence)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 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 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二、选择题.传染病已转入恢复期后,初发病再度出现称为:(C)A.再燃B.再感染C.复发D.重复感染E.二重感染.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E)A.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B.有传染性、病原体、免疫性C.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D.有传染性、病原体、流行性、免疫性E.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第三章第十节流行性乙
4、型脑炎一、论述题.试述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乙型脑炎患者的治疗重点是处理好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一 般治疗 隔离,支持疗法,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等。危重病例的护理也非常 重要。 对症治疗 要是针对高热、抽搐、呼吸衰竭的对症治疗。 高热 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冰敷,酒精擦浴等。药物降温为辅,如安乃静滴鼻,高 热伴有抽搐者可用亚冬眠疗法;惊厥或抽搐 应针对高热、缺氧、脑水肿、 脑实质炎症等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对症治疗方法;呼吸衰竭 保持呼吸道 通畅,如有脑水肿应脱水,有中枢性呼吸衰竭可用呼吸兴奋剂,还可使用血 管扩张剂,以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必要时可机械辅助呼吸。恢复 期及后遗症的处理 进行
5、功能训练,可采用包括理疗、中医针灸、按摩、推 拿等方法。1 .试述典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流行性乙型脑炎可分为三期: 初期13天。急起发病,发热、头痛、 恶心和呕吐,嗜睡等。可有颈硬。 极期410天。主要包括:高热。 发热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意识障碍。可有嗜睡、澹妄、昏迷、定 向力阻碍等;惊厥或抽搐。可为手、足、面部局部抽搐或肢体阵挛性或全 身强直性抽搐,均伴有意识障碍;呼吸衰竭。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特 点是呼吸节律的不规则及幅度不均;有时也可出现外周性呼吸衰竭。严重时, 可出现脑疝的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等。 恢复期 可有恢复期症状,如患病6个月后仍留
6、有的精神神经症状称为 后遗症。2 .试述乙脑的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三方面进行:根据夏秋季发病,病 人为10岁以下儿童等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为急起高热、头痛、呕吐、 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阳性;实验检查:见白细胞数及中 性粒细胞均增高,脑脊液呈无菌性脑膜炎的改变可作出临床诊断。血清学检 查乙脑IgM抗体阳性可助确诊。二、选择题.乙脑与流脑的临床鉴别,最重要的是(D)A.意识障碍的出现与程度B.生理反射异常及出现病理反射C.抽搐发作程度D.皮肤瘀点及瘀斑E.颅内压升高程度,呼吸衰竭的出现.乙脑脑疝呼吸衰竭正确的抢救措施,应除外(E)A.大剂量脱水剂静脉给药B.山
7、葭若碱或阿托品静脉给药C.地塞米松静脉给药D.呼吸兴奋剂静脉给药E. 5%葡萄糖液静脉输注.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临床表现,应除外(D)A.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B.惊厥、呼吸衰竭C.意识障碍及颅高压表现D.对称性瘫痪伴感觉丧失E.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阳性.乙脑病程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D)A.中和抗体B.血凝抑制抗体C.补体结合抗体D.特异性IgM抗体E. Vi抗体.流行性乙型脑炎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E)A.控制隔离病人B.管理动物传染源,如:猪等C.防蚊,灭蚊D.预防接种E.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 3岁患儿高热2天,昏迷抽搐一天。体查:深度昏迷,呼吸节律不齐,瞳孔 缩小,颈项强直,脑
8、膜刺激征阳性,周围血象:WBC 22X109/L, N0.90, L 0.10,Pt 110X109/L,下列处理哪项是错误的:(E)A.快速静脉推注甘露醇B.吸氧C.降温D.镇静E.立即腰椎穿刺送脑脊液检查.乙型脑炎患者脑脊液检查中,能提示脑组织损害并与预后有一定关系的是:A.蛋白增高B.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C.糖明显降低D.钠明显降低E.谷草转氨酶增高.夏季,5岁男孩急起持续高热5天,意识障碍、昏迷、抽搐一天。体查:无 贫血,肝脾不肿大,白细胞总数15.0X109/L, N 0.80, L 0.20,应诊断为:(A)A.流行性乙型脑炎B.伤寒并虚性脑膜炎C脑型疟疾D.钩体病(脑膜脑炎型)E.
9、中毒性菌痢.男,5岁,因发热、头痛4天,病情加重半天,高热、呕吐2次,于8月23 日入院。体查:T 40.29颈硬,克氏征(+),脑脊液:潘氏试验(+),糖3.1 mmol/L,氯化物正常,WBC 220x106/L, N 0.35, L 0.47,血象:WBC 14X109/L, N 0.86c追问病史,近一周来同村儿童有十余人先后同样发病住院。诊断应 考虑(A)A.乙脑B.病毒性脑膜炎C.流脑D.脑型疟疾E.钩体病第三章第十五节艾滋病一、名词解释.母婴传播(Mother-children transmission):已感染HIV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产 程中及产后血性分泌物或喂奶等将HIV传播
10、给婴儿,此称之为母婴传播。1 .肺泡子虫肺炎力防“eM/noMa,PCP):由肺抱子虫引起的肺炎,主要表现 为慢性咳嗽及短期发热,呼吸急促和紫绡,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肺部少有罗 音,X线胸片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痰或支气管灌洗液等检出肺抱子虫可作出 诊断。2 .卡波氏肉瘤(KaposTs sarcoma)是HIV与人庖疹病毒8型共同感染所导致 的恶性肿瘤,常侵犯皮肤或黏膜。二、论述题.艾滋病是通过哪些方式传播的?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染,这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注射途 径传播,这在我国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药瘾者共用针头,血友病患者应用第 VIII因子和注射含HIV的血和血制品,均可传染;母婴传播
11、,感染本病的孕 妇可通过胎盘、产程中及产后血性分泌物或喂奶等传播给婴儿;其他途径, 包括应用病毒携带者的器官进行移植,人工受精等。此外医护人员被污染的 针头刺伤或破损皮肤受污染有可能受感染。1 .艾滋病毒感染后其自然病程可分为哪几期?艾滋病常见的表现有哪些?艾滋病毒(HIV)感染人体后经210年潜伏期发展为艾滋病,在临床上分 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艾滋病期。 在艾滋病期临床谱十分广泛,主要表现有体质性疾病;神经系统表现; 机会性感染;继发肿瘤;免疫缺陷并发的其它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 质性肺炎。2 .如何建立HI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检查抗-HIV来建立
12、实验室诊断,常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做初 筛试验,而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做确诊试验。在某些情况下可用检 测P 24抗原、用Northern blot或RT-PCR法检测HIV RNA来明确HIV感染。 三、选择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是:(B)A.禁止HIV感染者结婚B.母亲在妊娠期及围产期、婴儿在出生后应用抗HIV药物C.鼓励母乳喂养D.替婴儿注射疫苗E.提倡自然分娩.评估HIV感染者预后的常用实验室指标是:(E)A.抗-IV B.P24抗原 C.HIVRNA定性试验D.微球蛋白E. CD4+T细胞绝对值记数和HIVRNA定量(病毒载量)1 . HIV下列哪
13、些成分与CD4分子结合而进入靶细胞? (C)A.RNAB.P24C. gpl20D. gp41E. RNA逆转录酶. HIV感染主要导致下述哪种损害而并发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A) A.细胞免疫B.体液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D.特异性免疫E.B淋巴细胞.在我国现阶段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措施是:(A)A.防止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和注射针头B.禁止同性恋C.避免输血D.应用疫苗E.打击卖淫嫖娼第五章细菌感染第一节伤寒一、名词解释.玫瑰疹:为伤寒杆菌栓塞毛细血管所致,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大约一半 以上的患者,在病程714天可出现淡红色的小斑丘疹,称为玫瑰疹。直径 24mm,压之褪色,多在10
14、个以下,主要分布在胸、腹及肩背部,四肢罕 见,一般在24天暗淡消失,可分批出现。有时可变成压之不褪色的小出 血点。1 .伤寒细胞(typhoid cell):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胞 碎片,称为伤寒细胞。2 .肥达反应(Widal reaction):使用伤寒杆菌菌体(0)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 寒甲、乙、丙杆菌鞭毛抗原共五种,采用凝集法测定患者血清中各种抗体的 凝集效价。二、选择题.下列哪条不是伤寒患者肥达反应效价不高或呈阴性反应的原因(C)A.轻症感染B.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乏者C.患者已经发生了肠穿孔D过去曾接受伤寒菌苗的注射E早期应用有效的抗生素.下列哪一项非伤
15、寒并发症(C)A.肠出血,肠穿孔B.中毒性心肌炎C.肠套叠D.虚性脑膜炎E.中毒性肝炎. A-1.儿童伤寒的临床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A.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B.起病急,热型多不规则C.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泻明显D.肝脾肿大显著E.肠出血常见.伤寒复发是由于人体免疫功能不足等原因,潜伏在体内的伤寒杆菌再度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症,其潜伏部位是(B)A.胆囊B.肠系膜淋巴结坏死中心C.巨噬细胞及胆囊D.骨髓E.胆囊、骨髓、巨噬细胞及肠系膜淋巴结坏死中心.哪项对鉴别伤寒和血吸虫病最有意义(D)A.长程发热B.相对缓脉C.肝脾肿大D.嗜酸性细胞明显增高E.腹泻.对伤寒诊断有确诊意义的是(E)A.发
16、热及中毒症状,周围血白细胞降低B.大便培养阳性C.胆汁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D.肥达反应“滴度增高E.血培养阳性.男,19岁,持续发热18日,体温39.1-40C,腹胀,大便稀,2-3次/日,胸前可 见充血疹数个,脾于肋下1.0cm,血象:WBC 20x109/L, N 0.44, E 0,血培养 有伤寒杆菌生长,肝功能:ALT60u,尿蛋白(+),病因治疗应首选(D)A.氯霉素B.氨苇青霉素C.复方新诺明D.喳诺酮类E.青霉素. 6岁男孩,持续发热16日,腹泻3-5次/日,稀便,肝大2cm,脾大1cm, WBC 5.1X109/L,肥达氏反应0 l:320,“H”l: 160, ALT 64u/
17、L,尿蛋白(+),尿胆原 (+),尿胆红素(-),抗HBs(+),最可能的诊断是(D)A.乙型肝炎B.钩体病C.疟疾D.伤寒E.流行性出血热.伤寒Vi抗体检出主要有助于(C)A.伤寒的诊断B.伤寒预后的判断C.带菌者的发现D.制成伤寒苗用于预防第五章第四节霍乱一、填空题.病人和 带菌者 是霍乱的主要传染源,在霍乱的传播中,以水 的作用最 为突出。1 .霍乱的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急性肾功能衰竭。2 .霍乱的治疗原则为严格隔离,及时补液,辅以抗菌和对症治疗o.对霍乱病人应隔离治疗,直至症状消失后6天,并隔日粪便培养一次,连续a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对接触者应严密检疫辽天。3 .霍乱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
18、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分泌性腹泻。二、选择题.当发生霍乱疫情时,下列措施错误的是(D)A.选择性对疫区人群行霍乱菌苗接种B.加强环境、食品、饮水卫生管理,病人排泄物消毒C.杀蛆、灭蝇D.病人及密切接触者严格检疫4日.霍乱病人反应期发热是由于(D)A.体温调节中枢障碍B.血液浓缩而致散热障碍C.弧菌侵入血循环D.毒素吸收E.继发感染.治疗霍乱采用口服补液盐的理论依据是(A)A.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没有改变;B.能降低肠细胞内环磷酸腺甘的浓度C.葡萄糖的吸收会抑制水、钠吸收D.能降低肠毒素与细胞膜受体的反应.疑霍乱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B)A.血培养B.粪便,呕吐物培养C.粪便涂片革兰染色D.血清凝集
19、试验E.粪便或呕吐物悬滴检查.霍乱的特点,哪项是错的(C)A.重型病人是流行期的重要传染源B.排便初为黄色稀便,继而水样便,以后是米滑水样,少数可有水样血便C.反应期的发热是由于菌血症引起D.确诊须依靠粪便培养及血清凝集试验E.补充液体及水 电解质是治疗的关键.下列哪项不能用于霍乱病原学诊断(E)A.大便悬滴检查B.粪便涂片染色或萤光抗体检查C.大便碱性蛋白陈水培养D.碱性醇酯培养E.柯氏培养基培养.抢救低血压休克病人的关键环节是(A)A.根据失水程度立即静脉快速输注生理盐水1 .立即采用右旋糖酎以扩充血容量C.立即用升压药提升血压,纠正休克D.立即用利尿合剂防止肾功能不全E.立即用肾上腺皮质
20、激素和抗菌药物.某学生暑假后由沿海某市回校,在途中一码头食冷稀饭一碗,第二天突起大便 20余次,呕吐10余次,自觉无明显腹痛及下坠,T 36.59中度失水,血压 10/7KPa,大便镜检:WBC0-1/HP,应先考虑做哪项检查以确诊(C)A.大便涂片染色检查B.大便普通培养C.大便碱性蛋白陈水培养增菌检查D.血培养E.霍乱血清凝集试验.下列哪条不是霍乱的临床表现(B)A.剧烈腹泻继而呕吐,大便米常水样排泄物B.剧烈腹痛及里急后重C.血象WBC升高,N升高,Hb升高D.失水性休克.霍乱病采用抗菌治疗的目的在于(C)A.预防里急后重B.改变肠毒素所致的病理过程C.减少腹泻的量D.加快退热第五章第六
21、节细菌性痢疾一、填空题.中毒性菌痢分为一休克型一、J齿型一、一混合型一三型。1 .痢疾杆菌分为四个群,即A群痢疾志贺菌、B群福氏志贺菌、C群鲍氏志贺 菌、D群宋内志贺菌。目前我国流行以B群福氏志贺菌为主。2 .慢性菌痢临床分为3型即慢性迁延型、慢性隐匿型、急性发作型。二、选择题.下列哪项不是中毒性痢疾的临床特征(C)A.急起高热,惊厥,昏迷B.迅速休克与呼吸衰竭C.大便常规正常,脑脊液化验正常D.腹痛,腹泻常轻,肠道症状可不明显.鉴别中毒性菌痢与乙型脑炎重要的临床依据是(E)A.高热、昏迷、惊厥B.严格的季节性C.肠道症状D.脑脊液检查结果E.早期出现循环衰竭与休克.鉴别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痢疾
22、的重要依据是(B)A.发热与毒血症症状的程度B.粪便中检出病原体C.粪便的性状及红白细胞的多少D.腹部疼痛与压痛的部位不同E.乙状结肠镜观察肠粘膜病变.急性菌痢肠道病变的发生机理最重要的是(C)A.痢疾杆菌毒素对结肠粘膜的直接损害B.肠道杂菌素对结肠粘膜的继发感染C.具有侵袭力的菌株进入粘膜固有层并在其中繁殖引起炎症与溃疡D.痢疾杆菌对肠壁固有层小血管的损害,使局部循环障碍E.毒血症对肠粘膜的损害.疑为中毒性菌痢患儿,帮助及时诊断的重要资料是:(E)A.痢疾接触史B.循环衰竭C.急起高热惊厥D.大便细菌培养E.以上都不是.患儿急起腹泻,水泻,呕吐厉害,失水严重,无腹痛及里急后重,也不发热, 大
23、便革兰染色有鱼群状革兰阴性菌,脱水纠正后症状明显好转,但反见体温 上升,T38.6C,此发热多因(B)A.二重感染B.毒素吸收入血循环C.复发D.再燃E.再感染. 3岁女孩,8月1日发病,发热10小时,体温40.FC,惊厥3次,四肢冷,血 压下降,脑脊液检查:潘氏试验(-),细胞数8X106/L,最可能的诊断是(B) A.流脑B.中毒性菌痢C.乙脑 D.结脑E.热性惊厥.中毒性菌痢的临床特征不包括(B)A.急起高热,反复惊厥,昏迷B.腹痛,腹泻明显C.迅速发生休克,呼吸衰竭D.大便常规检查示大量炎性细胞第五章第十三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论述题.试述流脑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流脑的诊断要点:凡在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习题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