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6运动归因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6运动归因 (2).ppt(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运运 动动 归归 因因重要问题重要问题n归因的各种理论归因的各种理论nWeinerWeiner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n利用所学的归因理论解释运动情景中的成败原因利用所学的归因理论解释运动情景中的成败原因n青少年运动中习得性无助感的成因青少年运动中习得性无助感的成因n正确的归因方法,克服运动中的习得性无助感正确的归因方法,克服运动中的习得性无助感n影响运动归因的内外部因素影响运动归因的内外部因素n提高青少年运动自信心的再归因训练方法提高青少年运动自信心的再归因训练方法关键概念关键概念n归因归因 n内外源内外源 n稳定性稳定性 n可控性可控性n协相关原则协相关原则n习得性
2、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感 n归因训练归因训练HeiderHeider的理论的理论简化的简化的HeiderHeider的归因模式图的归因模式图 JonesJones和和DavisDavis的相应推断理论的相应推断理论n所谓所谓“相应推断相应推断”是指外显的行为是由行是指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或者说,动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或者说,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人格特质是一致的。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人格特质是一致的。在从行动者意图到行动者个性本质的推断过程中,应考在从行动者意图到行动者个性本质的推断过程中,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虑三个基本因素:n1 1社会赞许性社会赞许性n2 2独特性独特性n3
3、3选择自由性选择自由性KelleyKelley的三度理论的三度理论 nKelleyKelley(19671967)认为,人们在归因的过程中)认为,人们在归因的过程中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客观刺激物、行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所处关系或情境。这三个方面构成一动者、所处关系或情境。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所以称为三度理论。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所以称为三度理论。Weiner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的成败归因理论 n(1 1)内外源维度。据此可把导致成败的原)内外源维度。据此可把导致成败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即个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即个人自
4、身的原因,如个人的能力、努力等;外人自身的原因,如个人的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即个人自身之外的原因,如任务难度、部原因即个人自身之外的原因,如任务难度、运气等。运气等。Weiner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的成败归因理论n(2 2)稳定性维度。据此可以把内部和外部)稳定性维度。据此可以把内部和外部原因再分为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原因再分为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n(3 3)可控制维度。根据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可控制维度。根据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还可再细分为个人自身能控制的原因和个因还可再细分为个人自身能控制的原因和个人自身不能控制的原因(皮连生,人自身不能控制的原因(皮连生,20042004
5、)。)。内外源内外源 n在运动情境中,倾向于内部归因的人常常在运动情境中,倾向于内部归因的人常常将自己体育运动成绩好归因于自己运动能将自己体育运动成绩好归因于自己运动能力强或努力;反之,倾向于外部归因的人力强或努力;反之,倾向于外部归因的人则常常把失败看作是任务太难、自己的运则常常把失败看作是任务太难、自己的运气不佳、教练员不好、或者裁判员不公等气不佳、教练员不好、或者裁判员不公等外部原因。外部原因。协变性原则协变性原则 n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即当别人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
6、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不相一致时,会把它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不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内部的原因,这种现象就被称作协变性原归于内部的原因,这种现象就被称作协变性原则(则(CovariationCovariation Principle Principle)。)。与不同的结果和归因组合有关的情感示意图与不同的结果和归因组合有关的情感示意图自豪自豪自尊自尊满意满意自豪减少自豪减少自尊减少自尊减少满意减少满意减少没有关于自我没有关于自我 的情感的情感没有关于自我没有关于自我 的情感的情感 结果结果 成功成功 失败失败 内内外外部部内部
7、的内部的外部的外部的自信自信胜任胜任 羞辱羞辱负罪负罪沮丧沮丧感激感激同情对手同情对手愤怒愤怒诧异诧异惊讶惊讶可可控控性性 可控的可控的不可控的不可控的 结果结果 成功成功 失败失败 满怀希望满怀希望没有希望没有希望不确定不确定满怀希望满怀希望 稳稳定定性性稳定性的稳定性的不稳定的不稳定的 结果结果 成功成功 失败失败 直觉反映评价模型直觉反映评价模型 nVallerandVallerand(19871987)提出的运动情境中的情)提出的运动情境中的情绪模型涉及到两种情绪过程:一种是由直觉绪模型涉及到两种情绪过程:一种是由直觉评价,或是对事件即刻并且相对自动生成的评价,或是对事件即刻并且相对自
8、动生成的评价;另一种是反映性的评价,是经过对结评价;另一种是反映性的评价,是经过对结果的思考,并有归因过程发生后产生的评价。果的思考,并有归因过程发生后产生的评价。期望与归因期望与归因 n根据Weiner的观点,把某一行为的结果归因于稳定原因的个体比归因于不稳定原因的个体更期望该行为再次发生。n研究还发现,可控制性这一要素,特别是努力这一要素,与期望改变未来的行为结果有着较大的相关。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感 n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当个体形成了习得
9、性无助感理状态与行为。当个体形成了习得性无助感时,会导致学习与生活中积极主动性的丧失。时,会导致学习与生活中积极主动性的丧失。这将给其一生的发展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这将给其一生的发展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 。习得性无助个体的主要心理特征习得性无助个体的主要心理特征 n(1 1)自我效能感低)自我效能感低n(2 2)消极思维)消极思维n(3 3)情绪失调)情绪失调n(4 4)人际关系不良)人际关系不良学生形成习得性无助感的原因分析学生形成习得性无助感的原因分析n(1 1)客观原因)客观原因 A.A.教师、家长和教练的教育方式不当教师、家长和教练的教育方式不当 B.B.不良的教育环境不良的教育环境n(2
10、 2)主观原因)主观原因对习得性无助学生的教育措施对习得性无助学生的教育措施 n(1 1)对青少年要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形成)对青少年要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形成 积极的自我概念积极的自我概念n(2 2)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目标导向)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目标导向n(3 3)通过归因训练来提高自我效能感)通过归因训练来提高自我效能感n(4 4)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影响运动归因的内部因素影响运动归因的内部因素n(一)个性特征(一)个性特征n(二)成就动机(二)成就动机n(三)自我效能感(三)自我效能感n(四)性别(四)性别n(五)年龄(五)年龄影响运动归因的外部原因影响运动
11、归因的外部原因n(一)社会文化背景特征(一)社会文化背景特征n(二)运动项目特征(二)运动项目特征n(三)训练年限(三)训练年限n(四)比赛结果(四)比赛结果归因训练归因训练 n所谓归因训练(所谓归因训练(attribution trainingattribution training),),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某种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常用的再归因训练方法常用的再归因训练方法 n(一)团体发展法(一)团体发展法n(二)强化矫正法(二)强化矫正法n(三)观察学习法(三)观察学习法体育运动中的归因训
12、练体育运动中的归因训练n(一)进行积极的运动反馈(一)进行积极的运动反馈n(二)增加成功的体验(二)增加成功的体验n(三)建立成功与失败的恰当标准(三)建立成功与失败的恰当标准n(四)明确各种影响因素的可控性(四)明确各种影响因素的可控性n(八)实事求是(八)实事求是n(六)强调个人努力(六)强调个人努力n(七)谨慎地比较个体之间的差距(七)谨慎地比较个体之间的差距n(五)设置明确与具体的目标(五)设置明确与具体的目标复习题复习题n1、说明本章中的各种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n2、说明Weiner用来归因的三个维度的名称以及每一个维度的分类。n3、什么是协相关原则?请举例说明。n4、指出与每一个归
13、因维度相联系的情绪反应。在有关成绩方面,情感和归因是怎样相互作用的?n5 5解释期望和归因之间的关系。在预测期望解释期望和归因之间的关系。在预测期望时,哪一个归因维度很重要?为什么?时,哪一个归因维度很重要?为什么?n6 6、影响运动归因的主要元素有哪些?、影响运动归因的主要元素有哪些?n7 7、体育运动中的归因训练应从哪些方面着手、体育运动中的归因训练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进行?请分别举例说明。?请分别举例说明。思考题思考题n1 1、怎样帮助青少年学会内源性归因?试举例、怎样帮助青少年学会内源性归因?试举例说明。说明。n2 2、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中,什么原因导致了、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中,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或运动员的习得性无助感?你有什么办学生或运动员的习得性无助感?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们克服习得性无助感?法帮助他们克服习得性无助感?n3 3、如何利用再归因训练的方法帮助运动员或、如何利用再归因训练的方法帮助运动员或学生提高运动自信心。试分别举例说明。学生提高运动自信心。试分别举例说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