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_简单国民收入.ppt
《第三章__简单国民收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__简单国民收入.ppt(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第三讲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v也就是45度线模型v这是高度简化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以最简单的方式说明宏观经济总量的决定。第三讲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3.1 3.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3.2 3.2 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3.3 3.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3.4 3.4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3.5 3.5 三部
2、门经济与财政政策效应三部门经济与财政政策效应3.6 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3.1 3.1 3.1 3.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v是两部门经济(居民户消费和储蓄,厂商生产是两部门经济(居民户消费和储蓄,厂商生产和投资)和投资)v没有供给限制(存在资源闲置,物价不变,这没有供给限制(存在资源闲置,物价不变,这是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是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出发点)v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v投资为一常数:投资为一常数:I=II=I0 0,即企业自主决定投
3、资,即企业自主决定投资,不受利率和产量变动的影响不受利率和产量变动的影响3.2 3.2 3.2 3.2 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v3.2.1 3.2.1 总供给与总产出总供给与总产出v3.2.2 3.2.2 总需求与总支出总需求与总支出v3.2.3 3.2.3 总支出决定总产出总支出决定总产出3.2.1 3.2.1 3.2.1 3.2.1 总供给与总产出(总供给与总产出(总供给与总产出(总供给与总产出(1 1 1 1)v“总总供供给给”与与“总总需需求求”是是理理论论概概念念,有有必必要要把把它它们
4、们转转换换为为统统计计概概念念,在在总总供供求求理理论论与与国国民民经经济济核核算算统统计计之之间间建建立立起起联系。联系。v具具体体地地说说,在在总总供供给给、总总需需求求这这两两个个理理论论概概念念与与总总产产出出、总总支支出出这这两两个个宏宏观观统统计指标之间建立起联系。计指标之间建立起联系。3.2.1 3.2.1 3.2.1 3.2.1 总供给与总产出(总供给与总产出(总供给与总产出(总供给与总产出(2 2 2 2)v总总产产出出或或总总收收入入从从产产出出和和收收入入角角度度反反映映了了特特定定时时期期经经济济系系统统所所生生产产(供供给给)的的总总量量,表表示示了了经经济济的的供供
5、给给方方面面。可以把总产出定义为:可以把总产出定义为:vY YY Yd d v其其中中:Y Y为为总总产产出出;Y Yd d为为收收入入(实实际际上上是是可可支支配配收收入入,在在两两部部门门经经济济中中,由由于于没没有有税税收收,要要素素收收入入就就是是可可支支配配收收入);入);v收入要么消费要么储蓄,则:收入要么消费要么储蓄,则:Y Yd d=C+S=C+Sv所以总产出所以总产出=总供给总供给=Y=Yd d=C+S=C+S3.2.2 3.2.2 3.2.2 3.2.2 总需求与总支出总需求与总支出总需求与总支出总需求与总支出v总总支支出出是是经经济济中中用用于于新新生生产产商商品品和和劳
6、劳务务的的支支出出总总量量,表示经济的需求方面,是总需求统计指标。表示经济的需求方面,是总需求统计指标。v简简单单模模型型中中不不考考虑虑政政府府和和对对外外部部门门,总总支支出出(AEAE)为为家家庭庭消消费费(C C)、厂厂商商投投资资(I I):AE AE C C I I 3.2.3 3.2.3 3.2.3 3.2.3 总支出决定总产出总支出决定总产出总支出决定总产出总支出决定总产出v总总产产出出与与总总支支出出不不一一致致导导致致总总量量失失衡衡问问题题。如如果果总总产产出出方方面面因因为为外外生生供供给给冲冲击击(shockshock)下下降降(如如地地震震、罢罢工工),原原先先支支
7、出出和和消消费费水水平平无无法法维维持持。但但我我们们这这里里假假定定没没有有供供给给限限制制,所所以以供供给给方方面面不不存存在在问问题题(注注意意供供给给没没有有限限制制的假设)。的假设)。v如如 果果 消消 费费 或或 投投 资资 下下 降降,即即 支支 出出 环环 节节 发发 生生“漏漏 泻泻”(leakageleakage),),有效需求不足,同样导致经济运行困难有效需求不足,同样导致经济运行困难v在供给没有限制的条件下,支出决定产出。在供给没有限制的条件下,支出决定产出。v这这样样,总总供供给给等等于于总总需需求求宏宏观观经经济济均均衡衡条条件件,归归结结为为总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条件
8、:产出等于总支出条件:vY=AE=C+S=C+IY=AE=C+S=C+I 即:即:I=SI=S450ISI0,0b0,0b b 0,b,1 b 0,是一个常数。是一个常数。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PC=C/YAPC=C/Yd d=a/=a/Y Yd d+b+b随着收入提高,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且大于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提高,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且大于边际消费倾向。3.3.4 3.3.4 消费函数之谜与其它消费函数消费函数之谜与其它消费函数消费函数之谜与其它消费函数消费函数之谜与其它消费函数v消费函数之谜消费函数之谜v绝对收入假说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绝对收入假说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v相对收入假说相对
9、收入假说v终身收入假说终身收入假说v恒常收入假说恒常收入假说v影响消费的其他理论影响消费的其他理论消费函数之谜消费函数之谜消费函数之谜消费函数之谜v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得出的线性消费函数(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得出的线性消费函数(C C a a bYbYd d )在短期内得到现实的验证。)在短期内得到现实的验证。v但是,在库兹涅茨对但是,在库兹涅茨对1869-19381869-1938年的资料进行回归年的资料进行回归分析时发现,消费函数表达式应为分析时发现,消费函数表达式应为C C bYbYd d ,即,即在长期内,自发性消费为零;任何收入水平上边在长期内,自发性消费为零;任何收入水平上边际消费倾向
10、与平均消费倾向相等。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相等。v这种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表现出来的差这种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表现出来的差异被称为异被称为“消费函数之谜消费函数之谜”。绝对收入假说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绝对收入假说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绝对收入假说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绝对收入假说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v随着收入提高,平均消费倾向下降。但是,如果随着收入随着收入提高,平均消费倾向下降。但是,如果随着收入的提高,同时发生消费曲线上移,则平均消费倾向会保持的提高,同时发生消费曲线上移,则平均消费倾向会保持不变。不变。v自发性消费增加的原因:自发性消费增加的原因:长期内收入提高,居民财富增加长
11、期内收入提高,居民财富增加人口在长期内有农村移向城市,城市消费倾向高于农人口在长期内有农村移向城市,城市消费倾向高于农村村老年人收入下降,但支出下降较少,会使消费倾向不老年人收入下降,但支出下降较少,会使消费倾向不变甚至提高变甚至提高必需品范围扩大,档次提高。使自发性消费支出提高必需品范围扩大,档次提高。使自发性消费支出提高消费函数之谜消费函数之谜消费函数之谜消费函数之谜sC1 a bYdsC2 a+a bYdC bYdaa+a相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v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J.S.DuesenberryJ.S.Duesenberry)认为消费)认
12、为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支出主要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v相对收入的两层含义相对收入的两层含义某家庭或消费集团相对于其他家庭和消费集团,总某家庭或消费集团相对于其他家庭和消费集团,总收入分配中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示范效应)收入分配中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示范效应)收入水平整体提高,认为富裕程度未变,收入中收入水平整体提高,认为富裕程度未变,收入中相同份额用于支出相同份额用于支出收入下降,会由于攀比性而不减少消费支出收入下降,会由于攀比性而不减少消费支出过去的高峰收入会对当期消费产生影响。收入提高,过去的高峰收入会对当期消费产生影响。收入提高,支出提高;收入下降,支出下降有限或不下降。支出提高;
13、收入下降,支出下降有限或不下降。(棘轮效应)(棘轮效应)相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将短期消费函数正截距的产生,归因于经济周期各阶段的不同将短期消费函数正截距的产生,归因于经济周期各阶段的不同消费行为。其核心理论是消费行为。其核心理论是“棘轮效应棘轮效应”和和“示范效应示范效应”。终身收入假说终身收入假说终身收入假说终身收入假说v又叫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莫迪利安尼(又叫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F.Modigliani)认为支出取决于预期的终身收入,则平均消费倾向和边认为支出取决于预期的终身收入,则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相等。际消费倾向相等。v预期的终身收入取决于预期
14、的工作年限和年劳动收入以预期的终身收入取决于预期的工作年限和年劳动收入以及家庭财产。及家庭财产。v假设条件:假设条件:人的寿命、工作年限和收入确定人的寿命、工作年限和收入确定储蓄的利息因素不加考虑储蓄的利息因素不加考虑不考虑价格变动不考虑价格变动不考虑遗产因素(无遗产)不考虑遗产因素(无遗产)终身收入假说终身收入假说v基本结论:基本结论:C=C=aWR+cYLaWR+cYLv其中,其中,WRWR为实际财富;为实际财富;a 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向;YLYL为工作收入;为工作收入;c 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倾向。v年轻人和老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中年
15、人边年轻人和老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中年人边际消费倾向较低。际消费倾向较低。恒常收入假说恒常收入假说恒常收入假说恒常收入假说v即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与莫迪利安尼相似,弗里即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与莫迪利安尼相似,弗里德曼(德曼(M.FriedmanM.Friedman)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长期收入)认为消费支出取决于长期收入水平,并提出了估算长期收入的估算方法。水平,并提出了估算长期收入的估算方法。v认为短期内收入经常变动,但是消费并不随收入变认为短期内收入经常变动,但是消费并不随收入变动而变动,而是呈现出动而变动,而是呈现出“惯性惯性”。收入提高时,消。收入提高时,消费只是小幅提高;收入下降时,
16、消费只是小幅下降。费只是小幅提高;收入下降时,消费只是小幅下降。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v利率: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利率: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的增加替代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的增加收入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减少收入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储蓄减少v价格水平:价格变化对实际收入的影响价格水平:价格变化对实际收入的影响v收入分配:收入水平不同,消费倾向不同收入分配:收入水平不同,消费倾向不同3.3.5 3.3.5 储蓄函数储蓄函数储蓄函数储蓄函数储蓄函数储蓄函数v储蓄函数:储蓄与可支配收入间的关系储蓄函
17、数:储蓄与可支配收入间的关系vS=S=S(YdS(Yd)v 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APS=S/YdAPS=S/Ydv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MPS=S/MPS=S/YdYdv线性储蓄函数:线性储蓄函数:vS=Yd-C=Yd-(S=Yd-C=Yd-(a+bYda+bYd)v S=-a+(1-b)Yd S=-a+(1-b)Yda-aC SYYdcC=a+bYdS=-a+(1-b)YdYdO二者关系:二者关系:(1 1)C+S=YC+S=Yd d(2 2)因为因为Y Yd d=C+S =C+S w 则则1=C/1=C/Y Yd d+S+S/Y/Yd dw 即:即:APC+APC=1APC+
18、APC=1(3 3)因为因为YYd d=C+S=C+S w 则则1=C/1=C/YYd d+S+S/Y/Yw 即:即:MPC+MPS=1MPC+MPS=1 450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3.4 3.4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v3.4.1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v3.4.2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v3.4.3 基本结论基本结论3.4.1 3.4.1 使用消费函数
19、决定收入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1)(1)v总支出决定总产出,即总支出决定总产出,即Y=C+IY=C+Iv消费函数为:消费函数为:C C a a bYbYd d a a bYbYv则则均衡收入(产出)为均衡收入(产出)为Y=(a+I)/(1-b)Y=(a+I)/(1-b)v推动均衡形成过程中,净存货机制作用巨大推动均衡形成过程中,净存货机制作用巨大总需求大于总产出总需求大于总产出 非意愿存货下降甚至为负非意愿存货下降甚至为负 增加产出增加产出 使产出趋向于与需求相等使产出趋向于与需求相等总需求小于总产出总需求小于总产出 非意愿存货增加非意愿存货增加减少产出
20、减少产出 使产出与需求相等使产出与需求相等总需求等于总产出总需求等于总产出 非意愿存货为零非意愿存货为零 经济均经济均衡衡3.4.1 3.4.1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2)(2)450aICabYYC+IYC+IOEY0SIISY1Y2ISIS:非意愿存货小于零;:非意愿存货小于零;SISI:非意愿存货大于零:非意愿存货大于零3.4.2 3.4.2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IYOSE-aSSIISY0Y1Y2IS:非意愿存货小于零;SI:非意愿存货大于零IvI=S=Y-CI=S=
21、Y-C S=-a+(1-b)Y S=-a+(1-b)Y则均衡收入则均衡收入(产出)为(产出)为Y=(a+I)/(1-b)Y=(a+I)/(1-b)3.4.3 3.4.3 基本结论基本结论基本结论基本结论1.1.总产出倾向于和总需求一致总产出倾向于和总需求一致2.2.简单经济中,总量均衡表现为意愿投资和意愿储蓄相简单经济中,总量均衡表现为意愿投资和意愿储蓄相等等3.3.总需求表现为可支配收入、自发性支出和边际消费倾总需求表现为可支配收入、自发性支出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函数向的函数4.4.净存货机制在总量均衡中作用重大净存货机制在总量均衡中作用重大总之:没有供给限制的条件下,总需求决定总产出总之:没有
22、供给限制的条件下,总需求决定总产出3.5 3.5 三部门经济与财政政策效应三部门经济与财政政策效应三部门经济与财政政策效应三部门经济与财政政策效应v3.5.1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v3.5.2 均衡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均衡产出与充分就业产出v3.5.3 乘数原理乘数原理v3.5.4 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总额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v3.5.5 比例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比例税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应v3.5.6 总结总结3.5.1 3.5.1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YC+I+GC+I+GC+IC
23、 a bYdY0IGY1EE1三部门经济中用总支出等于总产出的角度得到国民收入三部门经济中用总支出等于总产出的角度得到国民收入3.5.1 3.5.1 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用储蓄等于投资得到国民收入(用储蓄等于投资得到国民收入(用储蓄等于投资得到国民收入(用储蓄等于投资得到国民收入(1 1)YS+TI+GI+GIS+TSY0E-aI+G定额税或总额税的情况下,定额税或总额税的情况下,税收与国民收入没有关系。税收与国民收入没有关系。即不管国民收入是多少,税即不管国民收入是多少,税收都是收都是T T。则则I+G=-a+(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_ 简单 国民收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