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及其培养.ppt
《创造力及其培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造力及其培养.ppt(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一章创造力第十一章创造力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区分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区分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2.理解创造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理解创造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3.掌握创造力的培养的策略掌握创造力的培养的策略 “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创造才能和和创造创造潜力潜力都能结出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它所有目标都重这一目标比其它所有目标都重要。要。”(国际国际21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财富蕴藏其中)第一节创造力与智力一、创造力的内涵一、创造力的内涵二、几种创造观二、几种创造观三、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三、智力
2、与创造力的关系四、人格与创造力四、人格与创造力一、创造力的内涵 1.1.创造创造(create:to bring into existence)创造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活动。一些学者对创造的定义一些学者对创造的定义ParnesParnes的定义的定义:创造是产生具有独特性和价值性成果的行为。伊东俊太郎的定义伊东俊太郎的定义:创造就是解决新问题、进行新组合、发现新思想、发展新理论的活动。邵瑞珍的定义邵瑞珍的定义:创造是一种最终产生创造成品的活动或现象,有真创造与类创造之分。创造的实质创造的实质:创造是一种具有目的性、功利性、价值性的实践活动;创造的结果是新颖独特的产
3、品;创造体现了个人和团体的聪明才智。2.2.创造力创造力(creativity)(creativity)目前,一种比较认可的看法是把创造力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物品。对产品有对产品有3 3个判别标准个判别标准:产品是否新颖、是否独特、是否具有社会价否新颖、是否独特、是否具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值或个人价值。“新颖新颖”主要指破旧立新、前所未有、不墨守成规,这是相对历史而言,为一种纵向的比较;“独特独特”主要指不同凡
4、响、别出心裁,这是相对他人而言,为一种横向的比较;“具有社会价值具有社会价值”,是指对人类、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个人价值具有个人价值”,则是指相对于个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几种创造观(一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创造观精神分析学派的创造观弗洛伊德(SFreud)认为,创造的根源是人格的冲突,创造的结果乃是升华升华的作用。升华作用发生于两性欲望不能满足时无意识领域的动机驱力冲突,造成精神生活失衡。个体为了缓和内心的矛盾冲突,便通过自我的努力,以社会接受的方式(如艺术创作)释放被压抑的性驱力,从而做出创造性的产品。荣格则认为个人的生命力总是倾向于优越性的表现。荣格重视集体无意识的作用,创
5、造就是集体无意识的充分意识化,创造力源于集体无意识的全面、和谐的实现。像儿童所设想的游戏,便是创造想像的起源,这是遗传的原始型态。如能继续不断的努力,从幼稚的不完善的阶段,达到成熟的完善的境地,乃是人生最高的目标。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指一种世世代代遗传下来的远古祖先的种族记忆。“集体无意识主要是由原型所组成。”原型又称“原始意象原始意象(是指那些在人类发展史中最早出现有意义的符号或形式)(primordialimage)是集体无意识存在的形式和传递媒介。阿德勒(AAdler)关于创造能力的解释,是从人格概念出发,着重人格的独特性。他认为个人的生活方式,基于个人的心理特质,产生了优劣的等级。为
6、了使自卑感转变为优越感,个体便努力于创造以追求卓越的成就。(二)完形主义的创造观 1.韦特海默晚年主要致力于创造力研究,并于韦特海默晚年主要致力于创造力研究,并于1959年出版了他的唯一一本专著创造性思维。在介年出版了他的唯一一本专著创造性思维。在介绍他对在校幼童所做的实验中,韦氏宣称绍他对在校幼童所做的实验中,韦氏宣称儿童中的儿童中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例外而不是常规。是例外而不是常规。在很大程度上,在很大程度上,教育制度应对这一状况负责,他认为教育制度一直教育制度应对这一状况负责,他认为教育制度一直是受传统逻辑和联想理论所支配的。是受传统逻辑和联想理论所支配的。2.传统逻辑根据形式定
7、义、命题、推论和三段论演绎传统逻辑根据形式定义、命题、推论和三段论演绎对思维进行分析没有创造性对思维进行分析没有创造性,创造是主体自主能动创造是主体自主能动的意识活动的意识活动。3.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自然形式,但往往由于盲目的习惯、倾向性和学校训练而丧失;创造性问创造性问题解决不能被认为是一种纯智力的操作,而是一题解决不能被认为是一种纯智力的操作,而是一种过程,其中态度、情绪和情感也具有重要作用。种过程,其中态度、情绪和情感也具有重要作用。4.创造性思维涉及对课题内在结构关系的理解,创造性思维涉及对课题内在结构关系的理解,接着是把课题的各个部分归并成一个动态的整体;接着是把课题的各个部分归并成
8、一个动态的整体;任何任何“缺口缺口”或或“障碍障碍”必须根据课题的结构统必须根据课题的结构统一性来理解和处置。一性来理解和处置。(三)人本主义的创造观 1.马斯洛(AHMaslow)把创造力分为“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自我实现的创造力是指人性的根本特征,是人人具有的能力,其活动也不一定要取得社会认可,但对于其本人来说是具有新价值的经验。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为天才所独具,包括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特殊人才的创造性活动,是根据对社会有无新价值来评价的。2.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在很多地方与幸福的、安定的儿童的创造力相近,即它是自发的、不勉强的、自由自在的,它会使人从千篇
9、一律的传统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有创造力的人尽管是成年人,但可以具有像儿童那样的纯真天性。创造性活动非常需要的是能综合零散片断的能力。(四)托兰斯等的创造观 托兰斯托兰斯(EPTorrance)将创造理解为一种新颖独特的问题解决过程新颖独特的问题解决过程“创造是一种敏锐地察觉问题、缺陷、知识空白、缺损因素、不和谐等;对缺损进行猜测和提出假设;检验和再检验这些假设;最后与他人交流成果的过程。”巴伦(Barron)对有创造力的人所具有的特点提出了5个假设,并且都得到了证实。这5个假设是,有创造力的人:(1)喜欢复杂的和某种程度上显得不均衡的现象;(2)有着更为复杂的心理动力心理动力和更为广
10、阔的个人视个人视野野;(3)在作出判断方面有着更大的独立性独立性;(4)更坚持己见坚持己见和具有支配权支配权;(5)拒绝把抑制作为一种控制冲动控制冲动的机制。创造力“在最少压抑的情况下以及在最高整体利益容许某些规范被打破的情况下就会活跃兴盛起来”。巴伦(1967)曾研究过56位职业作家和10位学习写作的学生。他从具有创造力的作家身上发现了12项基本的特征,其中前5项是富于创造性作家的最突出特征:(1)(1)表现有高度的智能;表现有高度的智能;(2)(2)真诚地推崇智慧与认知活动;真诚地推崇智慧与认知活动;(3)(3)尊重自己的独立与自主;尊重自己的独立与自主;(4)(4)非常灵敏,可以比较技巧
11、地将观念表达出来;非常灵敏,可以比较技巧地将观念表达出来;(5)(5)作品丰富;作品丰富;(6)对哲学问题很感兴趣,如宗教与生命的意义等问题;(7)自我期望很高;(8)具有多方面的兴趣;(9)具有超俗的思想过程,并有异常的思考与联合观念的能力;(10)是一个非常有趣而引人注目的人物;(11)与人交往直率而坦白;(12)行为合乎伦理与个人的标准。(五)爱杜森的创造观 1.1.创造力与不好的家庭关系相关创造力与不好的家庭关系相关 爱杜森(BTEiduson,1962)对40位在世的科学家进行研究发现,这些科学家与他们家庭的关系不怎么密切,当他们生病的时候就从沉迷于白日梦、幻想、解答难题、猜谜、阅读
12、和学习当中寻找乐趣。正是由于缺乏家庭的那正是由于缺乏家庭的那种感情支持,才使他们自己发生了比别人更大的变化,才种感情支持,才使他们自己发生了比别人更大的变化,才使他们把智力而不是把初级的情感作为求得满足的源泉。使他们把智力而不是把初级的情感作为求得满足的源泉。在某种意义上,将创造力视为环境的结果并不过分。就家庭环境而言,比较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和其他领域的成功者,往往来自不幸的家庭,有些人的童年甚至是悲惨的。他们往往缺乏和谐的家庭氛围,缺乏父亲或母亲的亲近,或者父母中有一人早逝。大多数富有创造力的个体很可能是长子或长女,或是家庭同胞兄弟姐妹中排行较前者。2.2.环境越好创造力可能越弱环境越好创造
13、力可能越弱 奥斯本(OsbOm,1963)的研究发现:出生在农村的人比出生在城市的人,有更大的机会成为出众的创造者。那些被公认的创造者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出生在农村。奥斯本甚至说,城市化生活扼杀创造力。(六)吉尔福特的创造观1.吉尔福特(JPGuilfOrd,1967)及其助手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创造力思维具有流畅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精制性变通性、独特性和精制性(eIaboration)等主要特征。吉尔福特指出,在三维结构模型中,除发散思维这一断层以外,还有另外一些与创造力有关的因素。首先,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必然是一个对问题极为敏感的人,这处于结构模型中的含义认知认知的位置上。其
14、次,具有创造力的人必定善于组织问题,而这是模型中的语义系统评价的能力语义系统评价的能力。此外,创造力还取决于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该能力牵涉到三维结构模型中的转化因素转化因素。2.在综合他人和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吉尔福特等人(JPGuilford&RHoepfener,1971)提出了创造力的创造力的6 6个主要成分:个主要成分:(1)(1)敏感性敏感性(sensitivity)(sensitivity),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2)(2)流畅性流畅性(fIllency)(fIllency),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答案;(3)(3)
15、变通性变通性(flexibility)(flexibility),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向的能力,能发挥自由联想;(4)(4)原创性原创性(originality)(originality),即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5)(5)再界定性再界定性(redefinition)(redefinition),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6)(6)洞察性洞察性(penetration)(penetration),即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或多样性,能进行意义的变换。三、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 1.创造力和智力是两种不
16、同的能力,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结构;2.创造力和智力之间既不是“包含关系”,也不是毫无关系;3.一定水平的智力是创造力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创造力高的人智力不会太低(有人认为IQ至少要在120以上);4.低智力一定不会有高创造力;5.智力高的人创造力却可能不高。创造力智力 高 中 低 高 中 低 创造力与智力关系表创造力与智力关系表四、人格与创造力四、人格与创造力 (一)坚持性 在创造过程中遇到挫折时,个体如果不气馁并认识到坚持的重要性,能够坚持下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那么才能有所创造、才能最终体现出自身的创造潜力。因此,坚持性是保证一个人成功创造坚持性是保证一个人成功创造和不断有所创造的重要条件和
17、不断有所创造的重要条件。从外在因素而言从外在因素而言,大多时候,创造性的回馈是很少的,至少,大多时候,创造性的回馈是很少的,至少在短期内是很少的;走在短期内是很少的;走“自己的路自己的路”去做些有创造性的事情,去做些有创造性的事情,有时却惹得一肚子火,而随大溜的人却得到了短期回馈;有时却惹得一肚子火,而随大溜的人却得到了短期回馈;从内在因素而言从内在因素而言,一种内在障碍叫做,一种内在障碍叫做“心智困顿心智困顿”(mentalblock),是指个体有时在长时间内只从一个方向看,是指个体有时在长时间内只从一个方向看问题,而且不能自拔;另一种内在障碍叫做内在不变通性问题,而且不能自拔;另一种内在障
18、碍叫做内在不变通性。(二)冒险性 斯腾伯格采用三种方法(真实的比赛、虚拟的情境、自陈问卷)测量了被试冒风险的程度。测验的每一种情境都有两种选择: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结果发现:比较有创造性的人是比较肯冒险的,比较有创造性的人是比较肯冒险的,或者说明比较肯冒风险的人是有比较高的创或者说明比较肯冒风险的人是有比较高的创造性的;创造性与肯于冒风险的程度是否有造性的;创造性与肯于冒风险的程度是否有关,因领域的不同而异。关,因领域的不同而异。(三)开放性 科斯塔和麦克雷(1985)的研究发现,心胸开阔的人是对自己的内在自我以及外部世界都感到好奇的人,他们愿意体验别人不愿体验的经验也会更有创造性
19、。科斯塔和麦克雷区分出了六种开放的形态:(1)对幻想的开放对幻想的开放,指的是个体愿意探索自己的内在心灵世界。(2)对美学的开放对美学的开放,指的是个体愿意欣赏、重视各种艺术的表达方式。(3)对感受的开放对感受的开放,指的是个体愿意接受他自己的各种情绪,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会接受。(4)对行动的开放对行动的开放,指的是个体愿意尝试各种新的活动。(5)对对想法的开放想法的开放,指的是个体的学术好奇心以及愿意去尝试新的想法。(6)对价值的开放对价值的开放,指的是个体愿意重新审视自己最基本的生活价值观。在另一项研究中(Schaeffer,Dggins,&Millman,1975),要求106位大
20、学生描述他们自己的创造性行为并完成一项人格测验结果发现,胸襟的开放程度胸襟的开放程度与美学的敏感度、不寻常的知觉、接受新的理论想法、利用幻想的资讯以及对现实世界不寻常解释的接受度都有着显著的相关。(四)自信心 研究发现,有创造性的人对明显错误的事情是不愿意随便去附和大众的,他们对自己的判断力比较有信心。(五五)创造动机创造动机 1 1内在动机与创造力内在动机与创造力 希尔(1991)发现,写作的创造性品质与创作时的快乐程度有着显著的正相关。阿莫拜尔阿莫拜尔(1983)发现,喜欢写诗的儿童比只是为了要讨好老师而写诗的儿童在诗的创造性品质上有着显著的差别。亨尼西、阿莫拜尔、马丁内齐亨尼西、阿莫拜尔
21、、马丁内齐(1989)研究发现,训练儿童去注意他们的内在动机,当他们有内在动机时,他们的创造性表现会比较好。结论:内在动机高的人创造力也高,因为内在动机可以使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他所做的事情上,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所伴随的乐趣就是内在动机的目标。2 2外在动机与创造力外在动机与创造力 关于外在动机与创造力关系的大量研究所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外在动机扼杀了人的创造性外在动机扼杀了人的创造性。原因是外在动机使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目标目标上而不是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过程上。阿莫拜尔(1988)认为,虽然只有外在动机而无内在动机的确会损害创造性,但是外在动机和内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结合在一起,却可以增进创造力在动机
22、结合在一起,却可以增进创造力。内在动机在早期的问题形成、想出点子的阶段是很重要的,而外在动机在实际动手做的阶段则很重要,它在设计产品的细节上也很有帮助。3 3成就动机与创造力成就动机与创造力 个体的创造性与成就需要的程度有关(Maddi,1965)。一旦成就需要的水平超过了中等程度,人们可能反而会变得更没有创造性了。麦克里兰(McClelland,1952)报告了一位科学家所做的研究结果,在45名工业化学家中,最有创造性的化学家是那些在所有化学家成就需要水平分布曲线中居中的人。为什么有高创造性的人其成就需要水平要高但又不能太高呢?很可能是有太高成就需要的人会把注意力投到最后的结果和他们所会得到
23、的赏识和地位上,从而使其注意力从创造的过程转移到了创造的成果上。资料资料:Feist(1999)比较了艺术家和科学家的人格特征认为他们的共同特征是:(1)都具有较高的离群性,即内向、独立、敌意和自负;(2)都具有髙驱力、雄心、自信、对经验的开放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想象的活跃性等人格特征。第二节创造力与学业成就第二节创造力与学业成就一、创造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一、创造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二、创造力与学校教育二、创造力与学校教育三、社会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三、社会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一、创造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一、创造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关于创造性和学业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往关于创造性和学业成绩之间关系的研
24、究结果往往是矛盾的。往是矛盾的。有些研究者报告说,在吉尔福特和托兰斯式的创造性测验上的分数跟智力测验的分数一样,都跟学业成绩指标有同样高的相关。弗莱舍尔(L Flescher,1963)却发现在创造性测验分数与学业成就分数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盖茨尔和戴龙(1973)在其关于创造力与学业成就的研究综述中指出:“许多由一个研究得出的结论被其他研究所推翻。”一些研究者提出“阈限假设”(threshold hypothesis),用以解释这些互相冲突的发现,认为当智商超过一定界线(如120)时,个体的成就主要由创造力来决定,但是,这种假设又受到一些研究的质疑 。二、创造力与学校教育二、创造力与学校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造力 及其 培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