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共8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科技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 摘要:科技创新在多方面对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是一国外贸竞争力的最重要构成因素。为提升我国外贸的竞争力,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跨越,必须完善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型国家;知识产权 中图分类号:F752.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7)11003103 一、科技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科技创新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国际贸易发展的推动力之一是在科技革命带动下的产业革命及其生产力的高速增长。第一次科技革命促进了整个世界工业生产的发展,并推动了国际贸易的
2、发展。到第二次科技革命末期的1929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由1867年的60.1亿美元增加到320.24亿美元。二战后,以电子技术、原子能、空间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只是在个别科学理论和个别技术上获得突破,而是几乎在各门科学和技术领域都发生深刻变化并引起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1948年世界出口额为571.9亿美元,到1973年已增加到5767.1亿美元,增加9倍。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科技革命兴起,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国际贸易额也从1989年的3.1万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0.3386万亿美元,并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
3、 (二)科技创新促进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巨大变化。科技创新不仅能节约原材料,而且能促进新的产业的出现,进而促进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巨大变化。随着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初级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大幅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大幅上升。在制成品中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迅速增加。科技创新以及技术信息的传播加快,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世界技术贸易额到1993年底已超过1500亿美元,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消费需求可借助信息技术的存储和输送功能异地异时进行,使服务贸易的比重大幅提高。从1982年到1992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由4050亿美元扩大
4、到1万亿美元,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例由18增加到22。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增强。 (三)科技创新促进国际贸易的基础设施和交易方式的变化。科技创新使交通运输、通讯、邮政等基础设施获得很大发展,国际贸易的物流速度和效率随之大大提高。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商务领域的运用催生出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交易方式,使国际贸易的交易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当前,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今后的国际贸易还将逐步实现无纸化,即“无纸贸易”。1996年全球电子网络贸易营业额仅为30亿美元,1997年就增至150亿美元。美国商务部发布的题为正在兴起的数字经济报告称,互联网上的贸易额每100天增加
5、一倍。 (四)科技创新决定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当代世界贸易中居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创新能力的落后,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很低。一个国家(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决定了其进出口商品结构和地理流向。由于欧美日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强,导致其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断升级和优化,相应地,出口也从以资本密集型制成品为主转向以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为主。由于其国民收入很高,需求层次高,因而进口也是以附加值高的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为主,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比重较低。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落后,导致其产业结构以附加值低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相应地,出
6、口商品也以这两类产品为主,进口则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 (五)科技创新决定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跨国公司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实力,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地位。因此,科技革命和科技革命的主要执行者跨国公司有力地推动了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跨国公司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极大地推动了产业内贸易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其规模可占国际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中小企业科技实力一般弱于大型跨国公司,相应地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较小。 二、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及对外贸的不利影响 虽然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不断进步,科研队伍的规模和水平在提高,但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和系统集
7、成能力仍然较弱。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2004年,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中国在49个主要国家中仅排名第24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我国与发达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差距表现在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和发明专利数量少等方面。在专利总数中,作为技术核心的发明专利仅占14。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度超过50;我国科技对经济增加值的贡献率还不到40。当前,我国95以上的企业没有自己的专利,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万分之三左右。 由于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导致我国外贸的质量和层次不高。其不利影响具体表现在:第一,虽然我国制成品产量和出口量很大,居世界前五位,但
8、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控制在外国企业手中。我国汽车、计算机、通信设备乃至彩电、空调、DVD、微波炉等主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和设备大多数依赖进口L4j。第二,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外贸出口中受外国技术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壁垒影响的额度约占14,每年直接影响100多亿美元出口,在一些高新技术产品领域,情况尤其严重。如,尽管科技含量较高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的出口仍然保持我国出口额最大的前两项地位,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每年不得不将每一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支付给国外的专利持有者。第三,由于我国科技创新实力不强,2000年以来加工贸易出口占我国出口额的比重平均
9、保持在55左右的高水平,成为我国的主要出口贸易方式。在加工贸易出口中,是按照外商要求进行加工装配,使用外商技术、品牌,由外商进行外销,我方主要提供劳动力、场地和少数原材料零部件。外商的技术、品牌和出口渠道溢价远远超过中方加工企业所获得的工缴费,外商获取了加工贸易利润的绝大部分,我国实得外汇收入一般仅为加工贸易出口额的20左右。加工贸易一直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05年加工贸易顺差1424.5亿美元。中国对外贸易表面上顺差很大,但如果扣除外资企业加工贸易的顺差部分,实际是逆差。我国十多年来外贸和出口规模及位次的大幅提高并不能说明我国外贸自主经营能力尤其是自主出口能力很强,而主要是外资企业利
10、用我国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 在我国从事大规模加工贸易的结果。第四,外商投资企业凭借以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优势,在我国外贸出口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成为我国外贸的主要经营主体。如,外资企业占我国进口、出口和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持续增长,目前均超过55。第五,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逐步增加,但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中我国自己拥有的核心技术所占比例很小,主要是外资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环节转移到我国,利用我国的劳动力进行加工组装,由外商负责外销。外商投资企业占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98年的73.6提高到2004年的87.3,其中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2002年达到54.76,2004年
11、提高到65。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力。 三、我国的对策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我国提升对外贸易质量和层次、迈向贸易强国的必由之路。 (一)完善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从本质上看,创新系统是由企业、政府和学术界关于科技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与交流所构成的。国家创新系统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起关键作用。我国的创新系统虽已具一定规模,但还存在创新执行机构的构成不合理、创新基础设施不完备、创新资源缺乏、创新环境有待改善、国际互动机制需完善等问题,不利于我国整体创新能力的发展。要完善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必须加强整体设计,结合经济发展进程,走出创新系统发展的新路。我国国家创新系统是应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
12、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我国国家创新系统有机构成的核心是知识与技术创新系统,中间是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系统,外围是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以及观念与文化创新系统。现阶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系统的建设: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基地和研究型大学,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完善政府的主导作用:要完善对创新的管理职能、加强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强全民创新观念和创新文
13、化的建设;完善国际互动机制,形成“引进一吸收一试制一自主创新”的良性开放系统。 (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可以预计,在未来的数十年里,除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外,知识产权将成为各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保护本国市场和产业的一个有力武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走自主创新的路子,大力创造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克服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壁垒、增强外贸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措施。我们要完善知识产权立法,加强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力度,积极促成科技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为知识产权的商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同时,在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中,应防止外国企业(联盟)和政府滥用知识产权对我国企业进行打压。对此,应采取以下对策;第一,转变观念,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中的战略地位。第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投入产出效益,使企事业单位法人获取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第三,把技术创新战略同知识产权战略结合起来。在制定技术创新战略和研究开发规划时,对所预定的目标,要有相应的专利、非专利技术秘密乃至国家技术秘密的目标要求。第四,应在一些前沿领域着力进行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争取获得一系列专利权,将其转变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并配合政府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将我国的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进而在国际贸易中广泛采用,使其获得更多效益。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