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备考策略.ppt
《历史高考备考策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高考备考策略.ppt(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历史高考备考策略历史高考备考策略 主讲人:陈世杰主讲人:陈世杰 2013年年3月月20日日 讲座提纲讲座提纲一、一、2011年新高考命题及试卷的特点年新高考命题及试卷的特点 二、浅谈高考备考策略二、浅谈高考备考策略三、适度参阅史学名著三、适度参阅史学名著一、一、2011年新高考命题及试卷的特点年新高考命题及试卷的特点 (一)课标基础上的考试大纲(一)课标基础上的考试大纲(二)试卷结构和题型的调整(二)试卷结构和题型的调整(三)突出对学习潜能的考查(三)突出对学习潜能的考查(四)注重历史学科素养的渗透(四)注重历史学科素养的渗透(五)凸显历史学科特征(五)凸显历史学科特征(六)提高试题难度:(六
2、)提高试题难度:0.50左右(左右(0.46)“材料第一材料第一,论从史出论从史出”(一)课标基础上的考试大纲(一)课标基础上的考试大纲 1.文科综合能力目标要求文科综合能力目标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和解读信息(48%)(2)调动和运用知识()调动和运用知识(40%)(3)描述和阐释事物()描述和阐释事物(5%)(4)论证和探讨问题()论证和探讨问题(7%)2.对考生能力的要求对考生能力的要求 (1)淡化了知识记忆能力;)淡化了知识记忆能力;(2)突出了材料解读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突出了材料解读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3)强调了对历史事物和概念的深层理解能力;)强调了对历史事物和概
3、念的深层理解能力;(4)强调了对历史问题独立思考能力;)强调了对历史问题独立思考能力;(5)明确了历史学科的文字表达能力。)明确了历史学科的文字表达能力。(二)、试题主要变化(二)、试题主要变化 1.试题形式的调整及难度试题形式的调整及难度 (1)选择题:串题、排列组合题、反项选择)选择题:串题、排列组合题、反项选择题淘汰;几乎所有题目都有材料背景。较易题、题淘汰;几乎所有题目都有材料背景。较易题、中难度题和较难题分布大致为中难度题和较难题分布大致为2、8、2,平均难,平均难度约度约0.48。(2)非选择题:能力考查凸显)非选择题:能力考查凸显学科特征学科特征。综。综合题,难度在合题,难度在0
4、.50上下,上下,材料解读的分值比重高达材料解读的分值比重高达50%;考查记忆的;考查记忆的试题分值很小;强调独立分析、阐述问题的能力;试题分值很小;强调独立分析、阐述问题的能力;注重文史常识和史学方法;刻意反映史学研究的注重文史常识和史学方法;刻意反映史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成果。新动态新成果。总难度:总难度:在在0.50上下。上下。(二)、试题主要变化(二)、试题主要变化 2.试题知识点考查的变化试题知识点考查的变化 (1)根据历史考纲和教材,可归入高考范围的知)根据历史考纲和教材,可归入高考范围的知识点有识点有500之多。而高考命题大力淡化知识考查,之多。而高考命题大力淡化知识考查,5年年9套
5、试卷所涉及的考点有套试卷所涉及的考点有180个,考点累计高考个,考点累计高考覆盖率为覆盖率为30%,且重复考查的比率越来越高。,且重复考查的比率越来越高。(2)近年文综历史卷的重复率已达)近年文综历史卷的重复率已达1/3以上,同时以上,同时70%以上的试卷分值都未直接涉及教材内容。以上的试卷分值都未直接涉及教材内容。(考教相对分离考教相对分离,教材对高考命题的束缚荡然无存教材对高考命题的束缚荡然无存)陈庆军陈庆军历史高考命题规律与复习策略历史高考命题规律与复习策略 命题的取材:命题的取材:试题取材逐渐脱离了教材的限制,从更加广试题取材逐渐脱离了教材的限制,从更加广阔的领域,选取密切联系我国和世
6、界政治、经济、阔的领域,选取密切联系我国和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社会发展的素材,倡导理论联文化、科技教育、社会发展的素材,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系实际的学风。高考历史测量理论与实践高考历史测量理论与实践(一)关注新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一)关注新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1.复习及考试的依据复习及考试的依据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文化素质的要求,在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程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考试中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考试中普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实验实验2012年版)年版),确定历史学科
7、考试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初中历史课程,初中历史课程,这是为弥补新课标在学科体系这是为弥补新课标在学科体系上的不足而提出来的,意味着高考命题不受新课标上的不足而提出来的,意味着高考命题不受新课标甚至考试大纲知识范围的制约,不会受新教材版本甚至考试大纲知识范围的制约,不会受新教材版本的约束。(的约束。(由关注知识积累转向关注学习能力,由由关注知识积累转向关注学习能力,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二、高考备考策略二、高考备考策略2.关注考纲考试内容的安排关注考纲考试内容的安排 (1)中国古代各阶段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中国古代各阶段政治、经济和思想文
8、化的时代特征及其相互联系;中国古代史在高中教材中时代特征及其相互联系;中国古代史在高中教材中的分量仅占的分量仅占1/5,在高考试卷中的分量却占了,在高考试卷中的分量却占了32%,接近,接近1/3。文化史占。文化史占8%,包括文史常识。,包括文史常识。(2)中国近现代各时期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和影)中国近现代各时期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和影响,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近代前期主流思响,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近代前期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在高中教材中的分量超过想的发展演变;在高中教材中的分量超过40%,但,但在高考试卷中的分量却仅占在高考试卷中的分量却仅占30%。例例1.(2010全国全国卷文综卷文综1
9、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代更替,称作“五德五德”,每个朝代在,每个朝代在“五德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汉代被定为汉代被定为“火德火德”,通过,通过“禅让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代汉的曹魏应为 A.金德金德 B.木德木德 C.水德水德 D.土德土德例例2.(2011全国大纲卷文综全国大纲卷文综12)唐初编定的唐初编定的隋书隋书经籍志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确立了中国古代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于 A经部经部 B史部史部 C子部子部 D集部集部 (经部收儒家经典,史部
10、收史学著作,子部收诸子百家及宗教著作,集部收文(经部收儒家经典,史部收史学著作,子部收诸子百家及宗教著作,集部收文学作品。学作品。经部是以经部是以“十三经十三经”为主和附以解释经书、研究语言文字的著作。为主和附以解释经书、研究语言文字的著作。“十三经十三经”即即易易、书书、诗诗、仪礼仪礼、周礼周礼、礼记礼记、左氏春秋传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谷梁传、论语论语、孝经孝经、尔雅尔雅、孟孟子子。解释经书的著作如。解释经书的著作如经典释文经典释文;研究语言文字的著作,如;研究语言文字的著作,如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史部是记述历代史实、地理、时令、职官、政书等著作及历史评论。如史部是
11、记述历代史实、地理、时令、职官、政书等著作及历史评论。如“二二十四史十四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通鉴纪事本末,刘知几的,刘知几的史通史通,王夫之的,王夫之的读通鉴论读通鉴论,郦道元的,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等。等。子部包括儒家(孔子、孟子除外)、法家、道家、兵家、名家、墨家、释家子部包括儒家(孔子、孟子除外)、法家、道家、兵家、名家、墨家、释家(佛经除外)、农家、医家、杂家、纵横家、小说家等及天文、术数、艺术、器(佛经除外)、农家、医家、杂家、纵横家、小说家等及天文、术数、艺术、器物、茶酒、花鸟虫鱼等方面的著作。物、茶酒、花鸟虫鱼等方面的著作。集部主要收历代作家诗文集(包括别集、总集
12、)及诗文评论。集部主要收历代作家诗文集(包括别集、总集)及诗文评论。)2.考纲考试内容的安排考纲考试内容的安排 (3)世界历史主要是国家民主制度确立和发展世界历史主要是国家民主制度确立和发展的背景及各自特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世界影响,的背景及各自特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世界影响,现代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多样化表现及特征;在现代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多样化表现及特征;在教材中的分量接近教材中的分量接近40%,在高考试卷中占,在高考试卷中占38%。史学思想方法占。史学思想方法占4%。对社会生活史的考查。对社会生活史的考查将愈益受到关注。基本回避国际共运史。将愈益受到关注。基本回避国际共运史。(4)
13、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比较。突出)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比较。突出历史过程。高考涉及这方面内容的试题分值占历史过程。高考涉及这方面内容的试题分值占32%,几乎在所有学科综合题都有体现。反映了高考命,几乎在所有学科综合题都有体现。反映了高考命题对整体史观考查的重视。题对整体史观考查的重视。考纲将是高中课标与高校课程的衔接,而不是翻考纲将是高中课标与高校课程的衔接,而不是翻版。趋势是远离教材,越来越远。版。趋势是远离教材,越来越远。二、高考备考策略二、高考备考策略(二)整合教材,建构知识体系。(二)整合教材,建构知识体系。赋有良好素质的教师,总是年复一年地大力精赋有良好素质的教师,总是年复
14、一年地大力精简教材,最后达到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这才是真简教材,最后达到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这才是真正的教师。正的教师。第斯多惠(德国第斯多惠(德国)近近代代中中国国1.近代中近代中国的民主国的民主革命革命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3.近代中国思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整合整合1古古代
15、代政政治治文文明明两两典典型型古古代代西西方方的的政政治治古古代代中中国国的的政政治治整合整合247614C16C(1765)18C18661914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萌工场手工业一革二革古代史近代史 智者学派(BC5C中叶)文艺复兴(1417C)宗教改革(1617C)启蒙运动(1718C)BC770BC475BC221百家争鸣春秋战国西汉两宋136816441840儒学兴起理学兴起明朝清初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1718C)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科学19C末1905 19151919古代史近代前期 西 方 中 国方法:方法:围绕主题、围绕主题、围绕主题、围绕主题、纵横纵横比较比较(同类贯通同类贯通同
16、类贯通同类贯通)整合整合3 中西方近代化历程的不同中西方近代化历程的不同 西方近代化的基本过程西方近代化的基本过程:首先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首先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济基础),随着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提出了资产阶系(经济基础),随着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特别是出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思想级的思想主张,特别是出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思想前提),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这样就爆发了大规前提),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这样就爆发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政治保障)。此后模的革命运动,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政治保障)。此后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17、又为生产力的发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又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引发了工业革命。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引发了工业革命。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一没有充分经济基础,(明清一没有充分经济基础,(明清 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并没有成为近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生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并没有成为近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关系)而后经济上开始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而后经济上开始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二没有彻底的思想解放,思想自由作为前提,三没有提;二没有彻底的思想解放,思想自由作为前提,三没有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供有力的政治保障(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不彻底,且(戊戌变法失
18、败;辛亥革命不彻底,且革命果实被篡夺)革命果实被篡夺)。二、高考备考策略二、高考备考策略(三)重视重要历史概念的解读(三)重视重要历史概念的解读 从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的安排来看,无论从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的安排来看,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在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在“单元导入单元导入”和和“课文导入框课文导入框”中明确了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中明确了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据统计,需要重点掌握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据统计,人教版教材必修(人教版教材必修()()()()()三个学习模)三个学习模块明确要求掌握的概念分别达到块明确要求掌握的概念分别达到88、71
19、和和74个个之多,选修(之多,选修()()()在导入语中提到的重点)在导入语中提到的重点概念分别是概念分别是61和和52个,考虑种、属概念及其他个,考虑种、属概念及其他未列概念估计要多倍于这个数字。未列概念估计要多倍于这个数字。二、高考备考策略二、高考备考策略(二)重视重要历史概念的解读(二)重视重要历史概念的解读 中国古代史:谥号、儒学、经学、佛学、理学、中国古代史:谥号、儒学、经学、佛学、理学、国学、阴阳、五行、楚歌、进士科、均田制、市坊、国学、阴阳、五行、楚歌、进士科、均田制、市坊、草市等;草市等;中国近现代史:湘军、清末新军、民教冲突、平中国近现代史:湘军、清末新军、民教冲突、平均地权
20、、民族主义、国民革命军、驼峰航线、三个均地权、民族主义、国民革命军、驼峰航线、三个世界等;世界等;世界近现代史:民主主义、平等主义、共和主义、世界近现代史:民主主义、平等主义、共和主义、自由主义、联邦制、邦联制、自由贸易、现代化、自由主义、联邦制、邦联制、自由贸易、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等等。经济全球化,等等。(近年高考对历史概念的考查,主要是教材未作阐(近年高考对历史概念的考查,主要是教材未作阐释、学生读不出来的一些概念。)释、学生读不出来的一些概念。)1(2009年广东卷年广东卷2)“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
21、章的主题可能是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2 (2008上海历史,上海历史,A组组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分封制 B.井田制井田制 C.郡县制郡县制 D.行省制行省制3(2010年全国课标卷年全国课标卷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广东、广西4
22、 (2011年海南高考)秦统一后,年海南高考)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关于分封制关于分封制 关于科举制关于科举制1(2009年
23、上海历史年上海历史5)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军功爵制 B察举制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科举制2(2009年北京文年北京文综综13)北京孔)北京孔庙庙(见图见图7)始建于元朝,)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院内碑林中现现存存3块块元代元代进进士士题题名碑。名碑。这这些信息可以佐些信息可以佐证证元朝元朝时时期期 A科科举举制度开始形成制度开始形成 B殿殿试试成成为为科科举举定制定制 C科科举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开始采用八股文体 D统统治者治者继继承了中原文
24、化承了中原文化3(2010全国文综全国文综卷卷)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文选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文选烂,秀才半烂,秀才半”之说。这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关于科举制关于科举制4(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年高考山东文综)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
25、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郡县制 B.察举制察举制 C.科举制科举制 D.行省制行省制5(2011年江苏高考)右图所示为年江苏高考)右图所示为唐书唐书所载所载830名进士的出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版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6(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年高考广东文综)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高考 备考 策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