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呼吸系统.ppt
《第七章 呼吸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呼吸系统.ppt(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王绪洲教授王绪洲教授王绪洲教授王绪洲教授山东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山东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山东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山东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n n慢性阻塞性肺疾病n n慢性肺源性心脏病n n肺炎n n肺间质疾病n n呼吸系统常见肿瘤呼吸系统由:鼻、咽、喉 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气管和支气管系统:气管和支气管系统:气管气管支气管支气管叶支气管(左叶支气管(左2 2右右3 3)段支气管(左右各段支气管(左右各1010)小支气小支气管管细支气管(细支气管(1mm1mm)终末细支气终末细支气管(管(0.5mm0.5mm)呼吸性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肺泡管泡管肺泡囊肺泡囊肺泡
2、肺泡肺静脉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终末细支气管肺泡囊小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n n缺张正常肺切片第一节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n一慢性支气管炎n肺气肿n支气管扩张症一一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一)、概念:(二)、病因与发病:(三)、病理变化:(四)、临床病理联系:(一)概念(一)概念n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诊断标准为反复咳嗽、咳痰,每年症状持续3个月、连续发生2年以上。(二)(二)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n1 感染n2 吸烟n3 大气污染和气候
3、变化n4 过敏因素n5 其他(三)(三)病理变化病理变化n部位:各级支气管均可受累n病变:n1 粘膜上皮的损伤与修复:纤毛倒伏,上皮变性坏死,鳞状上皮化生 2 腺体增生、肥大及黏液腺化生 3 支气管壁其他组织的慢性炎性损伤:平滑肌及软骨断裂,萎缩,消失正常的支气管粘膜正常的支气管粘膜慢性支气管炎伴鳞化慢性支气管炎伴鳞化支气管粘液腺分泌亢进支气管粘液腺分泌亢进(四)临床病理联系(四)临床病理联系n n咳嗽: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及分泌物增多n n咳痰: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状;支气管粘膜分泌增强引起的;伴细菌感染时,痰液为黄色脓性。n n喘:支气管痉挛,黏液阻塞n n晚期病变:黏液及腺体萎缩
4、,痰少、干咳;形成支气管扩张。二二 肺气肿肺气肿n(一)概念n(二)病因及发病机制n(三)类型与病理变化n(四)临床病理联系及并发症(一)概念(一)概念 肺气肿是指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因肺组织弹性减弱而过度充气,呈永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间隔破坏,致使肺容积增大的病理状态。(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二)病因及发病机制n1 支气管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n2 弹性蛋白酶及其抑制物失衡n3 吸烟慢性支气管炎 炎症累及周围肺组织 支气管壁破坏 管腔内分泌物及渗出物增多支气管塌陷、狭窄 肺泡壁破坏,弹性减弱 阻塞性通气障碍 肺排气功能降低吸气时空气可以进入,呼气时气体不能排除 肺泡内残气量增多 慢性
5、支气管炎、尤其吸烟者 肺组织内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渗出 弹性蛋白酶释放 释放氧自由基 降解肺组织中的弹性蛋白、胶原和蛋白 多糖 氧化a1胰蛋白酶,失活 弹性蛋白酶抑制减弱 肺泡壁弹性减弱、结构破坏 弹性蛋白酶活性增高(三)类型与病理变化(三)类型与病理变化n n1 肺泡性肺气肿 根据发生部位和范围可分为:(1)腺泡中央型肺气肿:最常见,肺腺泡中央的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性扩张,肺泡管、肺泡囊未见明显变化。(2)腺泡周围型肺气肿:肺腺泡远端的肺泡管和肺泡囊扩张,近端的呼吸性细支气管基本正常。中央型肺气肿中央型肺气肿(3)全腺泡型肺气肿:整个肺腺泡从呼吸性细支气管至肺泡均弥漫性扩张。此型肺气肿与a1胰
6、蛋白酶缺乏有关。n n缺图2 间质性肺气肿:-原因:肺内压急剧升高,肺泡壁或细支气管壁破裂,气体进入间质。-病变:呈串的小气泡呈网状分布于肺叶间隔、肺膜下,气体可沿细支气管和血管周围组织间隙扩散至肺门、纵隔。n n肺大泡:局部肺泡破坏严重,气肿囊泡直径超过2并破坏小叶间隔。n n代偿性肺气肿:见于肺叶切除或肺炎n n肉眼观:气肿肺明显膨胀,边缘变钝,肺组织柔软缺乏弹性,色灰白,切面呈蜂窝状,触之捻发音。n n镜下:肺泡明显扩张,间隔变窄断裂,扩张的肺泡融合成较大的囊腔,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且数量减少。肺肺气气肿肿(四)临床病理联系及并发症(四)临床病理联系及并发症n n临床病理联系:渐进性呼气性
7、呼吸困难,胸闷、气短。重者出现肺气肿典型临床体征,胸廓前后径变大,呈桶状胸,扣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肋间隙增宽,听诊呼吸音弱,n n并发症:肺源性心脏病及右心衰竭自发性气胸急性肺感染三三 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症是以肺内支气管的持久性扩张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扩张的支气管因分泌物潴留而继发化脓性炎症。临床上常出现咳嗽、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等症状。(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及发病机制n n1 支气管壁的炎性损伤n n2 支气管先天性发育缺陷和遗传因素(二)病理变化(二)病理变化n n肉眼观:病变支气管可呈圆柱状或囊状扩张,可连续延伸至胸膜下,或呈节段性扩张,使肺呈蜂窝状。扩张的管腔
8、内有浓性或血性渗出物,管壁形成纵行皱襞。周围肺组织可有肺萎陷、纤维化和肺气肿。n n镜下支气管壁呈慢性炎症改变并有组织破坏,支气管粘膜常有鳞状上皮化生,支气管周围的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化、瘢痕化。(三)并发症(三)并发症n n可出现咳嗽、大量脓痰,咯血,胸闷等症状,可并发肺脓肿、脓胸、脓气胸、肺心病、肺鳞状细胞癌。第二节第二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概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因慢性肺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致使以右心室肥厚、扩张为特征的心脏病,简称肺心病。(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肺循环阻力增加即肺动脉高压是引起肺心病的关键环节。1肺疾病:肺疾病导致的通气
9、和换气功能障碍,使氧分压降低(缺氧),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引起肺小动脉痉挛,缺氧导致肺血管构型的改变,使肺小动脉中膜肥厚、无肌性细动脉的肌化,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和肺动脉高压。2肺血管疾病:肺动脉栓塞,原发性肺动脉高压。3 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脊柱弯曲,胸膜粘连,胸廓畸形等引起限制性通气障碍,还可压迫较大的肺血管和造成肺血管的扭曲,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暨肺动脉高压。病理变化病理变化1 肺部病变 -肺原有疾病及肺小动脉变化,肌型小动脉中膜肥厚、内膜下出现纵行肌束,无肌性细动脉肌化。-肺小动脉炎,肺小动脉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增生,血栓形成机化。-肺泡壁毛细血管数量显著减少。2 心脏病变 肉眼:心脏体积增大
10、,质量增加,右心室肥厚,心腔扩张,心尖钝圆,主要由右心室构成。肺动脉圆锥显著膨隆,右心室乳头肌、肉柱增粗。肺动脉瓣下2处右心室肌壁厚5(正常约)为肺心病的诊断标准。镜下:心肌纤维萎缩,肌浆溶解,也可见到心肌纤维横径增宽、核大、深染,胶原纤维增生等改变临床病理联系:呼吸困难,紫绀(肺部疾病),心慌,全身淤血水肿(右心衰)第三节第三节 肺炎肺炎pneumoniapneumonia n n按病变分布: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n n按病变性质:化脓性肺炎;纤维素性肺炎;n n按病因:n n感染性因子 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n n霉菌性肺炎;霉
11、菌性肺炎;立克次体肺炎;立克次体肺炎;n n理化性因子 羊羊水吸入,放射性水吸入,放射性n n变态反应因子 风湿性风湿性一一 细菌性肺炎细菌性肺炎(一)大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Lobar Pneumonia概念:概念:主要由肺炎双球菌感染引起弥漫性肺泡内急性纤维素性炎,累及肺大叶的全部或肺段故称大叶性肺炎临床特点临床特点n多为青壮年(过度劳累,受凉,胸外伤等诱因)n起病急,病程短,冬末春初。n突发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n咳痰,痰呈铁锈色病因及发病机理病因及发病机理n n病因:肺炎双球菌95%,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菌,链球菌等。n n发病机理:机体抵抗力降低,细菌侵入
12、肺泡而发病,引发肺组织的变态反应。病 理 变 化n n炎症性质:纤维素性炎。n n病变部位:左下及右下叶。n n病变范围大,肺泡肺大叶n n病变特点(4期)1)1)充血水肿期2)2)红色肝样变期3)3)灰色肝样变期4)4)溶解消散期大大叶叶性性肺肺炎炎l充血水肿期(充血水肿期(第第天天)1 1、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较多渗出液肺泡腔内有较多渗出液、肉眼:病变肺叶肿胀,重量增加,暗红色、肉眼:病变肺叶肿胀,重量增加,暗红色、临床:第天,毒血症、临床:第天,毒血症听诊:湿性啰音听诊:湿性啰音线:肺纹理增多,云雾状阴影线:肺纹理增多,云雾状阴影l红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章 呼吸系统 第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