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pptx
《地基处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处理.ppt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地基处理内容内容简介简介第一章、地基简介第一章、地基简介第二章、换填垫层处理第二章、换填垫层处理第三章、第三章、强夯和强夯置换施工工法强夯和强夯置换施工工法第四章、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第四章、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第五章、预压法处理地基第五章、预压法处理地基第六章、旋喷桩复合地基第六章、旋喷桩复合地基第七章、水泥搅拌法第七章、水泥搅拌法第八章、第八章、CFG复合地基复合地基第九章、复合地基第九章、复合地基第十章、石灰桩法第十章、石灰桩法第十一章、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第十一章、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第十二章、注浆加固第十二章、注浆加固第一章、地基简介第一章、地基简介(一(一)、地基的概念)、地
2、基的概念地基【subsoil】指的是直接承受构造物荷载影响的地层。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体或岩体称为地基。地基不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它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地球的一部分。(二)、地基处理的目的(二)、地基处理的目的地基处理的目的就是采取切实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使其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三)、(三)、从从现场施工的角度来讲地基,现场施工的角度来讲地基,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1、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其节约工程造价。2、人工地基:经过人工处理或改良的地基。当土层的地质状况较好,承载力较强时可以
3、采用天然地基;而在地质状况不佳的条件下,如坡地、沙地或淤泥地质,或虽然土层质地较好,但上部荷载过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则要采用人工加固地基,即人工地基。(四)、(四)、地基地基的处理方法根据实际的处理方法根据实际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换填法: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土垫层来处理软弱地基。即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强度较大的砂、碎石或灰土等,并夯实至密实。二、预压法:预压法是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该方法的实质是,在建筑物或构筑物建造前,先在拟建场地上施加或分级施加与其相当的荷载,使土体
4、中孔隙水排出,孔隙体积变小,土体密实,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堆载预压法处理深度一般达10m左右,真空预压法处理深度可达15m左右。三、强夯法:强夯法是法国L梅纳(Menard)1969年首创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即用几十吨重锤从高处落下,反复多次夯击地面,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实践证明,经夯击后的地基承载力可提高25倍,压缩性可降低200500%,影响深度在10m以上。四、振冲法:振冲法是振动水冲击法的简称,按不同土类可分为振冲置换法和振冲密实法两类。振冲法在粘性土中主要起振冲置换作用,置换后填料形成的桩体与土组成复合地基;在砂土中主要起振动挤密和振动液化作用。振冲法的处理深度可达10m左右。五
5、、深层搅拌法:深层搅拌法系利用水泥或其它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中将水泥和土体强制拌和,使软弱土硬结成整体,形成具有水稳性和足够强度的水泥土桩或地下连续墙,处理深度可达812m。施工过程:定位沉入到底部喷浆搅拌(上升)重复搅拌(下沉)重复搅拌(上升)完毕六、砂石桩法:振动沉管砂石桩是振动沉管砂桩和振动沉管碎石桩的简称。振动沉管砂石桩就是在振动机的振动作用下,把套管打入规定的设计深度,夯管入土后,挤密了套管周围土体,然后投入砂石,再排砂石于土中,振动密实成桩,多次循环后就成为砂石桩。也可采用锤击沉管方法。桩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防止砂土振动液化,也可用于增大软弱粘性
6、土的整体稳定性。其处理深度达10m左右。七、土或灰土挤密桩法:土桩及灰土桩是利用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挤土成孔,然后向孔内夯填素土或灰土成桩。成孔时,桩孔部位的土被侧向挤出,从而使桩周土得以加密。土桩及灰土桩挤密地基,是由土桩或灰土桩与桩间挤密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土桩及灰土桩法的特点是:就地取材,以土治土,原位处理、深层加密和费用较低。第二章、换填垫层第二章、换填垫层处理处理3.1换填垫层法换填垫层法3.1.1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填土垫层来处理软弱地基。即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强度较大的砂、砂石或
7、灰土等,并分层夯实至设计要求的密实程度,作为地基的持力层。换填法适于浅层地基处理,处理深度可达23米。在饱和软土上换填砂垫层时,砂垫层具有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量,防止冻胀和加速软土排水固结的作用。工程实践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采用换填垫层法能有效地解决中小型工程的地基处理问题。本法的优点是:可就地取材,施工方便,不需特殊的机械设备,既能缩短工期,又能降低造价,因此,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3.1.2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换填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及暗沟、暗塘等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但在用于消除黄土湿陷性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中的有关规
8、定。在采用大面积填土作为建筑地基时,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换填时应根据建筑体型、结构特点、荷载性质和地质条件,并结合施工机械设备与当地材料来源等综合分析,进行换填垫层的设计,选择换填材料和夯压施工方法。3.1.3加固机理加固机理(1)置换作用。将基底以下软弱土全部或部分挖出,换填为较密实材料,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增强地基稳定。(2)应力扩散作用。基础底面下一定厚度垫层的应力扩散作用,可减小垫层下天然土层所受的压力和附加压力,从而减小基础沉降量,并使下卧层满足承载力的要求。(3)加速固结作用。用透水性大的材料作垫层时,软土中的水分可部分通过它排除,在建筑物
9、施工过程中,可加速软土的固结,减小建筑物建成后的工后沉降。(4)防止冻胀。由于垫层材料是不冻胀材料,采用换土垫层对基础地面以下可冻胀土层全部或部分置换后,可防止土的冻胀作用。(5)均匀地基反力与沉降作用。对石芽出露的山区地基,将石芽间软弱土层挖出,换填压缩性低的土料,并在石芽以上也设置垫层;或对于建筑物范围内局部存在松填土、暗沟、暗塘、古井、古墓或拆除旧基础后的坑穴,可进行局部换填,保证基础底面范围内土层压缩性和反力趋于均匀。因此,换填的目的就是:提高承载力,增加地基强度;减少基础沉降;垫层采用透水材料可加速地基的排水固结。第三章、第三章、强夯和强夯置换强夯和强夯置换强强夯夯法法 1、强力夯实
10、法(简称强夯法)是用起重机械将夯锤(830吨)提至一定高度(630m),自由落下给地基土以强大能量的夯击(势能作用力原理)迫使土颗粘重新排列、排除孔隙中的气和水,从而提高地基土强度,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其特点:适用于加固碎石土、砂土、黄土、高填土及杂填土和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可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状态的粘性土地基,并对变形要求不严格的工程,夯后地基压缩性可降低210倍,承载力可提高25倍,造价比桩基础均低24%50%倍,同时工艺简单,使用范围广、效果好、速度快、材料和费用省,为一种经济简便而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2、工艺流程:场地勘察施工准备试夯确定试夯参
11、数及方案放出主夯夯击点线施夯(主夯次夯满夯)检测;3、施工场地勘察施工准备:开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对施工场地不平地段进行推平、碾压,必须时要铺垫一层(0.5m2.0m)砂石垫层,确保机械行驶方便,邻近周围建筑物及构筑物小于15m处要设置防震沟(沟深要超过建筑物基础深)等防震、隔震措施。在施工现场强夯影响范围以外处加设排水沟、沟深不小于2m,保证孔隙水压力的充分消散、畅通。一、强夯加固机理一、强夯加固机理 强夯法虽然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加固机理比较复杂,至今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和设计计算方法。根据工程实际实践和试验研究成果,对不同的土质条件和施工工艺,其加固机理有所不同。目前,强
12、夯法加固机理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即动力固结、动力夯实和动力置换。(一)、动力固结(一)、动力固结 Menard根据饱和土经强夯后瞬时沉降数十厘米这一事实,对传统的固结理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饱和土是可压缩的,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动力固结模型。动力固结理论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动力固结理论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 1)、饱和土的压缩性)、饱和土的压缩性 传统的固结理论以孔隙水的排出是饱和细颗粒土出现沉降的前提为条件。但在进行强夯施工时,在瞬时荷载作用下,孔隙水不能迅速排出,显然这就无法解释强夯时立即发生沉降这一现象。Menard以为,由于土中有机物的分解,第四纪土中大多数都含有微气泡形式出现的气体,其含
13、气量大约在1%4%,强夯时,气体压缩,孔隙水压力增大,随后气体有所膨胀,孔隙水排出,液相、气相体积减少,即饱和土具有可压缩性。根据试验,每夯击一遍,气体体积可减少40%。强夯时,含气孔隙水不能消散而具有滞后现象,气相体积不能立即膨胀,这一现象由动力固结模型中活塞与筒体间存在摩擦来模拟。(2 2)、局部液化)、局部液化 强夯时,土体被压缩,夯击能越大,沉降越大,孔隙水压力也不断增加,当孔隙水压力达到上覆土压力时,土体产生液化,这时土中吸着水变为自由水,土的强度下降到最小值,即土体的压缩模量是可变的,在动固结模型中以可变弹簧刚度来模拟。(3 3)、渗透性变化)、渗透性变化 在强夯的冲击能量作用下,
14、当土中的超孔隙水压力大于土颗粒间的侧向压力时,土颗粒间会出现裂隙并形成树枝状排水通路,使土的渗透性变好,孔隙水能顺利排出。(4 4)、触变恢复)、触变恢复 土体在夯击能量作用下,结构被破坏,当出现液化时,抗剪强度几乎为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的结构逐渐增长,这一过程称为触变恢复,也称为时效。(二)、动力夯实(二)、动力夯实 强夯加固多孔隙颗粒、非饱和土是基于动力夯实的机理。夯锤夯击地面的冲击能量是以振动波的形式在地基中传播,其中对地基加固起作用的主要是纵波和横波。纵波使土体受拉、压作用,使孔隙水压力增加,导致土骨架解体;横波使解体的土颗粒处于更密实的状态。因此,土体在冲击能量作用下,被挤密压实
15、,强度提高,压缩性降低。根据工程实践,非饱和土夯击一遍后,夯坑可达0.61.0m深,坑底形成一层厚度为夯坑直径1.01.5倍的硬壳层,承载力可提高23倍。(三)、动力置换(三)、动力置换 动力置换是指在冲击能量作用下,强行将砂、碎石等挤填到饱和软土层中,置换饱和软土,形成密实的砂、石层或桩柱。目前,动力置换有3种形式:(1)动力置换砂柱:当地基表层为适当厚度的砂覆盖层,其下卧层为高压缩性淤泥质软土时,采用较低的夯击能将表层砂夯挤入软土层中,形成一根根砂柱。(2)动力置换碎石桩:先在软土表面堆铺一层碎石料,利用夯锤夯击成孔,向夯坑中填料后再夯击,直至夯实成桩。(3)动力置换挤淤:在厚度不是很大的
16、淤泥质软土层上抛填石块,利用抛石自重和夯锤冲击力使块石沉到持力硬土层,将大部分淤泥挤走,少量留在石缝中,利用块石之间的相互接触,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四四)、两遍夯击之间的时间间隔、两遍夯击之间的时间间隔两遍夯击之间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取决于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当缺少实测资料时,可根据地基土的渗透性确定,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基,间隔时间不应少于 3 4周;对于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五)(五)、夯击点位置、夯击点位置夯击点位置可根据基底平面形状,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可取夯锤直径的 2.5 3.5倍,第二遍夯击点位于第一遍夯击点之间。
17、以后各遍夯击点间距可适当减小。对处理深度较深或单击夯击能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击点间距宜适当增大。(六)、强夯处理(六)、强夯处理范围范围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 1/2至 2/3,并不宜小于 3m。(七)、现场试夯(七)、现场试夯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应根据不同土质条件待试夯结束一至数周后,对试夯场地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八)(八)、强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强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强夯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也可根据夯后原位测试
18、和土工试验指标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确定。(九)(九)、强夯变形计算、强夯变形计算强夯地基变形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夯后有效加固深度内土层的压缩模量应通过原位测试或土工试验确定。第四章、柱第四章、柱锤冲扩桩(锤冲扩桩(DDC)施工施工1基本概念 柱锤冲扩法是采用直径300500mm、长度26m、质量18t的柱状锤(简称柱锤),通过自行杆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设备,将柱锤提升至距地面一定高度后下落,在地基土中冲击成孔,并重复冲击至设计深度,在孔内分层填料、分层夯实形成桩体,同时对桩间土进行挤密,并在桩顶部设置20030
19、0mm厚砂石褥垫层,形成复合地基。柱锤冲扩法的加固机理主要有:成孔及成桩过程中对原土的动力挤密作用;对原土的动力固结作用;冲扩桩充填置换作用(包括桩身及挤入桩间土的骨料);生石灰的水化和胶凝作用(化学置换)。2适用范围 柱锤冲扩桩法地基处理方式适用于处理杂填土、粉土、黏性土、素填土和黄土等地基,对地下水位以下饱和松软土层。限于设备条件,处理深度不宜大于6m,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般不超过160kPa。3作业准备 3.1技术准备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桩孔位施工顺序,施工工艺设计与主要技术措施,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劳动、物流组织和材料保障等。施工范围内的所有地上、地下障碍物已经拆除或拆迁
20、,对不能拆除的已采取防护措施。查清有无地下管线埋设,高空电线有无影响。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施工场地边线,桩位放线一般可在地面上洒白灰线,或在桩位处用短钢钎击深200mm,然后灌入白灰,以保证桩位准确。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处所,设置若干个水准基点。核查地质资料,结合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技术要求 处理范围应大于基底面积。对一般地基,在基础外缘应扩大12排桩,并不应小于及底下处理土层厚度的12。对可液化地基,处理范围可按上述要求适当加宽。成孔和填料夯实的施工顺序,宜间隔进行。因为柱锤冲扩桩法夯击能量较大,易发生地面隆起,造成表层桩和桩间土出现松动,从而降低处理效果。基槽开挖后,应
21、进行晾槽拍底或碾压,随后铺设垫层并压实,避免处理好的路基闲置时间过长,基底泡水影响处理质量。基础底面以上应预留0.51.0m厚的土层,待施工结束后,将表层挤松的土挖除,或分层夯压夯实后,立进下道工序施工。雨季或冬季施工,应采取防雨,防冻措施,防止水泥料受雨水淋湿或冻结。5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5.1工艺流程 柱锤冲扩桩施工主要有两道工序:桩锤中孔,孔内填料、成桩。详见图1“柱锤冲扩桩施工工艺流程图”。5.2操作要点 柱锤冲孔:根据土质及地下水情况可分别采用下述四种成孔方式:清理平整场地 布 置 桩 位 柱锤冲孔 冲孔检测 孔内填料 柱锤分层冲夯 成桩检测 施工机具移位 施工机具就位 填料拌和 初
22、步确定施工参数 冲击成孔:常规的成孔方式,将柱锤提升一定高度,自动脱钩下落冲击土层,如此反复冲击至设计成孔深度时,可在孔内填少量粗骨料继续冲击,直到孔底被夯密实。填料冲击成孔。成孔时出现缩颈或坍孔时,可分次填入碎砖和生石灰块,边冲击边将填料挤入孔壁及孔底,当孔底接近设计成孔深度时,夯入部分碎砖形成扩大端。复打成孔:当塌孔严重难以成孔时,可提锤反复冲击至设计孔深,然后分次填入碎砖和生石灰块,待孔内生石灰吸水膨胀、桩间土性质有所改善后,再进行二次冲击复打成孔。当采用上述方法仍难以成孔时,也可以采用套管成孔,即用柱锤边冲孔边将套管压入土中,直至桩底设计标高。第二次冲孔可在原桩位,也可在桩间进行。套管
23、成孔:用柱锤边冲孔边将套管压入土中,直至桩底设计标高。孔内填料、成桩:用标准料斗或运料车将拌和好的填料分层填入桩孔夯实。当采用套管成孔时,边分层填料夯实,边将套管拔出。锤的质量、锤长、落距、分层填料量、分层夯实度、夯击次数、总填料量等应根据试验或按当地经验确定。每个桩孔应夯填至桩顶设计标高以上至少0.5m,其上部桩孔宜用原槽土夯封。施工中应做好记录,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数,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柱锤冲扩桩施工工艺流程图第五章、预压法第五章、预压法处理地基处理地基 一、砂井堆载预压法一、砂井堆载预压法 (一)砂井堆载预压的设计与施工应解决的主要问题预压荷载的大小、分布及加荷速率和
24、预压时间。预压荷载的大小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一般宜接近设计荷载,必要时可超出设计荷载1020,有时,直接利用填土自重使地基固结,因设置了砂井,从而达到加速地基固结的目的。预压荷载的分布应与地基设计荷载的分布大致相同。在施加预压荷载的过程中,任何时刻作用于地基上的荷载不得超过地基的极限荷载,以免地基失稳破坏。如需施加较大荷载时,应采取分级加荷,并控制加荷速率,使之与地基的强度增长相适应,待地基在前一级荷载作用下达到一定的固结度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特别是在加荷后期,更须严格控制加荷速率。加荷速率可通过理论计算来确定,但是一般情况下,通过现场原位测试来控制。现场原位测试工作项目有:地面沉降速率、边桩水
25、平位移和地基中孔隙压力的量测等。根据工程实践经验,提出如下几项控制要求:在排水砂垫层上埋设地基竖向沉降观测点,对竖井地基要求堆载中心地表沉降每天不超过15mm,对天然地基,最大沉降每天不应超过l0mm.在离预压土体边缘约lm处,打一排边桩(即短木桩),长1.52.0m,打入土中1m,边桩的水平位移,每天应不超过5mm,当堆载接近极限荷载时,边桩位移量将迅速增大。在地基中不同深度处,埋设孔隙水压力计,应控制地基中孔隙水压力不超过预压荷载所产生应力的5060。二、真空预压法二、真空预压法真空预压法是先在需加固的软土地基表面铺设一层透水砂垫层或砂砾层,再在其上覆盖一层不透气的塑料薄膜或橡胶布,四周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基 处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