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微生物学绪论.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工业微生物学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微生物学绪论.ppt(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业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本课程的学习参考资料1.现代工业微生物学,杨汝徳,高等教育出版社2.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3.微生物学,沈萍,高等教育出版社4.“Brocks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 10th”,Michael T.Madigan,John M.Martinko Jack Parker,Prentice Hall5.”Prescott L M et al.Microbiology 4th”,WCB McGraw-Hill6.“Foundations of Mirobiology,5th”,WCB McGraw-H
2、ill7.参考杂志国内杂志:”微生物学报“、”生物工程学报“、“微生物学通报”、”中国科学“国外杂志:”Science“、“Nature”、“nature:Biotechnology”、”Advance in Microbiology“、Trend in Microbiology”“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第一章第一章 微生物与工业微生物学微生物与工业微生物学 1 1、什么是微生物?、什么是微生物?AMicrobeormicroorganismisamemberofalarge,extremelydiverse,groupoforganismsthata
3、relumpedtogetheronthebasisofonepropertythefactthatnormally,theyaresosmallthattheycannotbeseenwithouttheuseofamicroscope.微生物是指所有微生物是指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形体微小,单细胞或或结构简单的多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细胞,或,或没有细胞结构的一群最低等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的一群最低等生物。我们生活在我们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微生物的海洋”中中土壤:细菌数亿土壤:细菌数亿/g/g人口腔中的微生物人口腔中的微生物2 2、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种类整个微生物家族的成员包括三大类:整个微生物家族的
4、成员包括三大类:整个微生物家族的成员包括三大类:整个微生物家族的成员包括三大类:非细胞类微生物非细胞类微生物非细胞类微生物非细胞类微生物原核细胞类微生物原核细胞类微生物原核细胞类微生物原核细胞类微生物真核细胞类微生物真核细胞类微生物真核细胞类微生物真核细胞类微生物 2.1 2.1 非细胞类微生物非细胞类微生物 病毒、类病毒、拟病毒等病毒、类病毒、拟病毒等HIVHIV病毒病毒2.2 2.2 2.2 2.2 原核细胞类微生物原核细胞类微生物原核细胞类微生物原核细胞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
5、衣原体等大肠杆菌大肠杆菌 0157:H7 0157:H7 放线菌放线菌放线菌放线菌2.3 2.3 2.3 2.3 真核细胞类微生物真核细胞类微生物真核细胞类微生物真核细胞类微生物 酵母菌和霉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酵母菌和霉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酵母菌和霉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酵母菌和霉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酵母菌酵母菌酵母菌酵母菌霉菌分生孢子霉菌分生孢子霉菌分生孢子霉菌分生孢子3 3、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的特点3.1 种类多 3.2 分布广 3.3 体积小3.4 繁殖快 3.5 代谢强 3.6 易变异3.1 种类多微生物的种数类型型 低限低限 倾向种数向种数 高限高限 病毒与立
6、克次氏体病毒与立克次氏体 1,217 1,217 1,217 支原体支原体 42 42 42 细菌与放菌与放线菌菌 1,000 1,500 1,500 蓝细菌菌 1,227 1,500 1,500 藻藻类 15,051 23,100 23,100 真菌真菌 37,175 47,300 68,939 原生原生动物物 24,068 24,068 30,000 总数数 79,780 98,727 127,298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类型多、代谢产物种类多。人类已经开发利用的微生物则仅占已发现微生物种的约1%。3.2 分布广在空气、水、土壤和动植物体表体内,到处都充满了大量的各种微生物。土壤:细菌数亿土壤:
7、细菌数亿/g/g人体体表及人体体表及体内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皮肤表面皮肤表面平均平均1010万个细菌万个细菌/平方厘米;平方厘米;口腔口腔细菌种类超过细菌种类超过500500种;种;肠道肠道微生物总量达微生物总量达100100万亿;万亿;每克粪便的细菌总数为每克粪便的细菌总数为10001000亿个;亿个;万米深海、85公里高空、地层下128米和427米 沉积岩中都发现有微生物存在。3.3 体积小病毒0.2 m杆状细菌0.52.0 m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0.20.5 m放线菌菌丝直径 0.52.0 m霉菌菌丝直径 210m酵母15530 m3.4 繁殖快 一般细菌的世代时间
8、为几十分钟至一百多分钟。在最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大肠杆菌每1320分钟就可分裂出新的一代。在液体培养基中,细菌细胞的浓度一般为108-109个/ml。微生物繁殖速度快的特性,在发酵工业上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实现发酵工业的短周期、高效率生产。例如生产鲜酵母时,几乎12小时就可以收获一次,每年可以收获数百次。微生物的代时及每日增殖率微生物名称代时每日分裂次数温度每日增殖率乳酸菌38分38252.71011大肠杆菌18分80371.21024根瘤菌110分13258.2103枯草杆菌31分46307.01013光合细菌144分10301.0103酿酒酵母120分12304.1103小球藻7小时3.42
9、510.6念珠藻*23小时1.04252.1硅藻17小时1.4202.64草履虫10.4小时2.3264.923.5 代谢强一接种环的谷氨酸生产菌,经两天的扩大培养和发酵就能将8吨糖和2吨尿素转化为3吨菌体和4吨谷氨酸。一个能够利用乳糖的细菌每小时能消耗(分解)的乳糖量等于其自身细胞重量的2千倍以上。1公斤的酵母菌在一天之内可使几吨糖全部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代谢能力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个体小,比表面积大,因此它们能够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迅速交换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3.6 易变异突变频率一般为10-510-10微生物易变异原因:个体多为单细胞或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甚至非细胞结构易受到外界物理或化学因素
10、影响。细胞增殖速度快,细胞数量多,因而尽管其自发突变率很低,也会造成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变异后代。生产青霉素的产黄青霉菌,开始筛选获得时,每毫升发酵液仅含约20单位的青霉素,但经过多次诱变选育后,每毫升已超过5万单位了。实例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异,40年代初至今,成人患者的青霉素注射剂量,已由每天10万单位提高到100万单位甚至上千万单位。4、微生物学发展简史4.1 4.1 史前期史前期酿酒、酱、醋以及烘制面包等酿酒、酱、醋以及烘制面包等我国古代的酿酒作坊(汉代画像)古埃及人酿制啤酒的场面古埃及人酿制啤酒的场面.2.2.2.2初创期(微生物学的启蒙时期初创期(微生物学的启蒙时期初创期(
11、微生物学的启蒙时期初创期(微生物学的启蒙时期形态学期形态学期形态学期形态学期 )16641664年,英人虎克用于观察霉年,英人虎克用于观察霉菌的单筒复式显微镜菌的单筒复式显微镜荷兰列文虎克荷兰列文虎克荷兰列文虎克荷兰列文虎克(Anton van Anton van Anton van Anton van LeeuwenhoekLeeuwenhoekLeeuwenhoekLeeuwenhoek)与)与)与)与他的显微镜他的显微镜他的显微镜他的显微镜观察结果观察结果4.3 4.3 4.3 4.3 微生物学的奠基及发展微生物学的奠基及发展微生物学直到十九世纪才得到发展原因:显微镜技术研究微生物微生物
12、学直到十九世纪才得到发展原因:显微镜技术研究微生物的基本技术没有建立。的基本技术没有建立。十九世纪两个焦点问题的争论促使了微生物研究技术的诞生。十九世纪两个焦点问题的争论促使了微生物研究技术的诞生。问题之一:微生物能不能自发产生;问题之一:微生物能不能自发产生;问题之二:传染病的性质是什么。问题之二:传染病的性质是什么。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的的的的功绩功绩功绩功绩免疫学预防接种发明巴氏消毒法著名的曲颈瓶试验著名的曲颈瓶试验科赫的功绩证实炭疽病因 炭疽杆菌,发现结核病原菌结核杆菌(1905年获诺贝尔奖)科
13、赫法则发明固体培养基,提出了纯培养的概念和方法创造了细菌染色的方法.划线法获得单菌落 科赫法则单菌落霉菌菌落周围出现抑制萄葡球菌生长的抑制现象霉菌菌落周围出现抑制萄葡球菌生长的抑制现象产黄青霉菌落细菌生长抑制区域正常细菌生长区域Fleming Fleming 发现青霉素发现青霉素4.4 4.4 现代微生物学阶段现代微生物学阶段特点:1、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遗传学等学科的联系非常紧密,由此诞生了新学科分子生物学;2、微生物学与工程紧密联系,为微生物学的实际运用打下前景.19531953年年WatsonWatson和和CrickCrick提提出出DNADNA双螺旋结构双螺旋结构5 5 5 5、微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微生物学 绪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