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解读.ppt
《《劳动合同法》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合同法》解读.ppt(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解读解读合生智慧咨询、企业学习网合生智慧咨询、企业学习网 前前 言言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已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已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于20072007年年6 6月月2929日通过,并将于日通过,并将于20082008年年1 1月月1 1日施行。日施行。相对于现行劳动法律法规,相对于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更倾向更倾向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对公司人力资源管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要求。为使各企业在新法理模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要求。为使各企业在新法实施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我们对新法进行了解读
2、,实施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我们对新法进行了解读,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和启发。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和启发。由于新法相关的司法解释及实施细则尚未出台,解由于新法相关的司法解释及实施细则尚未出台,解读中的不妥之处,期待与您探讨。读中的不妥之处,期待与您探讨。目目 录录一、规章制度及重大事项一、规章制度及重大事项二、招聘录用二、招聘录用三、合同签订三、合同签订(一)签订时间(一)签订时间(二)合同内容(二)合同内容(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四)试用期(四)试用期(五)违约金(五)违约金(六)合同无效(六)合同无效四、合同履行和变更四、合同履行和变更五、合同解除五、合同解除(一)协
3、商解除(一)协商解除(二)劳动者单方解除(二)劳动者单方解除1 1、预告解除、预告解除2 2、有因解除、有因解除(三)单位单方解除(三)单位单方解除1 1、有因解除、有因解除2 2、预告解除、预告解除3 3、经济性裁员、经济性裁员4 4、程序和限制、程序和限制六、合同终止六、合同终止七、解除七、解除/终止的经济补偿终止的经济补偿八、解除八、解除/终止的手续办理终止的手续办理九、集体合同九、集体合同十、劳务派遣十、劳务派遣十一、非全日制用工十一、非全日制用工十二、法律责任(一)十二、法律责任(一)十三、法律责任(二)十三、法律责任(二)十四、法律适用十四、法律适用十五、总结十五、总结一、一、规章
4、制度规章制度及重大事项及重大事项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在制订、修改或者决定有第四条:用人单位在制订、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纪律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纪律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确定:增加增加1:制定、修订程序:制定、修订程序1 1、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2 2
5、、单位提出方案和意见;、单位提出方案和意见;3 3、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增加增加2:协商完善:协商完善 规章制度、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如工会或职工认为不适规章制度、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如工会或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增加增加3:公示告知:公示告知 单位应当将规章制度公示或告知劳动者,为确保劳动者知晓单位应当将规章制度公示或告知劳动者,为确保劳动者知晓相关制度,单位可通过部门内部的公告栏(注意保存光学照片相关制度,单位可通过部门内部的公告栏(注意保存光学照片等
6、证据)、电子邮件(证据保存较困难)、员工签收等形式告等证据)、电子邮件(证据保存较困难)、员工签收等形式告知员工。知员工。相对于现行劳动法,新法增加了规章制度制订、修改和完善的相对于现行劳动法,新法增加了规章制度制订、修改和完善的具体程序,明确了工会的作用。用人单位应注意:具体程序,明确了工会的作用。用人单位应注意:制定、修订规章制度时应遵守程序,没有工会的应尽快推选职制定、修订规章制度时应遵守程序,没有工会的应尽快推选职工代表。否则法院将很可能否认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效力和适用;工代表。否则法院将很可能否认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效力和适用;二、招聘录用二、招聘录用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用人
7、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者应当如实说明:增加增加1:如实告知:如实告知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如实告知: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如实告知:1 1、工作内容、工作内容 2 2、工作条件、工作条件3 3、工作地点、工作地点 4 4、职业危害、职业危害5 5、安全生产状况、安全生产状况 6 6、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
8、他情况、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劳动者向用人单位如实告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如实告知:与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如教育状况、工作经历、健康状况等。与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如教育状况、工作经历、健康状况等。增加增加2:禁止事项禁止事项招用劳动者时,单位不能:招用劳动者时,单位不能:1 1、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2 2、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否则,用人单位将承担以下责任:否则,用人单位将承担以下责任:1 1、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证件和财物;、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证件和财物
9、;2 2、给予一定行政处罚。、给予一定行政处罚。相对于现行劳动法,新法增加了双方的如实告知义务以及禁止相对于现行劳动法,新法增加了双方的如实告知义务以及禁止担保等规定。用人单位应注意:担保等规定。用人单位应注意:1 1、在虚假告知基础上签订的劳动合同可能导致无效。合同无、在虚假告知基础上签订的劳动合同可能导致无效。合同无效,一方有过错,且给对方造成损失的,一方应承担赔偿责任;效,一方有过错,且给对方造成损失的,一方应承担赔偿责任;2 2、强化内部管理,、强化内部管理,杜绝扣押证件及担保。杜绝扣押证件及担保。三、合同签订(一)三、合同签订(一)-签订时间签订时间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
10、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明确规定了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以及不及时签订书面合同用(明确规定了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以及不及时签订书面合同用人单位承担的法律责任):人单位承担的法律责任):增加增加1:签订时间:签订时间 1 1、用人单位应在建立劳动关系的同时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在建立劳动关系的同时订立劳动合同;2 2、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订立书面合同的,应在用工之、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订立书面合同的,应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劳动合同。日起一个月内订立劳动合同。增加增加2: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未及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将承担以下责任
11、:未及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将承担以下责任:1 1、自用工之日起超过、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 1个月不满个月不满1 1年未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向年未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2 2、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视为用人单位和劳动已、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视为用人单位和劳动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三、合同签订(一)三、合同签订(一)-签订时间签订时间 相对于现行劳动法,新法明确了书面合同的签订时间及法相对于现行劳动法,新法明确了书面合同的签订时间及法律责任,旨在促进劳动合同签订,避免用人单位恶意拒签
12、合同。律责任,旨在促进劳动合同签订,避免用人单位恶意拒签合同。用人单位应注意:用人单位应注意:1 1、新法实施前(、新法实施前(20072007年下半年)清理合同签订状况,事实年下半年)清理合同签订状况,事实劳动关系的应补签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的应补签书面劳动合同;2 2、存在劳动关系但没有签劳动合同的临时工等人员应补签、存在劳动关系但没有签劳动合同的临时工等人员应补签书面劳动合同或依法进行其它处理;书面劳动合同或依法进行其它处理;3 3、新进和续签人员应在入职时、续签前、新进和续签人员应在入职时、续签前/时签订书面合同;时签订书面合同;4 4、个别员工可能会故意拒签合同,对此类员工应采取措
13、施、个别员工可能会故意拒签合同,对此类员工应采取措施保全证据,避免法律风险。保全证据,避免法律风险。三、合同签订(二)三、合同签订(二)-合同内容合同内容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了合同必须约定和可以第十七条:明确规定了合同必须约定和可以约定的条款:约定的条款:增加增加1:必备条款:必备条款1 1、用人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用人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2 2、员工姓名、住址、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号码、员工姓名、住址、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号码3 3、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期限4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 5、工作时间和休息
14、休假、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 6、劳动报酬、劳动报酬7 7、社会保险、社会保险8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9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三、合同签订(二)三、合同签订(二)-合同内容合同内容增加增加2:约定条款:约定条款1 1、试用期、试用期 2 2、培训、培训3 3、商业秘密、商业秘密 4 4、补充保险、补充保险5 5、福利待遇、福利待遇 6 6、其他、其他 相对于现行劳动法,新法增加了工作地点、劳动保相对于现行劳动法,新法增加了工作地点、劳动保护、职业危害防护等必备条款,用人单位应注意:
15、护、职业危害防护等必备条款,用人单位应注意:1 1、合同应增加工作地点以及职业危害防护的相关规、合同应增加工作地点以及职业危害防护的相关规定;定;2 2、工作内容不是工作岗位,因此仍可使用现行的管、工作内容不是工作岗位,因此仍可使用现行的管理人员、文员、事务员等约定;理人员、文员、事务员等约定;3 3、劳动合同须鉴证的地区,为保护公司的薪酬秘密,、劳动合同须鉴证的地区,为保护公司的薪酬秘密,可考虑依当地要求以适当方式表述薪酬。可考虑依当地要求以适当方式表述薪酬。三、合同签订(三)三、合同签订(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
16、以第十四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明确了用人单位应签订无固定期限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明确了用人单位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以及用人劳动合同的情形、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以及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等):单位的赔偿责任等):增加增加1:签订条件:签订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限劳动合同:
17、1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10年的;年的;2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10年的;年的;3 3、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没有违纪等过错行为、医疗、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没有违纪等过错行为、医疗期满及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期满及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三、合同签订(三)三、合同签订(三)-无固
18、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事人双方同意延续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三、合同签订(三)三、合同签订(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增加增加2:特殊情况:
19、特殊情况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双方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视为双方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增加增加3: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自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自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3 3、各地方法规关于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在被废、各地方法规关于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在被废止或修改前仍有效,用人单位应签订
20、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止或修改前仍有效,用人单位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将增加;情形将增加;4 4、在符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条件前、在符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条件前3 3个月至个月至6 6个月,个月,用人单位应重点考察该员工,慎重决定到期是否续签。用人单位应重点考察该员工,慎重决定到期是否续签。相对于现行劳动法,新法增加了单位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相对于现行劳动法,新法增加了单位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以及法律责任。用人单位应注意:情形以及法律责任。用人单位应注意:1 1、应避免、应避免1 1年以上不签劳动合同的情形,否则被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年以上不签劳动合同的情形,否则被视
21、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动合同;2 2、应考虑如何调整外勤、文员及事务员等的短期合同,否则连续两、应考虑如何调整外勤、文员及事务员等的短期合同,否则连续两次签订固定期限合同后,单位继续留用就要面临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次签订固定期限合同后,单位继续留用就要面临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问题;同的问题;三、合同签订(四)三、合同签订(四)-试用期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明确了试用期期限以及单位违法第十九条:明确了试用期期限以及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增加增加1:试用期期限:试用期期限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期限 试用期试用期l 3 3个月以下个月以下 不能约定试用
22、期不能约定试用期 l 3 3个月以上不满个月以上不满1 1年年 不超过不超过1 1个月个月l 1 1年以上不满年以上不满3 3年年 不超过不超过2 2个月个月l 3 3年以上年以上 不超过不超过6 6个月个月l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不超过不超过6 6个月个月l 完成一定工作任务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不能约定试用期不能约定试用期 增加增加2:试用期工资:试用期工资1 1、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80%;2 2、不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不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最
23、低工资标准。三、合同签订(四)三、合同签订(四)-试用期试用期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第16条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日;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上1年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日;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2年以内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日;劳动合同期限在2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三、合同签订(四)三、合同签订(四)-试用期试用期增加增加3:试用期限制:试用期限制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同一用人单位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同一用人单位一般理解为同一法人。一般理解为同
24、一法人。增加增加4:法律责任:法律责任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用人单位应以试用期满的月工资标用人单位应以试用期满的月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超过法定试用期期间的赔偿金。(例如履行试用期准,向劳动者支付超过法定试用期期间的赔偿金。(例如履行试用期6 6个月,但依法应约定为个月,但依法应约定为2 2个月,超出的个月,超出的4 4个月期间,用人单位除了已个月期间,用人单位除了已经支付的试用期工资外,还应以试用期满月工资标准支付经支付的试用期工资外,还应以试用期满月工资标准支付4 4个月工资个月工资的赔偿金。)的赔偿金。)3 3、考虑到新法关于连续两次续签合同即具备签订无
25、固定、考虑到新法关于连续两次续签合同即具备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用人单位应纠正过去利用签订短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用人单位应纠正过去利用签订短期合同对劳动者试用的做法。期合同对劳动者试用的做法。相对于现行劳动法,新法对试用期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用人单位应注意:相对于现行劳动法,新法对试用期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用人单位应注意:1 1、在同一用人单位内变更工作岗位不能约定试用期;、在同一用人单位内变更工作岗位不能约定试用期;2 2、回流人员是否属于同一用人单位和同一劳动者的情形,有待司法解释进、回流人员是否属于同一用人单位和同一劳动者的情形,有待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一步明确;三、合同签订(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合同法 劳动 合同法 解读
限制150内